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693节

  魏广德声音宏亮,传进所有人的耳中。

  大家先是不约而同看向魏广德,见他已经伸手从袖中摸出一份奏疏,这才又重新稳坐。

  “江西?何事?”

  李春芳惊诧问道。

  前两月,江西蓝户作乱刚刚平息,不管是内阁还是六部,其实都怕听到有这里的消息。

  “首辅大人,江西巡抚刘光济数月时间巡视江西各府县,按他所说,地方上对去岁朝廷强推停罢一条鞭法甚为不忿,民间也深受繁杂赋役之苦,所以奏请在江西恢复一条鞭法征收赋役。”

  魏广德嘴里说道,起身把手里奏疏送到李春芳手中。

  “一条鞭法.”

  李春芳当然还没有老糊涂,去年是葛守礼坚持要停罢此法,理由是山东一地因执行此法闹出乱子。

  那时候为了求稳,徐阁老和他们商量以后也就依了葛守礼的提议,在向隆庆皇帝上奏时也说了许多一条鞭法的缺陷,故而朝廷下旨停罢。

  只是没想到,才一年时间,江西那边就有人上奏请求重新恢复此法。

  李春芳没有马上表露态度,而是低头翻看刘光济的奏疏,看完后又递给陈以勤。

  这个事儿,本来应该是内阁阁臣关起门来先讨论,魏广德一开始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拿出来,可户部尚书马森就在这里,重新恢复一条鞭法,户部其实才是直接责任人,索性干脆现在提出,看看马尚书的反应。

  “父老预算无亲徭之苦,无鬻产之虞,无贿赂侵渔之患。”

  陈以勤看的比较认真,到最后还念出刘光济奏疏里最后的总结,显然很认同这份奏疏。

  其实,魏广德一早并没有就恢复一条鞭法和陈以勤、殷士谵等人商议,因为他其实知道,一条鞭法在江南大部分地方可以实施,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对于北方确实不利,还需要因地制宜进行修改。

  不过只江西一地,百姓确实热切希望恢复一条鞭法,简化官府征税的手续。

  光是今年恢复的夏粮秋税,民间已经闹出几次乱子,百姓嫌官府反复征收,最关键的还是征发的徭役,在民间是怨声载道。

  徭役可不是那么好服的,不仅要远行,还要自备吃食,对许多人来说,被拉去服徭役,其实和送死无异。

  他们能够承受耕种之苦,却实在难以承受那些工程的上工,实在是官府的人为了快速完成进度,基本上不把征发的役民当人,都是死命的使唤。

  服徭役者那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个人看个人的造化。

  可若是有官府拿银子招人就不一样了,至少把人往死里用是不会的.

  官差克扣工钱,自然是希望人越多越好,这样他们的油水才足。

  若是把人累死了,以后谁还敢来打工。

  毕竟,一个是给朝廷提供无偿劳力,而一个则是有偿,两者是有本质不同的。

  刘光济在奏疏里,对此也是表述的非常详细,让看过的人都感同身受,对他们产生怜悯之意。

  陈以勤看完后,默不作声把奏疏递给张居正,随着阁臣看完,又递到马森手里。

  他是户部尚书,管的就是这个。

  马森在看过刘光济奏疏后也有些犯难。

  上一任户部尚书葛守礼才强行推动全国停罢一条鞭法,难道第二年就要在自己手里恢复?

  其实他在户部这段时间,也知道下面许多人对葛守礼的保守固执非常不满,尤其是当初停罢一条鞭法乃是葛个人的一厢情愿,在户部并未得到广大的支持。

  不过涉及到国家大政方针,马森现在也不好表态。

  等所有人都看过后,魏广德才说道:“今日看到刘巡抚奏疏,我才理解为何江西多地之前一直执行一条鞭法而相安无事,虽然我大明南北有差,可我还是希望朝廷能准了刘巡抚这道奏疏,让江西恢复一条鞭法的执行。”

  “江西如此,湖广亦然,吾也多次收到湖广官员的请求,希望能在朝廷提起此事。”

  张居正这时候忽然插话道,竟是支持魏广德的言论,甚至还隐隐有借题发挥,在湖广也实行一条鞭法之意。

  “其实,一条鞭法能够在各地存在,本身也说明某些地方确实适合此法,否则百姓也不会有此诉求。”

  李春芳倒是比较中肯,说出一条鞭法存在地域差别,有些地方合适,有些地方不合适。

  不过,最关键的态度却是没有显露出来。

  “马大人怎么看?”

  陈以勤开口问道。

  马森只是犹豫片刻就道:‘兹事体大,我需要回部和下属商议。’

  马森心里还是有一些顾虑,打算回衙门,召集侍郎、郎中商议后再给出态度。

  毕竟刚刚被户部停罢不过一年,又要恢复,对户部的影响也是不好,显得户部定决策有顾此失彼之嫌。

  民间和官场才不会考虑当初此政策是葛守礼一手促成,即便是在户部就遭遇到很大的反对。

  随后,其他如礼部、吏部、兵部等都态度暧昧,实在是这事儿和他们干系不大,也就是北方官员如杨博提议,北地各省暂不实施,而在南方最好交给地方上自行决定。

  “不若这样,先让江西一省试行,待推行后根据成效,再逐渐推开,至于北地,等江西完善制度后再择一府尝试,缓缓行之。

  一条鞭法自见山公提出后,时户部尚书梁材据此编写编审徭役奏疏,此后各地都有府县尝试以此法征收两税,结果有好有坏,然并不妨碍各地先后尝试。

  可见,此法虽有弊端,然依旧有可取之处。

  不若朝廷借此尝试,不断完善,以将其定制,为我大明永世之用。”

  张居正又开口说道。

  他口中的见山公,指的是嘉靖朝初期内阁次辅桂萼,正德六年进士。

  嘉靖初年,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凭借大礼议进入朝局。

  嘉靖三年升任翰林院学士,嘉靖四年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嘉靖六年历任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

  嘉靖八年兼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参预机务,继张璁为内阁次辅,不久被人弹劾致仕,嘉靖九年被重新起用。

  其向嘉靖皇帝进《任民考》一疏,主张实行“一条鞭法”等措施进行改革,在杨一清等人的阻挠下被迫停止,于嘉靖十年正月告老还乡。

  其在官场最后时间里如此跌宕起伏,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在他向嘉靖皇帝上的《任民考疏》,疏中表达出的意思正是几乎所有世家豪强最反对的事务。

  桂萼提出重新清丈天下土地,取消照黄册派定年份轮役的老办法,改以一省之丁粮供一省之役。

  在桂萼的赋役改革计划中,均丈土地是改革的前提条件,因为一条鞭法的实施本质上就是要摊丁入亩。

  他认识到只有把欺隐的土地清理出来,登记入册,朝廷按丁产佥派徭役的原则才能切实贯彻。

  时户部尚书梁材根据桂萼的建议,规定了新的赋役征法:“合将十甲丁粮总于一里,各里丁粮总于一州一县,各州县丁粮总于一府,各府丁粮总于一布政司。

  而布政司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内量除优免之数,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斟酌繁简,通融科派,造定册籍,行令各府州县,永为遵行。”

  桂萼在改革方面承续了赋和役合并以及化繁为简的趋势,把各种役目并为一项,按丁粮一次编定,俱于秋粮征收。

  之后的张居正在万历朝所强推的“经济改革”,其实本质就是桂萼在《任民考疏》中的建议变成现实,即清丈天下田地和实行“一条鞭法”。

  张居正之后遭遇的反攻倒算就可以想到,当初桂萼在上奏《任民考疏》后所面对的,来自各方的政治压力。

  他的执政思想没有实施,或许是他能够寿终正寝的原因,否则他的下场只怕会比张居正还要糟糕。

  显然,张居正其实是桂萼的忠实拥泵,他把桂萼没有做成的事做成了。

  只不过没有教出好学生,让万历皇帝把大明好容易形成的改革成果给亲手毁掉。

  后世人都说“明实亡于万历”,其实也并非虚言。

  看到张居正这么支持执行“一条鞭法”,魏广德也并不意外,只是乐呵呵向张居正点点头。

  “逸甫,你对刘光济的奏疏,可有何意见?”

  李春芳又开口问次辅陈以勤,也想听听他是什么态度。

  “首辅大人,我支持在江西试行此法,至于是否要天下推行,还是等江西实施以后再说。”

  陈以勤笑道。

  “马尚书,内阁并不反对刘巡抚奏疏,回内阁后你大可和下属说清楚。”

  李春芳笑着对马森说道。

第677章驳回

  第二天,魏广德就在内阁值房看到了户部送来的第一份奏疏,是关于限制勋戚五世庄田数额的奏疏。

  昨日阁议散会后,马森就回到户部,安排人连夜将奏疏改好,今日一早就递送到内阁。

  而内阁中书在分发奏疏时,自然把户部的这份奏疏直接送到魏广德的值房。

  和昨日所说一致,世勋限庄田二百顷,戚畹一百顷,废绝者庄田入官,但先世丘墓尚在者,其田二百顷者量留五顷,百顷以下者量留三顷,以资供祀之费。

  对赐田不载册者,令其覆核陈书,本无其田者入官,奸民隐种者悉数追夺。

  魏广德复核无误,当即票拟“可”,放在一边,准备晚些时候统一送入宫中,呈皇帝御览。

  之后,魏广德又处理几份奏疏,很快一份宣大奏疏出现在他眼前,还有兵部覆议。

  就在上月,宣府总兵官马芳亲率所属参将刘潭等千余人,出独石边外二百里袭击虏骑,于长水海子败之,还入边未至,虏追及于鞍子山,马芳等复战又败之,前后擒斩共八十余人,夺马四十余匹。

  宣大总督、侍郎陈其学及宣府巡抚王遴以捷闻上报请嘉奖,兵部覆议,拟芳银四十两、纻丝二表里,荫一子正千户。总督侍郎陈其学四十两,二表里。巡抚王遴三十两,一表里。各升俸一级,兵备副使方逢时,参将刘潭各银二十两等。

  对兵部提议的嘉奖,魏广德自然是认可的,这也是惯例。

  不过做上阁臣时间不长,魏广德需要考虑的更多,他还要拉拢兵部等六部这些要害部门。

  到了阁臣这个级别,一些影视剧里说的做孤臣,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手底下没人,制定的政策可能都没人会尽心竭力去完成,需要在六部建立自己的班底。

  而他要拉拢的人,首选自然就是各部的尚书和侍郎。

  想想当初陈以勤入阁时,也是诚惶诚恐,担心遭到孤立,还是魏广德给他建议,不仅找来老乡赵贞吉做了侍郎,还把王廷推到都察院担任左都御史,初步在朝堂上建立起自己的实力。

  魏广德倒没陈以勤那么多顾虑,至少工部是支持他的,还有一帮原裕袛出来的官员,不过,他也必须考虑拉拢更多的官员为他驱使。

  写下赞同兵部提议的票拟后,魏广德在最后又以秋防无警为理由,赞赏兵部今年对北地防务工作做得扎实,建议对兵部从尚书到侍郎、职方司郎中等都应嘉奖表彰。

  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表现出自己的善意,总会有人投其所好来府上拜见。

  接下来有看了几份奏疏,魏广德就有些坐不住了。

  在吏部和礼部的时候,他需要处理的文书可没有这么多。

  就算当初校录《永乐大典》,每天也就是看几本,还不一定会一直坐在值房看,有时候天气好,他还会把桌椅搬到庭院里。

  可现在进了内阁,当然不能再那么随便。

  坐着处理了半天奏疏,魏广德起身就出了门。

  长期坐着处理公务,对身体肯定是不好的,现在不注意运动,以后上了岁数可就有的受。

首节 上一节 693/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