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372节

  魏广德不可置否答了一句。

  “他们拿着首辅大人开的条子。”

  接着,江治又说出一个事儿来。

  闻言,魏广德嘴角一扬笑道:“如今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算算时间,也就是这两天叔大就该回内阁理事了。

  你那边也不要拖了,既然已经拿了条子,就按首辅的意思把东西交付吧。”

  “好。”

  江治听到魏广德这样回答,马上就答道。

  “对了,上次你说的,浙江那种双层战船,工部下令让他们继续建造了吗?

  还有南京那边,既然火器许多是在南京建造,不妨让南京的船厂也安排建造一些。

  以后漕船的需求量终归是要减少的,我大明要的是能够航行于四洋上的海船。”

  魏广德开口说道。

  “浙江那边虽然已经把南海水师订购的双层炮船建造完毕,但他们自己也没有放慢那种炮船的建造,工部已经下文,让他们继续建造。

  只是,那边一口气开建了十艘,算起来,我大明已经有二十余艘那样的战船了,是不是多了点。”

  江治开口说道,“还有,那种战船其实就是鸟船,之前船厂还建有十余艘炮船,只不过是单层。

  据下面报上来说,这种单层炮船建造更简单,速度更快。”

  江治说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告诉魏广德,不一定就要建造双层炮船,也可以大批量建造单层炮船,虽然单船火力不足,但数量多了也是很有用的。

  “双层炮船建造更复杂?”

  魏广德皱眉问道。

  “是啊,船体需要加固,可不是只搭建一层甲板那么简单。”

  江治解释道。

  其实原本他也不懂,也是听部里熟悉船务的官员说的。

  虽然大明已经筹画了南海、东海和西海水师,还需要大量建造战船装备,可既然俞大猷选择大造双层战船,必然有其原因。

  想到这里,魏广德当即摇头说道:“还是先让江南的船厂大量建造双层炮船吧,若需要单层炮船,你都说了那东西建造简单,想来速度也会很快。

  等俞大猷回朝,商量以后再决定是否大造单层炮船。

  让他们最大限度建造双层炮船,南海水师用不完,还有登莱和西海水师,不要怕建多了,我只会嫌少。”

  “好。”

  江治当即答应下来。

  “对了,战船造好后,叫登莱水师主将徐乔安挑选精壮水手接船,熟悉架势操控。

  此事,稍后我会给兵部下条子。

  当今我大明仅有南海水师成建制,这显然不行,没的被邀来的各藩属国看轻了。

  这批新造战船,赶得及的就随运输船队南下旧港,充当护卫,汇聚到俞大猷身边壮大声势。

  之后建造完成的,就交给登莱水师”

  说到这里,魏广德稍微停顿,思考片刻终于下定决心,“暂时就交给徐乔安主持东海水师日常,要尽快把登莱水师从山东都司治下分粗来,依旧由兵部直管。”

  “如此甚好,否则外人看来,我煌煌大明只有南海水师一支船队,实在不利于朝廷声势。”

  江治含笑赞成道。

  “你给江南那边的船厂尽快下文,让他们开造,别闲着。

  等两日叔大回内阁,我和他商议一番再联系兵部,把事儿定下来。”

  魏广德斩钉截铁道。

  两日后,张居正一身孝服出现在内阁,依旧是那间值房。

  魏广德闻声先过去坐了坐,安慰一番。

  不多时,张四维也过来坐下,依旧是关心张居正的身体。

  这次再见张居正,比之前瘦了一圈,不过或许在府里休息,没有无边的国事叨扰,精神头看上去倒是比之前好了不少。

  “我不在这些天,可是累着你们了。”

  张居正苦笑着说道。

  “为人臣,分内事。”

  魏广德淡淡开口说道。

  “这些日子,没什么大事发生吧。”

  其实这段时间里,哪有什么大事儿。

  就算真有,他张居正还会不知道。

  不过,魏广德还是把他正在安排户部和兵部做的,派水师下西洋的事儿说了出来,邀请西洋诸国国主参加大明皇帝大婚仪式。

  张居正闻言不断点头,等魏广德说完就笑道:‘这是扬国威于海外的大好事儿,善贷此法甚妙,也解决了陛下大婚年龄不足的难题。’

  张四维在一边也跟着赞同道:“是啊,初听闻时也觉得此法甚好。”

  “还有一事儿,借这个机会也说说。

  之前我已经让工部安排,江南几个船厂大造南海水师的双层炮船,除一部分交付南海水师外,其余交付给登莱水师。

  我有意将其从山东都司划出来,以其部为骨干组建东海水师,辖地还是蓬莱水营,负责长江口以北南直隶到山东、辽东一带海域,兵部直管。”

  魏广德顺势就把升级登莱水师的事儿说了出来,看看张居正和张四维的态度。

  张居正没有表态,张四维先开口道:“北方遭遇倭患轻,沿海府县怕不愿意花钱造船吧。

  若全部由朝廷承担,负担是否太过沉重。”

  南海水师不缺银子,那是因为有两广和福建、浙江这些大省的剿倭银子在支撑,朝廷负担较轻。

  可若是把登莱水师升级,南直隶和山东、辽东怕是未必愿意负担这笔银子。

  魏广德闻言只是摇头,轻声说道:“此事不易耽搁,两年后南洋、西洋诸国国主、使团到来,若只看到我大明仅有南海水师一支船队,他们如何看待我大明?”

  魏广德只是轻飘飘说了句话,就让张居正、张四维陷入沉思。

  事关国家面子,当然不是小事儿。

  就算承担不起,也得等皇帝大婚之后,不再大造就是了。

  但这个时候,正是挣面子的时期,可不能拖后腿。

  于是,张居正很快就表态支持此事,张四维那里自然也不会再持之前的态度,也是点头认可。

  “既然如此、福建清丈之事就要加快进度,尽快为朝廷把该收的赋税都收上来,浙江、江西、湖广等地也要早做准备。

  福建一旦完成,总结成效尽快推开。

  做这些事儿,需要朝廷有充足的银子供应。

  一旦银子供应不上,事儿办成半吊子,丢脸的还是朝廷。”

  张居正开口说道。

  魏广德借机会把兵部的事儿拿出来说了,张居正也顺势把福建清丈一事拿出来。

  对此,魏广德自然是满嘴答应。

  “让福建尽快开始吧,左右不过一省,到底行不行,一试便知。

  若真好,全国推开我也不反对。”

  其实这些话不过是老生常谈,毫无营养。

  就在三人说完话,魏广德就准备告辞离开的时候,外面有人报来,说户部新任尚书张学颜张大人的车驾已经入城。

  “他终于是到了。”

  张居正开口说道。

  这次“夺情”事件,张学颜一直都没有奏疏上来的,但张居正似乎对他还是很放心。

  毕竟,都不要脸到可以肆意栽赃的程度,张学颜在文官和士林中的声望尽毁,想来要没办法回头,只能抱着他张居正的大腿一条道走到黑。

  “奏疏递上来了吗?”

  张居正开口问道。

  “已经送到通政使司,他现在先回府里休息了。”

  那书吏答道。

  “一旦送进来,还是尽快票拟送入宫里。

  现在户部的差事儿不轻,还得他担起了。”

  张居正看看魏广德,就说道。

  谁做户部尚书,对于魏广德来说都无所谓。

  朝廷阁议已经确定的事儿,不管张学颜什么态度,都得按照内阁的条子,尽快把货物运到浙江去准备装船出海。

  这点,无可改变。

  “对了,听说兵部上奏,打算调四川巡抚回京担任兵部侍郎?”

  张居正在即将散会的时候,忽然问道。

  “子理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执掌兵事之人,曾省吾在四川做的不错。

  虽偶有夷民作乱,但指挥得当,能快速扑灭叛乱,显示其有掌兵之能,所以调兵部试试。”

  魏广德笑笑答道。

  曾省吾的关系也很微妙,既和他关系不错,和张居正的关系则更加不好说。

  魏广德还记得曾省吾自己说的,在张居正面前,他可是执师生礼相待。

  至于把兵部真交到曾省吾手上,他会不会帮着张居正来对付自己,魏广德虽然有警惕,但觉得以他对曾省吾的认识,断不会不分好坏。

  这个人,大是大非上还是分得清的,不会因为老乡关系就做出昧良心的事儿。

首节 上一节 1372/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