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34节

  “爹,出什么事儿了?”

  吴栋这会儿站在前面开口问道。

  “你自己看吧。”

  说着,吴占魁就把案几上的纸张递给了吴栋,魏文才和魏广德也都站在吴栋身旁,擦亮眼睛盯着纸上的字儿。

  母亲和舅母可不认识几个字,自然没有抢过来看,她们还等着吴栋看完告诉她们是怎么会事儿。

  看完纸上面的内容,吴栋就被吓住了,那是一张军令,还盖着九江卫指挥的大印,做不得假。

  “爹,那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明天天亮开城门,你和文才就骑马回去集合队伍,把人都带过来。”

  吴占魁回道。

  “这次是去哪儿?送信的是不是外公派来的?”

  吴栋又问道。

  “说不清楚,只知道北边好像又打起来了,这次上面下来的军令也没说明白,只让召集人马准备出发。”

  而这个时候的魏广德也是一脸懵逼,挖空心思费尽脑力也想不起来,嘉靖朝什么时候从南边调过部队去北边和鞑子打过仗。

  真是一点印象也没有啊。

  “都写的什么?”

  舅母这会儿感觉不对了,怕是要出大事儿,急忙开口对魏文才说道。

  “这,这就是让集合队伍准备出征的军令。”

  魏文才略微踌躇,还是把军令上写的说了出来。

  “还是要去北边吗?”

  舅母惊叫出声。

  提心吊胆了一年,还以为这事儿已经过去了,特别是朝廷和鞑子开始互市以后,还以为北边就太平了,可是怎么就又开战了。

  吴占魁摇摇头才回道:“上次听世贵说,正月鞑子再次进犯大同,陛下让大将军仇鸾领兵增援,怕是真打起来了,宫里担心再次出现两年前鞑子兵临京师的情况,所以要我们集合队伍准备出征。”

  舅母听到说九江卫可能真要去北方,那可真是被吓得够呛,要是鞑子真打过来,那还不知道要打成什么样。

  可是这等大事,自然不是她一个妇道人家可以说三道四的,也只能呆立一旁,不知所措。

  “和上次一样,估计还是先去应天府,和南京京营人马汇合。”

  吴占魁看着几个女儿惊慌的样子,开口说道,希望能稳住她们。

  “这都已经互市了,怎么还要打来打去的。”

  魏吴氏这会儿也开口说道。

  虽说是妇道人家,可是官员的家眷,知道的自然比外面的普通人家多很多。

  上次鞑子围了京城,不是说就因为互市的原因吗?

  既然皇帝都同意互市了,而且去年也开始了互市,怎么还要打?

  对于这点,魏吴氏是怎么也想不通。

  魏广德没有去看军令,而是对舅舅问道:“舅舅,都开了互市,鞑子怎么还攻打大同?这不对呀。”

  魏广德心里纳闷,互市他知道,鞑子从京城退兵据说就是私下里谈好了,重开马市和鞑子进行交易。

  外面不清楚,他可是知道的,而且他还知道马市去年就开了,不然说不好现在九江卫的兵马全都去了北方边镇。

  “去年和年初两次重开马市,鞑子两次利用互市对边境堡所进行抢掠。”

  兴许怕别人没听明白,吴占魁继续说道:“之前听世贵说的,前脚进行交易,后脚马匹就被鞑子又抢回去了,顺带攻破几个边寨。”

  军令上没太多有意义的东西,就是集合千户所人马随时准备出发去镇江。

  不过这也足够了,根本就不是白纸黑字让他们去北方,估计是之前的消息把舅舅和老爹他们吓到了。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舅舅和老爹自然是不想去北边,不说是客军,主要还是太危险。

  还好,军令只是让去镇江那边集合,到时候就算鞑子再次兵临京城,他们也可以在路上拖着走,慢慢过去。

  “爹,舅舅,军令只是让集合人马去镇江与南京京营汇合,可没让直接去北方。”

  魏广德看完手里的东西后才开口说道。

第60章准备府试

  “爹,舅舅,军令只是让集合人马去镇江与南京京营汇合,可没让直接去北边。”

  魏广德看完纸上的内容后才开口说道。

  “这些我都知道,可是到了镇江,可就由不得我们了。”

  魏勐摇着头说道。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还有一句话就做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镇江会怎么样谁知道?

  难道他们一帮武将还敢和文官老爷们斗,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鞑子犯边,这十来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听说就是因为互市这事儿,前年才闹的那么大。要是陛下早点下旨互市,怕也不会闹成这样。”

  吴占魁悠悠开口说道,随后看到众人身后的两个女儿,想想觉得还是不要在她们面前说这些事儿了,于是挥手就让她们先回后院休息。

  看到两个表姐离开后,魏广德才开口说道:“未必,去年和今年,鞑子利用互市的机会,屡屡纵兵犯边,我看他们也不是安心要做生意的。”

  “想那么多也是无用。”

  吴占魁轻轻摇头,随后就看着吴栋问道:“那两个百户练得怎么样?可否一战?”

  这才是这次出征的关键了,这一年来可没有荒废,一直都在训练这支部队战力,要是这个时候拉跨,那在老丈人面前可就不好说话,这可是保命的手段。

  “训练一直没有落下,随时可以出征。”

  吴栋的回答很是简练。

  “这次还是我和魏子一起去,你们两兄弟都留在家里。”

  没有询问魏勐的意见,吴占魁就做出了决定。

  和前年那次一样,还是不带着家里小的去。

  出征了,谁知道会遇到什么事儿。

  虽然老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也得给家里留条血脉,不可能带着儿子上战场,刀枪无眼,更何况老吴家就吴栋一根独苗。

  在魏老爹点头的时候,吴占魁又开口问道:“那些兵的指挥你熟悉吗?”

  “熟悉,他们训练的时候,我也经常去看,也指挥过他们操练,几个作战军阵我都了解。”

  听到舅哥询问,魏老爹回答道。

  “两个小的不在,你打算派谁接手?”

  吴占魁满意的点点头,不过还是继续询问两个百户没了直属上级,魏勐打算怎么安排。

  “崩山百户所的人我亲自指挥,有张大勇协助,没有问题。中军百户让吴栋安排吧,那边的人他熟悉。”

  听了魏勐的话,吴占魁点点头,转头对着儿子说道:“明早过去后,你就安排一下。”

  “知道了。”

  吴栋答道。

  “你和文才先去休息吧,明早还要赶路,我会安排下人到时候叫你们。”

  想到明天一早就要出发,吴占魁把吴栋和魏文才都叫去休息,屋里就剩下他们和妻子,唯一剩下的小字辈就是魏广德。

  “老爷。”

  这会儿,舅母想要对舅舅说什么,不过却被他挥手打断。

  吴占魁转头对下首的魏广德问道:“广德,先前看你看了军令就在那里发愣,是想到了什么吗?”

  这会儿魏广德还在寻思这次出征是吉是凶,完全没有注意到屋里又出去两个人,不过听到舅舅喊自己的名字,魏广德还是下意识抬头看过去。

  “没有。”

  魏广德急忙摇头,“我就是在寻思,前年才让鞑子打到京城,这次再怎么也不可能让鞑子再轻易破关,围逼京城的,去年不是就派仇鸾加强了北边长城沿线的防御。

  南兵战力不比北方边军,朝廷里应该也是清楚的,断不会调南兵参与和鞑子的战争,至多就是留在京城和周边大城加强守卫力量。”

  “先前来人说几位大人还在商议机要,只是发了几份军令出来,怕明天张大人那里就会有详细的消息送来。”

  魏勐听了小儿子的话也觉得有道理。

  带着手下那些兵和鞑子野战,魏勐知道后果。

  但如果只是参与守城的话,还别说,他还是有点把握的。

  北边的鞑子野战靠着马力却是厉害,可要说到攻城,那帮罗圈腿还真玩不来。

  别看他们能攻破一些边墙小堡,那是因为那些地方驻防人马少,城墙也不高。

  京畿之地,周围那些大城,想来不会比九江府城墙矮吧。

  离开屋子回到自己的卧房,魏广德躺床上还在纳闷。

  记得自己前世看过的文章,好像还说明朝这会儿就是一个比烂的时代,蒙古人战力最烂,明军其实还比鞑子强点,建州的女真人又比明军强一些,最后才让满人占了中华。

  杂自己穿过来,看到的,听到的和以前看过的东西都是截然相反,貌似明军还不如蒙古鞑子厉害。

  想着想着,魏广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天一大亮。

  魏广德洗漱出来去了前面,饭桌上也只有父母和舅舅舅母,大哥和表哥都已经离开彭泽县城回崩山堡调兵去了,要是动作快,算算时间应该会在晚上赶过来。

  “爹,舅舅,明天的第二场孩儿不想去考了。”

  魏广德早上起来就想明白了,这次的事儿,正好就拿来作为自己不想参加后面几场考试的理由。

  什么初覆、再覆、连覆,大爷我都不想考了,反正自己又没想过争县试案首,而且就算去了,也肯定考不到。

  还好,正场过了,自己有参加府试的资格就行了。

  魏勐和吴占魁抬头看了看魏广德,还是魏勐开口道:‘不想考就不考,反正县试算是过了。’

  “四月府试,虽然到时候你爹和我可能都不在九江,但是你还是要去好好考,你表哥留在家里,到时候陪你过去参加府试。”

首节 上一节 34/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