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封神 第148节
但好在赵福生看到了郑河提到的摆尸的门板。
与她预想的一样,这些摆尸的门板都是成对的出现,上面原本摆的尸体已经被人挪走,但残留的褐黑色血痕却显示出当日鬼案的惨烈。
“被卸下的门板几乎都是成对出现,单侧的门则完好无损。”
——这也符合赵氏夫妇双双现身的特征。
将孙府的情况大概看完,已经没有再继续留下的意义。
天色已经不早了,赵福生转身往外行去:
“走,回镇魔司。”
此地的血腥味儿过了半个月都没散。
当初的孙府越大、越豪华,此时人死之后就显得越发空旷瘮人。
几人跟在她身后闲逛了半晌,早就已经浑身不对劲儿,听到她说返回,几人都不由长松了口气。
“大人不再看了吗?”
郑河假惺惺的问了一句。
“本来我心里也有数,只是以防万一,多方确定,不用再多看了。”赵福生说道。
她利用时空金铃的特性,已经在大门上找到了厉鬼的留影,确定了鬼物身份,且从门上指印找到厉鬼在寻找人类时的法则。
剩下的就要交给郑河,让他去查探孙府及一干受害者们与空云寺之间有没有关联。
一旦证实,这桩鬼案几乎就破解三成了。
“今夜我要好好休息,明日准备,争取明天晚上就将这桩鬼案了结!”
她好大口气!
郑河被她的话钉在原地。
范必死二人虽说也对赵福生的话感到不可思议,但她前几次办鬼案都异常漂亮,且范氏兄弟还知道他逃脱过鬼马车的抓捕,对她的实力有一定的信心。
因此赵福生的话虽说夸张,但二范倒也没有出声,而是默默跟在她身后。
一行人出了孙府上了马车,古建生这才大大的松了口气,随即不停的嗅自己的衣裳,总觉得自己满身血腥气。
几人坐定之后,郑河笑着道:
“赵大人远道而来,晚上我让人在县内望春楼摆上几桌酒席——”
他挤出笑意:
“前些日子正好县中来了一队戏班,带来了几出新鲜的好戏,都是帝京如今流行的。这戏班中有一个花旦,年纪不大,但嗓子很好,我特意留在宝知县中,正巧大人来此,不如今夜一起去听听。”
“小百灵?”正抖着衣裳的古建生听到这里,眼睛一亮,问了一声。
郑河可不理他,倒是范无救听到‘小百灵’的字样,倒是十分意外:
“是红泉社的班子?”
范无救虽说也只是一个令使,可他毕竟是万安县的人,郑河给了他两分面子,淡淡的应了一句:
“嗯。”
“竟真是红泉社的班子。”
范无救有些兴奋的转头:
“哥,五年前,红泉社也去过一趟帝京呢,当时启明哥带我们去过,你记得不?”
“记得。”
提起过往,少年老成的范必死也罕见的露出一丝笑意。
只是两兄弟很快想起赵启明已死去。
物是人非,当年的那些美好回忆如今再度想起时,只是徒增伤悲。
范必死的笑容僵在了脸上,那眼里的光芒迅速褪去,又变成平日深沉不苟言笑的样子。
“福生,红泉社很有名的,他们的班主早年也是武生出身,很是有本事,五年前,社里养了个花旦叫百灵,嗓子很好,这小百灵——”
他说到这里,转头去看郑河。
郑河听到他喊‘福生’,这会儿才知道赵福生的本名。
但他意外的是一个令使这样冒犯,赵福生竟然没有大发雷霆要他的命,真是怪事。
不过人家万安县的事,他也说不准,见范无救转头看自己,他虽没有兴致理睬一个令使,但看在赵福生的面子上,仍勉强应道:
“是百灵的徒弟。”
范无救一听这话,有些兴奋,又跟赵福生道:
“福生,一起去吧。”
赵福生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两兄弟。
一个少年老成,一个性格跳脱。
这两人心狠手辣,她一直对他们防备有加,可这会儿赵福生见范无救想去玩耍,突然才意识到这两人年纪还小,不过才十八岁而已。
她笑了笑,说道:
“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
鬼案没有办好之前,她对这些不感兴趣。
“去耍两个时辰,回来找我,我有事吩咐你们。”
说完,她又对郑河道:
“今晚的接风洗尘宴,他们替我去。”
明天准备请假,整理大纲和接下来的思路,大家到时不用刷新。
第108章 借定安楼
郑河一听这话,顿时好大没趣。
他殷切治办酒席要为赵福生接风洗尘,为的是想讨好她,也想在酒席中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打听一下她的底细。
哪知她直接不去,还让自己招呼两个小小的令使。
范氏兄弟哪里配让他出面作陪。
可赵福生已经发话,他不好拒绝,便打定主意到时露个面再闪人。
范必死心思细腻,看得出来郑河这一瞬间神色的敷衍,但他并不以为意。
郑河这样的人物不可能陪他们兄弟。
再者说,有这样一个驭鬼者在,他们反倒束手束脚不好玩耍,没了郑河更自在一些。
之后众人不再多言,马车回到镇魔司时,天色已经黑了。
郑河下了马车,便有心腹上前,说是已经为赵福生安排了临时栖息之所。
大汉朝在各地设置的镇魔司官衙不小,司内设有馆驿,原本是供往来上任、调度的令司、令使歇息。
朝廷的初衷倒不错,本意是为了方便令司、令使住宿、出行。
但可惜镇魔司成立后,各地令司的权限迅速被放大。
对于厉鬼的恐惧使得各地富贾乡绅急于拉拢驭鬼者,养大了这些人的胃口,使他们出行之时,铺张、浪费已经不足以形容。
民间百姓饥寒交迫,而驭鬼者们则因为寿命短暂,便将短时间内急速获得的财富用以挥霍,生活穷奢极欲。
这样的情况下,镇魔司的馆驿自然再难满足驭鬼者需求。
哪怕朝廷在修建之初,已经考虑过这些问题,将馆驿修建得颇为宽敞,但最后仍沦为摆设。
尤其是近几十年,鬼案频发,各地驭鬼令司换得频繁,令司之间挥霍比拼已经成为众人心照不宣的规则。
那郑河的心腹说道:
“将赵大人、二位兄弟的暂居之所安排在了定安楼,明王爷得知赵大人要来,已经提前将楼里的客人赶了出去,如今整个楼中只接待赵大人,清静得很。”
郑河听到这里,也觉得满意。
他看着赵福生,挤出笑容:
“这定安楼是我们宝知县一绝,位于上嘉江畔,往常时候,江面有画坊、歌伎,夜里许多花船从江面过,许多人在定安楼上便能看到江面夜景。”
赵福生本来打算就居住在镇魔司中,但郑河既然已经安排好了,一番好意她也没有推辞。
府衙内的富贾、乡绅此时已经被司内令使们打发走,显得空荡了许多,倒是县令还没有走,硬着头皮在等郑河等人回来。
见令使上前与他们说完了话,那知县得到示意,这才踱步上前,连忙双手作揖,行了数礼,喊道:
“郑大人、赵大人,此去探案,不知——”
“你在这里正好。”
郑河一见到他,眼皮也不抬,随即将赵福生先前的吩咐说了出来:
“你今夜让官府差役将近些日子以来受鬼案祸害而死的人名单整理出来,与他们有过往来的——”
县令听到有任务,不止没有慌乱,反倒因郑河亲口说出‘鬼案’二字时,长长的松了口气。
郑河此前一直对这桩案子避而不谈,只称是‘江洋大盗’流窜作案,试图将锅推甩给官府。
而宝知县的县令就算明知此案是厉鬼所为,但却对郑河此举无计可施。
……
正当这位县令急得如热锅上蚂蚁,头疼万分吃不下睡不着之际,赵福生一行恰好在此时来到了宝知县,且当着徐雅臣等乡绅名流的面说出要代郑河办这桩鬼案。
初时众人还当这位万安县的令司只是吹牛敛财而已。
万安县如今是个什么情况,众人都心中有数。
被朝廷放弃之地,早前赵启明是朝廷派去收拾烂摊子的最后一任令司。
但因为鬼雾的出现,使得万安县厉鬼案频发,赵启明也受鬼雾影响,最终厉鬼复苏而死。
他死之后,厉鬼失控,几乎将万安县的镇魔司屠杀得灭绝了根。
这样的情况下,赵福生凭空出现,她甚至不是朝廷指派的人,而是野路子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