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77节

  “行,你想去也得过得了你家老爷子那关。”

  魏广德不想说什么了,也就是张宏福一时兴起,估计看着汤克宽在那边打了几个胜仗得了嘉奖。

  “要有百战百胜的法子就好了。”

  张宏福叹口气说道。

  他很清楚,他是家里的独苗,是不可能上战场去的。

  就在他们在厢房里聊天的时候,在内院书房里,张庆也召集了自己的忠心手下在商议。

  “后军千户所那边要是压不住的话,那我就派人过去。”

  张庆此刻心情并不太好,实在是后军千户所的那些百户太嚣张了,一点不把卫指挥使司放在眼里,居然有闹饷的意思。

  “张大人,后军千户所那边我才刚过去一年,实在掌控不住,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收拾了那些刺头。”

  新任的后军千户急忙躬身说道。

  原来的后军千户,因为前几年整顿不利,终于在今年被拿下,换上了张庆手下的人。

  只是,这个卫所长期散漫,现在九江卫想要加强下面卫所的训练,结果后军千户所下面的百户一个个比谁都跳的高。

  没办法,九江卫之前为了保证十个百户所战力,保证他们钱粮的供应,进一步压榨了其他百户所应该分配的军饷,那些人早就怨声载道。

  “半年时间,不准下面闹事,不训练可以,但是必须给我老实下来。”

  张庆微睁着略显浑浊的眼睛看着那人,然后一字一顿的说道。

  现在卫里权利分配已经完成,他是这次争斗的胜利者,不仅是因为有军功,更是因为有南京方面的支持。

  虽然现在手下掌握了两个千户所,但那只是名义上的,除了右军千户所被牢牢掌控外,对后军千户所的控制力非常弱。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下面的人不能闹事儿。

  “张大人,现在不仅是后军,其他各千户所其实都不稳定,许多人都对克扣那笔军饷供应那些百户感到不满。”

  后军千户虽然知道时机不合适,但是还是把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所以在这个时候,后军那边就更不能给我先出事。”

  张庆闭上眼,慢吞吞的说道。

  稍候,张庆才开口又问道,“彭泽那边什么情况,下面的百户还稳定吗?”

  这话明摆着就是问吴占魁的,虽然已经是指挥佥事,可是在老丈人面前,吴占魁依旧大气不敢喘。

  听到问自己,吴占魁急忙说道:“栋儿那边半个月前来了信,下面有两个百户有些怨言,不过已经处理了。”

  “回头你们告诉那些刺头,谁敢造次,我送他一家去浙江打倭寇去。”

  听到自以为完全掌控的右军千户所也有些不稳的迹象,张庆是真有点怒了。

  在他们这些指挥使看来,这些家伙都是烂泥扶不上墙。

  他们想尽办法才想到这样的方法应对上面的征调,确实,这么做影响了他们的荷包,可是钱能和命比吗?

  “就这么对下面说,谁不服,报个名单给我,我亲自送都督府去,送他们一家去浙江,那边现在缺人。”

  虽然只编练十个百户,是他们这些卫指挥想到的保命的法子,关键时候在战场上保护他们撤退编练的,可是对外却不是这么说的。

  扣了人家的钱粮,自然就是因为告诉他们不用他们上战场打仗了。

  只是在此之前,因为那些人看到真被派去了浙江,所以一开始大家也只是庆幸。

  可是现在,一年多了,浙江那边官军和倭寇打得不可开交,也没见到南京发来调令,而军饷却一直被扣走近半,自然有些人就开始有了不满。

  按规矩,自然是各扫门前雪儿。

  谁手上的人出了事儿,自然就要给卫里其他人交代,所以张庆才把手下人都找来。

  “魏勐,你那个总旗拉的出去吗?”

  虽然可以威胁那些人,但是必要的防备还是要有的。

  卫所两个镇抚,手上各控制着一个总旗的人手,相当于一个百户队的规模。

  是的,张庆打算一旦发现有不好的苗头,直接动用魏勐手上的人手抓人,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

  “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随时可以出动。”

  一直在下面打酱油的魏勐急忙站起来说道。

  “那就好。”

  张庆看似很是满意,随即继续开口说道:“你,还有占魁,你们和彭泽那边书信来往的时候,一定要告诫两个小家伙,那两个百户的人马,给我抓牢了,好好操练。”

  说道这里,张庆又扭头对后军千户说道:“你那边也是,两个百户队,给我操练好,上次浙江你也去了,应该知道,关键时候掉链子,怕是命都没了。”

  “是是是。”

  后军千户急忙点头应是,旋即又抬头问道:“大人,我们还要被派往沿海吗?”

  “如果是在南直隶或者福建、浙江,那早就派上去了。”

  张庆微微摇着头说道:“公爷一直帮忙在上面顶着,现在统管剿倭的是张经,这个老家伙有点不好说话。”

  叹口气又说道:“遇事留一手,总是好的。”

  两人一问一答间,没人注意到魏勐看向后军千户所千户的眼神中寒光一闪。

第136章小号将军炮

  晚上,魏广德跟着老爹回到家中。

  “你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学。”

  魏老爹打个酒嗝,对魏广德说道。

  魏广德只是稍微转身又调了回来,似乎有什么话想说的样子。

  “还有事儿吗?”

  “爹,明年卫里又要派兵去浙江吗?”

  因为张宏福的话,让魏广德以为他提前知道了什么,忍不住开口问道。

  “谁告诉你这个的?”

  魏老爹微微皱眉。

  卫里并没有得到过要再次调兵参与剿倭的命令,只是因为上次有了战绩,现任的兵部尚书张经到是一直想让九江卫再次出兵。

  “你别听信这些谣言,没这会事儿。”

  魏老爹很干脆的否认出兵传闻,免得魏广德又担心影响学业。

  魏广德在南昌落泪的事儿,魏老爹也听人说了。

  虽然一开始,只是在士子中传播,可早晚也会出圈的。

  魏老爹知道后,就更不愿意让魏广德为自己担忧,现在家里的重心,还是魏广德的举业。

  至于自己的官位,短期内是不要想继续升官的。

  现在摆在魏勐面前就一条路,就是有千户位置空出来。

  “没有就好。”

  魏广德点点头,随即小声说道:“今天听宏福的意思,他有点想去到沿海去打倭寇。”

  “哈哈.”

  魏老爹听了儿子的话,没有说什么,只是随意的大笑两声,“今天乏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就到了年关。

  这些年,大明朝各地的气候都偏冷,在魏广德他们这些读书人聚在一起,难免不提上几句。

  不得不说读书人之间消息还是灵通,这年头能读得起书的,家里肯定有财。

  在魏广德身边的同学里,除了士绅家族就是官宦之家,他们不少家里都有人走南闯北,自然带回来不少信息。

  魏广德这会儿跺着脚站在江边码头上,这里有一个小房子,是驻守总旗官休息的地方,虽然身前放着一个火盆,里面炭火还在燃烧,可是也抵不住从墙壁缝隙钻进来的寒风。

  “这里该修修了。”

  魏广德对身旁一个点头哈腰的总旗说道,这里是他的房间,不过这会儿暂时不属于他了。

  按照之前送来的消息,今天他大哥魏文才会带着新嫂子来九江府过年,表哥两口子也一起。

  门外两辆马车在那里候着,车夫也只能在身旁跺脚,天实在是太冷了。

  想起前两天在府学的时候听同窗们议论今年的天气,往年气温下降还算好,但是今年这天气,按照一些见多识广的同学的说法,都快赶上京城的温度了。

  最好笑的还是,居然有同窗说,早前还听家里人说过,南边琼州都下过雪,具体哪年倒是记不得了。

  琼州,那就是海南岛,好吧,那里下雪,怕是窦娥在喊冤。

  魏广德听到就当个笑话来听,自己后世那会儿,多少北方人冬天飞海南,为的不就是躲避北方的严寒吗?

  想起这两年二月的天气,想想以后要是自己考上举人,那个时候自己就要去京城应考,这酸爽.

  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外军卒进来对他说道:“大人,彭泽的快船到了,快靠岸了。”

  “好,我们过去吧。”

  魏广德闻言起身对身旁的张吉说道,又对那总旗笑道:“今天多谢你了。”

  说着话,魏广德从身怀里掏出一锭银裸子丢给那总旗,然后带着张吉就出了门,往码头走去。

  出门被寒风一吹,魏广德又忍不住拉了拉身上的披风,严实点,虽然不钻风,但是还是感觉冷。

  很快,魏广德就看到一条快船靠上码头,旁边的军卒搭上踏板,表哥和大哥带着两位嫂子也出了船舱。

  魏广德这会儿面带笑容,就站在码头上冲着那边拱拱手。

  一阵寒风吹过,刚从袖子里露出来的一双还微暖的手被这风一吹,魏广德只感觉一阵刺骨的寒意。

  没有在码头上多呆,魏广德接上两个哥哥和嫂子,直接让他们上了马车。

  随行人员搬上几箱行李,都堆放在马车后面,他们只能一路跟随进城。

  魏广德先送表哥吴栋去了舅舅的家,两个隔得很近,到是不用绕远路,之后才带着大哥到了家里拜见母亲。

  虽然接近年关,可是指挥使司还没有封衙,按规矩还有几天,所以老爹这会儿没在家。

首节 上一节 77/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