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606节

  要知道,他这皇位怎么来的,可不就是堂哥正德皇帝朱厚照无嗣吗?

  “二龙不相见”的箴言,在旁人看来似乎是无稽之谈,可真要落到自己身上,谁又敢笃定不信这些鬼神之说。

  更何况这还是在明朝,鬼神之说盛行,这时代可没什么无神论。

  “仔细想想,朕的命其实还是很好的。”

  不知何时,嘉靖皇帝忽然笑起来,看似很随意的说道。

  黄锦听在耳朵里,心里却是一惊,因为他想明白了嘉靖皇帝话里的意思。

  或许,这就是因为跟在皇帝身边时间长的缘故,两个人思维的频道差不多吧。

  说起来,明朝从第一位皇帝太祖朱元璋起,似乎就没有几个皇帝死的似乎有孙子的。

  说出来可能许多人不信,可这就是事实。

  算起来,明朝在位期间有孙子的,也就是成祖朱棣和现今这位皇帝了,至于别的皇帝,那是都没见到过孙子长啥样的。

  当然,开国皇帝朱元璋例外,这位可是熬到看到曾孙的人。

  或许,也就是因此才耗尽了朱家的气运吧。

  至于朱元璋看到曾孙是谁,那自然是皇太孙朱允炆的嫡长子朱文奎。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历代皇帝之中最高寿者,但在他生前,也只看到了这一位曾孙出生。

  其他皇帝,建文帝是不能算皇帝的,他死那会儿儿子最大的才七岁,自然不可能见到孙子。

  之后是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和宣宗章皇帝朱瞻基,他们死的时候自然也没见到过,其中朱瞻基死时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这位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

  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和他兄弟景皇帝朱祁钰也都是那个命,之后的宪宗纯皇帝朱见深是在成化二十三年死的,按说是有机会见到孙子,只可惜世事弄人,他的长子孝宗朱祐樘在弘治四年才有了第一个儿子,此时距离宪宗去世已经五年了。

  孝宗敬皇帝朱祐樘总共只有两个儿子,次子追封蔚王朱厚炜生3岁夭折,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宗朱厚照更是明朝第一个绝嗣的皇帝,因此孝宗当然也看不到自己的孙辈。

  所以,这会儿嘉靖皇帝想到自己居然是仅此于太祖和成祖的存在,不免有些沾沾自喜,这两位可是战功赫赫的。

  一位是开国皇帝,而另一位则是,咳咳

  其实,虽然明朝历代皇帝都不说,可他们心里当然很清楚,那是从侄子手里抢过来的。

  不过他们当然不会认为朱棣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对。

  要知道,若不是有这位祖宗,他们兴许过的日子还不如那些被圈养在王府里的亲戚。

  嘉靖皇帝身体有好转的消息,从回到无逸殿的李春芳口里传出,让内阁几位阁臣都是松了一口气,消息自然很也快就传到宫外。

  只不过,这段时间皇帝的身体据说一直都是时好时坏,所以大臣们还是意识到事儿怕是没结束,都一直维持着这份小心,并没有因为传出嘉靖皇帝身体好转就忘乎所以,恢复原来的生活状态。

  而魏广德这会儿更是没那个心去喝酒享乐,实在是李春芳给他们这些分校官压的单子又加重了。

  李春芳回到内阁后,和徐阶、郭朴等人商议后,直接给礼部尚书高仪下了条子,自然是继续挑选擅长书写之人充入校录馆。

  抄手的人数不断提升,而分校官一直就只有十位,自然就让魏广德一众分校官忙得不可开交,哪里还有闲工夫贪于享乐。

  之后数日,不断有各种传闻充斥朝堂,一会儿是嘉靖皇帝身体大好,一会儿又是传皇帝再次病倒,卧床不起。

  直到东厂番子奉厂公陈洪的命令狠狠收拾了几个低级官员后,京官们才算消停下来,时间也悄然进入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魏广德等分校官是把休沐日主动放弃了,每日按时点卯各自进入值房开始工作,也就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才能坐下来聊一会儿,说说官场的趣事,然后又要忙到散衙为止。

  十三日下午,已经快到散衙,魏广德终于把今天送来的五本大典书稿校完,其中两本有几处疏漏,需要抄写后重新编入。

  对此,魏广德一一用朱砂笔勾出错漏。

  “今日可以按时回府。”

  魏广德起身伸个懒腰,工作完成心情自然很好。

  “老爷,王府急召。”

  这时候,芦布快步进屋在他耳边低声道。

第606章最后一夜

  “老爷,王府急召。”

  这时候,芦布快步进屋在他耳边低声道。

  “有说什么事儿吗?”

  魏广德看看芦布,随口就问道。

  “没有,传话人只说让你尽快过去一趟,看样子很急。”

  芦布急忙答道。

  “你去外面,叫我马车到大门等我。”

  魏广德听到王府叫的很急,自然也不会怠慢,马上吩咐芦布道。

  随后,他检查了下书稿没放错位置,这才起身往外走。

  魏广德放书稿的习惯,芦布已经很清楚,所以并不担心会弄错。

  到了大门处,马车已经停在那里,门前差役自然也不会询问太多。

  在这里,分校官就是最大的官儿,而魏广德在这里的话语权仅此于张居正,算二把手了,差役们看到都要喊声“大人”。

  “回去把书稿收好,该交文书房的就送过去。”

  魏广德上马车的时候吩咐芦布道,随后坐进车里,马车启动,向裕王府驶去。

  马车到了裕王府侧门,魏广德下马车就发现今天王府门前侍卫站的比往常多了一倍。

  “怎么回事?谁安排的?”

  叫来门前侍卫队长,魏广德开口就问道。

  “禀魏大人,是李公公吩咐的。”

  魏广德闻言眼珠儿一转,知道和急召自己脱不开干系,不过这样可不行,王府周围有许多人来来往往,不知道就是哪个府上的探子。

  王府这样的异常,肯定会被人第一时间发现。

  念及此,魏广德当即对那队长吩咐道:“那增加的人手退到里面去,保持和往常一样。”

  “这”

  那侍卫队长有些犹豫,毕竟这是李芳的命令,他们这些人其实更应该听李芳的指挥,而不是魏广德这类王府讲官的命令。

  “照做,我现在进去找李公公说这个事儿。”

  魏广德轻声道,随即看那人依旧很迟疑,又继续开口说道:“李公公要是追究,你就往我身上推,说是我强行命令你这么做的。”

  “好吧。”

  那队长这才勉强答应下来,在魏广德迈步走进王府的时候,他已经叫了四个侍卫跟着进去,隐于侧门后。

  进门只片刻,就有看门的內侍迎上来,简单几句后魏广德就跟着他走进了王府。

  穿堂过院,很快就到了一处僻静的小院门前。

  僻静是因为位置在王府前面的最左边一个院子,但是院门和周围还有不少內侍在那里戒备。

  魏广德进去后,很快在正屋看到裕王和李芳。

  这一刻,魏广德心里还在好奇,居然只叫了他而没有看到殷士谵等人。

  “殿下。”

  魏广德上前向裕王行礼道。

  “善贷快起来,不用多礼。”

  裕王起身,伸手虚扶道。

  魏广德也顺势长身而起,然后就是一脸疑惑的看向裕王和李芳。

  “宫里传出来消息还是让李芳给你说吧。”

  裕王欲言又止,随即吩咐李芳介绍情况。

  “今日午后,陛下忽然短暂晕厥,虽然很快恢复神智,但精神很不好,一直都是冷汗直冒。”

  李芳说道这里,看了眼上座的裕王,又看了眼魏广德,这才继续说道:“据府中召来太医所说,这是丹毒发作的症状。”

  长期服用道士修炼的丹药,会产生了严重的中毒反应,因为那些丹药中含有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等成分。

  嘉靖皇帝中年开始就大量服用各种丹药,体内丹毒堆积其实相当厉害。

  这些,前几年御医诊治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只是程度已经非常严重,药石无救,甚至他们都不敢直言。

  这些内情,自然是李芳通过一些手段从御医口中得知的,对外也一直保密。

  随着他年岁越长,服用的丹药越多,身体也每况日下,即便近两年减少了丹药的服用,依旧无济于事。

  魏广德闻言只是皱皱眉,服用丹药的危害,早晚都会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只是这次,貌似裕王应该是得到了更准确的情况,所以才会急召自己过来。

  想到这里,魏广德拱手对裕王道:“可是那太医说了什么?”

  “据太医了解当时情况后判断,皇爷这次丹毒爆发异常凶猛,先是晕厥,之后又是浑身散发冷汗,这是阳气外泄导致的,怕是”

  李芳在一旁答道。

  “那太医是何人,可还在府中?”

  魏广德马上质问道。

  “在,单独安排了个院子让他暂时居住。”

  李芳急忙说道,“至于他是谁”

  说道这里,李芳看了眼上座的裕王,见裕王点点头这才说道:“是太医院医官许长龄。”

  “许长龄?”

  魏广德微微皱眉,他不知道这个人,也没听说过,毕竟他年轻力壮的,自然根本不需要用到太医。

  “许长龄是原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许绅之子,医术了得。”

  裕王开口解释道,他看出来了,魏广德根本就没听到过这个名字,随即就对李芳说道:“你给善贷介绍下许大人。”

  李芳冲裕王微微躬身后,这才转身对魏广德说道:“嘉靖二十一年乾清宫的事儿你知道吧,当时为皇爷诊治的就是许绅许大人。”

首节 上一节 60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