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63节

  就在他们不远处,还有一排高大的黑影,那是用马车运载的战鼓。

  时间一分一刻流失,骑在马上的魏广德已经看到天边那一抹亮光。

  天马上就要亮了。

  “起火。”

  就在魏广德他们几里之外,一大群黑影的前面,为首之人忽然低声说道。

  话音落下,身后一人在多人用身体遮挡的地方拿出火折子,旁边有士卒早已经堆好一堆引火之物,随着那人轻摇火折子,火焰升起之时,他又用火折子在空中舞动两圈,给身后其他人报信。

  之后,他义无反顾的蹲下点燃了地上的引火物,火焰由小变大,很快就猛烈燃烧起来。

  显然,地上可不止是堆放了干柴,应该还倒入了桐油或是其他军镇出产的“火油”。

  在地上火堆燃起后,在后面很快就有几十个火堆相继出现。

  “上。”

  依旧是那道声音,很简单,就一个字。

  可是在话音落下后,他身后十几道身影已经纵马而出,他们路过火堆时都纷纷手拿火把在火堆上一晃,在火把燃烧起来后,他们已经超过了站在队列最前面的人。

  马蹄声开始响起,响起在之前还安静的旷野上,随之而来的,还有“汪汪”的狗吠声。

  马速由慢到快,很快他们就已经靠近了鞑子军营的栅栏,前面的几人已经看到了地上一根插入地面的木桩,木桩旁拴着的一条狗。

  没有过多犹豫,他们一手火把一手抽出斩马刀,在马身从大狗身旁经过时,刀锋划过了狂吠的狗身。

  随后十几个火把被他们扔出,有的掉在栅栏前,有的碰到栅栏后掉落在地上。

  火把没有马上熄灭,就是那点亮光之下,那十几人此时已经手里拿着套马的绳索开始舞动,当力道合适后,他么抛出手中绳索。

  绳索飞到木栅栏上,大多数都成功套在上面,然后他们纷纷开始打马后退,开始拉拽那并不牢固的木栅栏。

  “亚麻混”

  此时,木栅栏里已经传出有鞑子士兵的声音,或许是因为刚才还很激烈的狗吠声,但是此刻又安静下来,巡夜的士兵以为是同伴有事路过这里,所以他们在营寨里问起外面是什么人?

  不过回答他们的只有“轰”的一声,木栅栏被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军卒拽到后,不知什么时候,他们身后已经出现了一大堆火把,火把下是一张张人脸,还有头盔和火红色的战甲。

  “轰隆隆”

  随着马队的加速,马蹄声逐渐大起来,大地开始了轻微的颤动。

  拽到木栅栏的士卒这会儿已经拨转马头,成为第一批冲进俺答汗大营的骑兵。

  “东面有火光。”

  安静的人群,忽然外围一个护卫大声向着里面禀报道。

  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明军已经开始了进攻,他们一直都在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只是,让所有人奇怪的是,护卫禀报后,本该发号施令的宣府总兵官刘大章却迟迟没有动静。

  魏广德此时就骑马在刘大章一侧,另一边是宣府副总兵田世威。

  魏广德眉头微皱,虽然只是片刻的等待,可他已经等不及了,不能任由刘大章拖后腿,影响到这次大战,他可是拿未来仕途在赌。

  本来魏广德完全可以不用如此的,就比如最开始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呆在居庸关,等着这里明军和俺答部火拼,不管输赢对他影响都不会很大。

  可是,最终,他还是受不住影响选择了出关,最后来到了这里。

  还是太年轻,压不住自己躁动的心。

  实际上在昨天下午魏广德远远观察鞑子军营的时候,他就有那么一丝后悔。

  而在凌晨出了保安州城后,这样的心态就更重了。

  可是,审时度势,这个时候绝对不是优柔寡断的时间。

  就算真打输了,跑就是了,最多官做不了继续回去放贷赚银子,做个富家翁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的他,就算被剥夺官身,就算没有功名,他也有信心一般人不敢招惹他。

  因为那些同年不会因为他被剥夺了功名就不理他,不照拂于他,相反,要想获得好名声还得尽量给他提供帮助。

  他魏广德可不是因罪罢官,而是和俺答血战失利才被贬官,和那些因为贪污受贿的酷吏可不同。

  没有等刘大章下令,魏广德干脆开口喊道:“起火把,传令进攻。”

  很快,这里也生起了数个火堆,不远处的马车上,战鼓被“咚咚咚”敲响了三次,这是进攻的信号。

  鼓声传的很远,穿过了前方已经严阵以待的明军军阵,也传到了俺答军营中。

第222章偏厢车

  “咚咚咚”

  三声沉闷的战鼓声后,明军队列开始出现了变化,前排的军卒在掌队官的口令声中缓缓前进,他们大多背着弓箭,是以弓手军阵为主,在他们前面,还是近百人推着二十多辆大车缓缓前进。

  熟悉明朝历史的人或许一眼就看出这二十多辆大车到底是什么,他们都有巨大的车身,大车的一侧还竖起一面高高的挡板,挡板上还有大小不同的射击口。

  位于车身下部的巨大射击口面,一门火炮赫然就摆放在那里,如果魏广德在这里的话,还会一眼就认出这些火炮可不就是他见过的碗口铳吗?

  其实仔细看过去就会发现,除了碗口铳外,还有一门门的佛朗机炮。

  在这个时代,明军,特别是大明边军,使用佛朗机炮的时间也不算短了,虽然没法和碗口铳相比,可也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

  佛朗机炮被送到边镇后,因为其发射快速的优点很快就被边军各级将领所喜欢,只是这玩意为了安全还是使用全铜,导致造价较高,自然不管是军器局和兵仗局,都没法大规模生产,交付各地军镇使用。

  其中一些大型佛朗机炮因为搬运不便,所以早已被安放在重要城池和要塞的城墙上,明军步卒出战携带的,也就是一些小型的佛朗机炮。

  就在车营和弓手前进的时候,已经有数道身影跑在了他们前面,很快就找准位置,从背上卸下干柴,在战车被推到他们旁边时,火堆已经燃起。

  旷野上的变化自然被俺答部军营中巡夜的士兵发觉,一开始敏感的鞑子士兵就感觉到地上轻微的颤动,这是有马队在这附近活动的征兆。

  随后传来的鼓声,之后更是在距离军营约百步的地方出现火堆,都不需要那些豢养的犬只报警,他们就知道遭遇明军偷袭,纷纷拿起身边的刀枪弓箭,一边向军营内示警,一边跑向大营木栅栏,准备在明军靠近后开弓放箭阻拦对方靠近。

  明军的出现还是很突然的,俺答军队在这里驻扎的时间也不短了,刚开始和明军对峙的时候,俺答部还比较谨慎小心,每夜不仅会布置明暗哨,还会有巡骑外出军营十几里巡查,甚至时常跑到保安州和明军军营附近转悠,观察明军动向。

  可是时间长了,看到对面的明军似乎没有开战的意思,警惕之心在这个时候也就逐渐松懈下来。

  已经十几天了,军营都没有安排人夜间在外巡查,只是在军营门口安排守卫士兵,还有就是军营内的巡逻。

  营内巡逻自然不是为了防备明军偷袭,而是防备意外走火以及有士兵夜间喧哗引起不可预测之事。

  也正是因为俺答部这种自大的情绪,才让明军有机会在很靠近俺答部军营的地方完成集结准备。

  战车安放到位,但是弓手军阵依旧在前进,他们从一辆辆战车之间的缝隙中穿过,他们还要靠近俺答部军营更近些,才能用手中箭矢对敌军营构成威胁。

  随着哗哗的脚步声响起,炮手身后已经站满了明军步卒的身影,火光映照下的红色对襟鸳鸯战袄显得更加嗜血。

  此时的明军士卒,那些年轻的军士们情绪是激昂的,他们自入伍以后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上万人汇聚而成的军阵。

  而对于那些经受过庚戊之变的老兵来说,大军集结到是见得多了,但是摆出进攻的军阵还是首次。

  甚至就连各队的掌队官这会儿也是情绪变得亢奋起来,他们大多也是第一次有这样的经历。

  明军在野外摆出这样上万人的军阵,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儿了,那会儿应该还是正德朝吧。

  也就是武宗皇帝还在位的时候,明军的九边官军开始有机会集结后杀出长城,对蒙古部落发动一次次进攻,掠夺他们的资源,削弱他们的实力。

  但是现在,这样的事儿已经没有可能发生了,蒙古人不打过来就不错了。

  明军边军除了驻守各地的卫所外,机动兵力是以参将、游击率领的营兵为主,他们帐下军队员额不定,多的三、四千,少的只有数百,所以明军在和入侵鞑子交战过程中,往往单次投入的兵力只有数千人,五千人以上的战役都很少发生。

  也只有守城战的时候,或许有更多的军卒投入到城头进行防守。

  而俺答部也类似,他们对大明的进攻也多以抢掠为目的,所以往往分兵进行。

  少则数十人,多则两三千。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双方似乎都有意避免大兵团交战,或许是谁都输不起吧。

  只是在这个时候,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明军在俺答部军营外集结上万人的兵力,他不寻常了。

  消息很快就被报到蒙古万户耳中,听到消息他就觉得头皮发麻。

  明军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就是现在他手下的万户兵力最少的时候出来交战,这是有备而来。

  蒙古人虽然生性豪爽,可也不是笨蛋,蒙古万户明显感觉到分兵怀来县城或许是上了明军的当。

  “命令集结.”

  一边对手下下达命令,一边起身穿戴,他要出去看看,看看明军是不是真的组织起上万人的大军要进攻他。

  这可是在野外,要进攻蒙古人,开什么玩笑,只要他军队集结起来,就能把明军冲个七零八落,甚至一举拿下保安州。

  蒙古万户很快就从最初的震惊中缓过劲来,心中不仅没有还怕,还生出一阵狂喜。

  “明军军阵集结在我军大营西面”

  这时候报信的士兵开始介绍情况,只是话没有说完就被万户打断。

  “你说明军没有集结在我军大营的正面?”

  万户有点不相信的掏掏耳朵,跑我侧面去干嘛?觉得木栅栏拦不住他们的冲击吗?

  实际上木栅栏的作用也就是防止有野外生物跑进来,之所以修建低矮的木栅栏,还不是为了方便骑兵部队出击。

  走出自己休息的大帐,万户看向大营西面,只是这个时候他什么也看不到,被其他帐篷遮挡了视线。

  远处已经有将官大声召唤自己手下的勇士开始整队,很快他们就会去帐篷外马厩里牵出自己的战马,摇身一变成为一名让明军上下都心惊胆战的猛士。

  而在这个时候,报信士兵又说出了让他心惊肉跳的消息,“之前有人感受到有马队活动的迹象,在我军大营后面,只是明军的军阵附近似乎没有看到马队活动。”

  “大汗军营那边有情况吗?”

  万户疾声询问道。

  “后营没有消息送来”

  就在他刚说完这话,远处一匹快马已经跑到近前,一个蒙古士兵翻身下马到了万户身前,半跪着禀报道:“万户大人,后面大汗军营起火,似有喊杀声。

  另外在我军后营门外还出现一股明军马队,似有冲营的打算.”

  “砰砰砰砰.”

  大营西面忽然传来爆雷一样的声音,所有俺答部蒙古人都知道,那是明军大炮发射时的声响。

  俺答部军营外六十步距离,明军弓手军阵已经站定,在队官的口令声中明军弓手纷纷拿出箭矢,很快就有旁人举着火把从他们身边走过,箭矢前段的引火物被点燃。

  “张弓.射.”

  没有等待多少时间,在弓手手中的火箭被点燃后,队官就开始大声呼和下令。

首节 上一节 163/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