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430节
“是啊,多事之秋。”
张居正心有同感附和道。
“打吧,黄台吉野心太大,不给他一个深刻教训,正如你所说,俺答汗若有意外,这仗始终避免不了。
与其如此,不如趁现在俺答汗还在,还能掌控草原主要势力的时候打一场,如果他心里真有大局,必然在战事爆发后控制其他蒙古诸部,这样战事也不会继续扩大。”
张居正想明白了,从俺答汗这些年举止看,此人确实不想和大明为敌了。
只是架不住他身边还有些人野心勃勃,觊觎大明。
打一场,至少可以把战事进行一些控制,可比在他死后再大好。
闹不好,那时候就是大明和蒙古之间的一场大决战。
接下来,魏广德就把他打算命令九边官军严加戒备,蓟镇大军也做好出动准备,只等锦州战报传来,立即出关助战。
而最紧要的就是户部,得为大军备足粮草和银子,辽东还好,官军常年征战,军饷本就比其他卫所高,所以还不需要什么开拔银就能拉出大军,只要事后把犒赏发下去就行。
蓟镇这边,是得给大军发银子才好拉出去打仗的。
没有安家银子,那就小心士卒在战场上不卖力作战,直接把人卖了。
“善贷,你去兵部参与赞画,我这就给户部下条子,让他们尽快调拨钱粮去三屯营,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该做的准备都要做好。”
张居正当机立断道。
“好,善贷就先行告辞了。”
魏广德起身拱手说了句。
“好。”
张居正起身还礼,在魏广德出去后,他就回到书案前快速给户部下条子。
已经是临近年底,按说这个时候又关系到年底结账,可现在军情如此,今年户部的账本怕又不好看了。
去年还是动了些小手段,才堪堪把账本做的好看些,至少表面上有了结余。
没想到今年,怕又是个大大的亏空了。
条子不多时就被送到张学颜手里,虽然不知道为何,但要给三屯营又是拨银又是送粮,摆明了是在京畿附近要打仗的节奏。
要说这些年,特别是“隆庆和议”后,四九城百姓总算是把心放到肚子里,安安心心过了几年时间。
可是首辅这份条子,让张学颜嗅到浓浓的火药味。
他毕竟是从辽东巡抚任上回来的,对战事当然不陌生。
又是钱又是粮,不打仗还能做什么。
马上叫来手下开始布置,“粮草从通州直送三屯营,银子由太仓出,也不过兵部了,直接发那边,给兵部递个条子就行。”
银子从户部出去,过了兵部还得被刮一层,张学颜清楚的很。
首辅这手令要求户部足额拨付银子,张学颜也想做点事儿,所以银子他打算利用张居正的条子,直接实发过去。
蓟镇总兵董一元和魏广德关系不错,借机也交好次辅大人。
至于下面有意见,看到首辅的条子,想来火不会往自己这里来。
此时张居正处境看似光鲜,其实下面官员多少都意识到什么,也都是各有盘算。
而三屯营的董一元还不知道,他会开天辟地第一次领到朝廷足额饷银。
这,怕也是大明朝百年来的首次。
魏广德走进兵部大堂,此时职方司郎中、主事都在,曾省吾这个主管侍郎自然也在这里。
“善贷你看看吧,这是拟向戚元敬那里送的文书。”
击退蒙古骑兵,但还要把人吸引住,不让他们直接溃逃,还希望能够引得黄台吉找盟友,说实话操作难度很大。
谭纶只考虑让戚继光吸引黄台吉部,为蓟镇大军合围创造时间。
可魏广德的算盘打得更响,还想连带把不听话的泰宁,处处和大明作对的土蛮一起给做了,这难度可就不是一点大。
魏广德接过文书看了眼,眉毛就是一挑,笑道:“泰宁、土蛮只是希望他们掺和进行,不是必须,没必要强调此事,‘务必’二字不妥。”
魏广德很快就发现了不妥之处,他确实想包他们的饺子,但也知道这里面的难度,还有黄台吉的想法无法左右。
“兵部这边没办法,不妨问问锦衣卫那边,是否已经有人在黄台吉身边。”
只是,谭纶不经意说了句话,让魏广德心里就是一动。
“来人。”
魏广德忽然喊道。
他来兵部,这会儿周围自然都是兵部的人,不过还是有小吏过来。
“马上去北镇抚司请刘守有刘指挥过来。”
魏广德马上吩咐道。
“啊,是,魏阁老。”
那小吏没想到是安排他去锦衣卫,所以心里不舒服,但还是马上答应下来,快步离开兵部大堂。
“若能实现此计,损失一个细作也是值得的。”
魏广德只是低声回了谭纶一句,谭纶也只是微微点头,
两个人的交流,让旁边的曾省吾有些一头雾水。
兵部没有直接向草原派人,但是此前谭纶有机密文书下发各军镇,让他们可自行安排此事。
而在京城,直接排除密探、细作的,也只有锦衣卫。
所以曾省吾不知道一些事儿也实属正常。
刘守有在北镇府接到消息不敢怠慢,马上骑着马带着护卫就赶到了兵部。
此时,谭纶正在签发发往各军镇的文书,简述辽东军情,让各地卫所保持高度戒备,各镇总兵立即召集手下精锐,随时准备出战。
这些文书都差不多,只是辽东和蓟镇的文书还没有完成,需要等待最后定夺。
刘守有被人引入兵部大堂,立即就向魏广德、谭纶、曾省吾行礼。
其他人他可以不放在眼里,可这三位都是朝廷大员,不是他能不看在眼中的。
“你们先下去休息,一会儿我叫你们再回来。”
谭纶对着堂上其他人吩咐道,等人离开魏广德才对刘守有问道:“思云,锦衣可有人安插在黄台吉周围?”
“嗯?”
魏广德的问话让刘守有惊讶,但思考片刻后还是说道:“有,不过只是在周围,并不在他身边,很难说上话。”
听到这话,谭纶微微皱眉,可魏广德确实很满意,对谭纶笑道:“如此大计可成。
只要人对周围人说起,想来必然有人会禀报黄台吉。
至于他最后会不会按照我们设想去做,那就看命了。”
魏广德说完,谭纶转忧为喜,“妙妙妙,正该如此。”
第1267章锦西
现在屋里只有四个人,魏广德于是把他对这次土默特寇边辽东的作战计划大致说了一遍。
没有让谭纶说话,现在老头身体不好,话说多了伤神。
听完魏广德和兵部做出的方略,刘守有只是微微沉思片刻就点头答应。
“魏阁老、谭大人、曾大人请放心,卑职下去就给那边发去消息,一旦黄台吉部在戚帅面前吃瘪,欲退兵时,就想法子把这个意见扩散出去。”
刘守有很聪明,他已经领悟到关键,那就是得是黄台吉吃败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提出这条建议,他才有可能接受。
毕竟,他将来可是有很大概率继承他老子俺答汗的身份,成为草原上新的大汗。
主动联系土蛮等部族,他的自尊心似乎不允许他这么做。
“如此就好,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我们已经做了该做的,如果最后黄台吉不入瓮,那也是他命不该绝。”
魏广德淡淡说道。
魏广德已经不算个唯物主义战士,现在他还是多少有些信这些了。
他现在做的,多少有些在逆天改命的意思,不管是让大明向海外扩张还是像北方,做这么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他其实也不完全知道。
惟一他觉得有可能帮助大明朝度过危机的法子,其实更多还是向南方,向东南亚地区的动作,可能会在小冰河期的高峰时,由东南亚向大明输送一点粮食,补充国内不足。
实际上,在控制吕宋、旧港和缅甸以后,大明已经基本上把整个东南亚包起来,真正让那一片地区成为大明的内海,大明完全可以把东南亚藩属国保护在自己羽翼之下不受西方列强侵袭。
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东南亚打下的两颗钉子,对于魏广德来说其实也无所谓,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除非大明国力再次急速衰退,否则根本不可能给他们机会。
“这仗如果按照预想的进行,让俺答汗、黄台吉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实力,想来他们以后也不敢再生起什么心思了。”
谭纶这时候开口说道。
此话一出,曾省吾、刘守有都是微微点头。
“思云,之前锦衣卫是否有收到草原消息?黄台吉密谋攻打辽东,想要取得锦州一带,借此切断大明和辽东的联系?”
魏广德忽然看向刘守有问道。
刘守有闻言表情一肃,躬身答道:“魏阁老,锦衣卫并没有收到草原上关于虏骑要侵袭锦州的消息。
不过”
“不过什么?”
魏广德闻言眉头一皱,马上追问道。
“大约两月前,草原上曾经传来消息,黄台吉曾轻车简从,秘密沿着辽西走廊走过一趟。
之后传来的消息和适才阁老所说有些出入,当时消息说黄台吉似乎对锦州一线官军戒备状态有些担心,认为很难攻破边寨,所以直接就回去了。”
刘守有急忙说道。
“也就是说两个月前,锦衣卫其实就收到了黄台吉欲攻辽的消息?”
魏广德有些不满的看向刘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