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564节
魏广德也不打算告诉裕王,自己是准备让欧阳一敬出手,毕竟他早有预谋,不好抢人家风头。
马车晃荡中回到魏府,魏广德下车后就对迎接出来的管家张吉低声吩咐道:“一会儿你派人请欧阳大人,晚上来我府上一叙。”
“是,老爷。”
张吉躬身行礼应道。
魏广德吩咐的差事,他都是尽力完成,不会去问为什么。
只是叫他请人,又不是大事儿。
晚饭后不久,欧阳一敬如约而至,被他带进书房里。
“善贷,叫我来所为何事?”
虽然有些猜测,可欧阳一敬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问道。
“董份的事儿,查的怎么样了,他到底收没收严家的钱财?”
魏广德没第一时间拿出书信,而是开口问起他那边的收获。
“只找到两个人证,是看到有人送箱子进董府,可他们不知道是谁的人。”
欧阳一敬有些郁闷的说道,“之后我有安排他们偷偷看了杨家和范家的家丁,他们倒是一系辨认出好像是杨家的一个家丁,可毕竟还是缺乏完备的证据。”
“那你打算如何?就不上奏此事了?”
魏广德追问道。
“我也正犯愁,正如孟贤所说,要是无凭无据,直接上本弹劾礼部尚书,还真有些”
欧阳一敬装作有些苦恼的说道。
“司直兄还给我耍官腔了,呵呵.”
魏广德只是笑笑,转身从书桌上拿过李芳送来的“证据”,又转回身看着欧阳一敬,继续说道:“回来我也派人暗中查探了一番,这是他们送来的消息,你看看吧。”
说着,魏广德就把李芳的书信交到了欧阳一敬手里。
此时,欧阳一敬如获至宝,双手接过魏广德递过来的书信,快速打开信纸看了起来。
“三千两银子,还有一盒珠玉,好大的手笔。”
欧阳一敬惊叹道。
这笔银子,够他在京城十年的生活所需,当然不包括去勾阑胡同那些销金窟的开支。
“按上面所说,你再找人查查,务必把证据坐实,不然你这弹劾一旦失败,可就等着以为尚书大人的雷霆报复吧。”
魏广德乐呵呵的说道,丝毫让人看不出他真实的打算。
别说,魏广德越是这么轻描淡写处理此事,欧阳一敬还真吃不准魏广德的真实想法。
“善贷,我听人说起,裕王爷好像对这个董份董尚书很不喜欢,不知是不是真的。”
到这会儿,欧阳一敬有点装不下去了,虽然有些猜测,可终究还是选择问出口。
在魏广德面前问出来,总好过稀里糊涂的。
“殿下确实不喜欢他。”
魏广德淡淡说道。
这事儿还真不算秘密,毕竟裕王府人多嘴杂,没看到董份都听到消息,急急忙忙往徐阶那里靠。
其实董份哪里看不得形势,自己下面就是高拱,铁杆的裕王府人。
要是想要直接投效裕王,除非自己出动让出尚书官位,让高拱接替,或许裕王还会考虑让他另外担任一个官职。
可他愿意吗?
当然不愿意。
好不容易爬到礼部尚书,如果再进一步的话,自己可就是大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了,等于拿到一块免死金牌。
所以,即便知道自己被裕王不喜,可他依旧想要自救一次,赌自己是否可以在裕王登基前冲击内阁位置。
听到魏广德的回答,欧阳一敬脸上就是一喜,随即很快消失。
“我明白了,这两日我找人再查查,之后就会上奏此事。”
欧阳一敬躬身说道。
第574章夜访钦差
“你糊涂啊。”
内阁值房里,徐阶正怒其不争对董份说道:“那时候陛下都下旨押解严世番进京审问,你为何还敢收严家的东西。
就算之前看不清风向,那之后呢?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严家的事儿,牵扯到那些人,你之后居然还接待了杨、范二人,真以为陛下会像前次一样,对严家高高举起轻轻。
事后也不知道弥补过失,居然没有退回那些东西,真以为严家倒了,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墨下那些东西,须知财物这样的进出,都是有账可查,等成守节那边清点完严家的账本,你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徐阶确实有心接纳董份投靠,可没想到他这么没眼力劲,居然敢和严家搅在一起。
虽然审理严世番案子的时候,董份没有得到机会帮严世番说话,可把柄却落下了。
正如他之前所言,若是严家顺利过关,那些东西收了也就收了,没人会在乎,可现在情况不同。
御史成守节奉命南下清查严家财产,除了金银财宝,房契地契外,账本和书信都是重要的证据,成守节绝对不会放过这么一个立功的机会。
“阁老,那我现在就把东西送回去?”
董份有些不情愿的说道。
张居正已经把魏广德给的消息传给了徐阶,徐阶当然知道魏广德的弹劾奏疏,一贯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要打在死穴上,让人丝毫不能翻身。
为此,他只得召来董份询问详情,看他是否有重大错漏,若有能够补救就尽力补救。
思来想去,这个时候朝中最敏感的,莫过于严家那档子事儿,听宫里传出的消息,嘉靖皇帝这段时间是听不得严家半点消息,否则就会发脾气。
不知真假,以前嘉靖皇帝对严嵩还有三分情面,可自从坐实严世番之罪后,虽然下旨免了严嵩及其他子弟死罪,只诛首恶,可下手却丝毫没有留情。
从京城直接派出御史查案就是明显的表现,那是担心严家和地方官员勾接,隐匿资财。
反正都要被缴,不如大部分送给那些官员,自家还能保留下一些。
朝廷直接派人查抄,随行人员自然又是参杂进许多人,人多眼杂,成守节就算贪财也不敢太过放肆。
成守节自己就应该知道,他身边不知道多少双眼睛正盯着他,而那些人也是可以把消息直达天听的。
听到董份说出的这个馊主意,徐阶在心里暗自给他画上叉,这个人聪明劲都用在读书和交际上了,溜须拍马可以,但是做事能力不行。
这个时候把东西还回去,有用吗?
“与其还回去,不如直接送给魏广德,让他在弹劾你的时候能够高抬贵手,不把此事写入奏疏里。”
徐阶摇头说道。
魏广德在京官眼里,大方仗义的形象很深,贪财的性格也很强,否则怎么会跑去和那些商贾合作做生意。
不过他怎么说都是裕王的铁杆拥趸,倒是没人会在这事儿上做文章。
最多被人说几句,可不会因此丢官。
其实,朝中勋贵都有参与各种生意,魏广德的家世似乎也差不多,只是层级是最低级的。
这么想,大家也就勉强能接受了。
何况,魏广德关键时候有求必应,不少低级官员都得过他的好。
就在董份忍痛点头,准备答应下来试试的时候,徐阶又开口道:“原样送过去也不行,最好再加一些。”
对喜欢钱财的官员,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钱砸,只要官位能保住,更多的钱早晚都会进自己口袋里。
董份虽然心痛钱财,可也是拎得清的好坏,点着头答应下来。
“如果魏广德不收,你还得求着他收下。”
这时候,徐阶又说道。
听到这话,董份差点把鼻子气歪了。
上杆子送银子,还得怕人家不愿意要,还要求着他手下,自己堂堂尚书的脸面何在。
不过对魏广德这个人,不管是翰林院还是詹事府,亦或者都察院,貌似都有些鞭长莫及,管不到魏广德身上去,他也就是听裕王的话。
可他要是能和裕王搭上线,何至于此。
不过,对于董份来说,只要能保住官位,脸面又值几个钱,那东西可没官职香。
有权有势,别人才会敬着你,无权无势你啥也不算,顶天别人看你就是个土财主。
从内阁出来,董份就派人通知自家管家,给魏府送去帖子。
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上门,不能直接登门,得先送帖子,对方愿意见必然会回帖,双方也就约定时间见面。
直接登门,别人未必会接待,那脸面才是被踩在脚下了。
至于魏广德会不会给他这个尚书脸面,想想董份现在的情况就知道,魏广德可未必会给他留。
现在的裕王府,和几年前相比,早就今时不同往日,而今更甚。
在外兴许会给他留些体面,可到了别人家里,可就未必了。
魏广德当晚回到家中,自然看到了董份派人送来的帖子,张吉就候在下面等待他的答复。
到底要不要回帖,肯定不是他一个管家能做主的。
堂堂尚书给自家送拜帖,这本身就不正常。
再联系之前魏广德让他关注董家,张吉再笨也能猜到点什么。
手里翻来覆去掂量着这张薄纸片,其实也没出魏广德所料。
前两日和张居正说了那些话以后,魏广德就知道肯定有这么一遭。
董份登门,不可能空手而来,必然会准备重礼,期望打动自己。
不过这东西收了也烫手,毕竟可能就会得罪裕王。
让裕王对自己不满,那可不是一点金银就能补偿的。
算了,与其犹豫不决,不如果断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