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331节

  不过这也怪不得谁,本来这样的事儿也是不会发生的,如果宣大总督没有移驻宣府的话。

  下午的时候,老乡劳堪居然跑到了魏广德这里,说是打秋风。

  劳堪还是没有在京城安家,还是住在衙门提供的房子里,所以魏广德这里就成了他的食堂,有事儿没事儿就往这里跑。

  其实,魏宅已经是九江在京官员经常来的地方。

  “对了,这是张科昨天来的信,你看看吧。”

  酒席上,劳堪忽然从袖子里摸出一封信递给魏广德。

  “他去陕西还好吗?”

  魏广德笑吟吟伸手接过信,随口就问道。

  “他那个御史能有什么事儿,还不是四处走走看看,这不他在信里说居然跑华山去了,我就不明白了,你说华山和他一个御史有什么关系?

  难道山神也归他管?

  呵呵”

  说着,劳堪自己就笑了起来。

  “那他写信回来做什么?”

  魏广德惊讶道。

  上个月就接到张科的信,他已经到陕西接任巡按御史,任期一年。

  御史嘛,整肃官场,自然要经常四处走走,难得到陕西,肯定对这里的名山大川都要去看上一看。

  “他转华山,居然碰到朱世隆那帮人了,他说在山上和他们一通神侃,现在朱公子打算回九江府闭门读书,参加下一次的春闱。”

  劳堪笑道。

  “这几年到处游山玩水,怕是墨都不会磨了。”

  魏广德却是笑着摇摇头。

  “对了,伱那个老乡求你办的事儿你有主意了吗?我听说刑科那边年底可能会空出一个位置,给事中。”

  劳堪说的是欧阳一敬,这位在嘉靖三十八年中进士,现在已经去了萧山任知县,前些时间给魏广德来信,向请他帮忙在京城活动下。

  好吧,他想回京城了。

第377章或许没那么糟糕

  劳堪提起欧阳一敬的请托,魏广德低头看着面前的茶杯,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这几天没工夫考虑这个事儿,不过既然都找来了,总要试试。”

  “你在托病在家,就是因为大同那个事儿?”

  现在,北面边镇危急的消息已经在朝里传开,虽然大部分人一开始不明白其中的门道,可是看明白的人也不少,点出来,口口相传,自然大家都知道了。

  魏广德也没隐瞒,听到劳堪说起,微微点头,“大同这一闹,不仅没有起到助攻效果,反而把延绥、宁夏的兵马给卖了。”

  “没办法解决?”

  劳堪问道。

  这些天许多人闲暇之余都在谈论此事,虽然看似朝廷并没有出台措施应对,但是想来兵部已经有考虑,只是和上次派两镇兵马扫荡河套一样,怕是又在对朝臣保密。

  这样的讨论,劳堪自然就在一边静静的倾听。

  他不懂打仗,可也希望北边能化险为夷,至少化解魏广德的干系,虽然提不出什么意见来,做个听众总是可以的。

  “除非大同军打出奇迹。”

  话题说到战事,魏广德有些意兴阑珊的回答道。

  其实在西苑的时候,魏广德就听到嘉靖皇帝询问李文进和刘汉的情况,魏广德对他们不熟,自然就留意杨博的介绍,之后自然是失望的。

  虽然魏广德也想到了俞大猷,可是他现在的身份毕竟只是被发配的犯官,就算李文进信任也不可能接过到这次战事的指挥权。

  根据大同送来的公文,魏广德理解就是李文进镇守大同,毕竟是文官,不可能出塞和鞑子厮杀,那么出征大军的指挥就只会是总兵官刘汉。

  公文中也是这么写的,刘汉指挥此次战事,巡抚李文进接应。

  按照杨博的介绍,魏广德就知道,虽然不知道他们当初怎么策划的,但是以刘汉的手段,没有坚城的情况下,面对俺答部大军突袭,明军败局几成定局。

  野外扎营,防御工事其实都比较简单,按照明军的规范就是立木栅栏,栅栏外还会挖沟,以此迟滞敌军进攻。

  鞑子那边扎营就更加不堪,连深沟都不准备。

  这样野外的营盘,如果实力强大,有的是办法破营。

  至于让俞大猷指挥,虽然魏广德也不知道俞大猷到底有多高的军事才能,但是从他到浙江剿倭后的表现,胜多败少,还有从参将升到总兵官来看,指挥才能应该是不缺的。

  但是毕竟这是南方的战事,北方战事和南方差异还是很大的。

  而且现在俞大猷在大同,在高级别的军事会议上,可能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不够资格了。

  不过比较下来,魏广德还是觉得俞大猷可能指挥才能比刘汉高一些,前不久俞大猷不是还搞出来一个独轮战车吗?

  这也说明,俞大猷打仗是动脑子的,他已经体会到明军步卒和鞑子骑兵之间巨大的差距,所以想要通过器械改变些什么。

  可惜了,他终归是犯官。

  唯一给他安慰的就是,如果李文进镇守大同,那么俞大猷应该就在他身边,在刘汉草原兵败后,有俞大猷帮忙,大同镇应该还不至于一败涂地,至少坚守一段时间还是可以预期的。

  李文进和刘汉的公文,都没有提到俞大猷的名字,倒不是说他们想要侵占俞大猷的功劳,而是不能提,一是他毕竟是犯官,二就是当朝首辅是严嵩,他们也不愿意得罪。

  打完仗,打个大胜仗的前提下,分润些功劳,也就罢了,这个时候不合适。

  “唉”

  听到魏广德的话,劳堪叹息一声,随即又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找个地方,看能不能做知州。”

  以前,魏广德要是转到地方,以他的圣眷,混个知府还是有机会的,虽然难度很大。

  可是现在是不敢想了,能升到知州、提举就算天大的好事儿。

  不过这些现在可能都会是奢望,通判一类的官职怕才是最有可能落到他头上的,也就是品级得不到提升。

  反正现在魏广德是有点后悔当时多嘴,要是没这事儿,自己也就用不着烦恼。

  今天劳堪来找魏广德,一是关心一下这个老乡,知道他现在处境有些困难,二就是还想看看,魏广德能不能帮个忙。

  说起来,劳堪在刑部呆的时间也不短了,他听说部里有个主事的位置要空出来,所以想问问,找魏广德拿个主意。

  其实,魏广德投到裕王府,在京城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自己没什么办法,可是裕王府肯定是有的,毕竟主事不过是六品,在朝中也只是个不入流的官职罢了。

  现在看到魏广德的样子,劳堪选择闭嘴,不打算提这个事儿。

  吃饱喝足,又聊了一阵子,劳堪起身告辞。

  魏广德送劳堪出门,这才转身回了内院,刚进屋子,还没和徐江兰说上两句,外面就有小丫鬟匆匆追来。

  “老爷,外面说有老爷好友来访。”

  “谁?”

  魏广德转身问道。

  “不知,张吉只说是老爷的好友。”

  那丫鬟答道。

  “那我再出去见见。”

  魏广德对起身迎过来的徐江兰露出一副苦笑,毕竟天都这么晚了,居然还有人上门,也真是

  魏广德回到前院的时候,已经从张吉那里知道来人是谁了。

  陈矩。

  心里有点纳闷,但是也很快就想通了,八成人早就到了门外,只是知道劳堪在,所以才一直没进来,直到劳堪离开才敲的门。

  “陈大哥,你可是好久没来小弟这儿坐坐,喝喝酒了。”

  魏广德进屋就对陈矩说道。

  陈矩今天依旧是一件黑色的罩衣,看上去把整个人遮的严严实实的,不过这会儿把兜帽放下。

  “早到了,不过听说伱老乡在,就没进来。”

  陈矩笑道。

  寒暄几句,两人坐下后,陈矩就很严肃的问道:“大同那边真的没有一丝机会了吗?”

  那日在西苑,嘉靖皇帝也问过魏广德,魏广德只是苦笑。

  不想两日后又差陈矩过来,想来当时觉得魏广德乍一听到这样的消息,肯定是拿不出主意的,过两日兴许就想出办法来也未可知。

  不过,让陈矩略微失望的是,魏广德回以的还是那一丝苦笑。

  “好吧,那你再说说,最坏的结果,鞑子击败大同军和延绥、宁夏军马后,会选择什么地方破关而入?”

  陈矩紧接着又问道。

  “最好的地方就是大同。”

  这个,魏广德倒是有所考虑,直接就回答道。

  “怎么说?”

  “打破大同边墙,沿桑干河河谷东进可到宣府背后,届时可让宣府军腹背受敌。”

  “最坏的结果呢?你继续说。”

  陈矩继续问道。

  “最坏的就是,大同和宣府被破,鞑子占据两城就不走了,彻底让外长城失去价值。”

  魏广德说出这话的时候,苦笑都表情都消失了,他都不知道现在自己是什么脸色。

  对面的陈矩闻言,脸色也是很难看。

  “你去宣府,能不能保住宣府不失?”

  沉默片刻后,陈矩忽然又开口问道。

  “不能保证,只能尽力。”

首节 上一节 331/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