隆万盛世 第1283节
“变阵,进攻。”
没有丝毫犹豫,李成梁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之前因为和谈,明军炮手和鸟铳手暂时撤到刀盾手之后,由盾牌组成盾墙护住军阵,这是典型的防御态势。
或许,也是因为明军的变阵,让缅甸上下以为明军将官也是愿意和谈的。
只不过,事态终究脱离了他们的掌控,他们完全不清楚明朝真正掌权者对缅甸的规划。
即便,缅甸是一个很难以控制的地区,英国人为了彻底控制这里,前后花费了百年时间。
戚继美得到命令,马上命令旗手打出信号。
“咚咚咚”
战鼓声从明军军阵后响起,提醒所有掌队官看向后方的军旗。
很快,明军军阵发生变化,炮手在前,鸟铳手在手,他们从刀盾手的缝隙之间穿过,进入第一线位置。
“咻咻咻”
三声尖利的响箭飞向天空,鸣镝声传遍四野。
下一刻,远处山岗上,又是三支响箭飞射向空中,在更远的山岭上,似乎也有了响动。
只是距离实在太远,在明军军阵里已经听不真切了。
明军军阵变动很快完成,当戚继美伸手指向缅军的时候,身后旗帜缓缓向前倾斜,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夸夸夸”
明军炮手在前,鸟铳手和刀盾手、长矛手在后,整个军阵仿佛遇到海浪般,开始向前涌去。
李成梁没有给对面反应时间,或者说在明军战鼓敲响的那一刻,其实他们也应该知道了。
而此时缅军军营里,莽应里等人刚刚见到回来的使者,还没说两句话,他们就听到了明军战鼓的敲击声。
“怎么回事儿?”
战鼓声代表什么,他们可是清楚的很,和他们吹动号角是一样的,都是给是不下达进攻命令打气,提升士气的东西。
莽应里只是惊慌失措片刻,马上一步上前抓住使者问道:“明军拒绝了,他们有什么条件?”
此时由不得他不急,明军此时进攻,缅军根本就没有能力抵抗。
之前虽然大家把胸脯拍的砰砰响,可他们这会儿可是残兵,溃兵,许多土司还在派手下四处收拢兵马。
因为之前的溃败,已经把缅军彻底冲散。
现在,那些土司和将领找回来的兵,也不过十之六七。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组成像样的军阵抵抗明军。
有的,不过就是六七万人规模,希望用人数让明军不会轻举妄动,为他们和谈创造条件。
这么多人,就算明军再能打,真开战损失应该也不会小。
“没有,明国将领根本就没有谈,在他们拒绝后,就把我们撵出来了,根本不愿意和我们谈条件。”
那使者被莽应里抓着衣领,只能快速把情况说了出来。
“王子,还是往山上撤吧,看样子明军是动真格的了。”
莽应里身边亲卫上前,在他耳边小声嘀咕道。
他们是莽应龙从缅军士卒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
当下的局势,他们还能看的清楚,明军貌似看穿了他们现在的虚弱,应该是打算全力出击,彻底消灭他们。
因此,才会在这个时候出来,小声提醒莽应里。
他说话的声音虽然小,可现在周围人不少,大家虽然没听清楚,可是从嘴巴的翕动中,还是猜出他大概说了什么。
“王子,不可啊。”
莽应里还没有说话,旁边就有官员开口阻止道,“王子,这里的兵马,可是我们最后的精锐了,如果放弃他们逃走,那”
虽然话没说完,但确实给莽应里提了一个醒,他们没有实力放弃这里的兵马。
实际上,如果这个时候穿过阿瓦城回到缅甸控制的城池去,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也没办法继续控制缅甸。
那些官员此时臣服,是因为他的实力还是这里最强大的。
一旦如丧家之犬逃走,身边没有了人,那还不如一城之主。
至少,人家手里还有成百上千的兵马。
至于带着几万人翻山越岭逃亡,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想想中国远征军为了回国穿越野人山的遭遇就能想象,那还是在几百年以后的事儿。
三万余人进山,最终走出来的仅有三千人,三万人长眠在那里。
别认为缅军是不是会更适应缅甸的原始森林,其实也不尽然。
缅甸人活动的区域,其实都是已经开发的地区,他们也只能在原始森林的边缘活动,都不敢贸然深入。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地方的危险。
也只有李如松这种胆子大到没边的,才敢选择带着大军翻山越岭偷袭阿瓦城。
凡是熟悉缅甸的将领,都没这个胆子这么做。
当然,李如松能够成功,也是因为向导的缘故。
他们走的地区,只是人迹罕至,但绝对不是原始森林,毕竟都是商队曾经走过的区域。
这也是他能成功走到阿瓦城的缘故。
“怎么办?怎么办?”
此时,莽应里脑海里至于这三个字。
“投降吧。”
终于,有人无奈又低沉的开口说道,“打不赢的。”
“屁话,投降也是死,还不如死战一场,说不好还有机会。”
那人投降的言论,马上遭到一个土司的骂声。
到这个时候,缅军高层还在因为各自利益争执不下,因为在两个意见被人提及后,很快就分成两派,相互争论起来。
“砰砰砰”
终于,他们的争论在炮声中被打断,明军已经抵近,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机会,佛朗机炮就开始向缅军队列开火了。
或许,有人正在往这里跑,要给他们通报前面发生的情报,只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密集的炮声响成一片,炮手不断的更换子药筒,再发射。
当近百门佛朗机炮打完六个子药筒后,明军鸟铳手终于再次开始前进,他们越过炮手继续向前,抵近缅军更近的区域。
然后就是完成列队,在掌队官的口令声中,对准前方已经混乱溃退的缅军开枪。
“啪啪啪”
明军军阵里又是一股青烟升腾,几乎遮蔽了视线。
铳手打完后,枪盾手上前压住阵脚,等待后面炮手和鸟铳手装填完弹药再上来。
李成梁、戚继美带着亲兵就跟在明军军阵后面,缓缓前进。
在他们身后,还有两个明军军阵列队跟进,只是火炮被调到前面,加强明军炮手的火力。
这就是现在戚继美身边的五部人马,三个军阵齐头并进,在这个相对狭窄的山谷里向着缅军不断施加压迫。
“够了,别说了,跟我到前面看看情况。”
前面的传令兵不断向莽应里这里传递这前方的消息,知道缅军被明军火力压制不断后退,莽应里就大感不妙。
终于,莽应龙制止了两群人的争论,开口说道。
现在,他要去前面看看情况。
若是真的没有一丝机会,他也只能选择按照明军的要求投降,避免继续这样的屠杀。
给缅军活动的空间太小了,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应对。
就在他们要出发到前面看看的时候,身后一个传令兵挤出人群冲过来,大声汇报后军遭遇明军偷袭的消息。
明军用响箭做为联络信号,在李成梁率部出击后,李如松那里也发出了进攻命令。
其实,从收到李成梁命令那一刻起,李如松就猜出父亲的意思。
他们虽说抓到了莽应龙,可缅甸跑掉的官员也不少,特别是那个缅甸王子,还有跟随莽应龙跑到大明的那些土司。
而土司,一直都是李家父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要达成魏广德的命令,长久统治缅甸,这帮人就是必须除掉的对象。
有他们存在,大明就很难真正达成对缅甸人的统治。
或者说,大明统治缅甸土司,而缅甸土司控制缅甸全部。
这不是李家要的结果。
虽然在京城的时候,魏广德曾经认为可以分化土司,利用土司控制缅甸。
但是李成梁其实内心有担心的,类似招术从辽东和西南地区执行的效果来看,其实并不出彩。
土司,依旧是西南叛乱的主要领导者,辽东亦如此。
之后,才有了消灭原来的土司群体,扶持新的缅甸人上位的策略。
他们依靠大明上位,从大明统治缅甸中获利,那么就必须继续依靠大明,维持他们的地位。
否则,李成梁哪知道百年后清军就是靠着百十万明朝降卒就统治了偌大一个中国。
趁着这可能是最后的一战,尽可能杀死那些土司首领,就是李如松猜出父亲李成梁要达成的目的。
目的明确,那就只能大开杀戒了。
阿瓦城明军的攻势其实比李成梁部还要猛,直接重火力开道后,步兵就全线押上,层层推进,根本就不是李成梁部以火器杀敌,步兵只是承担提供护卫任务。
这,其实也是李成梁在了解过多次明军和缅军交战过程后想到的,利用这一战的机会,他直接在最前线指挥这场战斗。
虽然名义上的指挥依旧是戚继美,可他的一举一动,全都是按照李成梁的示意在行事。
当看到在明军犀利的火器面前,缅军毫无抵抗之力后,李成梁终于认可了这种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