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864节
“万岁爷,太子是至纯至孝之人,知道万岁爷身子需要调理,又从老奴这里知道魏阁老府上有上好的人参,这才让老奴代笔,向魏师傅讨要.”
乾清宫寝殿,冯保跪在隆庆皇帝面前,把太子朱翊钧叫他给魏广德讨要人参的事儿说了下,又说太子担心派人去魏府选不到上好人参,所以想出宫亲自去取。
“好了,起来吧。”
等冯保把事儿说清楚,靠在床榻上的隆庆皇帝挥手让他起来。
看着冯保,这个人当初到了裕王府以后,后院的事儿几乎全部都交到他手里。
初时,自己和李芳对他还有些不放心,担心是谁派来的探子,不过这些年下来,特别是他登基继承大宝以后,宫里的事儿自然事无巨细都交代到他手里,知道当初冯保还真不是宫里派过去监视他的,而是犯了点小错,被罚到王府去的。
至于为什么是去裕王府,好像还是自己老爹的意思,说裕王府没几个有能力的人。
那时候的冯保在宫里那是风头正劲,年轻有能力,能做事儿,冯保的干爹也早就没了,若不然也不会为一点小错就被人整出皇宫。
冯保在裕王府办事儿也算兢兢业业,所以虽然这次来报的这个事儿,隆庆皇帝一开始就想一口拒绝的,不过想到自己这个儿子,不由得也心软了。
小家伙可以自由出府的时候,还不记事儿。
后来进了宫,记事儿了,却不能再自由出入了,这几年也是被拘在这皇宫里。
而且,没人敢提起,但是隆庆皇帝心里却也知道,自家孩子的腿疾.
想到这个,隆庆皇帝在亲情的基础上,不由得又多了一丝怜爱。
其实,隆庆元年提出加封太子时被他婉拒,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想换太子,不打算立朱翊钧。
不过不管是外廷还是后宫,大家似乎都已经把这孩子默认为储君。
之后,他经不起首辅徐阶的劝告,这才立他为太子。
这次自己身体抱恙,没想到这孩子还知道找魏广德要人参给自己调理。
“太子打的什么主意,朕一清二楚。”
隆庆皇帝一句话,让刚起身的冯保哄一下子又跪了下去。
“不敢欺瞒万岁爷,太子爷是想出宫去看看,不过太子爷是真关心万岁爷的身体.”
冯保还要解释,就被隆庆皇帝打断。
“行了行了,朕知道这孩子仁孝,知道给朕找人参调理身体。”
隆庆皇帝是个明白人,当初他在宫里和宫外的生活,让他比一般人还要敏锐,知道为旁人设身处地的想,所以说他一向谨慎也不是乱说。
“你这些年服侍太子也是辛苦了,知道为你主子做事,很好。”
隆庆皇帝只是随口一说,不想竟把冯保的心事提了起来。
想到这些年把个呀呀学步的小家伙伺候长大,其中的辛酸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觉眼里一酸,双眼中泛起泪水。
“能够服侍太子长大,这是奴才的福气,不敢说辛苦。”
虽然得了皇帝的夸,可冯保也不敢居功。
“太子真想出去看看?”
隆庆皇帝悠悠开口问道。
“太子几次走到东华门的时候,就会驻足停留一会儿”
说到这里,冯保不觉有些哽咽。
寻常人家的孩儿,谁还没上过街,看过热闹,可自己服侍的这个小主子懂事儿以后就没有去过。
“那你记下,年底和明年京郊祭祀的时候,把太子也带上。”
隆庆皇帝开口道。
“谢万岁爷。”
冯保直接叩头,不是他喜欢,而是他一定要叩,代表朱翊钧叩头。
这是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把太子放在自己心里第一位,想来皇帝不会不高兴。
貌似,今天的事儿有机会成功。
“你很好。”
冯保心里的算计,隆庆皇帝丝毫未觉。
毕竟现在他才是皇帝,宫里宫外,哪个不是拼命的想巴结他,而只有冯保例外。
当初入宫登基,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就有把冯保调到自己身边的打算,不过冯保以朱翊钧年幼,担心别人照顾不周而婉拒。
这在隆庆皇帝眼中,冯保这几年带朱翊钧是带出感情来了。
有这样的人在太子身边,他也能放心。
“你去找朱希孝,让他安排好手护在太子周围,沿途也要多派人手维持治安。
太子第一次出宫,朕不想太子看到什么不好的事儿。
你明白吗?”
听到隆庆皇帝的话,冯保是彻底放下心来,隆庆皇帝已经答应太子出宫的事儿,想来小家伙应该会很高兴才是。
“奴才明白了,这就去找朱指挥,商量人手布置。”
冯保当即答道。
“好吧,你去安排好,就护着太子去吧。
听说魏爱卿府上,珍藏的人参可都是好东西,你可得把眼睛给朕擦亮了,回来告诉朕。”
隆庆皇帝这会儿心情不错,随意的说道。
“万岁爷放心,当初臣曾经去魏府采买过上好人参,也见过一些,都是二、三百年年份的上等参。
回来我还找太医院的人问过,说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不说起死回生,续些时日倒是可以做到的。
据说老臣致仕离京的时候,魏阁老一般都是送一株老参过去。”
“善贷也是有心了,呵呵.”
随意对答间,冯保就把魏广德收藏这么多人参的用途说了出来。
这个,其实是魏广德有心散布出去的话,够资格让他魏广德送人参的有几人?
不过是用这个理由堵住一些人,埋怨他炒高上等人参价格的嘴。
如果说一开始,京城的人还没有注意到这些,这么多年下来也都已经隐约看明白了。
现在普通人参的价格已经翻了十倍,上等人参价格已经是百倍不止。
人参,已经不再是普通老百姓就享受得到的东西。
宋朝那会儿,普通人家的百姓,没事儿就可以那人参泡水喝,或者加入药汤里滋补的生活,在现在的大明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至于灵芝,魏广德当初也曾经想过,不过也就是想想。
当初嘉靖皇帝闹那么一出,直到现在,各地发现灵芝也都当贡品往宫里送。
而且,据魏广德找太医、郎中等问来的情况,他们大多都不明白这灵芝该怎么入药,也就是道士好像知道些,但大多也和炼药有关。
所以,魏广德从来就没有打灵芝的主意,这玩意不易收购还没啥实际用途,搞起来干嘛?
半个月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南方已经有消息传来,高仪已经接旨北上进京,准备进入内阁。
想想也是,文官谁能拒绝入阁的诱惑。
隆庆皇帝的身体在太医院太医的精心调理下,依旧是时好时坏,即便太子从魏广德府中拿到三株三百年年份的上好人参,调配入药材里,隆庆皇帝的身体依旧没见明显好转。
隆庆皇帝不能正常处理政务,好在奏疏大多在内阁预先票拟过,也只有司礼监觉得不妥的奏疏才会送到隆庆皇帝面前御览。
冯保经过上次的事儿,现在隔三差五就会被隆庆皇帝召入乾清宫,说是了解太子的生活起居。
这点变化,毫无疑问被内阁的高拱和张居正都注意到了,陈洪现在看到冯保也是很不对苗头,说话也是冷言冷语、夹枪带棒。
倒是孟冲,这一个月代天子处理奏疏,人明显消瘦下来。
本来年纪就不小,还要处理那么多奏疏。
虽然是和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起商议,但责任却都要落到他头上,压力也是不小,身体受影响也很自然。
对于皇帝的身体,最关心的当然是高拱,太医没少被找去问话。
不过消息也传出来,隆庆皇帝有些不检点,身体稍微好点就会在后宫享乐,所以身体稍微好转很快就又败了。
甚至有传太医的话,隆庆皇帝的身体怕是已经快要油尽灯枯。
不过对于这些传言,东厂和锦衣卫一开始就进行了打击,而且满朝大臣,大多也不相信。
毕竟,隆庆皇帝虽然荒唐了点,但毕竟还年轻。
第822章朝会晕倒
虽然已经传出隆庆皇帝身体欠佳,甚至已经坏掉的流言,但因为东厂和锦衣卫动作很快,这股流言很快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不过,隆庆皇帝的身体,确确实实不好。
近两个月里,他都没怎么处理政务。
恰好这段时间,各地所上的奏疏也无甚要紧事,司礼监几乎全部按照内阁票拟进行批红,所以高拱也没有理由找到乾清宫去。
乾清宫里,隆庆仍半闭着眼瘫坐在床上,两个宫女一个给他揉着左腿,一个给他揉着右腿。虽然才三十五岁正当年,但是由于“色中恶鬼”般的夜夜笙歌,隆庆的脸上没有多少生机,显得病恹恹的。
他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即便太医院太医试着换了几副方子,但是都效果欠佳。
此时的隆庆皇帝身处乾清宫侧殿,透过窗户,广场那边就是乾清宫的宫门,而在宫门屋顶之上,还有一抹明黄色。
他知道,那是三大殿上的黄瓦。
不知不觉,隆庆皇帝想起自己童年,或许那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有太子哥哥护持,他和景王一起在皇宫里快乐的生活,虽然那时候哥哥还没有成为太子。
然后,他做了太子,但是很快,人就没了。
宫里人都私下里传言,那是因为在加封太子那天,哥哥见到了父皇的缘故。
是的,在隆庆皇帝的幼年时光里,除了母亲和父皇的其他嫔妃,就只有他们兄弟三人。
至于那个没见过面的大哥,他自然不会有什么记忆。
太子哥哥没了,他在宫里的日子也变的不好起来,虽然他是父皇事实上最年长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