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557节

  “严家罪,罪在世番,毋牵扯他人。”

  最后一句话说完,徐阶急忙跪倒拜服于地,不管是否从心,都大声喊道:“谢陛下体恤老臣。”

  体恤老臣?

  谁?

  徐阶不敢说,只有嘉靖皇帝心里才知道。

  不过他却明白,此事在皇帝这里算是了了。

  既然嘉靖皇帝已经默认了他们的处置方式,自然是宜早不宜迟,谁知道皇帝最后会不会突然改弦更张。

  从司礼监拿回盖印的奏疏,徐阶就派人知会刑部黄光升和裕王府,杀头的事儿,自然是刑部决定。

  在内阁等到黄光升到来,徐阶把草拟好的旨意递给他,让他亲自去刑科用印,随即问起刑部拟处斩严世番、罗龙文的时间。

  “徐阁老,这处斩犯人朝廷早有常例,应是秋后”

  “不可。”

  徐阶直接打断了黄光升的话,“今日陛下在西苑对我说,‘法司拟谋判非正法’。”

  听到徐阶说出这话,黄光升立时就是一呆,显然嘉靖皇帝对此案也是明白的,只是最后还是批红。

  “我明白了。”

  旋即,黄光升就知道徐阶的意思,此事不能拖,说不得皇帝忽然变了心意也是有的。

  “越快越好。”

  黄光升接过公文的时候,徐阶又补充道。

  对严世番审判的旨意,六科审核的很快,黄光升过去没多久就办好用印,剩下的就是由刑部宣判,择日行刑。

  消息从六科快速向朝廷各处传播开来,之前为了以防意外,对案子的整个审理过程都是严格保密,任由外界各种猜测,现在终于可以实锤了。

  死刑。

  霎时间,不止官员们弹冠相庆,邀约一起喝酒庆贺,消息传到民间,百姓闻之大快,各自相约持酒至西市看行刑。

  或许是古代娱乐活动太少的缘故,杀头也被百姓看做一件消遣之事,至少在魏广德看来是不能理解的。

  官员们喝酒庆贺,百姓以看杀头为乐,这或许就是官和民的区别。

  魏广德是在校录馆听到消息,也只是轻轻叹口气,什么话也没有说。

  等散衙后,魏广德直接回家,并未和同僚一起赴宴畅欢。

  到家门口时,魏广德就看见杨豫孙、范惟丕在外等待。

  魏广德下了马车,两人已经联袂到了近前。

  “杨大人,范大人。”

  魏广德拱手作揖道。

  “善贷,严冬楼的事儿,真的无可挽回?”

  杨豫孙直接开口问道。

  “徐阁老可曾收下你等的礼物?”

  魏广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发问道。

  两人闻言都是齐齐摇头。

  “唉,宫里已经点头了,说什么也都晚了,只能怪东楼兄自己把路走窄了,得罪所有人,焉能不死。”

  魏广德低声道。

  严世番被逮捕进京,严嵩自然不可能什么也不做。

  这杨、范二人就是严嵩请来的说客,在严世番案子审理过程中奔走于京城各大府邸。

  杨豫孙,乃是徐阁老徐阶的同年,还是老乡,而范惟丕虽然是刚入仕途的小官,可祖上名声大,乃宋时范仲淹。

  所以两人一个资格老,一个祖上阔,在北京城一亩三分地上还是有很大面子的。

  只不过这次,严世番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太大,到了无人敢保的程度。

  若单是徐阶想要严世番死,或许还有转圜余地,可背后还有裕王,谁会得罪未来的皇帝。

  这也注定两人这些日子在京城四处碰壁,他们也不傻,知道此事关键就在徐阁老和裕王府两地。

  等魏广德进家门后,两人也只好寻地方商议。

  魏广德这里,是他们认为最有可能接触到裕王府的地方,至于府中其他人,几乎都不要多想。

  嘉靖四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辛酉,严世番及罗龙文一起被押往西市行刑,在春日处斩,也算少见了。

  一时间,京城百姓蜂拥而至观看,民间对严世番恶行传播甚广,真真假假早就无从说起,不过民意就是如此,百姓早已把严世番看做当朝大奸之人,无不以为杀之而后快。

  当日声势甚至超过数日前范应期状元夸官,只能说这一届廷试进士们的风头,被严世番给抢了。

  但不管如何,京城官场又多了三百九十四位新进士,而他们在完成朝考分配后,很快就会进入仕途,成为大明朝官场的新鲜血液。

  于此同时,都察院里,江西道御史成守节奉命南下江西,负责查抄严家家财。

  随着严世番、罗龙文人头落地,严绍庭等被判充军,严家是彻底倒下去了,再不复当年之势。

  不过就在此时,又一件震惊朝野的消息传了出来。

  三月二十五日,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袁炜以疾笃上乞归。

  袁炜的病已经持续两月,朝中诸人对他请求回乡养病其实早有预料,只是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

  嘉靖皇帝对袁炜的请求很痛快的答应,包括袁炜请求赐其侄子尚宝丞大轮假随侍汤药,并令驿传归。

  袁炜请辞,嘉靖朝内阁再次只剩下徐阶一人,虽然他还能勉力维持,可按照惯例,徐阶在袁炜请辞的第二日还是上奏,请补阁臣。

  大学士徐阶位列一品九年外又历六年秩满,嘉靖皇帝遣中使赍送金麒麟、纻丝、白金、宝钞、珍肴、羊酒,仍赐敕褒奖,加授特进上柱国,给诰命,荫一子为尚宝司司丞,赐宴于礼部。

  徐阶按例恳辞,不敢受命。

  裕王府。

  “卿忠诚公正,念切邦民,辅政多年,勋猷茂著,奏绩加恩彝典不逾览奏,情词恳切,上柱国及部宴允辞,仍给折宴银四十两,彩叚四表里,其余宜悉承命,以副朕眷答忠劳至意。”

  张居正手里拿着抄录的,嘉靖皇帝对他老师徐阶的批语,虽然面色喜色不显,可嘴角微微抽动也显示着张居正此时心情的愉悦。

  官做到六部九卿,一般做满三、六、九年皆会得到皇帝的褒奖,徐阶散阶已经到顶,也就是加衔还差一丝,其实就是“上柱国”。

  魏广德明白嘉靖皇帝收回“柱国”加衔的含义,其实就是等他致仕的时候再给,这样徐阶也算是大圆满了。

  “徐阁老没说陛下属意何人入阁吗?”

  魏广德问道。

  其实,他这话也是带坐在上面的裕王问出口的,此时裕王也是盯着张居正,希望从他这里得到准确消息。

第569章敲打

  “徐阁老没说陛下属意何人入阁吗?”

  魏广德带坐在上面的裕王问出口的,此时裕王也是盯着张居正,希望从他这里得到准确消息。

  张居正摇摇头,“老师也不知道,陛下并未明示。倒是明日袁阁老出京,殿下应该去送送。”

  魏广德闻言,不由想到一件事儿,一时有些踌躇,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来。

  魏广德纠结的表现引起殷士谵的注意,当即开口问道:“善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殷士谵说话后,裕王、张居正也都看了过来。

  “殿下,前两日我听到一件事儿,一时不知道该不该说。”

  魏广德纠结道。

  “但说无妨。”

  裕王很直率,开口就说道。

  “前两天,袁阁老之侄袁大轮曾到我府上请求购买一株二百年野山参。”

  魏广德开口说道。

  “这是何意?”

  裕王一脸茫然的问道,和他一样的还有殷士谵及李芳,只有张居正所有所悟。

  “善贷的意思是,袁阁老怕是没多少日子了。”

  片刻后,张居正终于开口说道。

  “啊?”

  裕王惊讶一声。

  “袁大轮求购二百年野山参,应该是为袁阁老吊命用的,袁阁老求陛下允许袁大轮假,随侍汤药,怕也是担心路上出意外,身边无亲人。”

  张居正继续解释道,随即就是摇头。

  其实,对于所有京官而言,最担心的就是出现这样的情况。

  千里为官,最后却不能落叶归根,魂归故里。

  试想这年代的官员,大多二十上下就离开家乡参加科举,之后就长期留在京城或是去它地为官。

  文官都是流官,和武将不同,无事是没法回家乡的。

  这也导致许多的官员几乎整个仕途都无法再回到家乡,袁炜这样的遭遇,其实在这时代也是层出不穷。

  越是位高权重,越是难以得到假期。

  就说袁炜,其实之前已经三次请辞都被嘉靖皇帝拒绝,而这次如此痛快,显然也是知道了袁炜准确的病情,是真的没法拖下去了。

  “那明日去为袁阁老送行。”

  裕王缓缓点头道。

  虽然袁炜上位方式被人诟病,上任后也多多媚上,但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有原则的。

  这次袁炜请求回乡养病,可听魏广德的话,以及近些天袁府的表现看,似乎袁炜的身体是真的不行了,回不来了。

  内阁大学士,和皇帝朝夕相处,处理各种事务,把皇帝从繁重的政务中解放出来,就算没有功劳,苦劳总还是有的。

首节 上一节 557/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