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327节
麻禄是投靠过来的蒙古人,弓马娴熟,英勇善战,是他刘汉手下第一号打手,也是因此才被选派到俞大猷军中效力,参与攻打板升城。
目的嘛,一是有麻禄参与其中,刘汉对取得最后胜利更加放心饿,二则是要人一个晋升之机。
要想让人心甘情愿的投靠,自然要给他甜头。
武将,升官发财才是硬道理。
此战有麻禄参与,战后请功,让他职务从参将升到副总兵,似乎也顺理成章,反正作为投靠过来的蒙古人,要做的总兵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刘汉根本不担心麻禄会取代自己。
听了刘汉的话,俞大猷微微点头,算是认可刘汉的安排,毕竟在他手上打过仗的,俞大猷知道麻禄确实很能打。
申时中,安银堡东边草原上终于有了动静,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只看到远处天际烟尘满天,大队的骑兵正在向着安银堡杀来。
此时,刘汉和俞大猷已经再次登上城墙,眺望远处而来的鞑子大军。
大草原,就是一个天然的行军道路,对于交战双方的军队来说可以随意穿行而不像到了关内,还需要顺着大道前进,因为有山地和丘陵的存在。
俺答部追兵分成两个队列,一左一右并列前进,远处看上去就是两个小点,然后逐渐变成两条线,如同毛毛虫般向安银堡拱来。
待鞑子近了,从服侍上他们才看出来,其中一队应该是俺答部的精锐骑兵,而另一队似乎就是板升城白莲教徒组成的板升兵。
远远的,鞑子大军开始转向,向安银堡东南方向转动,最后停留在安银堡东侧靠南的位置上,让出了安银堡到杀胡堡之间的通道。
顺着安银堡城墙,刘汉和俞大猷也移步在此方向,看着鞑子大军中分出一队下马开始扎营,而还有数千人骑兵大队侧立在旁。
“他们也不打算速战速决了。”
俞大猷笑笑。
“若没有这城墙,很难说鞑子会不会直接袭营,想着先打败我们再鸠占鹊巢。”
刘汉在一边也是笑道,“不过鞑子也够诡的,居然让出逃生通道,还想要击败我们,让我们继续往南跑吗?然后他们在身后砍杀。”
说道这里,刘汉不由得摇摇头。
放出一条逃生通道,对于普通士卒来说自然是好的,他们站不到高位自然不会想太多,那条看似求生之路,其实才是要命的陷井。
“让人出去转一转吧,否则对面今晚还能睡个安稳觉,对我们来说就不妙了。”
这时候,俞大猷忽然侧身对刘汉说道。
“出去转转?”
只是简单重复这四个字,刘汉还迷惑的眼睛就是一亮,他明白俞大猷的意思。
以往大战将至,他都是安排让手下士卒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不过貌似俞大猷的主意还不错。
于是没有多话,刘汉对身后的参将麻禄吩咐道:“带三千骑兵从南门出去,从西边绕回北门进城。”
“绕一圈?”
麻禄有点迷惑,没搞懂刘汉话里的意思。
“照做。”
刘汉只是又吩咐一句。
随即,麻禄抱拳后转身就下了城墙,组织队伍去了。
麻禄这点是刘汉欣赏的原因,不明白不要紧,按照吩咐做就是了。
“这么跑一圈下来,今晚鞑子会预留多少人值夜?”
看不到麻禄身影后,刘汉才回身对俞大猷问道。
“三、四千人吧,估计会分两班,这样就有七八千人不能好好休息,明日一战胜率又高了半分。”
俞大猷想想就说道。
刘汉派出去三千人亮肌肉,俺答部今晚肯定要防备明军偷袭,因为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明军都敢出城来晃荡。
至于暴露实力,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两人考虑的事儿了。
鞑子能够准确追击到这里,显然他们的队伍早就被人发现,已经暴露出来了。
队伍里有多少骑兵,多少步卒,对方应该心知肚明才是。
很快,安银堡堡门处就有了动静。
虽然安银堡城楼还完好,可是堡门早就不知去向,或许已经被那户人家拆回去烧火取暖用了,现在守门的明军正在推开那一辆辆独轮战车和抬走前排的简易拒马,为大军出堡清出一条道路来。
相同的工作,北门也已经开始做起来。
不多时,站在堡墙上的俞大猷和刘汉就感觉到微微颤动,那是比鞑子扑过来更加强烈一丝的震动。
三千大同精锐骑兵在麻禄的率领下,杀气腾腾的冲出安银堡堡门,向着鞑子十多里外的营地做出冲锋姿态,随后一个漂亮的弧线转弯往安银堡西面跑去。
在明军抬走堡门前面拒马的时候,鞑子就已经发现了明军的异动,只是一贯的强势让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绝对优势的军队面前,按照明军以往的惯例,都是躲在城里坚守不出等待援军的。
只是没想到,从安银堡中冲出来的却是三千明军骑兵,他们杀气腾腾向着这边杀来。
处在第一线的两个鞑子千户瞬间就紧张起来,一边向后面大营报告,一边整队准备和明军交战。
只是,他们的战马还没有跑起来,明军就一个转弯跑了。
这个时候咬上去追杀倒是一个好机会,可是没有命令,而且明军人多势众,谁知道他们在西面是不是准备了埋伏?
明人打仗不行,可也会使用一些阴谋诡计。
犹豫间,明军三千骑兵就已经从他们眼前跑过,向着军堡西面而去,现在再要催马去追,两下相隔七八里地,不好追了。
追杀,自然是在明军骑队转向的时候扑上去,那时候刚好可以撵上对方的尾巴,然后就简单了。
至于现在嘛,貌似机会错过了。
正这个时候,身后马蹄声传来,二十几匹战马奔来,只看到远远的明军马队溅起的烟尘。
很快,鞑子那边二十多匹马就离开了,返回大营之中。
简短的谈话中他们已经知道了明军的动作,三千人冲出来的大手笔,也不怕被自己这边一口吃了。
不过显然已经错失良机,前哨两千人马没有及时追上去纠缠住明军,这个时候再出击也不过是跟在对方屁股后面吃灰。
鞑子那边开始继续有条不紊的扎营,而明军骑兵在麻禄带领下围着安银堡兜了半圈就从北门回到城里,两个城门很快也恢复如初,前面拒马阻拦,由多辆独轮战车建立起来的盾车防线在后。
安排好守夜的差事,俞大猷和刘汉都吩咐手下士卒今晚好生休息。
本来在鞑子刚到就被派出去,不少明军还以为今晚打算劫营的,可是在将军和队官的反复解释下才放下担心,在堡内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休息。
明天开打,那就今晚好好吃一顿,明天的事儿明天再说。
这段出塞的时间,明军的伙食也是他们平生中吃的最好的时间。
跟着俞大猷的那队人,虽然临行时发了不少干粮,可是进入大草原后就很少再吃了,都是杀抢来的蒙古人的牛羊充饥,大块大块的羊肉敞开了吃。
怪不得,老辈人都说以前进入草原打草谷是最悠闲的时光。
毕竟,那是明军改善生活的机会,虽然已经多年不曾北上出塞,可是外出的传说还是在各军户家庭里流传下来。
这些天,大同军这伙人终于算是体会到了那是什么样的日子。
一夜时间悄然而过,除了巡夜和哨探的夜不收忙碌一晚,伴着晨曦和美味的肉汤开始休息,各帐篷里的明军士卒逐渐从梦中醒来,简单洗漱后就准备开饭。
这个时候,安银堡里显得有些乱哄哄的。
整个军堡的十几口水井,经过检查只有一口还能使用,八千人的饮水,自然闹出不少事儿。
还好刘汉在事发后马上就派出亲兵在此看守,让来打水的士卒排队,才让秩序恢复过来,没闹出更大的事端。
就算这样,明军的准备也一直忙到了巳时才完成,也就是接近上午十点钟的样子。
昨日之所以没有闹出这么大乱子,还是因为士卒们随身带了不少水源,许多人见到军堡有水井可用,自然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注意省着用。
随着准备工作的结束,南堡门的阻挡物被清空,明军开始缓缓开出安银堡。
明军这边的动静很快在对面鞑子军营中就有了反应,军堡里还对面鞑子军营中先后响起的鼓声和号角声彻底打破了草原的宁静,也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再次打响。
明军由两千骑兵打头出了军堡,随即骑兵让出道路,让后面的独轮战车前进,最后出堡的依旧是两千骑兵。
独轮战车很快就在离军堡三里地开始展开,那四千明军骑兵也分作左右两翼护持在侧。
而此时,鞑子军营也是营门打开,一对对鞑子骑兵从军营中冲出,快速向左右两边分散,完成军阵的布置。
“对方反应好快啊,不愧是鞑子精锐。”
俞大猷看到对面几乎是背靠着大营完成结阵,不由得感叹道。
只是很快他就注意到刘汉紧绷的表情,似乎有不妥之处。
“刘将军,你怎么了?”
俞大猷开口问道。
“有点麻烦,这队鞑子有至少三千人是俺答汗的卫队,剩下那几千人应该也是哪个万户下面的精锐,我们的情报有误。”
此刻,双方对阵时,俺答部真实的军容才算彻底在明军眼前暴露。
之前明军探知的消息,推测是临时征调的万户,这样的队伍和普通明军对阵都稍显不足,也就是人数的优势让刘汉略微有点担忧。
可现在,出现在他眼前的那里是临时征调的牧民.
第374章开炮
茫茫大草原上,泾渭分明的两队人马相互列阵,虽然阵型还在调整,可俺答部真实的军容已经彻底暴露在明军眼前。
“有点麻烦,这队鞑子有至少三千人是俺答汗的卫队,剩下那几千人应该也是哪个万户下面的精锐,我们的情报有误。”
刘汉此时紧绷着脸对俞大猷说道,其实他还想说这仗最好不要打了,趁着对面还没做好准备,马上往回跑,四里地,大部分明军应该是能够跑回军堡的。
之前明军探知的消息,推测是临时征调的万户,这样的队伍和普通明军对阵都稍显不足,也就是人数的优势让刘汉略微有点担忧。
可现在,出现在他眼前的那里是临时征调的牧民,对面鞑子士卒冷峻的表情就知道,他们算是草原上的职业军人了,对上自己手下最精锐的士卒也要占据上风,这仗还怎么打?
“精锐吗?呵呵.打了才知道谁的才是精锐。”
俞大猷到现在还是对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卒充满信心,一百多门佛朗机炮,还有一千支鸟铳,这样的火力是之前在浙江不可想象的。
江南兵虽然使用西洋火器的时间早,可没机会进行这么大规模的火器部队集中使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倭寇来袭,往往几条船百多号人就是一路,似乎倭寇习惯了不会集中兵力出来抢掠,只有攻打县城等要塞时才会集合队伍,而这么做的原因往往就是周遭没有明军主力存在。
在俞大猷的感觉中,他收下的兵还真不怕和倭寇大打出手只是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
惟一的一次,也就是在岑港一役,倭寇意外的集合大队与他们死战,当然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