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96节

  等了约一炷香的时间,陈矩从礼部衙门里施施然走出,看到魏广德还在那里等着,急忙笑着快步走过来,“让魏老弟久等了。”

  “大哥说的什么话,你在宫里当差,我是在翰林院,平日里碰面的机会本就不多。今日既然遇上,自然不能错过。”

  魏广德笑呵呵对陈矩说道。

  两人很快走出官衙区域到了街市上,找了家酒楼要了个雅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很快就攀谈到一块了。

  陈矩主要问的还是魏广德在翰林院和太常寺的情况,知道他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翰林院里,在太常寺更多只是挂职,倒也没说什么。

  “太常寺那个衙门,你那个典薄的职位本来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只会让你更了解衙门内部的管理,多在翰林院看看书是好的。”

  魏广德想到之前陈谨那个事儿,于是多嘴问了句,“大哥,原来给陈谨陈状元安排的是哪个他们,什么官职啊?”

  “你说他呀。”

  陈矩提着筷子夹了口菜送进嘴里,嚼了两口咽下,在慢条斯理说道:“听说本来是太常寺丞,不过闹出那一出戏后变成平调出去做州府推官,也是倒霉催的。”

  “大哥,我打听个事,上月那个南京魏国公府诰命的事儿,是谁办的?”

  魏广德开口问道,陈矩虽然不是司礼监的太监,可是高忠是啊。

  那份诰命必然是经过司礼监的手,说不得陈矩就听他干爹说起过也不一定。

  这几天魏广德就查过了,没看到南京魏国公徐鹏举有上奏书请封的,但是诰命又出来了,很是奇怪。

  “南京魏国公府,哦,你说那个封二品夫人的诰命啊,不清楚,不过在朝中能办这事儿的除了那位,还会有其他人吗?”

  陈矩没有正面回答魏广德的话,却是提点出来了。

  要是这么直接的点题魏广德还听不懂,都可以买块豆腐撞死得了。

  尼玛,小阁老干的。

  魏广德心里一阵无语,严世藩说不好或许就是古今第一讲信用之人了。

  “我听说诰命里封的那个夫人,好像不是魏国公迎娶的继室,而是小妾。”

  魏广德小声说道,也是在试探,他严世藩搞这个动作到底和宫里知会过没有。

  那份诰命,魏广德在了解到他和南京魏国公府关系后,又找来看过,通篇没有提到郑氏的身份,所以魏广德很怀疑这事儿是操办之人在暗箱操作。

  说大了,这就是欺君之罪。

  不过魏广德失望的是,陈矩没有接这个话题,而是端起桌上的酒杯。

  魏广德很识趣的也不说这个事儿了,端起桌上酒杯和陈矩走了一个。

  喝光杯中酒,魏广德提起酒壶又给陈矩倒满,然后把自己的就被也满上,这时候才听陈矩说道:“我知道你们魏家,包括你舅舅那些人,一直受到魏国公那边照应,可有些东西,你们不适合掺和。”

  魏广德明白,陈矩不是傻子,他知道他们魏家所在的九江卫一系和魏国公府上的关系,显然陈矩是知道徐家两个公子的事儿,但是还不知道他和魏家的关系,所以才这么劝了一句。

  也不知道以后锦衣卫把他和徐家定亲的消息报上来,陈矩会是怎么样的表情。

  不过,到现在,魏广德已经大概明白点什么。

  司礼监里面的人不是笨蛋,或者说他们也是有自己的渠道了解很多东西,至少在这份诰命上隐藏的东西他们是知道的。

  只是诰命是按照程序走上来,他们不愿意去掀开,或者说他们是不愿意得罪当朝权贵和远在江南的魏国公所以才装作不知道。

  那么,有可能嘉靖皇帝是被蒙在鼓里的。

  魏广德这会儿有点头疼,这事儿不好办了。

  至少,短期内貌似不能揭开,因为会得罪严世番,或许嘉靖皇帝还会觉得被人骗了,降罪于魏国公府上。

  这事儿,回去就先写封信让徐怀带回去。

  现在徐邦宁也没有去国子监,就是挂个名,对他的影响貌似不大。

  至于他们传播的谣言,暂时也只能先这样了。

  反正这事儿最关键的把柄还是郑氏出身就是小妾,这点改变不了,将来只要把事儿捅开,她的诰命就会被收回,自然在确定魏国公袭爵事上,徐邦宁半点机会也没有。

  勉强算是解决了一件事儿,剩下就是才接手的关于徽王的案子了。

  魏广德打算继续试探陈矩,看能不能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特别是在嘉靖皇帝那里,对徽王真如外界传言那般宠信吗?

第251章通妙散人

  魏广德想要打听徽王在嘉靖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但是话却不能明说,只能先东拉西扯一番,找找机会再问出口。

  “陈大哥,先前你说皇上炼药还缺几味药,到底是什么?或许我听说过也未可知。”

  魏广德想起之前陈矩说的,嘉靖皇帝把找药的差事丢给了高忠,兴许可以问一问,说不好真能找到,也算是和高忠高太监进一步拉近关系。

  “嘿嘿嘿那药啊,你们这些书生肯定是没有的,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

  陈矩嘿嘿一阵干笑后说道,“反正就是不好找,宫里那些小宫女算了,不说这些,凭白倒了胃口。”

  陈矩最后还是按捺下来说出来的冲动,不再继续说他要找的那些药到底是什么。

  不过魏广德却想到后世的一些传闻,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那些东西或许是后世之人杜撰,可在中国确实有药引一说,都是一些很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之类的。

  那些个方士为了取悦皇帝,或许真把一些普通药材吹成世间难得之物,故意难为宫里为皇帝找药的太监也说不定。

  只有最珍贵,最难得的药材炼制出来的药,放才能显得弥足珍贵,更能显示出这些方士对皇帝的忠心不是。

  若不是忠心,谁会把如此珍贵的丹药进献给皇帝。

  接着魏广德就听到陈矩后面的话,心里就是一喜,因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陈矩居然说出了徽王。

  这事儿牵扯到徽王,那不正是天赐良机。

  “那丹药,本来是那徽王进献的,据说陛下服用后觉得神清气爽,很是神奇,所以陛下就把那炼药之人招进宫里,就是先前说的梁高辅了。

  只是现在丹药快要用完,可是梁高辅炼药的材料却一直没有凑齐,陛下急了,才让我干爹帮着找药。

  让你们查的灵芝也是梁高辅说的,若是迟迟凑不齐其中两味药材,可以用灵芝代替,只是药效稍差点,不过总能吃,还是有些功效的。”

  “梁高辅是徽王举荐的?”

  魏广德吃惊的问道。

  妮玛,现在梁高辅正在为嘉靖皇帝炼药,这个时候跑去说徽王的坏话,那不是找死吗?

  别的不说,就那个梁高辅就会在炼药的过程中帮徽王开脱,毕竟有举荐之恩。

  对于他们这样的方士,不是在民间有点名气就会被皇帝召见的,还得有人给皇帝举荐才会知道伱,看到你的东西确实有效,皇帝才会召你入宫服侍。

  魏广德这会儿感觉有点牛年不利,好像什么坏消息都赶到一块去了。

  南京的事儿牵扯到严世番,徽王的事儿牵扯到方士梁高辅。

  “那徽王应该在皇上那里很得宠吧,呵呵,这个梁高辅还不使劲的帮着徽王说话。”

  魏广德笑着摇摇头,随便接了一句道。

  “说来怪,以前是这样的,每次梁高辅进宫里的时候,都是帮着徽王说好话的,可是最近有点怪,他不仅不帮徽王说话,有时候还说些怪话,搞不懂他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魏广德无心之语,等来的却是陈矩一句让他吃惊的话。

  显然,徽王和梁高辅两人之间,因为什么事儿把关系闹僵了。

  梁高辅也是个记仇的,就利用在嘉靖皇帝身边炼药的机会,给徽王上眼药了这是。

  梁子看来是不小。

  “都说了什么怪话,按说不至于吧,不会惹皇上不高兴吗?”

  魏广德自然知道这个时候就要顺着杆子往上爬,继续问下去,或许会从梁高辅的只言片语中找到原因,这可是一个值得利用的机会。

  如果梁高辅真有心搞徽王,和他联手操作一把,告倒徽王。

  他梁高辅能够出口气,而魏广德得个不畏强暴的美名,岂不两全其美。

  当然,前提还是不能诬陷,告徽王的罪证都必须是证据确凿的,否则万一被人发现栽赃陷害,他魏广德小命可就不保了。

  “你对这些感兴趣啊,还真没辜负陛下对你的栽培。”

  陈矩没有马上开口,而是看着魏广德笑呵呵说道。

  此时的魏广德在陈矩看来,就是想要投陛下喜好往上爬的文官了。

  这样的人,他们这些太监也是愿意合作的。

  太监虽然靠近皇帝,可是进出都不方便,入了宫,就算你做到大太监的位置,可是依旧只能在京城里打转,无事不能离京。

  可这些文官不同,他们的同年、师生可能遍布大江南北,是可以帮着办很多事儿的。

  是的,太监们有时候想要做点事儿,还得靠文官帮忙运筹谋划才行,单以为靠皇帝的宠信就能压迫地方官行事,那是不可能的,说不得一纸奏疏就把人送进去了。

  “我本来就是个三甲的命,全靠皇上隆恩提拔起来的,为皇上分忧是分内之事。”

  拍领导马屁,魏广德不觉得有什么,何况他要拍的是嘉靖皇帝的龙屁。

  “呵呵.其实啊,这个徽王,有时候做的确实很过分,在地方上横行不法,就连钧州的知州都被他当猴耍,看到就要用弹弓打人家官帽,这还不说,据说那些个读书人只要被他看到,就要抓住一阵羞辱,呵呵”

  陈矩笑笑说道:“像他那样的亲王,按制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封地老老实实呆着的,前面三位亲王还好,都知道这点,可现在这位徽王却是有点得意忘形了,以前还跑到杭州、苏州去玩儿,还去南京和中都凤阳都逗留过。

  最搞笑的还是,他在凤阳让人逮起来了,只是关押了两天确认身份后才放出。”

  “那怎么没人参他一本?”

  听到这里,魏广德吃惊的问道。

  “那会儿徽王正得宠,谁没事儿参他呀,这不是惹陛下不快吗?”

  陈矩却是摇摇头说道。

  “宫里知道这些?那怎么也不报告给皇上?”

  魏广德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问道。

  “他徽王身边也有太监啊,都是宫里派出去的,自然有监察之责,我们知道很奇怪吗?”

  陈矩笑着摇摇头道,“都是跑出去玩乐而已,也没有和地方上有什么牵扯,看到他在陛下心里的位置,所以没报告而已。”

  看魏广德的表情,陈矩又解释道:“我们这些內侍,因为是天子近臣,所以我们更知道什么样的事儿该报告,什么样的事儿能够不报就尽量不报,免得坏了陛下的好心情。

  就拿徽王办的事儿来说,只是跑到江南和秦淮河上去玩,回钧州的路上顺道去了凤阳,并没有发现他有其他不轨的举动,否则借我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瞒下这事儿。

  报了,皇帝生气可能骂几句,然后心情不好了,我们这些近臣就倒霉了,你可不知道,触怒龙颜的后果,非打即杀,相对来说,你们这些文官还好点,无非就是罚俸,最重也就是廷杖。”

  听到廷杖,魏广德心里微微一颤,小心问道:“听人说廷杖有很多讲究,可以让人生也可以让人死。”

首节 上一节 19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