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封神 第349节
“换什么事做?”张老头儿一听这话顿时怔住,“我们庄稼人,靠地吃饭,不种地又能干什么呢……”
他有些茫然的说完,突然浑身一抖,想到一个可能:
“大人饶命——”
“好端端的,饶什么命?”赵福生看清他内心想法,却装着没听出他的意思,含笑问了他一声。
“大人莫非是想收我家的地?我家——”
封门村中就是这样。
无论是房子还是田地,都是谁强谁说话。
家中子女多且强悍的,如张老头儿一家这样,一步一步蚕食郭威家的地盘,最终扩大自身的屋子,原因在于郭家弱小,张家强横——充分展现了弱肉强食。
但看似强横的张家与镇魔司相较,张老头儿一家又不值一提。
赵福生收留了郭威,摆明了要帮郭家出头、出气,此时突然提起让自己换个事做,莫非是在暗示要强抢自己的田地?
张老头儿面色大变。
“田地是你的,我怎么会平白无故抢你的?”赵福生笑道。
她的话令得张老头儿心下微微一松。
他与赵福生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从昨夜办鬼案相处以来,这位镇魔司的大人年纪不大,却是不怒自威,气势很是不一般。
且她讲信用,几次与他承诺的话都是算数的。
吃了他家一袋粟米,又令孔佑德给了他十文钱——张老头儿脸色青白交错,顿时又疑神疑鬼:莫非是自己收了那钱,引起这位大人不快了?
想到这里,他忍痛要将钱如数奉还,正欲说话,却听赵福生又道:
“孔镇长提到长条镇上税收的问题。”
张老头儿此时提心吊胆,抹了把额头的冷汗,点了点头,也不知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每年四季,镇上都会派人催征税赋,我想了想,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材,想让孔镇长将你招入镇中,让你负责黄岗村的税收事宜,你认为怎么样?”
赵福生笑眯眯的说出内心的打算。
她话一说完,每个人的反应不一。
武少春不是第一次随同赵福生办鬼案。
但蒯良村鬼案时,他还是个新手,几乎没有他发挥的余地,他全程只听到赵福生盘问庄老七、苟老四的话,后面案子结束也是赵福生的主因。
而封门村郭家的情况不同了。
虽说案件仍由赵福生主导,但武少春也加入其中,郭父所化的灶鬼最后由他收服,那种成就感自然不用多提。
武少春连参与了两桩鬼案,也算品出了一些味儿。
赵福生心思缜密,所说、所问必有原因。
她不是平白无故找到张老头儿问话,而是根据张老头儿爱偷窥、吝啬、小气的品性,才精准的找到他问起红鞋鬼案,并且有所收获。
如今她又突然提起要给张老头儿安排活干,显然不是临时起意的拍脑决定。
赵福生为什么要让张老头儿去黄岗村收税呢?
长条镇税收艰难,但差役却世代传承,并不缺干活的人。
这些差役每个都与曹大宗一样,在年少时就随着长辈出门跑腿,与村镇早就熟悉,由他们收税,便知道分寸——主要是哪些人能惹,哪些人不能惹,以免惹到硬茬子,到时丢了性命。
可这时赵福生冷不妨说要加人,且派个封门村不相干的老头儿去黄岗村收税……
张老头儿在封门村横行乡里,欺压郭威,但到了黄岗村,他就是个谁都能踩的小虫子。
赵福生前脚派他去黄岗村,第二天他的尸体恐怕就会出现在黄岗村后山的不知名老坟内。
山上坟多,杀人之后将尸体往老坟内一抛,神不知鬼不觉,就是断案如神的知县来了都得头疼。
……
这种种情况都说明了张老头儿不是收税的适合人选,赵福生慧眼如炬,她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的。
如果她明白这一点,仍提出要张老头儿去干这事儿,就证明张老头儿目前有一个特点入了她的眼睛。
武少春很快想到了赵福生先前夸张老头儿的话:属于他的天赋。
张老头儿的天赋是什么?瞎打听,暗地里偷窥,听人东家长西家短的,知道人家里的隐私。
这样一想,武少春很快想到眉目了。
赵福生最关注鬼案。
她目前最上心的肯定是红鞋鬼案。
而红鞋鬼案据张老头儿所说,源于黄岗村——也就是说,赵福生想要派遣张老头儿前往黄岗村收税的契机,探听出当年吴家老财纳妾的具体消息!
武少春猜出了端倪,整个人说不出的舒畅与欣喜。
张老头儿还没想明白内情。
在他看来,赵福生前一刻还在问他平日活计,后一刻又说要让他换个事做,突然说着说着就要让他去黄岗村收税。
他虽说没干过催税,但却一辈子交税,与曹大宗也打过交道,深知是怎么回事。
镇上差役可是一辈子的公门铁饭碗!
张老头儿先是心生贪婪之念,脸上露出光彩,但还没有点头,他随即想通了利害关系。
武少春想得到的事情,他也想到了。
黄岗村非善地,那里的村民穷凶极恶,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他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能力的老头儿,怎么敢去收那些凶人的税?
“我——”
他心生退缩,正要摇头拒绝,又听赵福生道:
“至于黄岗村的匪患你不用担忧,我此次前往封门村,为的就是这个事。”
她转头看向孔佑德:
“我们下山之后立即前往长条镇,你招揽差役,与匪患相关的所有线索全部记下、画下,之后少春、满周两人跟我进山,我会将这两村附近盘踞的匪寨一举‘打扫’干净。”
第231章 收拾匪患
赵福生的语气淡淡,但提到‘扫除匪患’时,众人听出了她平静话语下隐藏的坚定杀意。
林老八想到了李大龅子等人之死。
这位镇魔司的年轻令使年纪最多不过十七八,但其心性凶狠,下手果决,以人喂鬼,没有半分犹豫。
此时她说要剿匪,恐怕为祸黄岗、封门二村的山匪危。
想到这里,林老八心中涌出百般滋味。
既是有些不敢置信,又觉得恐慌且不大习惯的样子。
长条镇治下的村庄十分不幸,受官府、匪徒共同压迫、统治,时间甚至可以追溯至几十,甚至上百年之前。
官府无情,匪徒凶狠,两者共同盘剥,百姓在这两大高压之下艰难生存,早养成了懦弱却又奸滑的习性。
老实人在这世道根本活不下去。
有门路的人就想方设法的加入匪寨——这不是简单的从良民变匪徒的转变,而是从受害者摇身一变再化为加害者。
多年下来,这些村庄底下积累着撂撂血泪。
如今赵福生一来便要扫匪,相当于是要打破大汉朝万安县长条镇治下局面,以驭鬼者非凡的手段强行逆转这种畸形的关系。
武少春偷偷看了孔佑德一眼,又看了看赵福生,欲言又止。
事实上官府与山匪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两者维持微妙的平衡。
据武少春所知,依照往年官府规则,一般官府库房空虚时,便会‘剿匪’。
先请乡绅、民众捐钱请来官兵,最后数方分账,山匪暂时避开,事后会收到官府的回馈——即在劫掠时,如果不是惊天大案,官府会睁只眼闭只眼。
同时官府收税时,会尽量避开与匪徒相关的村民。
作为回报,山匪则一般不会轻易动与官府相关差役的家人。
多年下来,双方形成一种特有的默契,如今骤然打破平衡,恐怕会引起一部分人腹议。
“大人——”
武少春小声的喊了一句。
“嗯?”赵福生转头看他。
她的神情平和,目光坚定,武少春总觉得她的眼神格外犀利,自己的那些心思在她视线下无所遁形,仿佛被看得格外彻底。
“少春,你认为这些匪徒该杀吗?”
赵福生温声问了一句。
这个话题孔佑德、张老头儿及村民们都听到了,众人不敢吭声。
武少春本来想要提醒她,但听她这么一问时,又有些迟疑了。
赵福生这么聪明,她有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精明与果决,武少春能想到的东西,她也想到了。
“该、该杀。”武少春怔了一怔,接着想了想,点头应了一声。
狗头村并非匪患严重的村庄,但到了每年的秋收、寒冬腊月,也会出现小道拦路的劫匪,村民单独外出时,也会提心吊胆。
对普通人来说,如果有能彻底根治匪患的方法,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一件。
“是啊,这些人都是该死的。”
赵福生笑了笑。
她想起郭威家中灶鬼被武少春收服时,封神榜的提醒:救人的意义大于杀人。
驭鬼者驭鬼在身,不能仗鬼行凶。
解决鬼祸有对付鬼的办法,而人祸则有人间对应的法则。
“本来不应该我来动手的。”赵福生平静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