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414节

  拿起来打开,抽出信纸,慢慢看起来。

  一开始,轻松的表情很快就变得凝重起来,自然是看到李成梁和沐昌祚闹出的那点破事儿,为了争夺缅甸矿场,差点让明军官兵之间兵戎相见。

  还好,两边都知道好歹,并没有让这事儿真的发生。

  只不过相互示威,炫耀武力的做法,魏广德也觉得极不适应。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罗汝芳居然完全不知道。

  可想而知,作为监军御史,罗汝芳的职责多少有些不称职。

  这些事儿,京城居然半点消息也无,可见不管是李成梁还是沐昌祚,手段都还是很高明的。

  若不是让李锦的福锦商会去缅甸投资矿场,怕是就被他们瞒不过去了。

  不过看到最后,还算好的,沐昌祚那边的矿场虽然不需要福锦商会投资,但也答应拿出三成利润送到京城。

  至于李成梁那边,情况也一样,京城分走三成份子,而剩下才是李锦和李成梁之间分的。

  魏广德默默收好信纸,放回信封里,嘴里还是喃喃道:“李成梁这爱拥兵自重的性子还是不好,得想法子磨磨才行。

  至于沐昌祚.”

  魏广德略作迟疑就想好了,既然缅甸战事基本结束,就让他带着云南兵马回防区去吧。

  按说这个时候在缅甸安排李成梁和沐昌祚相互牵制是好事儿,不过魏广德是真担心这两位再搞出什么事儿来。

  缅甸那里,有李成梁和罗汝芳就行了。

  至于是否需要担心李成梁拥兵自重、自立为王什么的,那只能说是瞎操心。

  李成梁手下那些兵马的家人,可都还在广西、贵州和四川,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敢有其他想法,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于是,魏广德直接铺纸,给罗汝芳写了一封信。

  原来魏广德和罗汝芳并不熟悉,罗汝芳是嘉靖三十二的年同进士,算是他魏广德的前辈。

  不过因为缅甸的关系,魏广德和罗汝芳之间也有了书信往来。

  此次,魏广德就是把事儿点出来,让他擦亮眼睛,支起耳朵,好好观察着李成梁在缅甸的做为。

  既然是监军御史,那就得把军给看好了。

  李锦那里,魏广德咱们没有打算写回信,明儿和冯保说一声,通个气,再考虑回信的事儿。

  倒是之后,魏广德又写了张给兵部的条子,打算明日早上叫人送到谭纶手上。

  最后,就是想到既然要把沐昌祚弄走,那他人回到云南后,要是心生不满也是麻烦事儿。

  于是,魏广德又开始写信,给云南巡抚王凝的。

  要说沐家是云南王的话,那云南巡抚可就是太上皇,毕竟虽然他沐家是世袭罔替的国公爷,永镇云南总兵,可终究还是得受巡抚节制。

  让王凝管着,看着点沐昌祚,免得在闹出幺蛾子。

  当初差点要撤王凝这个巡抚,也不过就是做给下面人看的。

  毕竟王凝这厮关系太广,和张居正是老乡,湖广人,还和魏广德是同年,要是不做做样子要撤他,下面还不知到说成什么样子。

  把给王凝的信写好,魏广德才算把这事儿处理妥当。

  一夜无话,等到第二日,魏广德吃过早饭穿戴整齐出门上值。

  出门前,先把写好的书信和条子交给张吉,让他安排人送出去。

  魏广德进了内阁,刚开始办理公务,第一份奏疏就让他愣了愣。

  甘肃巡抚侯东莱上奏,打算请格鲁教首领索南加措莅临甘州弘扬佛法。

  之前,侯东莱奉旨前往青海仰华寺给索南加措颁旨,册封其为护国法师,还送去一枚金印。

  没想到人回到甘州,居然就上奏了这事儿。

  就在魏广德以为侯东莱是被索南加措忽悠了的时候,看到后面才有点明白他的意思。

  甘肃临近青海,现在俺答汗留在青海,蒙古骑兵也跟着他留在那里。

  这对甘肃镇来说,多少也是个威胁。

  要是请索南加措来甘州,那俺答汗就没有留在青海的必要,势必要返回草原。

  略做思考,魏广德就点点头。

第1254章建庙

  甘肃巡抚侯东莱邀请索南加措到甘州宏扬佛法,顺带驱逐滞留青海的蒙古人的想法,魏广德很是满意。

  不过,魏广德虽然满意,但也没有马上就票拟意见,而是又看了一遍这份奏疏,又注意到许多先前没关注到的问题,那就是侯东莱到了仰华寺后得知,俺答汗居然让随行的一百多位蒙古王族子弟随索南嘉措出家为僧。

  看到这里,魏广德感受到的不是俺答汗对格鲁教的崇信,而是格鲁教自此在草原上的影响力再无其他宗教能及。

  蒙古人以前信奉萨满教,可现在蒙古的王族改信格鲁教,显然一段时间内蒙古人会因为宗教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改变。

  魏广德关注点其实更多的还是在于这些虽索南加措出家为僧的王族子弟以后就不能娶妻生子,如果蒙古普通族人也纷纷效仿,让家中次子等也出家为僧结果会如何?

  要知道,在蒙古草原上,部族首领起到的示范效应影响力是很大的。

  只要这些人出家为僧,短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长期看,僧人增加了,草原人需要承担的宗教支出也就变多了,但更重要的还是人口。

  一个政权要发展,不能摆脱的就是人口问题。

  至少在未来数百年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支柱其实不是人口是很重要的因素。

  机器工业需要大量人工,而不是机器取代手工活动。

  实际上,工业革命以后,各国普遍缺人,所以在之后数百年里,各国人口都是爆发式增长。

  当然,这其中也有新大陆的发现,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特别是新大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物资,完全能够满足人口暴增带来的消费压力。

  同时,人口既是生产者,更是消费者,从始至终不变。

  草原上如果人口因为加入宗教成为僧人而减少,或者增长受限,那蒙古人以后再想继续向外扩张那不过是镜花水月。

  魏广德忽然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修庙,在草原上各个部族的领地内都给他把庙宇修建起来,让这些部族里的年轻精壮走进寺庙为僧。

  手里这份看似很普通的奏疏,魏广德忽然感觉不能自己随随便便就票拟。

  如果大明真能够斥巨资为草原修庙,限制蒙古人口数量,大明北方威胁或许自此就能彻底解决。

  只是,动用巨资为蒙古人建庙可不是小事儿。

  给蒙古人建庙,大明这边就不能什么都不做,不是说大明出钱修建,而是自己也得建一些。

  整个九边重镇,每个重镇也建一所格鲁教的庙宇,还要建的宏伟壮丽。

  以其为标杆,大明出资在蒙古也建一些差点的,让蒙古人自己捐资建造比肩大明的庙宇,还要更加宏大。

  在对蒙古人口下阴招的同时,还要从财力上消耗他们。

  等各个部族之间在相互比拼领地里庙宇恢弘的时候,大明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魏广德霍然起身,拿起侯东莱的奏疏,快步走出了值房。

  “老爷,你这是”

  门口,魏广德突然出门,把在门外侍立的芦布吓了一跳,急忙躬身行礼道。

  “我去首辅边,你在家先看着,有急事直接报到那边去。”

  魏广德说道,随即迈步向张居正值房走去。

  禁书院的事儿,虽然让两人之间起了一点隔阂,但是并没有撕破脸。

  最关键还是魏广德听从了谭纶的分析,并没有带头反对。

  虽然在他并不支持这项决策,走到哪里他都是这么说的。

  没有对抗,两人在处理政务上还是继续相互配合,没人希望看到朝堂上爆发激烈的争斗。

  “首辅在里面吗?”

  到了值房外,魏广德问门外书吏。

  “大人在里面,我这就进去通报。”

  张居正也是刚来没多久,正拿着份奏疏在看,就看见书吏进来通报说魏广德来了。

  “快请。”

  张居正起身,直接迎了出来。

  “善贷,这时候过来,是发生什么事儿了?”

  见到魏广德进门,张居正急忙问道。

  “叔大兄,此事说来话长,我们还是坐下慢慢说。”

  魏广德拱手说道。

  “你看我,这点礼数都不懂了,快请坐。”

  张居正急忙迎魏广德坐下,又让书吏赶紧送上茶水。

  “外面候着,不叫你别过来。”

  等茶水放好,魏广德就对那书吏说道,将他赶出值房。

  张居正没说话,只是好奇看着他。

  他感觉到了,魏广德应该又想到什么事儿,需要和他单独聊聊,所以才会如此。

  “这是侯东莱的奏疏,叔大兄先看看吧。”

  魏广德从袖子里拿出那份奏疏递给张居正,自己端起茶喝了一口。

  而张居正接过奏疏就快速浏览一遍,脸上表情和先前魏广德如出一辙,先是惊讶随后了然。

  “善贷,东莱这想法不错,我看可以同意。

  让索南加措来甘州,顺势也可以拉拢拉拢,让他为我大明做事。

  你之前不是还考虑借助索南加措之手,让朝廷政令能够进入西藏。

首节 上一节 1414/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