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452节
严家先出手整治徐阶,若徐阶不反扑才叫怪事,早些年会例外。
以前严家多次对徐阶出手,但是都没有撼动徐阶的地位,而徐阶则仿若丝毫不知的样子依旧和严嵩相谈甚欢,让高忠有时候都不得不佩服徐阶养气的功夫。
“尽快看完、分类,好送玉熙宫去。”
高忠放下手里的奏本,对下面人吩咐道。
“是。”
一连串答应声中,几个太监的动作不免加快了几分。
太阳西斜,眼看着就到来了散衙的时辰。
现在妻子徐江兰怀孕,魏广德也熄了下班出去胡吃海喝的习惯,打算早点回家去。
这两天他有点迟到早退,裕王府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都只是冲他笑笑,就连殷士谵也没有多话。
只不过,魏广德出了院子还没走几步,身后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听声音好像是冲自己来的。
魏广德放缓脚步,待脚步声接近后他停下来,转头看去。
是裕王身边的小內侍,只不过没什么品级,就是打杂的。
“魏大人,裕王殿下有事相请。”
那小內侍在魏广德耳边小声说道。
魏广德皱皱眉,不好拒绝,毕竟他是裕王府属官,裕王相召他不能不去。
冲小內侍微微点头,示意他前头领路,不过心里也犯嘀咕。
倒不是埋怨裕王找他,而是很奇怪,早不来晚不来,偏偏他出府的时候派人把他截住,而且似乎还只是找自己一个人,没看见有人进院子叫其他人,特别是殷士谵。
如果是张居正因为背后有徐阶,裕王对他有些提防,那殷士谵可是根正苗红的裕王府派,和自己是一样的。
不过心里奇怪,脚下却没有停顿,跟在小內侍身后很快就进了后院。
进门没几步,就拐进一间厢房,裕王和李芳已经在屋里等着他。
“殿下。”
魏广德进屋后,先向裕王行礼。
“善贷快坐下说话。”
裕王起身,招呼着魏广德坐在下首。
魏广德不说话,只等着裕王先开口,说出叫他来的目的。
没让他等太久,裕王就已经开口说出这次叫他来的原因。
“善贷,之前徐阁老那边的意思,是不要咱们出手,先前高师傅那里也传过来话,也是一个意思.”
裕王娓娓道来,魏广德就做个听众仔细聆听,心里也在想着,裕王叫他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高师傅得到消息,他是觉得既然徐阶已经有了计划,咱们就别乱动,免得坏了人家的筹划,可我就是好奇,你说单凭邹应龙的弹劾能起多大的效果。
这样的弹劾,以前可不老少,可是都没什么用,弹劾的大臣还大多身陷囹吾,不是被治罪就是被发配。”
看魏广德没有说话的意思,倒像是全身心投入到听众当中,裕王有些丧气,不过还是继续说道:“我就是想让你帮我想想,这次到底是不是一个弹劾严嵩父子的机会。
之前你就说过,严嵩怕是留在朝中的时间不多了,可到底还要多久?
孤当初受尽了严世番的欺辱,这口气我也咽不下去,必须报复回来。
你若是觉得这次是个机会,我就打算马上发动所有人,一起上奏疏弹劾严家父子。”
裕王的话进到魏广德耳中,魏广德心里一颤。
倒不是觉得严家恶裕王太厉害了,就算嘉靖皇帝不追究他们,怕是到了裕王做皇帝,一样会新账老账一起算。
严家倒台,不过是早晚的事儿,记忆里严世番是被砍头,电视上就是这么演的,而且没等裕王动手,而是嘉靖皇帝下的手。
电视上的东西,不能全信,可也大致可以推算出来,裕王出手的概率怕是不大。
其实,就刚才裕王的话,对魏广德触动最大的还是,裕王这次居然不想听高拱高师傅的,而是让他来分析。
自己在裕王心中,地位已经可以和高拱媲美了吗?
还有徐阶也是。
裕王做事避着张居正,其实可以理解,可是还避着殷士谵.
或许,是因为这次裕王不想听高拱话的缘故吧。
裕王担心殷士谵会阻止此事?
其实,魏广德猜的还是有些道理的。
他不知道的是,当初高拱对裕王的教育中,对朝臣派系就认真分析过。
其中,对于像他自己,还有陈以勤、殷士谵,甚至是魏广德这些人,是完完全全在朝中没有实力的人,是彻彻底底的裕王派。
可是和他们关系紧密的徐阶却不是,他在嘉靖朝就是自成一体,而即便到了裕王登基称帝的时候,他的实力依旧是自成一体,是绝对不会和他们融合在一起的。
和徐阶的关系,是既要合作也有提防。
徐阶和他身后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可以说,高拱看不起严党之人,同样也看不起徐党一系,因为他们其实都是大明朝的蛀虫。
第482章致仕 拿人
既然高拱把严党、徐党一系的官员都看做朝廷蛀虫,自然就是他将来要清洗的对象。
他可是立志要清洗大明官场,重塑吏治的人,自然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否则就会让他无法一展胸中才学,无法施展一身的抱负。
只不过在裕王式微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忍辱负重,不得不和徐阶虚与委蛇。
这些,不管是高拱还是裕王,自然都不会告诉魏广德,一切都只能靠猜。
裕王对高拱也是信任有加,可是有的时候,裕王也不得不怀疑高拱会出现遇事不明的时候。
人无完人。
这也是高拱当初教他的话。
他完全信任高拱,可有时候高拱一直让他觉得很憋屈,虽然不至于让他公然和高拱翻脸,但不高兴就是不高兴。
陈以勤不在,殷士谵缺谋,张居正因为徐阶的关系不可全信,刚好父皇把多谋的魏广德调入裕王府,想到高拱以前的话遇紧要事可问魏广德,所以今天他才会选择把魏广德叫来问问。
知道裕王的心意,魏广德低头思考。
其实这事儿他早前就想过,不过还是把握不住嘉靖皇帝的心态,他不知道邹应龙的弹劾到底会不会有效果。
不过,魏广德回忆了之前数次朝中弹劾风暴,全部都是针对严嵩之后的情形,貌似严嵩屁事没有,以魏广德的直觉,若这次依旧发动朝臣一起弹劾严嵩,怕是最后又会落下鸡飞蛋打的局面,只是要如何说服裕王,暂且忍下这口气呢?
心中盘算后,魏广德打算讲实话,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裕王完全的信任。
“殿下,其实邹御史的奏疏里,已经把严家父子的罪责都说的清楚。
说实话,看到那份奏疏的时候,我是很惊讶的,没想到邹御史能看的这么透彻,可谓字字如刀。”
魏广德说道,“就算是我,怕也要好好思考数日才会想到该如何书写这份奏疏。”
听到魏广德如此推崇邹应龙的弹劾奏疏,似乎话里很是看好他的这份奏疏,于是更加好奇的看着魏广德,等待他给自己解惑。
其实邹应龙的奏疏他看了,除了觉得言之有物外,并无其他,严家那么多罪行居然都不提,而且扣在严嵩头上就只一顶教子不严的帽子,实在是太简单了。
“徐阁老选择邹应龙上这份奏疏,怕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很深的考虑。
应该说,徐阁老看人很准,若是换成旁人,很可能就是像以前那些人一样,细数严家父子无数的罪证,可这真的好吗?”
“为何不好?”
听到魏广德发问,裕王不由得开口说道。
“那些所谓严家父子的罪行,其实大多是出自帝心,他们都是按照陛下的心思在做,只是都是朝臣不喜,反对的,而严家父子说他媚上也好,贪腐也罢,他们其实都是在一边按照陛下的旨意做事,顺便挣得一份好处。
陛下是明白人,老话都有皇帝不差饿兵,他又怎么能要严嵩一边要顶住朝臣反对,一边还要满足他的心意。
有些事儿,陛下明白,只不过我们看做的贪腐,其实是陛下在酬功。”
魏广德侃侃而谈道:“那些所谓罪行,放进弹劾奏疏里,不仅不会有用,反而会让陛下认为明着是弹劾严首辅,实则针对的是他。
所以以往的弹劾,大多前功尽弃,特别是发动的人越多,说错话的可能越大,难保其中一两句娿就恶了陛下。”
说道这里,魏广德抬头看了眼裕王,迎上他的目光,魏广德直接说道:“若陛下有心让他离去,只需要一份很空洞的弹劾就可批红,那里需要细数什么罪状。
难道,大明朝还要出现第二位被处于极刑的首辅吗?”
前面的话,裕王是明白的,严嵩做的事犯众怒,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他父皇要做,而朝臣反对,不过最后一段话,却让裕王清醒过来。
虽然结果让他很不满意,可是不由得深思其中道理。
大明朝阁臣,夏言是第一位被明正典刑的大臣,还是以内阁首辅身份。
不管夏言该不该死,这无疑都是一个污点。
如果,嘉靖皇帝真的还要处罚严嵩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嘉靖朝.
这不是在整顿吏治,而是在说嘉靖皇帝有眼无珠,任用奸邪小人。
“就是说不能弹劾严嵩,不能细数他的过失,有也只能说是其他人,比如他儿子?”
裕王瞪大眼睛看着魏广德问道。
魏广德点点头。
旁边的李芳这时候也明白魏广德的意思,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魏广德已经离开了厢房出去了,不过裕王和李芳还在屋里枯坐了很久。
“呼”
裕王长出一口气。
“殿下?”
李芳奴颜婢膝的问道。
“无事。”
摇摇头,裕王抬头看着屋顶,悠悠说道:“今儿我才明白,之前那些弹劾为何无疾而终,原来弹劾的方法都错了。”
“是啊是啊,老奴也是现在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