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62节

  还好,这家店里还是有大方的主儿,这次没白跑这一趟。

  高兴的收下银子,那为首的官差又小声对他们说道:“好叫两位秀才相公得知,今天下午请去南昌贡院亲笔记录户帖,就是姓名、籍贯、三代履历这些,都是惯例了。

  对于中了秀才的相公,贡院和提学衙门都要记录,以备后面的乡试。”

  随即看了看曾元述和魏广德有小声说道:“两位公子已经是秀才了,去贡院的时候,换上生员服过去更妥当。”

  拱手道谢后,曾元述和魏广德就上了楼,边走边说着一会儿出去买衣服的事儿。

  明代圆领大袖衫为儒士所穿的服饰,与其他官吏一样,都有详细的制度,如“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凡举人监者,不变所服。”

  对于士绅来说,圆领和交领的衣服都是可以穿的,正式的官袍一般都是圆领,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大家熟知的飞鱼服、斗牛服等,包括行蟒袍都是交领,只有坐蟒袍才是圆领。

  至于普通人,那就只能穿交领的衣衫了。

第109章驿卒南来

  下午有事儿做了,魏广德和曾元述都是赶紧的上楼,叫醒了吴栋和曾元睿,他们要出门买身衣服。

  两个人心里都清楚,怕是有不少这次考中秀才的士子都会跑到成衣铺子里去看有没有生员服,还得跑快点,晚了怕就没有了。

  就小半天的时间,就算给再多钱,也赶制不出来一件衣服的。

  他们倒不是要叫吴栋和曾元睿起来跟着他们一起去,也就说叫醒他们说一声,免得一会儿起来看不到人。

  没等他们,魏广德就跟着曾元述出了客栈。

  曾元述也是老道,下楼后并没有直接出去找成衣铺子,而是找到客栈掌柜的询问,毕竟往年这个时候应该有不少新科秀才要去买生员服,到不是怕那里没有货,而是不想挨家挨户去找。

  客栈老板肯定是知道哪儿有卖生员服的,问问,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往状元桥那边走,到了桥头不过桥,直接左转就有家成衣铺子,那里肯定有生员服,就是魏相公的怕不合适。”

  掌柜知道他们的来意,自然是知无不尽。

  不过话里的意思也很清楚,魏广德身材稍微矮小了一点,怕是没有合适他穿的衣服。

  这个小问题,自然顾不得许多,曾元述带着魏广德就去了那家成衣铺子,里面已经是人头攒动。

  走进铺子,又是照例先大一圈揖,妮玛这个时候来这里的都是这次上榜的生员,读书人不管走到哪儿都要把“礼”字放前面。

  “劳兄,你也在哈。”

  行礼完毕这才看铺子里的人,好吧,劳堪和张科也在,还有两个是九江府的。

  “你们也来了,哈哈,快点去找找合适的衣服,孟贤还在里屋换衣服呢。”

  劳堪看到进门的是曾元述和魏广德,自然知道他们的来意。

  掌柜的没说错,曾元述过去找到铺子的老板,随后就接了一身衣服然后就去试穿了,而到了魏广德这里,成衣铺的老板盯了他好一会儿才歉意道:“这位相公,本店还真没准备你合身的衣服,就算是最小号的怕也大了点。”

  “能改不?你店里有人吧,马上给我改改,该多少钱不会少你的。”

  魏广德来的路上就想好了,或许成衣铺里真没自己合身的,穿着大号的生员服去贡院,怕是也不好看,临时做肯定来不及,那就只能拿现成的衣服改改了,只要过得去就成。

  “这个可以,就是改出来的肯定没有那么好。”

  那掌柜听到魏广德这么说,自然马上就点头,不过也把丑话说前头,别改出来觉得不好。

  “别磨蹭,麻烦快点找人量尺寸给我改改。”

  魏广德自然不会犹豫,立马就对掌柜的说道。

  “相公稍后.”

  魏广德他们在为中了秀才后还要走的程序忙活着,而在临近九江府城不远的地方,一匹快马正在疾驰。

  马上是一个驿卒,身后背着一个竹筒,不住的催马狂奔。

  昨天中午他就接到差事,和另一个兄弟分到往北边送公文的活儿,只不过他抽签抽的不好,是要往九江府去,而之前同行的兄弟昨晚就已经把公文送到了南康府。

  很快,驿卒就骑马进城,南昌城院试的结果也传到了九江府。

  “哥几个,今晚香满园。”

  此时九江城顺着小南门进城的大道上,几个贵公子正在晃晃悠悠的说笑,安排着今晚的夜生活。

  “哒哒哒”

  马蹄落在青石板上碰撞发出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几个公子连忙侧着让开半条道。

  好吧,以往嚣张惯了,他们几个走路基本就是横在整条街道上。

  不过遇到这样骑马而来的,虽然脸上尽是不爽的表情,可也没人傻到去撞马。

  几个人躲在道路的一旁,看着那马上的驿卒,不过倒是没人骂上两句,似乎对这样的人,骂了也是脏了他们的嘴。

  等那驿卒骑马走远,其中一个公子才看向那边的背影嘀咕道:“小南门来的,该不是南昌那边院试出结果了吧。”

  “什么南昌?南昌出什么事儿了?”

  “他说南昌的院试,你去考过?”

  “府试我要过随便过,就是不想,院试还是算了,听说那老头挺较真的,凭白丢了面子。”

  “你家有人去考院试?你爹在外面的儿子。”

  “啊?宏福,你还有个兄弟啊,哈哈”

  几个公子在路边就是笑闹成一团。

  “去去去,说什么呢,你们余家还是自求多福吧,你大伯不是在浙江任上,这次浙江那边倭寇闹得那么凶,小心你大伯也吃挂落。”

  说话这人自然就是张宏福了。

  张家的心思其实和吴家也差不多,一来本身就算是亲戚,二来对于他们这样的武将家来说,有个读书科举的亲戚也是好事儿,要是魏广德能够入朝为官那就更好了。

  现在大明朝就是文官集团的一言堂,就算是皇帝,很多时候也不得不考虑文官的利益,毕竟整个国家都被他们掌控着。

  而刚才说笑张宏福的那位,则是德化县的士绅家族余家的人,和他们张家也算有亲了,张富贵的女儿可是许给余家大伯的儿子了,不过貌似那人有点书呆子,叫他出来耍也不来。

  而余家现在拿出上台面的,自然就是刚才张宏福口中在浙江任职的他大伯,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榜进士余文献了,担任浙江右参议的职位。

  “呵呵,劳你关心了,我大伯没事儿,我们家已经收到消息了。”

  说话那位公子继续呵呵笑道。

  “说这么多也没说到点子上,不会是你二叔在外面有儿子吧。”

  很快就有人故意曲解张宏福的话,你爹在外面没私生子,那是不是你二叔在外面有了。

  “滚,是不是想吃爷一脚。”

  张宏福作势抬腿要踢的架势,当然,这一脚肯定也没真踢出去。

  “我有个小表弟儿,今年跑南昌府去参加院试了。”

  “小表弟?卫里的?”

  “嗯呐。”

  “哦,我知道了,今年卫里说出了个小文曲星,才特么的十三岁的样子,我记得,还真是,你姑妈不就是嫁到彭泽那边了,真是你表弟啊。”

  “走,去衙门问问。”

  “那是我表弟的表弟,也是,走,过去问问。”

  张宏福想想就说道,以衙门的效率,看着天色,就算送来消息怕也是明天了,正好看见,不如直接上府衙找人问问。

第110章回家

  “爹,爹。”

  张世贵和张富贵正在花厅里喝茶,这段时间日子过得不错,那批从浙江运回来的丝绸和棉布很好卖,也就是茶叶走势稍微差了点。

  两个人正在商量生意上的事儿,耳朵里就听到张宏福的声音,而急促的脚步声也很快传来。

  张宏福气喘吁吁的掀帘子进屋,就看见张世贵脸色很不好。

  “多大的人了,做事还这么冒冒失失的,平时怎么教育你的。”

  张世贵看到自己儿子这个样子,一点没有平时教育他的稳重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

  “大哥,消消气,宏福这可能是有什么好事儿,这才急急忙忙跑来报喜。”

  张富贵在一边笑呵呵的劝解道,一边给张宏福打眼色。

  “是,爹,我错了,以后一定注意。”

  张宏福看到二叔的眼色,急忙先认错道。

  看到儿子认错了,张世贵气也消下去一些,这才问道:“什么事儿,说吧。”

  “我刚从府衙那边回来,魏广德那小子,真的过了院试,现在是秀才了。”

  张宏福急忙开口把打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什么?”

  “啊?”

  张世贵和张富贵都同时惊讶了一声。

  说实话吧,十来岁就中秀才的不少,可一般都是十六七岁才中,可是魏广德才十三岁啊。

  两兄弟收回落在张宏福身上的视线对望片刻,张世贵才悠悠说道:“还是老爷子眼睛毒,说最好结交下魏家,我开始还以为这是因为我们这边的人里,其他那几家的小子都不成器,只会遛鹰斗狗,也就魏家还有个小子还像话,能读书,还有点考科举的样子。

  还真没想到,说不好还真是挖到个宝了。”

  “十三岁的秀才,给他十五年考六次乡试,还不到三十岁,都还能再考。

  大哥,说不得老魏家还真能出个进士老爷了,以后要是入朝为官的话,咱又有了个有力的臂助,还是文官老爷,有时候说话可比公爷那边还管用。”

  张富贵也开口接话道。

  “南京那边说好了?那个魏文才接管崩山堡?”

  张世贵想了想才说道。

  “基本没跑,除非北京那边有人反对,那就没办法了,不过最怕的还是右军千户这个位置。”

  张富贵急忙回答道。

  “魏勐那个卫镇抚的差事算是定下来了,你回头找找,在这九江城里给他弄个好点的宅子,怎么说都是亲戚。”

首节 上一节 62/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