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526节

  “参见大帅。”

  “起来吧,发生了什么事儿?”

  马芳抬手虚扶,随即问话道。

  “禀报大帅,我等在大营以北十余里处发现远方有一支人马正在靠近,人数应在万人以上。”

  那哨探当即答道。

  闻言,马芳猛然间坐直身体,追问道:“可曾确定对方身份?是友军还是敌寇?”

  北面,上万人的军队,怎么想都不对劲。

  “天色渐晚,不靠近难以判断对方身份,哨长让我先回来报信,他们晚间摸黑靠过去看看。”

  那哨探急忙答话道。

  “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马芳吩咐一声,随即不理会出去的两人,而是陷入思考。

  大营北面就是山区,那里有什么军队?

  大明在山里是有军队,可都是守卫长城的卫所营兵,也不可能汇聚出上万人的规模。

  可若是鞑子,自己在这里不会没有接到周边卫所的求救急报,而且大营不远处就有密云的烽火台,那里今天可没有燃放烽火。

  难道是.

  想到这里,马芳不由皱眉,头不由自主看向西面。

  他率领宣府大军过居庸关进入京畿勤王,手上除了圣旨和兵部行文,半道上还接到宣大总督江东的命令。

  自己入北直隶都几天了,也没有收到江东及他亲帅大同军的消息,不会是他们跑到北面去了吧。

  宣大两镇,这些年变化极大,早已是物是人非。

  原宣大总督李文进任职一年多就病倒,而最后接替他上任的又成了原宣大总督江东。

  当初江东是以兵部侍郎身份临时执掌过宣大防务,后因功升迁南京兵部尚书。

  江东的南调,当然不是要让他养老,而是为了进一步升迁做一个过渡。

  只是没想到,在闽粤张琏造反后,南京兵部镇压不力,他因此遭到弹劾,最终被罢官闲住一段时间。

  在李文进病倒后,朝廷于是又想到了他,并把他再次召回,迁为宣大总督一职。

  至于当初和俞大猷合作立功的刘汉也因为之后数次和鞑子交战中大败,而被降职,现在大同总兵官叫姜应熊。

  就在马芳紧张关注北方军情的时候,京城,魏府里,魏广德也正在接见一名信使,严格说来他其实是马芳的亲兵。

  他就是凌晨入城送捷报的信使,不过因为兵部要详细询问战果,所以整整一天他都在兵部没有机会离开,前来魏府送信。

  要知道,他是以信使身份向京师报捷的,可不敢对外人说自己还有一层身份,要给京师里某位大人送总兵大人的书信。

  直到这会儿,他才找到机会,以逛京城顺便休息为借口,离开了兵部。

  信,自然是马芳亲手所写,大体就是简述此战过程,还有就是会送三车礼物进京的消息。

  魏广德已经看过马芳的书信,对他在信中所说的礼物并不怎么上心。

  这两年,以裕王府幕僚的身份,他也收到不少礼物,他家里的库房都因此加盖了一间。

  “那个董一奎打仗很厉害?”

  手里拿着书信,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信使愣了愣,不明白魏广德问的是他还是旁边的那个魏府管家。

  张吉在一旁,他是知道董一奎这个人,董一元的兄长嘛,还往府里送过东西。

  可老爷问的是这个人打仗厉不厉害,他哪里知道,问送过什么礼物的话,他还能大概说出点什么,虽然记不太清楚,可大概还是能说出来的。

  念头及此,他转头看向一旁愣在那里的信使就说道:“问你呢?”

  自己不知道,可不就是问这个宣府的人吗?

  “哦,哦,是。”

  那信使被张吉一提醒,这才反应过来,随即低头想了想才说道:“在宣府,要说打仗,那肯定还是我家将军最厉害。

  不过这个董一奎平日里和我家将军走得近,命令都能完成。

  他率军和鞑子打的几仗也是互有胜负,也算宣府能打的将军了。”

  “他现在是参将还是副总兵?”

  魏广德笑笑,随即又问道。

  “一直说要升宣府东路的分守副总兵,也实际承担这份职责,不过好像兵部正式任命一直没有下来。”

  那信使不愧是马芳身边的亲兵,对宣府高层的内情也是知道的不少,对魏广德提出来的问题都还能答得上话来。

  “张吉,给他银子,派人送他回去休息。”

  魏广德吩咐道:“明早我派人给你送封信,你给马将军带回去。”

  “是,大人。”

  那信使急忙躬身抱拳答道。

  挥挥手,看着张吉把人带出屋去,魏广德这才拿出一张信纸,提笔开始写起来。

  太阳西斜,天色马上就要暗下来了,白天车水马龙的京城各大城门此时就冷清了许多。

  进城的和出城的,早就打这里经过,绝不会等着城门关闭的时候才急匆匆进出。

  很快京城城门就要关闭了,届时巡城御史就是绕城走一圈,收走所有城门的钥匙。

  而后不久,京城就会在夜幕下开始夜禁。

  百姓,大多都会在这时候先回到各自家中,吃晚饭,睡觉,或者做点运动。

  “嘎吱吱”

  厚重城门在守门军卒的推动下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而在远处,一匹快马正在奔来。

  远远的,看到城门处已经在关闭城门,马上军卒也是心急,连忙挥出几马鞭,催促胯下战马本就不慢的速度里又硬生生提高了些许。

  “哒哒哒”

  马蹄声渐响,关门军卒不由得停下手里动作,看了过去。

  城门,早关和晚关一会儿没事儿,可要是惹到要急着进城的大人物就有些麻烦了,特别是看着你们关城门的时候。

  就算别人不是你上司,不能直接管你,可京城里的关系,盘根错节,弄不好明日就有上官过来找茬。

  对上普通百姓,他们看心情,能给方便就给方便,对上有马骑的,最好还是让人家先过了城门再说。

  这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给人方便自己方便。”

  快马即将接近城门的时候,军卒们就看出来了,马上的不是公子哥,倒是明军传令兵的穿戴,就在这时,那马上之人已经高声喊道:“紧急军报,速速打开城门。”

  城门只关了大半,中间倒是留有缝,可以过人。

  不过这马的速度有点快,看样子也没有降低速度的意思。

  没办法,几个军卒只得又推开城门,让缝隙扩大一些,方便快马过去。

  要是不知道也就算了,城门关了就关了,自然有程序应对这些信使。

  可这城门没有关,又是紧急军情,自然是不能耽搁的。

  快马一阵风似的穿过城门,所过之处刮起一阵小风吹在几个守门军卒脸上。

  “特么的,赶着投胎。”

  年轻的一个士卒不满的骂道。

  “别骂了,省点力气吧,快关门。”

  “北面来的,不会又出事儿了吧。”

  旁边几个人七嘴八舌说着话,手上动作却是不慢。

  “嘎吱吱彤彤”两声,城门被关上了。

  西苑,永寿宫。

  “高忠还没有来?”

  这个点,是司礼监送内阁奏疏过来处理的时候,不过今日高忠那边却迟迟没有求见。

  “皇爷,怕是内阁事务繁忙,要耽搁一会儿吧。”

  一边的黄锦急忙陪笑道。

  “那你把这两天厂卫送来的条子拿过来,朕要看看。”

  嘉靖皇帝漫不经心的说道。

  “是,皇爷。”

  黄锦答应一声,快步到了殿门前吩咐一声,没一会儿就有小內侍取来一个盒子,盒子上还上着锁。

  黄锦接过盒子检查了一下,这才端着进了殿内,放到御书案上,又从怀中摸出一把钥匙把小铜锁打开。

  此时,西苑无逸殿,刚刚入宫的兵部尚书杨博截住正要往外走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

  “高公公留步,我这里还有一份紧急军情要送交陛下御览。”

  “紧急军情?好事儿,坏事儿?”

  听到紧急军情,高忠就觉得眼皮子直跳。

  好事儿就算了,皇爷看着高兴,说不好还会赏他们,可要是坏消息

  “好消息,是好消息。”

  杨博老脸上浮出笑容答道。

  两人的对话,自然惊动了里面的徐阶、袁炜。

  此时,无逸殿里只剩下入直西苑的两位大学士,他们刚刚做完手头的工作,正在喝茶,晚点就要吃饭休息了。

  听到殿门外的声音,两人都齐齐看过去,随即就看到杨博和高忠进来。

  “这是宣大总督江东的战报,二位阁老请看看吧。”

首节 上一节 52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