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746节

  朱衡摇头否认,不过最后还是多了一句嘴道:“善贷,你知道这试制两门炮,需要多少铜料吗?”

  听到朱衡问起这话,魏广德当然是摇头,他哪里知道这些。

  “至少要五千斤。”

  朱衡伸出一个巴掌说道,“也只能等这炮多造一些出来,匠人们熟悉以后,再考虑试着用铁料打造一批看看。”

  “五千斤?”

  魏广德听到朱衡的话,顿时大惊。

  按照朱衡所说,那造一门这样的炮怕不是单炮重达两千多斤?

  到这个时候,魏广德才意识到,他想提前发展出大明的红夷大炮是多少的愚蠢,这特么得废多少银子?

  就目前大明朝的财力,就算真弄出红夷大炮,这东西能造的起多少?

  “朱尚书,这铜料换成铁料,成本能降多少?”

  魏广德知道大明朝这年头制造的大炮原来主要是用铜料打造,不过现在更多是用铁料。

  铁料换铜料,其中成本下降很多,这点魏广德知道,可到底有多大的差价他就不确定了。

  “如果是铜炮的话,炮壁就不用那么厚,因为铜炮不容易炸膛,铸造也更加容易。

  而换成铁炮,炮壁就需要更厚,更废料,重量自然也更大,但是不管怎么样,成本也会降大半,我估计三五倍还是有的。”

  炮没出来,到底要废多少银子,朱衡也不知道,只能按照当初造佛朗机炮的成本来说。

  从军器局出来,魏广德就回了内阁处理公务。

  平静了半年的隆庆三年,终于在前几天有广东奏疏送到京城,广东潮、揭、浦、惠诸县郭明、胡一化、陈一义聚众起义,声势相倚,抗拒官兵。

  其实郭明、胡一化、陈一义等人上山为盗的时间也不短,之前是小打小闹,官府虽然发下海捕文书可也没太当回事。

  可近一年情况开始右边,各家山头不仅大肆扩充人马,还开始主动出击,不再守着之前的一亩三分地。

  以前官府和商人因为知道这些山匪强盗存在,还可以绕道而行,避一避,可现在他们四处流窜活动,自然就不能再坐视不理。

  不过官府连续发动数次围剿都为成功,自己反而损兵折将。

  官府因为连番受挫而士气低落,而盗匪一边则因为胜利士气高涨,到现在终于报到京城,要发大兵围剿。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陕西,陕西洛南县矿工何术等聚众三千余人,占所白花岭诸矿洞十八所,官府久捕不获。

  所以这两天兵部的人也常常来内阁,商议调集官兵围剿的事儿。

  按照目前的情况,广东那边肯定是十万火急。

  按照地方官府的尿性,不是被逼急了,是万万不敢往京城报的,那是能隐瞒下来就继续隐瞒,毕竟涉及到官员考察,这可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官帽子。

  所以,昨天兵部基本上拿出一个章程,命令总兵郭成、兵备佥事杨芷、监军副使江一麟等率官军分路进剿,务必争取一举把广东盗匪一网成擒。

  而陕西那边情况则更为负责一些,毕竟矿工武装起来后,战力也是不俗,且那些矿洞多为易守难攻之险要地势,所以兵部还没有拿定主意,是否要调边军参战。

  要知道,现在即将入秋,很快九边各地都要面临来自草原虏骑的威胁,边军的调动要极为慎重。

  魏广德回到内阁,屁股还没坐热,陈以勤就从门外走入,顺手还把门关上。

  魏广德奇怪,刚起身,就见陈以勤已经快步走到他身旁,低声说道:“善贷,出大事儿了。”

  “何事?正甫兄,咱们坐下说话。”

  魏广德一皱眉,随即拉着陈以勤坐到会客的椅子上。

  “我刚从宫里出来,陛下适才召我觐见,说打算召高拱还朝。”

  陈以勤面色严肃的说道。

  “啊?”

  魏广德不觉惊叫一声,随即反应过来,压低声音问道:“陛下怎么会有这个心思?难道内阁处理政务没有让陛下满意?”

  陈以勤摇摇头,“具体怎么回事还不知道,但应该和那个卲方有关。

  应该是不知道他走动说通了宫里那个大太监的关系,否则很难理解为什么陛下会生出这个心思。”

  魏广德都懒得去问陈以勤的答复,就算是隆庆皇帝问他的意见,他也只是表现出欢喜的样子,高高兴兴说支持高拱回来,还是直接加入内阁。

  高拱和隆庆皇帝的关系,容不得他们说半个“不”字。

  有资格说一说的,也就只有李春芳和张居正。

  想到这里,魏广德当即问道:“首辅和叔大,陛下那边可以有召见?”

  “我从乾清宫出来的时候遇到逸甫,不过身边跟着传召的太监,所以我没好和他说这个事儿。

  刚回来的时候,首辅大人和叔大也被陛下召走了,估计很快就会有人来传召你过去。”

  陈以勤分析道。

  “只能看首辅和叔大的了,若是他们也支持,高拱还朝就大局已定不容更改了。”

  魏广德皱眉,有些后悔当初的决策。

  知道卲方这个人的时候,就该想办法把人办了,不该留他在京城活动。

  “今晚,我打算邀请腾祥喝酒,问问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陈以勤看着魏广德,低声说道。

  “那我这就联系下陈矩,看看他是否知道宫里是谁在给高拱说话,孟冲,还有陈洪,冯保?到底是谁,难道不怕激怒旁人?被群起而攻之。”

  魏广德到现在都觉得难以理解,这些宫里的太监不该这么蠢笨才是。

  高拱回朝,皇帝的宠信不仅会力压外廷百官,更是会对内廷太监构成极大压力。

  谁不知道,高拱是最看不得阉人。

  “腾祥现在是内廷第一人,他应该不至于,就看孟冲是不是和高拱私下达成什么协议。”

  陈以勤这时候低声说道,“估计一会儿陛下还会召见你,知道该怎么说。”

  魏广德闻言只是点头,这种事敏感,可不能在皇帝面前表现出对高拱不满的情绪。

  当初只想着遮蔽皇帝的耳目,让他想不起高拱,此事也就过去了。

  就是现在,内阁处理奏疏也非常注意,那就是不提及高拱的名字,就是怕隆庆皇帝看到。

  最终,两人也只能相视苦笑结束今天的会面。

第721章内外廷分裂

  不多时,殷士谵就回到内阁,马不停蹄就进了陈以勤值房。

  进门后看到魏广德,只是略微惊讶了一下,就开口说道:“这次怕是没办法了,陛下要高拱回来。”

  “坐吧,逸甫,此时陛下既然已经有了决断,自然不容易更改。

  就看李首辅和张叔大能不能在陛下面前说点什么,先前陛下问我的时候,也只能支持陛下的话,你应该也是说好吧。”

  陈以勤一脸苦笑看着殷士谵说道。

  “怎么不是,难道还能说高拱的不是吗?唉”

  殷士谵很郁闷,坐下后就低着头,“我就纳闷了,都一年多快两年了,陛下怎么又想起他来了。”

  “若是陛下想起来的倒还好,我最担心的是宫里有人和高拱取得联系,那就危险了。”

  陈以勤却是说道,“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这个事儿,外朝的奏疏,决计不会有涉及高拱的,所以要么是陛下想起来他,要么就是陛下身边有人提到他的名字。”

  殷士谵听到陈以勤的话,猛然抬头,“肯定是那帮阉狗,奸佞小人作祟。”

  “逸甫兄,慎言。”

  魏广德看殷士谵的情绪,急忙低声提醒道。

  “李春芳和张居正一起被陛下召去,应该也不会反对召回高拱。”

  殷士谵这时候看着魏广德说道:“到时候陛下招你过去,你也不要反对此事,让陛下心生不喜。”

  魏广德点点头,他当然知道该怎么做,这个时候触怒皇帝绝不是明智选择。

  接着,陈以勤又把他今晚邀请腾祥喝酒的事儿说了,又说了魏广德会找陈矩,打听宫里的消息。

  在这点上,殷士谵还真帮不上什么忙,他在宫里并没有太多布局,以前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已经离开京城。

  果然,不多时,乾清宫就有太监前来内阁,隆庆皇帝宣他觐见。

  很明显,隆庆皇帝这会儿对紫禁城的掌控还是很全面的,魏广德之前不在内阁,所以宣召太监都没有来召他过去。

  而他才回来不多久,乾清宫那边应该就知道了消息,人跟着就派过来了。

  而就在此时,位于紫禁城西面的司礼监正堂外,一众随堂、各房掌司和典簿等大大小小的太监全部被撵了出来,如鹌鹑一样瑟瑟发抖。

  而在司礼监正堂里,一群内廷大佬正在激烈争执,而中心点自然是坐在右侧的一个老太监,而他自然就是御用监掌印、秉笔兼东厂太监陈洪。

  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陈洪和隆庆皇帝的一些交谈看似隐蔽,但是总有只言片语被人听到。

  在皇帝开始召见内阁阁臣,提出召高拱还朝的意思后,消息就如潮水般扩散,传递到内廷大佬们的耳中。

  而稍加打探,矛头就齐齐指向了陈洪。

  “陈洪,还真有你的,我是没想到你居然吃里扒外,我估摸着高拱回来,一定是要帮你把我办了吧,啊,想取而代之。”

  腾祥阴冷的目光看着陈洪,如果说一开始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是一脸不可置信,可当确认和得知在隆庆皇帝面前为高拱说话的人就是陈洪以后,腾祥自然就猜到他这么做的目的。

  大太监张宏这会儿也是一脸不善的看着陈洪,冷笑道:“陈公公,咱们内廷的规矩,可是算被你给破了。

  以往看你们在皇爷面前邀宠,我们这些出手慢的也只能心怀嫉妒,除了挖空心思想着法的讨皇爷开心,也没有想过联络外廷的人。

  你可真行啊,嘿嘿”

  “陈公公,你就没什么好说的吗?杂家还真的好奇,你怎么会和高拱联系上,是你主动找他还是他来找的你。”

  冯保也是一脸促狭的看着陈洪,眼神中阴晴不定。

  其实,内廷的太监当然不可能和外廷没有丝毫接触,可是在内廷的他们,也是大家都有要墨守成规的规矩。

  外廷的人要求到内廷来,当然是收银子办事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可是对于外廷中一些对他们这些太监不善的人,他们也会联合起来针对他,不会给他半点帮助,给多少银子都不能伸手去拿。

  这样的人不多,但恰恰本朝就有一位。

  当初那位被外朝排挤的时候,内廷的人偷着乐就算了,也是没人帮他说话。

首节 上一节 74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