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封神 第141节
驭鬼之人不以年纪论实力高低,而是以身上的阴气判断厉鬼凶悍程度。
与一脸鬼气且阴森恐怖的郑河相较,赵福生年纪很轻,眉目含笑,半点儿不与阴气沾边儿,仿佛根本没受厉鬼影响。
若非这是在宝知县的镇魔司大厅之内,且现场有众多宝知县的令司在,不可能大家陪她一块儿胡闹,几人怕是都要怀疑她的身份了。
众人明显有些不信,赵福生也不多加解释。
四人彼此看了数眼,都以眼神示意徐雅臣率先开口。
虽说驭鬼者脾气喜怒无常,不好打交道,可有于维德这一层关系在,徐雅臣是最好说话的。
“我听我那位老友说,大人你——”
“你们多余的闲话少说,我稍后还有要事要办,直接说你们的诉求。”赵福生摆了摆手,不与他客套。
徐雅臣愣了一愣,又求助似的看了周围一眼,几人目光催促之下,他咬了咬腮帮,壮着胆子道:
“不知道大人怎么会离开万安县来到宝知县呢?”
他问完这话,见赵福生没有出声,又犹豫着道:
“大人可知道,宝知县如今出了一桩案子——”
这下赵福生没有再沉默了,她点了点头,直言道:
“知道,我就是为了这一桩鬼案来的。”
“什么?”
她的话出乎了众人意料之外。
令司对鬼案能推则推的态度,从郑河的行事作风上就能看出端倪了。
原本宝知县的令司都对这桩鬼案不理不睬,徐雅臣几人本来也没指望赵福生这位万安县的令司能关注这桩案子,却没料到她自己竟主动提出要办这桩鬼案了。
“大人就是为了这桩案子而来?”徐雅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深怕自己出现了幻听,说话时左右转头,看了看四周。
赵福生点了下头:
“我是为了这桩案子而来。”
“大人此话当真?”
不是徐雅臣要再三问废话,实在是因为他们已经被郑河推诿了半个月之久。
宝知县的鬼案迟迟不结,所有人都面临厉鬼的威胁,这个时候邻县的令司主动说要来帮忙办理此案,简直听来像是郑河随意寻了一个人,来哄他们开心的法子罢了。
“这样吧。”
赵福生也不多解释,与这四人道:
“我说了你们也不信,稍后我要去孙家查看现场,你们既然是选出来的乡绅代表,这一桩鬼案你们就随我同路。”
她的话令得四人吓得浑身一激灵,正要拒绝,赵福生直言道:
“这一次我办鬼案,你们四个不准走,就留在我左右,看看我办案的手段。”
“我万安县如今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你们也看看我的能力,稍后这桩案子一了结,你们干脆跟我一起回万安县中。”
“……”
范氏兄弟见她强迫乡绅搬家,俱都眼角抽搐。
几个乡绅代表一听这话脸色发青,连忙拒绝:
“那怎么好给大人添乱。”
要知道办理鬼案危险重重。
他们时常与镇魔司的人打交道,知道令司在办案时一般会习惯要带数名令使同行。
这个可是死亡率高达九成的危险工作。
赵福生说是让他们同行办案,观看她的能力,搞不好就是想拿他们当炮灰使的。
“这使不得、使不得。”
“我年纪老迈,帮不上大人什么忙的——”
另一个身穿官袍的老者也被吓得不轻,连忙告饶:
“大人饶命,下官掌理宝知县的事务,实在分身乏术。”
“那你们想怎么样!”
先前还笑眯眯的赵福生‘刷’的一下便将脸阴沉下去了:
“我说了要办鬼案,你们不相信。邀请你们同办此案,一个个推三阻四的,莫非是想耍我?”
“不敢、不敢。”
几人连连摆手。
徐雅臣灵机一动,连忙主动道:
“我年纪老迈,办案是不行,怕拖大人后腿,但大人不辞辛苦从万安县赶来,这鬼案无论办不办,可这情却令我等感激万分,我愿献出黄金一千——”
他说完,眼角余光见赵福生皱眉看他,顿时心中一跳,连忙伸手,五指大张:
“五千两,为大人接风洗尘!”
有了他领头,其他人顿时眼睛一亮,也接二连三开口:
“我也五千两——”
四人进来还没来得及说其他的话,便已经先捐出两万两黄金了。
先前还阴沉着脸的赵福生一听众人捐钱,双掌一拍,露出笑容:
“这话说得也不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她转头看向范必死:
“范大哥,将他们名字记下,稍后让他们写张字据,案子一了,便去搬钱。”
范必死点了点头。
赵福生没想到这一趟宝知县之行倒颇有收获,除了拿到一枚特殊的买命钱,还意外获得了两万两黄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她摆了摆手:
“如果没有其他的事,便各自散了吧,趁着天色没黑,我要出门了。”
说完,起身出了大厅,在宝知县令使开路下,从另一侧后门而出。
等她一走,几名被留下的乡绅代表及县令面面相觑,俱都苦笑了一声。
有人问:
“徐兄,这真是万安县的令司大人吗?”
“我那老兄写信来时,确说万安县新上任的令司是个女子,可是令司自古以来就受魂命册束缚,要想离开本地,哪是那么轻松的?”
徐雅臣苦笑了一声。
另一人就叹道:
“看来这钱是白花了。”
“……”
几人沉默了片刻,俱都陷入焦虑之中。
他们是乡绅、富户的代表,无论财力、声望,在宝知县都是数一流的。
五千两黄金虽说不是小数目,但还不至于付不起。
令他们恐惧的是鬼案一日不办,厉鬼一天不离开,他们便都有可能会陷入危险之中。
若是满门上下尽数死绝,纵使留下万贯家财又有什么用?
乡绅代表们愁容满面,赵福生却不管这些人心中什么想法,她从镇魔司旁门一出,便见到外面停靠的马车,换了一身衣裳的郑河此时正坐在车中,同行的还有包着脸的古建生。
古建生是此次宝知县派去万安县的使者,他也与赵福生相处过,郑河此时带上他,除了是想要讨好赵福生外,应该也是趁此时机与古建生说过话,问起他万安县经历了。
赵福生只当不知,爬上马车。
宝知县财大气粗,郑河备的马车也远比万安县的马车更大,车内空间足以容纳十人以上,且坐垫松软舒服。
她一坐下便问:
“听古建生说,最早发生鬼祸的地方是城外的寺庙,听说第一个报案的人是住在县里长桂坊的?”
郑河此前已经从古建生嘴里问过他此行大概经过,知道古建生是伤于赵福生之手,她来宝知县确实是办鬼案的。
虽说郑河百思不得其解,但听到赵福生问话,他仍答道:
“不错。”
反正逃避不了这桩鬼案,且赵福生办这鬼案无论有什么目的,始终对他有好处。
近来县里乡绅们逼得他很紧,有些人早前也曾在朝为官,已经试着想将消息递往京都,郑河正对此异常头疼,赵福生愿意帮忙,他也是松了口气的。
这桩鬼案他原本畏惧,但该调查到的线索他也没有马虎,闻言便道:
“这寺庙名叫空云寺,原本是间野庙,庙里也只有几个老和尚罢了,五六年前,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民剃度之后进了庙中,逐渐有了些香火。”
“空云寺离县中不远,附近乡里一些等待参加明年考试的书生家境贫穷的,便挂单住在庙中。”
郑河提起近来鬼案之中的第一件案子,说得远比古建生要详细得多:
“长桂坊前去拜香礼佛的是一家姓胡的,那胡生的老娘年初病重,他与婆娘听说空云寺菩萨很灵,便去拜佛求香,此后他老娘果然慢慢病愈,因此这一趟去,是一家人买了香烛纸钱准备去还愿的。”
哪知到了寺庙,便见满寺上下尽数被杀得一干二净的,当场就将才病了没多久的胡母吓得翻着白眼便晕死过去。
事后吓得几乎失了智的胡生慌忙赶来镇魔司报案,口中喊着有鬼,当场就被镇魔司的人抓住,打了一顿板子。
“也不知是死是活。”
郑河说到这里,赵福生皱了下眉头。
他与古建生倒也不傻,见赵福生面色不快,急忙补充了一句:
“胡家虽说胡生说不了话,他老娘病重,但他婆娘还在,大人如果想问话,可以让人将她押来镇魔司中。”
赵福生点了点头。
“空云寺的现场你去过吗?”她问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