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435节

  比如商人群体,朱元璋出身贫寒,自幼见惯了唯利是图的商人,所以对他们十分鄙夷,在登基之后也想尽办法打击商人的发展,比如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建立完善的商税体系等。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朱元璋将商人从服饰上与其他百姓区分开来,不允许善根穿戴丝织品,以此打压商人的地位。

  要打破这种桎梏,要么就是商人家庭出现读书苗子获得出身,要么就是以纳贡的方式解除这种限制。

  实际上,按照朱元璋本心,纳贡制度应该是不被允许的,只不过后代子孙在面对实在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法子。

  “既是按照旧例,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杨博已经看过了条陈,也知道这主意应该是张守直和葛缙商量后的结果,自然不能轻易否决,即便他内心其实不想使用这个法子。

  看向葛缙,杨博说道:“葛侍郎,此奏疏有你草拟,到时候我递交上去。”

  “是,大人。”

  葛缙和杨博一样,都是两榜进士出身,要说对于纳贡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可是坐在这个位置上,想的只能是如何解决问题。

  京营缺马的原因,他通过调查已经知晓,可又能如何?

  还不是只能想尽办法从太仆寺再凑一批马匹,哪怕几年后这些马匹又没了,到时候的接任者继续想办法凑就是了。

  南京城外一所破败的小庙一改往常冷清,庙外几个身强力壮的武士站在四周,监视着周遭一举一动,十来匹马儿缰绳被绑在树上,时不时有马嘶声传来。

  “我就说严嵩那老家伙没安好心,这几年我们费了多大的劲打通了长江沿岸的商路,他们这是一上手就像掐住九江,抢咱们的生意。”

  一个魁梧的汉子低声咒骂着。

  “好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还是想想京城下文后咱们该怎么反应。”

  又一个体型富态的胖子开口劝道。

  “我说公爷,这可是抢你前军都督府的地盘,你就不说几句?”

  那汉子笑着对一个国字脸中年人说道,一看此人气度不凡,当是身份地位不低之人。

  “是啊,伱女婿送来消息,你心里难道就没点想法,还把我们叫来商议,商议什么?直接驳回去,也别给姓严的留脸,直接踩胡宗宪那小子,让下面各省押运的银子都先送南京来,我们帮他管着。”

  那胖子似乎也是不嫌事儿大的主,开始出歪主意道。

  “他们以为掐住九江就会断了我们的财路,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那中年人自然就是魏国公徐鹏举,这次他有些不屑的讥笑道。

  “如果陛下真答应了他们怎么办?我可只能保证船到安庆平安无事,到了江西、湖广水面我就没办法了。”

  说话的是那个胖子李庭竹,他是明初开国功臣李文忠之后,袭封临淮侯,现任南京左军都督府兼提督操江。

  操江提督,这是明朝设置的官职,操江提督于南京,领上、下江防事,安庆府以东长江水道尽归其管辖。

  临淮侯这个爵位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后裔,李文忠的国公爵位传到儿子李景隆这一代后,就被朱棣废除,后来到嘉靖朝,嘉靖皇帝又把李文忠的后裔找出来,给了一个临淮侯的爵位。

  也是因此,李家在军中的实力和影响损失极大,可比不得魏国公这样一直活跃在大明官场的家族,即便是诚意伯刘世延也大有不如,不管怎么说,刘家早早就下沉到江南卫所里,掌控着不少卫所的实权。

  “其实当初和鄢懋卿联系的时候,我还在纳闷,他们怎么这么好心给我们那么多海盐,估摸着就是想用我们的关系,把私盐贩运到江西、湖广等地,借助长江水道,可要比那些肩挑背扛,翻山越岭的私盐贩子挣的多多了。”

  刘世延这时候开口说话道。

  “别扯远了,我找你们来就是商量这事儿。”

  徐鹏举开口说道。

  “你还没和城里那些人说这事儿?”

  刘世延开口问道。

  “没说,今儿收到信我就通知你们出来了,那帮人,今天在南京城里做官,说不得明天就不是了,可不比你我手里捧的是世袭的金饭碗。”

  徐鹏举解释道。

  “确实,那帮人心比我们还贪,可谁叫他们没那个命,嘿嘿”

  刘世延笑道。

  “公爷这是有什么法子对付严家了?”

  这时候,李庭竹忽然开口问道。

  “有点想法,不过还不成熟。”

  徐鹏举说道,“不管是鄱阳守备还是九江卫,都是在我前军都督府治下,即便整个江西都司也是,这本是我前军的事儿,什么时候轮到他胡宗宪指手画脚了。

  既然他想插手我前军的事儿,我不可能答应,他们想要把整个鄱阳湖和九江水面纳为一体,正好,反正现在江西都司实际是被兵部管着,有时候咱们手下那帮人办事起来还有许多掣肘,不如借此机会,把鄱阳守备一职撤了,南湖水营并入九江卫后军千户所。”

  “那不是你亲家的地盘了?”

  刘世延微微皱眉说道。

  “兵部会答应吗?”

  李庭竹也说道,“其实并入九江卫,还不如和我手下的安庆水营合并,到时候只要我还在操江提督位上,咱们的船可以随意进出江西。”

  “操江提督本来负责的就是南直隶的江面,很难把管理水道扩大到江西。”

  徐鹏举摇头说道,“倒是我的提议更容易被陛下同意,届时南湖水营几乎可以裁撤,只保留精壮补充到后军千户所,还可以减少江西的军饷。”

  “一个南湖水营,兵部或许不会反对。”

  刘世延沉默片刻后说道。

  “九江卫吞下南湖水营,我们的船就可以在鄱阳湖里横着走,之前还要各地卫所帮忙遮掩一二,现在可以直接通过水路把私盐运到江西各府去。

  让你那女婿在京城和兵部大人们多走动走动,还有徐阁老和袁阁老那里也要活动活动,这样在内阁里应该可以和严阁老斗一斗了。”

  李庭竹这时候眼睛滴溜溜转了转,开口说道。

  京城里能够在此问题上发声的衙门其实并不多,也就是兵部和内阁。

  江西都司名义上是前军都督府的辖区,可实际上权利已经被兵部拿走,裁撤一个南湖水营对于兵部来说其实影响并不多,影响大点的也就是江西都司,少了千把两银子的进项。

  只要兵部能支持他们的意见,那就只剩下内阁了。

  本来内阁里话语权最重的应该是严嵩,可是这事儿就是严家闹出来的,他们就知道找严家肯定不行,还不如说动徐阶和袁炜扛一扛严阁老。

  进入内阁的人,谁还没有点野心,不管怎么说严嵩都八十多的人了,还能呆在首辅位置上多久?

  别说以前,就算是现在,在场三个人若是见到严嵩,一样要低眉顺眼,恭敬有加的应对,可这并不代表三人是发自内心对严嵩尊敬。

  和他们这些有世袭爵位的人不同,严嵩现在是仗着嘉靖皇帝的宠信还能坐稳首辅宝座,可老到干不动的时候不还是要卸下所有官职,到时候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而他们不同,就算没有实职,可身上还有爵位在身,依旧有品级,这是没法比的。

  “我的意思也是如此,这俩月赚的钱先分出十万两让人解送京师,让广德去活动活动。”

  徐鹏举开口说道。

  “十万两,是不是太多了?”

  刘世延当即有些不满道,“有两三万两应该就够了吧。”

  “要说动徐阶和袁炜出声,不拿多点好处,怕是人家不肯出头。”

  徐鹏举说道,“银子先送过去,那边看着给就是了。”

  “一下子拿出一半的利润,城里那帮人,还有下面的那些小子,怕是会不满。”

  李庭竹感觉有点滴血,这十万两银子送走可就拿不回来了,这里面至少有一万两银子是他的,这就是在明目张胆拿公家的银子补贴自家女婿。

  “两淮、两浙和长芦盐场的份子钱是不是也暂时扣下。”

  刘世延当然也明白徐鹏举此举不干净,心太狠了,不过和李庭竹类似,在江南地界上,他和李庭竹捆一起也抗不过徐鹏举一家,自然不好公开撕破脸。

  不过既然这里受到损失,总要找地方弥补一些回来,旋即把主意打到鄢懋卿那里。

  “肯定要扣下来,暂时就不给了,谅他们也不敢撕破脸,否则他们也跑不了。”

  徐鹏举说道。

  “可要是他们也扣着不给盐怎么办?这条财路可就断了。”

  李庭竹转着眼珠子说道。

  “盐场那里,盐场大使和副使,该分的银子咱们不扣,只要他们给盐,至于鄢懋卿的盐政衙门还有转运司,看情况,只要不扣盐咱们还是要继续分钱,只不过是先压一压。

  扣下来可不是就不给,只是压些时日而已,既然严家眼红这块利润,咱们也得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免得他们以为我们是软柿子,可以随便拿捏。

  也不想想严老头还能活几年,就这么急不可耐的想要抢咱们的钱。”

  徐鹏举说道。

  “我现在被解了官职,闲来无事,我就过去看看,看谁敢不给劳资盐,回头收拾他们。”

  刘世延也开口说道。

  别看严嵩、鄢懋卿这些人看似权势滔天,可真到了下面,他们的权势很多时候还不如刘世延手里的刀把子好使。

  “也好,明日我再和城里那几位也通个气.”

  徐鹏举点头说道。

第469章没有严阁老

  时间缓缓来到二月底,京城会试的成绩也即将揭晓。

  前一日,魏广德给裕王、殷士谵告了假,晚上就前往九江会馆,和赶考的举子们一起等待会试结果,一起的自然还有劳堪、欧阳一敬等人。

  欧阳一敬已经从萧山知县任上被魏广德运作回到京城,安插进六科,现任刑科给事中一职。

  “听说三省的父亲也参加这次会试?”

  坐在席间,劳堪忽然开口问道。

  他口中的三省是曾省吾,现任富春知县,说起来也有意思,曾省吾在嘉靖三十五年就进士登科,其父亲却参加四十一年的会试。

  “之前收到三省的信,前些日子我去湖广会馆看了他。”

  魏广德笑着点点头道,虽然现在增加落籍在湖广安陆,可毕竟是彭泽曾家的分支。

  彭泽曾家这些年,本家没出几个人才,全落在安陆那一支上了。

  “他们家也是厉害,三代人都是举人,到是最小的三省先登科。”

  魏广德想到知道的情况,笑着对劳堪等人说道,“也不知道这次曾伯父能不能过的了会试。”

  “元述他们还在拼乡试,要是知道了怕又要羞愧难当了。”

  这时候,欧阳一敬忽然插话进来道。

首节 上一节 435/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