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787节

  “善贷,陛下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要户部采买宝物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没等魏广德开口,陈以勤就表态,他支持刘体乾,不能任由皇帝胡来,这样胡乱花钱用于自己享乐。

  其实皇帝要买什么,怎么花银子,只要是用内廷的钱,外廷都不好说什么,可现在是要户部给银子,就现在的财政形势,根本就没银子供他花销。

  看了眼后附陈以勤和殷士谵的名字,魏广德就明白了,他这是打算拉着内阁阁臣一起联名在这份奏疏上。

  “逸甫兄,这事儿有些难办。”

  魏广德有些为难的说道:“不知你是否知晓,陛下或已对刘尚书心生不满,若是你我具名上奏,怕是会起反作用,让陛下对他更加不耐。”

  于是,魏广德就把之前隆庆皇帝把他召入乾清宫问起这些年朝廷收支的情况说了出来。

  “要查朝廷收支,本该问户部,陛下却来问我,可想而知他对刘尚书的态度,此事闹不好,会让陛下认为我们沆瀣一气,联手欺瞒他。”

  最后,魏广德还是提醒道。

  陈以勤此事也是眉头微皱,他当然明白魏广德的担忧,不过还是有些不死心问道:“若是全体阁臣都署名呢?”

  “虽然陛下或许会认下此事,不过刘尚书去职也就不远了。”

  魏广德回答道。

  “如此,倒是难办。”

  陈以勤有些悻悻然说道。

  现在六部的官儿,最难做的就是户部,因为精通财政的本就不多,而朝廷又是入不敷出的局面。

  换人很容易,可是却很难找到接替他的人选。

  “把具名划掉,直接送进宫里去吧。”

  魏广德只好提议道,他可不希望陈以勤和殷士谵此时恶了皇帝。

  “兹事体大,我们还是去正甫那边议一议,看到底要不要联名。”

  陈以勤内心有所动摇,旋即开口说道。

  “好。”

  魏广德答应一声,随即起身就和陈以勤一起往旁边殷士谵值房走去。

  而此时高拱不在内阁,而是去了吏部。

  隆庆皇帝旨意最初只是署理,可是在杨博致仕时给高拱的旨意已经变为“掌部”,也就是说高拱的礼部尚书衔不是为了提升品级用的加衔,而是实打实的职权。

  所以,现在的高拱不仅是武英殿大学士,更是吏部尚书,有实权那种。

  既然成为真正的吏部尚书,高拱自然就得两头跑,虽然一些公文可以派人从吏部送到内阁让他审阅,但一些事的商议,却不能把人从吏部招到内阁。

  部里的事儿,当然还是在部里面解决最好。

  所以高拱时不时就要去吏部一趟,处理一些有争议的政务。

  出门的时候,魏广德才想起这茬儿,于是小声问道:“这奏疏你有把握让高肃卿署名吗?”

  “只要大家都署名,他不会不署,即便心里不愿意也会写。”

  陈以勤笑道:“你没发现吗?这次他回来改变了很多,不再是原来那样,一切都以自己的意志为主,强迫其他人都要同意他的意见,否则就会对你不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上次徐阁老的事儿把他教明白了。”

  魏广德笑道。

  “是啊,他算是明白了,可长此以往,权势就会更大,更难以制衡了。”

  陈以勤叹息一声。

  等见到殷士谵,晓以利害后,他沉默良久才说出了和魏广德类似的看法,对户部的陈情,还是不要参与好了。

  很明显,皇帝对户部退回他的旨意,现在不会有什么态度,甚至可能会褒奖,但实际上心里只会更恶了刘体乾,他的尚书位置已经不稳当了。

  这时候内阁再参与进去,说不定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就在他们在殷士谵值房讨论此事的时候,徐阶的信使也抵达京城。

  信使都是跟随徐阶在京城长期居住过的,对京城非常熟悉,所以进城后很快就持徐阶的帖子拜访了数个府邸,送上徐阶的亲笔书信,这才返回京城的徐府。

  虽然徐阶已经致仕回乡,原本的豪宅是嘉靖皇帝所赐,已经交回内廷,但徐阶在京城为官多年,当然也购置了自己的宅子,也就是徐琨那时候的住宅。

  现在留在京城的徐家人,都聚居在那里,也是徐家在京城的据点。

  而在当日散衙后,几位官员就收到了徐阶的书信。

  对于书信中的布置,不论如何,他们都只是记下,准备出手。

第756章艰难选择

  “善贷,善贷在不在房里。”

  翌日,魏广德正在值房处理政务,耳中就听到门外殷士谵的声音。

  “正甫兄,我在。”

  魏广德不等外面人答话,直接在房中对外面喊道。

  等殷士谵进门,魏广德也迎了过来,还在好奇问道:“这是出什么事儿了?这么急切。”

  “你看看这个。”

  殷士谵冲身后跟进来的芦布摆摆手,让他离开,把手里的一份奏疏递到魏广德手里。

  魏广德接过奏疏还在笑问道:‘这又是出什么事儿了?’

  “看了就知道了。”

  殷士谵只是说道,说完话就径直找张椅子坐下。

  魏广德也随他,坐到旁边,这才翻看手里的奏疏,不过很快眉头就是一竖。

  等他看完奏疏,抬头看着殷士谵,晃晃手里的奏疏,“这东西分到你那里了?”

  “嗯。”

  殷士谵点头说道。

  “看样子,应该是徐阁老出手了,倒是我们大意了,还以为海瑞会上奏请旨抓人。”

  魏广德想想才说道。

  当初他们算计的时候,就是因为可以控制奏疏的分派。

  也就是内阁负责分发奏疏的中书舍人是陈以勤安排的人,所以当时就给下面打了招呼,凡是有南京海瑞送来的奏疏,都分到高拱房中去。

  好吧,没想到海瑞就是莽夫,直接就是和徐阶怼上,还就是依靠权利就是硬上。

  要对致仕阁臣出手,怎么着都应该先请旨,这是惯例。

  海瑞这一手,当时只是让魏广德等人觉得海瑞没脑子,但是却没想到徐阶会直接联络京官出手弹劾。

  “南京那边和事佬应该是做不成了,所以徐阶才直接发动科道对海瑞进行弹劾。”

  殷士谵说出自己的分析。

  这也是明摆着的事儿,不过应天府的情况其实京城官场已经有所流传,也不能排除是科道自己的主张。

  “看来舒化和徐阁老的关系是坐实了,否则别人都没有因此弹劾海瑞,就他上了。

  还有上次议厂卫坐探之事,貌似也是因为那边有人毛手毛脚被密探发现了端倪,所以才上奏请陛下撤回厂卫。”

  殷士谵却是淡淡说道。

  “他生在浙江,长在浙江,可能已经把自己当成那里的人了。”

  魏广德只是笑着摇摇头。

  朝中没有浙江籍大学士,为了自身仕途,投靠隔壁松江府的徐华亭,这本来也不算什么。

  可是在他魏广德入阁后,几乎所有江西籍官员都倒向了自己这边,可这舒化却没有,除了坐实不承认自己江西人的身份外,还有什么好说的。

  “到底是不是徐阁老指使的,现在还不好说,或许是张居正知道南边事儿不好平息,所以联络科道出手,也未可知。”

  魏广德继续说道。

  “这个,你说我该怎么票拟?”

  殷士谵开口问道。

  这份奏疏,是刑科都给事中舒化所奏,说了最近朝野盛传的消息,评论说海瑞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的要领,这样的人不合适留在应天巡抚任上,而是应当调往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

  “不过是一份陈情,只是让陛下知道此事,让陛下认为海瑞不适合现在的职位而已,我看就不评论了。”

  魏广德笑着摇摇头说道,“直送御前吧,不过这事儿得和逸甫兄那里通气,让他安排下此事,以后这类涉及海瑞的奏疏,统统分给高新郑,让他来处置。”

  “也是,说海瑞不好,他毕竟是咱们推上去的,说海瑞好,被外面知道了还以为是我们要和徐阁老过不去。”

  殷士谵点点头,从魏广德手里拿过奏疏就起身向外走,边走边说道:“那我就去逸甫那边知会一声,我想之后还会有人继续上奏此事,先得让咱们避开这个坑才行。”

  “此事,闹得越大越好。”

  魏广德在殷士谵身后笑道。

  “咚咚咚”

  马车车厢发出敲击声,车夫马上勒住缰绳,马车缓缓停下。

  “老爷,有什么吩咐。”

  车夫旁边的随从转身对着车厢里问道。

  “到什么地方了?”

  车厢里传出一阵苍老的男声,随即车帘被掀开,露出一张四五十岁的脸。

  “这里是哪儿?”

  那长随对身旁的车夫问道。

  “前面几十里就是归德府,我们现在应该是在河南边上,再有几日就可以进南直隶了。”

  那车夫四下打量一番后才开始答道。

  “归德啊,咳咳.”

  车里男人低吟一句,随即就剧烈咳嗽起来。

首节 上一节 787/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