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729节
可惜,朝廷的老库都已经耗尽了,他没那个命。
现在朝廷的赤字越来越大,财政压力已经让他无法继续操持。
严嵩那里学来的本事,已经很难维持住朝堂,所以他选择急流勇退,把难题交给其他人,自己风风光光回家。
三则是内阁中已有高徒张居正辅助,无需自己操心。
现在的隆庆皇帝,明显更加信任从裕王府出来的人,他也没必要自找不自在。
至于面前这位,“丹阳大侠”邵方是何路神仙,他也不想去深究,他一个从未掌握权柄的人,就染指庙堂最高权力,能成功吗?
没准是个骗子,或是圈套。
基于以上考虑,徐阶很果断拒绝了丹阳大侠邵方的建议,不过也是很婉转。
“多谢邵员外关心,不过老夫年事已高,确实不能胜任朝堂重任这才告老还乡,颐养天年,所以起复一事,老夫就不去多想了。
现在朝堂上有李春芳、陈以勤两人坐镇内阁,都是做事精细谨慎之人,误不了事儿。”
徐阶当然不知道在丹阳那地方,卲方都是被人称为“大侠”,不过看他衣着穿戴知道家境殷实,所以才用“员外”称呼。
员外在古代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在正员官职的前面加上员外两字以示区别。
不过到了明代,员外一词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员外逐步演化为一个隔离于朝廷大员外的闲职,政治属性淡化,渐渐的只和财富挂钩了。
地主、富豪可以通过捐赠获得员外称呼,员外也特指从官员含义转化为地主、豪绅的代名词。
邵大侠在徐阶这里碰了一鼻子灰手,顿时觉得没脸继续留下,本来还想着在徐府吃过晚饭,拉近些关系再走的。
告辞离开徐府回到客栈,卲方就叫手下收拾行装,他现在只能前往河南新郑,去找那个被弹劾致仕的高拱高阁老了。
前往新郑的路上,卲方也在思考,觉得徐阶的拒绝,或许和自己没有清楚表达自己手段导致的。
他只说帮徐阶游说,帮助他官复原职,却没有说更多。
若是告诉他用半年时间游走朝野上下,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网,再找机会和宫里人搭上关系,这样一步步徐徐图之,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届时由宫里人先向皇帝提出复起之事,自己建立的朝野关系网再大造声势支援,大事自然可成。
或许,自己对徐阶说的那些话,听在那个老头耳朵里,还以为我是个骗子吧。
这次,卲方对面见高拱是上了一百二十个心,反复推敲话语了的措辞,务必要把意思表达清楚。
卲方自以为是自己表达不够清楚,让徐阶误会他是个骗子,哪里知道徐阶致仕背后那许多的原因。
其中更深层次的东西,都不是普通京官能打听到的。
一行人到了新郑后,等他准备好一切走进高拱家门,遇到的却和在华亭徐阶家里完全不同的遭遇。
依旧是红包开路,顺利的敲开了高府的大门,只不过他的信息传到高拱耳中,对于不知道哪儿来的一个土财主,因为送点钱就想见到他,高拱表示他不屑和这样的人见面。
所以卲方进了高府,在待客的厅堂也被让他进来的管家命人好生招待,又是端茶,又是送糕点,礼数算是做足了。
不过高拱直接把人晾在花厅,并不打算见他。
“那个丹阳来的问起,就说我在写书,没空见他。”
高拱对管家吩咐一句,就不再理会。
京城里那些官老爷,大多都不被高拱正眼瞧一眼,更何况是一个乡野村夫。
要不是管家看到礼物清单把人让了进来,这种人是不配进高家宅邸的。
“老爷,那个邵公子说有机要事和你面谈.”
管家收的红包不小,也算有些操守,即便看出高拱心情不好,可还是尽业的努力争取了一把。
这也是吃准了高拱的脾气,对外人是一个样,像他这样的自家人,高拱的态度又是另一个样。
“呵呵.就他那样的人,还有和机要之事。
让他在花厅那边等着就是了,等不及要走也别拦着。”
高拱随口就说道。
高拱说自己要写书,也不是作假,从京城回到新郑老家,气了几天后他也开始给自己找事做。
人是不能闲下来的,容易出毛病。
对于读书人来说,正经事无疑就是写书立说。
高拱把自己这些年写的文章,还有他喜欢的文章精挑细选,打算做成一部书稿,然后印制出来。
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后,为了出版是煞费苦心,可对于高拱来说,不过就是费点银子就解决的事儿。
他的好友中就有人家里经营着书铺这门行当,除了四书五经一类可以常期卖的书籍被刻成雕版印制外,也会对外找穷书生抄书,抄的也就是一些比较冷门的书籍。
高拱自己编自己的书,他感觉生活很充实,即便心中依旧放不下朝廷,可毕竟已经被撵出来了。
到了晚上,高拱此时早就把花厅里的卲方给忘到脑后,让人准备晚饭的时候,管家又才提到:“老爷,丹阳那位邵公子还在花厅那边,要不要准备晚饭?”
“人还没走?”
高拱皱皱眉,晾了半天还以为人早走了,没想到还留在那里。
“他下午怎么过的?”
高拱开口问道。
“那邵公子只是坐着,喝了茶,也吃了点心,其他什么也没做。”
管家急忙答,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帮人说话,毕竟那份红包不轻,而他也提醒自家老爷两次,够这个价了。
“养气功夫还行.”
第707章动心
“养气功夫还行,既然人吃了点心,就不用准备晚饭了。”
高拱听到卲方在花厅等了一下午,就是喝点茶,吃点心,觉得自己不管出于礼节还是什么,都有必要露一次面。
不然消息传出去,只会说是他高拱失礼。
“晚饭后过来,带我过去和他见一面,看他找我到底有何机要事非要面谈。”
最后,高拱还是对管家吩咐道。
虽然是因弹劾被迫致仕,可高拱回家后这段时间,四面八方前来府上拜访的人可不少。
来的人太多,各自的目的也不同,让高拱都觉得很难应付,所以对于这种不请自来的访客,高拱就是心有不喜的。
等他吃过饭,在管家的带领下来到花厅,第一次和卲方见面。
这次卲方吸取前次教训,之前以为自己掏银子帮人谋求复职应该被对方隆重礼遇,所以行为做事还有那么一点优越感,现在见到高拱,即便心有不甘却还是快步上前行礼。
“别叫阁老,老夫已经致仕,现在只是乡野村夫而已。”
卲方见面就喊“拜见高阁老”,高拱急忙撇清道。
“怎么会,高阁老高风亮节邵某佩服,即便遭奸臣所害,可终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卲方忙接话道。
这就是他才行目的,自然上杆子搭话。
“邵公子请坐下说话。”
高拱已经坐到自己的主座上,伸手示意卲方也坐下,然后就闭嘴不言,听听他此行目的。
若是受好友所托,前来送信或者其他,按说卲方来到府里的时候就会交给管家才是,他也会热情招待。
可是没有,那他来此的目的就值得考究了。
高拱不管怎么说都是入朝为官多年,该有的谨慎还是有的,虽然看似大喇喇的,看谁都一副瞧不起的样子,可遇事还是很沉稳,不主动搭话,让对方先来。
“邵某受朋友所托,欲往京城一行,路过新郑得知高阁老在家,特来拜会。”
卲方坐下后,开口缓缓道。
“不知是哪位朋友?”
听他这么说,高拱心中一动,自以为是自己故旧的后辈,表情和缓了一些。
不过卲方说出几个名字后,高拱就微微摇头,都没听过的名字,只有一人似乎以往在公文里见过。
等卲方将这些人说完,高拱已经完全没有了兴致。
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因为各种罪名被罢职的小官,最大也不过五品,放在往日都不如他法眼的东西。
感觉是被消遣了,高拱心中已经有些怒意。
不过想到对方所送厚礼,也不便翻脸,既然人已经见过自然就打算送客,就在他准备伸手端茶的时候,耳中就听到卲方说道。
“我这些老乡当初为官时受奸人压迫,或是辞官归隐,或是被朝廷下文罢免,今儿受他们所托前往京城,看看能不能帮他们起复。”
“呵呵.”
高拱只是微微捋着胡须,笑笑就是不说话。
是的,高拱都懒得和他多说,闹半天就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估计以为用钱开路就能帮这些人谋求复起,真是痴人说梦。
掮客,京城倒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人,舍得花银子砸,砸开吏部官员的门,帮他们背后的金主重新获得朝廷的委任成为官员。
可惜了。
高拱心里暗探一声,终究和他无缘。
“在下也听闻高阁老为人,气本高明,才兼谋断,当为社稷臣,可惜天不遂人愿,遭小人嫉妒,如今奸人已去,不知高阁老是否有回朝打算?”
卲方又开口说道。
“呵呵,老夫已经致仕,在老家休养生息,含饴弄孙,日子也是惬意的很,就不想朝廷大事了。
有李公、陈公他们辅佐陛下,朝政当顺畅。”
高拱只是轻笑,随口说道。
他自认为已经看明白眼前之人此行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帮一些老乡起复,想往京城钻营,知道他被百官弹劾离职,估计就是想从他这里再捞笔银子去京城活动花销。
赶一只羊是赶,赶一群羊也是赶。
“若我说我有办法让高相重回内阁,执掌首辅大权呢?”
卲方看出高拱回答很是敷衍,显然并不相信他的话。
说实话,卲方其实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