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523节

  “大人,这么晚了,陛下应该休息了。”

  葛缙那里不知道他话里的意思,赶忙提醒道。

  “那就先去无逸殿,交给阁老。”

  这几天,内阁两位阁臣和礼部尚书都一直呆在西苑里,随时接受陛下垂询。

  皇帝睡下了,但消息还是要送进去,保证陛下醒来第一时间就能知道此事。

  到了他这样的官职,其实去留只在皇帝一念之间。

  只不过,坐进轿子里后,他想的就更多了。

  鞑子已经北遁,接下来就是收拾烂摊子,该奖赏的要奖赏,该惩罚的要惩罚。

  虽然京城夜晚实施夜禁,可也得看街上走的是谁。

  杨博的轿子往西苑的一路上遇到数波巡夜的锦衣卫和兵马司的官兵,可是对方一看轿子前面灯笼上的标记,立马果断让到街道两边,连拦下盘问的意思都没有。

  晃晃悠悠,轿子很快就到了西苑大门外。

  到了这里,已经是属于皇城禁地,自然不可能再畅通无阻直接就进去。

  杨博倒是没有急着下轿,自然有手下人去敲门,唤醒值夜的宦官,然后还要通报。

  开这个门,是真的不容易。

  不过好在杨博身份不一般,那些守门的內侍虽然心里马麦匹,但脸上还要堆起笑容,丝毫看不出有一点不耐烦的情绪。

  没有意外,最后杨博要入西苑的消息还是传进了黄锦的耳朵里。

  “杨博?这么晚了他来干什么?”

  黄锦上了年纪,本来躺下就不怎么愿意起来,更别说管事儿了。

  可是杨博要入西苑,实际上这有点不合规矩。

  再大的事儿,不能放在明日吗?

  想到可能有大事儿,黄锦只得起身,在几个宦官的服侍下穿戴好衣服出了门,到西苑大门处查看。

  不过一路走来,他心里其实还是悬吊吊的,就怕杨博带来天大的坏消息,到时候让他这个太监提督难办。

  是的,真要有坏消息,能不唤醒陛下告之吗?

  耽误了大事儿,他老胳膊老腿可承担不起。

  而且,这两天嘉靖皇帝的脾气那是非常不好,因为明军这次亏吃得大了。

  半年之内,连死两镇总兵官,从辽东到蓟镇。

  前天晚上,皇爷都是好半晌才入睡,就是睡不着,心里装着事儿。

  今儿稍微好了些,要是又出大事儿,怕是今晚

  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黄锦尽量最快的速度到了西苑大门口,门没开,没有他这位大提督的话,谁敢开锁啊。

  “门外是谁?”

  黄锦到了门前,就对着门外大声问道。

  “小的是杨博杨尚书身边的长随,请问是哪位大人?”

  杨博知道门没那么容易开,所以并没有小轿,而是等着外面的通传。

  很快,轿子外有声音传进来。

  “老爷,黄锦黄公公到了。”

  “嗯,知道了。”

  杨博这才起身,轿帘已经被人从外面轻轻撩起,他也顺势钻出轿子。

  前面两盏灯笼照路,杨博很快就到了西苑宫门外。

  “黄公公,我是惟约。”

  杨博冲门里说话道。

  “杨大人,这么晚来宫里,先说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如果是坏消息,我劝你还是明日再进宫吧。

  这两晚皇爷都没有休息好,要是打扰他老人家休息,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黄锦没敢直接问什么事儿,担心到时候杨博把是否上奏的皮球踢给自己,到时候他找谁说理去。

  现在可不比从前,毕竟涉及战事,马虎不得。

  不过呢,杨博给他的印象不错,所以也就提点两句。

  不管杨博还能不能继续干兵部尚书,先结个善缘总不是坏事儿。

  到他这一步,其实前面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而且都一把年纪,也只想着安安稳稳把这几年过完。

  杨博哪儿不知道黄锦话里的意思,急忙说道:“好事儿,是大好事儿,我这次进宫,就是因为知道前两日陛下因为战事不顺愁的没有休息好,这有了好消息自然是第一时间报上来。

  如果陛下已经歇下了,那就明日上奏,不过战报还是要递进宫去的,就送无逸殿交给徐阁老也行啊。”

  “好事儿?哪儿打了胜仗?”

  听到是好事儿,黄锦兴趣就来了,开口就问道。

  “宣府马芳部在平谷以北拦截鞑子大军,一番激战后斩首千余级,抢回被掠财物三车,救回被掳百姓两千余人。”

  杨博在门外就把马芳战报的大体内容说了下。

  马芳率军一路追击下来,鞑子眼见势头不对,不仅放弃了行动缓慢的大车,就连被他们押解的,打算带回草原为奴的男女青壮也顾不得了。

  骑兵冲锋,那威势,那里是百姓敢挡的。

  没人会傻傻的留在大路等着被万马踩踏,都机警的向大路两边跑,空出道路让大军通行。

  直到明军杀败鞑子,回程打扫战场的时候,这些躲在两边的百姓才慢慢回来,跟着明军往回走。

  “哦,那还真是个大胜仗。”

  黄锦这会儿放心了。

  他虽然都在内廷,可毕竟管着东厂,锦衣卫的奏报,只要不是密函,也都要过他的手。

  外面的那些事儿,他多多少少都知道。

  听到马芳斩首千级,还救回被掳百姓,那这个胜仗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到这会儿,黄锦知道杨博这么急不可耐报信的原因了。

  其实,他早两天就感觉到了,嘉靖皇帝对这次战事进展有些不满。

  虽然原因复杂,特别是在蓟辽总督那里,犯下重大过错,可兵部也是难辞其咎。

  不管怎么说,兵部没能预测到这次鞑子南下就是失职。

  鞑子都打到京城近郊,这更是重大失误。

  不过战事还在进行,嘉靖皇帝当然不会犯下临阵换将的蠢事。

  如果紧急换人,战事进一步恶化,那脸上就更不好看了。

  有了这些顾虑,所以才一直隐忍不发。

  其实,黄锦心里清楚,只要鞑子退出长城,蓟镇甚至是兵部可能都会被皇帝问责。

  只是,看谁最后倒霉而已。

  杨选,肯定是跑不掉的,只看最后皇帝怎么决断。

  有了宣府军这个胜仗,杨博倒是可能被摘出去。

  “那恭喜杨尚书了,这次兵部指挥有方,陛下那里定然会有嘉奖。”

  黄锦乐呵呵在门里说道。

  兵部策划的南北夹击策略,前两日他就已经知道,怕是要流产了,只是没想到兵部这么果断给马芳下命令拦截,而宣府马芳也这么积极主动,居然敢直接东进,主动去打鞑子黄台吉。

  魏广德给马芳送信的事儿,兵部并不知情。

  实际上,杨博路上也在想这事儿,不过他以为是马芳撒出去的哨骑发现了鞑子的动向,所以主动出击。

  不过在宫门口,他自然不会自揭短处。

  自家人知自家事,杨博当然知道这次兵部推演的战局出现了重大纰漏。

  这个重大纰漏,自然是孙膑率领的蓟镇骑兵,居然这么快就被鞑子击败,自己也死在战场上。

  其实,兵部掌握的情况和魏广德掌握的情报类似,只不过时间稍早一些。

  而兵部对郑官屯一战的预测则是双方可能陷入胶着,认为就算孙膑不能击败鞑子,可纠缠在一起还是有可能的。

  毕竟,北面还有胡镇率领的密云军助战,明军不会落入下风。

  在这样的情况下,兵部首先考虑的是封闭西面的通道,防止鞑子转向西面,杀回宣府去。

  至于东进,此时蓟镇大军正源源不断赶来,杨博预测黄台吉不会主动和蓟镇大军怼上,那只会让他陷入重围之中。

  类似策略,其实蒙古人也没少做。

  在大明腹地连续杀穿两三个边镇防区,然后在越过长城回到草原去。

  没想到,孙膑率领的骑兵尽然如此不顶事儿,直接被鞑子打了埋伏,一战尽败。

  “杨大人把战报递进来吧,明日皇爷起来,我第一时间请陛下御览,相信他一定会很高兴。”

  黄锦在门里说道。

  “那就有劳黄公公了。”

  黄锦不愿意开门,杨博也是无法,只得把战报从门缝中送进去,自己则转身回到轿子里,返回兵部。

  黄锦拿到战报,让人拿过几盏油灯,自己打开看了看。

  战报上所写和杨博说的一般无二,脸上这才有了欢喜的笑容。

  “去无逸殿,看看徐阁老他们休息没有。”

  黄锦想想就说道。

  清晨,多日的阴云一扫而空,天空放出了久违的阳光照耀着大明京城。

首节 上一节 523/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