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410节
郭朴代替欧阳必进执掌吏部算是彻底坐实,又得了太子少保这个崇高的虚衔,自然是欢欣鼓舞的。
对于郭朴的谢恩奏疏,嘉靖皇帝居然也很认真的给了批红,言词自然是大加褒扬。
“卿性资纯谨,撰奉勤诚,遵命即任朕心嘉悦,宜慎评庶职先于守令,以副简用至意。”
嘉靖皇帝这么评价郭朴,顿时让他一时间成为朝堂新贵,郭府门前已经排起长队,拜访结交的权贵也是络绎不绝。
对于朝中重臣来说还算好,见面拱手道喜也就是了,中下层的官员都在想着法的使劲巴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底层官员口中也逐渐把袁炜、郭朴、严讷和李春芳看做是严嵩之后新的“青词宰相”。
拿他们和严嵩相比,自然是没存着什么好心,不过这些话也没人敢当面说,也就是背后说几句。
没法让人不联想到四人,实在是开年后,这些人的职位就被皇帝飞速提拔,而且都进入重臣行列,而他们之前呢?
在下面的官员看来,无非就是靠青词邀宠。
实际上是嫉妒还是什么,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至少魏广德就很是艳羡。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就要进入十一月,眼看着又到了冬至的时候。
只不过,魏广德也不指望嘉靖皇帝会在这天开大朝会,貌似魏广德入朝以来的大朝会就没有正常举行过,全部都是免礼,想来今年也不会例外才是。
不过,就是在这么平静的时候,忽然传工科给事中曾廷芝弹劾巡抚宣府都御史迟凤翔贪污残酷的消息。
这位前两月才得到朝廷嘉奖的官员被御史指控贪污和驭下残暴,奏疏送入西苑,很快就传出消息,皇帝要彻查此事,传旨逮迟凤翔回京讯问,起原任操江右佥都御史赵孔昭代之。
宣府巡抚要被逮京讯治,魏广德倒是有点看不懂其中的弯弯绕,不过总感觉其中肯定有什么事儿不被他们知道。
迟凤翔很快就被押回京城送入刑部大牢,魏广德让劳堪帮忙打听下这事儿,毕竟抓的是宣府的巡抚,,他担心会牵涉到马芳身上去。
若是真有人对马芳动心思,他就要提前出手,想办法处理了结才行,只不过劳堪还没打听到消息。
没两日,魏广德早上进了裕王府就被先到的张居正拉到一边说话。
“你可真沉得住气。”
张居正开口就把魏广德吓了一跳,不知道他说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事儿?”
魏广德惊讶问道。
“迟凤翔那事儿,你就不担心?”
张居正却是毫不避讳,张口就说道。
魏广德双眼虚眯,“怎么,有人要动马芳?”
魏广德和马芳关系,在裕王府里不是秘密,这还是当初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
“那倒不是,不过确实牵涉到宣府的总兵一级武将。”
张居正答道。
看到他的表情,魏广德就知道马芳没事儿,张居正不过是吓唬自己,于是笑道:“到底什么事儿,叔大兄还是直接说吧,我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呵呵.”
张居正只是抚须含笑看着他,就是不说话。
魏广德面上装出焦急之色,不过心里却安稳的很。
马芳和他书信里倒是提过,宣府巡抚迟凤翔和总兵李贤之间有隙,只不过知道他是裕王府的人,所以倒是没有牵扯过他。
想到牢里的迟凤翔,魏广德有了一丝猜测。
第448章火器
宣府巡抚迟凤翔和总兵李贤之间有隙,马芳在书信里提到过,不过没想到李贤玩的这么大,直接把迟凤翔弄到京城大牢里来了。
魏广德毕竟是装出的焦急之色,自然瞒不过张居正。
收起笑容,张居正说道:“看来善贷是看穿了,也是,以善贷的聪明不难想到。”
“叔大兄,别卖关子了,给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魏广德笑着问道。
“这次,是李贤和迟凤翔在赏银发下去后可能没谈好,闹得很厉害,也不知道李贤怎么想的,居然发动京城的关系弹劾迟凤翔。
这不,迟凤翔进大牢,不过他也不会好过。”
张居正淡淡说道。
魏广德点点头,和他猜想差不多,只是有些好奇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于是好奇问道:“那最后怎么说?”
“迟凤翔等两天就会出来,李贤也不可能继续留在宣府任总兵,听我老师的意思,似乎陛下有意让马芳出任宣府总兵官一职。”
张居正笑道,这应该才是今早找他的主要目的,
魏广德这时候也眉开眼笑起来,谁能想到,两个大员打架,最后便宜了马芳。
“这算不算偷鸡不成蚀把米”
两人说笑着走进王府里面。
不多时,这个消息就传进了裕王耳中,其实主要还是张居正和魏广德都没有隐瞒的意思。
徐阶告诉张居正,自然消息很可靠。
两人说说笑笑进去,遇上先到的殷士谵,好奇追问下自然就传开了,连裕王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当然,这个传开也仅仅是局限在裕王府里。
迟凤翔和李贤的争斗,在文官集团看来就是文武之争,迟凤翔虽然背后没有大佬,可是站的却是整个文官集团,自然不会有事。
那些弹劾的贪污和酷吏罪证,就算真有在文官和稀泥中也会变成子虚乌有。
而李贤那边,虽然貌似得罪了文官集团,似乎变得岌岌可危,可人家是武将,只要皇帝不发话,兵部也不好动,而且李贤也不算默默无闻之人,背后是勋贵集团,虽然是已经落魄的勋贵。
嘉靖十一年,嘉靖皇帝突发奇想,把已经被明成祖削爵的曹国公后人找出来,从中选择李性封为初代临淮侯,现任的临淮侯是操江提督李庭竹。
至于这李贤,也是李文忠的后人,只不过是旁支,自然没有承袭到爵位,不过也算是勋贵中一员。
事情曝光后,内阁和查案的刑部自然是替迟凤翔说话,而成国公朱希忠、英国公张容等自然也是赶紧去西苑觐见嘉靖皇帝为李贤站台。
两边角力之下,事件自然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迟凤翔无罪释放等待新的职位任命,而李贤则调离宣府回京。
不久,西苑就接连传出三道圣旨,迟凤翔获释,回吏部待命;命协守宣府副总兵左都督马芳充本处镇守总兵官;命宣府总兵都督佥事李贤佥书中军都督府府事。
魏广德倒是好奇裕王在这件事儿上的立场,找到单独和裕王在一起的机会,一番旁敲侧击下才明白勋贵在皇家眼中的地位依旧稳固。
是的,裕王也不觉得嘉靖皇帝的处理有失妥当,最起码不会重罚勋贵,能够叱责就算是很重的处理了。
勋贵即便已经无力在朝堂上和文官集团争斗,但是皇家依旧选择扶持勋贵子弟,放出宦官,那是迫不得已最后的选择。
一切,都是为了皇权稳固。
到这个时候,魏广德也才明白,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凭实力在朝堂站稳脚跟,现在想来,嘉靖皇帝看重提拔魏广德,说不得还是看重他魏国公府姑爷的身份。
当然,魏广德能想到这里,还是裕王提点的结果,裕王不点出他媳妇出自魏国公府,魏广德根本就意识不到这点。
“大明勋贵与国同休,只要不是谋逆,自然一切皆可赦免。”
裕王笑着对魏广德说道。
话虽如此,魏广德也清楚,其实一切都在帝心。
大明到现在,有多少勋贵被治罪,那些都是谋逆吗?
当然不是,其实全看皇帝的心情。
“对了善贷,我记得你当初说你父亲和兄长的军中大量装备鸟铳和佛朗机炮,火器真的比刀枪厉害吗?”
兴许是最近大明帝国南北同时交战,裕王对军事也逐渐上心,这时候想起当初魏广德说起参与过的战事,裕王好奇问道。
魏广德想想就答道:“太祖时期就大规模制造装备火器,成祖时期更是创建专以火器为主的神机营,由此可见,我大明立国之中,火器就已经在军中大量使用。
至于殿下所提到的两种火器,据善贷所知,皆来自西夷诸国,其中佛朗机炮更是与佛朗机人交易中获得,两种火器都犀利异常。”
魏广德答道。
“比我大明原有火器如何?”
裕王皱眉问道,似乎因为魏广德所说,这么犀利的武器全部来自海外让裕王产生了一较长短的心思。
“殿下,听说现在兵仗局和兵器局生产的火器,主要就是鸟铳和佛朗机炮,剩下的也就是三眼铳等火器。”
魏广德没有正面回答裕王的问题,而是陈述他听说的消息。
裕王当然明白魏广德话里的意思,明军原先的火器不如别人,所以现在都改生产西夷火器了。
“和我说说,这鸟铳和佛朗机炮到底有多厉害?”
裕王这会儿更加好奇起来,于是顺着火器继续问下去。
“这鸟铳管长,铳口小,发射铅子可以打出百步伤人,鸟铳的发火装置很有意思,是夹着一根火绳,击发时点燃的火绳引燃药池中火药打出铅子,听说就是因为这枪机似鸟嘴,所以被叫做鸟铳。
另外这鸟铳有握把和照门,可以让士卒进行瞄准,有经验的士卒可以做到十中八九,精度非常高。
缺点当然也有,这也是火器的通病,那就是发射后装弹比较费时,远不如弓弩来的快。”
魏广德简单说了下鸟铳,接着又说起佛朗机炮,这东西他在九江卫和宣府的时候见过,所以也能在裕王面前说道说道。
“这佛朗机炮其实不如我大明原先装备的将军炮,不过他优点很明显,就是发射速度可以很快,几乎五倍于将军炮。
能打这么快,奥秘还是在他的子炮上”
魏广德又把佛朗机炮的厉害给裕王说了一遍。
说实话,佛朗机炮的设计确实巧妙,给裕王讲解透其中的奥秘后,裕王也算是大开眼界了,在心里也有些赞叹西夷人还真会弄,居然还能有这样的奇思妙想。
“另外,我当初在宣府的时候,还看到过一种叫做百出佛朗机的火器,一种缩小的单兵使用佛朗机炮,因为子炮的原因,可以短时间内射出大量铅子杀敌,就是那玩意制造据说比较麻烦,而且威力小,所以边军更喜欢大些的佛朗机炮。
不过这百出佛朗机可以让骑兵使用,和鞑子骑兵交战也是一件利器,只要被一炮打中,基本就丧失再战之力。”
魏广德把自己见到过的明军在这一时期使用的火器给裕王说了下,裕王也是听得饶有兴致。
“边镇,装备的火器多吗?”
咂咂嘴,裕王有些意犹未尽的问道。
“数量上说,还是蛮多的。”
魏广德想想才说道,“只是殿下要知道,我大明边防绵延千里,军堡无数,真把这些数量巨大的火器分发下去,实际上各军,各军堡能用的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