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异世封神

我在异世封神 第587节

  赵福生笑道:

  “算了,少管人家闲事,反正我们只是同行,只要一路不出事,到了文兴县便分开了。”

  孟婆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闻言点头:

  “大人说得是,我们此行是为了护送鬼胎,自然是不要节外生枝是最好的。”

  几人又说了几句话,见清晨浓雾没有消散的迹象,上船的新鲜劲儿一过,便都又各自回船舱歇息了。

  到了晌午之后,船上有丫头来传唤,说是备了膳食,众人去大厅用餐。

  赵福生早晨吃得不多,这会儿也不算很饿,不过坐在舱内也无聊,若是大厅人多,正好坐坐,听人说说闲话——再不济听丁大同提一提近两年昌平郡发生的鬼案,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三人去了厅内,果然见昌平郡的人都到齐了。

  昨夜见过的几个熟面孔都在,除了驭鬼者们之外,还有约十来个令使也在,见到赵福生一来,都齐刷刷的站起身,表情变得拘谨了许多。

  赵福生示意众人各自落座。

  万安县的人也在,此时往她靠了过来。

  舱内摆了五六张大桌,桌上放了各式样的炖菜。

  这会儿冬季,船舱上提前储存了不少食物,种类还算丰富,散发了阵阵饭菜香。

  丁大同引着赵福生至主位坐下,她看了菜式一眼,接着转头看丁大同:

  “你们先前在说什么,说得这样热闹。”

  丁大同连忙道:

  “正提到卢家人,大人,那卢家的妇人先前送来了一钵饭,说是她亲自做的,来向大人赔罪,今日冲撞到了大人了。”

  说完,丁大同指了指桌上一个盖了盖子的砂锅。

  那砂锅比汤碗大,盖了盖子,从盖子的细眼儿处,有热气冉冉升起,夹杂着一股特殊的香气。

  孟婆见此情景,伸手去揭盖子。

  只见盖子下是一钵黄米煮的饭,米饭油亮抱团,上头淋了以瘦肉、笋干、菇子所烧的浇头,那浇头将米饭浸润,看上去便令人胃口大开。

  孟婆眼睛一亮,赞了一句:

  “卢娘子真是好巧手。”

  丁大同听她一赞,又偷偷看了赵福生的表情一眼,心中也很满意,对卢家人的印象立即就好了,也跟着表扬:

  “还很懂事,大人稍后尝尝,如果喜欢,后头让这卢娘子来你身边侍候。”

  赵福生笑着看孟婆拿干净碗呈饭,一面回丁大同:

  “人家只是借船同行的,没必要干这种杂活,这样的饭尝一回就行了。”

  丁大同不以为然:

  “能侍候大人,是她福气,若我会做饭,我天天给大人做。”

  “……”

  一旁张传世听了这话,脸上露出鄙夷之色,想要吐槽两句,又不知如何下口——这随意乱咬人也是一门技术活,涉及到赵福生,张传世就谨慎了。

  今天是个好

第375章 不幸婚事

  赵福生意味深长道:“丁大人这碗饭,我可不敢端啊。”

  丁大同心中一凛,随即正色道:

  “如果大人需要,我天天给大人端饭。”

  说完,偷偷以眼角余光去看赵福生的神色。

  但他的目光看过去时,却见赵福生似笑非笑盯着他看,仿佛将他内心的念头一览无余。

  丁大同先是一惊,本能有些不安,但他看赵福生并没有翻脸恼怒,也没拒绝,又心中一喜,见孟婆正盛着饭,忙不迭的也跟着让人打水洗手,取了干净碗去盛饭,接着将一碗盛满了浇头的黄米饭双手捧在掌里,毕恭毕敬的递到了赵福生手中:

  “大人尝尝。”

  这一碗饭的意义可不同。

  赵福生并没有贸然去接,她含笑看着丁大同,道:

  “我今天与卢娘子聊了几句,这卢家似是人多,成员也杂。”

  “大人好眼力。”丁大同递出的碗没被接下,他也不觉得尴尬,反倒是双手捧着,神色如常的道:

  “这卢娘子并非卢育和的原配——”

  他刚一说话,便见赵福生伸出手来,将那饭碗接过去了。

  丁大同脸上露出喜色,但赵福生并没有吃饭,而是将饭碗放到了一侧。

  她嫌弃丁大同说话时口水会乱喷,若等他将这些话说完,到时他盛的饭是真没法吃了。

  将碗一放,她才向丁大同点头示意:

  “你接着说。”

  丁大同也聪慧。

  他虽不知赵福生为什么会对卢家的事如此上心,但她既然问起了,他自然是要尽量将此事说清楚的。

  “大人,卢育和早前的正妻姓周,周家老头儿早前曾当过郡守幕僚,与卢家也算门当户对,不过早没落了。”

  在昌平郡,丁大同算是位高权重,对城内一般的士绅、商贾是压根儿看不上眼的,郡府的官员也不被他放在眼中。

  要搁在以前,他对什么卢家、周家的事儿是半点儿不关心的,但偏偏这一次赶巧了,因为卢家人要借船的缘故,又涉及到赵福生来了昌平郡,在昨夜知道这事儿后,丁大同还真的查了一下卢家的过往,确保他们人丁清白,上船之后不会额外再生风波。

  “这周氏也算命薄,生了个女儿,生完不知道害了什么病,便躺床了。”丁大同道:

  “当时她女儿还小,需要人照顾,因此卢育和经人说和,便纳了个妾,就是这个陈氏了。”

  “陈氏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听说原是通州曹阳县人,后家乡似是出了鬼祸,仓皇之下携妻女逃亡到徐州,也不知怎么流落到上阳郡了,才勉强落脚。”

  反正陈家在上阳郡落脚后日子过得不大好。

  陈多子的父亲虽然读过书,但没有功名——这年头功名也不大值钱了。

  于是他便在各大昌平郡的一些稍有些闲钱的人家里当教书先生,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清苦,每年都入不敷出。

  “时常人头税都交不齐,正愁闷间,有人便知道卢育和有意纳小,便进行了说媒撮合。”

  一方虽说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方正是穷苦交加,走投无路,双方一拍即合。

  卢家出了一些钱当聘礼,便将陈多子纳入了卢家。

  陈多子进了卢家之后,性情温顺,名声应该也不错——早前船坞上时丁大同见过她,刚刚她又端了做好的黄米饭来,可以看得出来是个老实本分的女人。

  “她进门好几年才生了个儿子,算是站稳了脚,据说周氏病后也是她亲自侍候,所以里外名声都挺好。”

  因此周氏一死,她随即被扶正。

  “中间应当有什么波折——”

  丁大同说到这里,有些想挠头。

  他调查卢家本来只是因为同行怕出意外的缘故,但没想到这位万安县来的赵大人竟对这些家长里短的似是格外感兴趣。

  要是早知道这一点,他就查详细些了,定能将卢家过往翻个底朝天。

  此时他隐隐有些后悔,却又不敢隐瞒,只好道:

  “反正我看卢育和的那大舅子不像什么省油的灯,估计这陈氏能上位——”他摇了摇头,又道:

  “我随口胡说,大人不要见怪,若大人想知道更详细的,我回头让人逮了卢育和来问,谅他不敢欺瞒我。”

  赵福生摇了摇头,笑道:

  “你说得很好了,我估计着你猜得也没错。”她垂下眼皮,挡住眼里的神色:

  “也没必要专门逮了人问,事不关鬼案,说说闲话罢了。”

  话虽是这样讲,她却端起了先前丁大同亲自呈好的那碗饭,拿勺子搅了两下,将汤汁与米饭调匀了,这才挑眉看向丁大同:

  “卢育和的长女年纪不小了吧?”

  “适嫁之龄了。”丁大同也有眼色,见她端碗,心中喜不自胜。

  他深怕自己得意忘形,说完这话,又冷静了片刻,细细一品味,便猜出赵福生是想打听卢育和的女儿了。

  虽然不知道赵福生为什么会对卢家的事感兴趣,但丁大同却觉得此事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正烦恼想讨好赵福生无从下手,若能说些她喜欢的话,说不定能得她庇护。

  想到这里,丁大同忙道:

  “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卢育和此次借船,应该就是要送女儿出嫁的。”

  他话音一落,便见一旁孟婆搅饭的动作一下顿住。

  孟婆看向赵福生,一时表情怔然。

  丁大同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有些不安,连忙躬身问:

  “可是我说错话了?”

  “没有。”孟婆很快回悟过神,又搅起手里的饭,同时拉了凳子坐下,与蒯满周面对面的,一面舀了饭菜,递到了蒯满周的面前:

  “我只是想大人竟料事如神,这事儿也说对了。”

  “大人——”丁大同微微怔愕,接着便见蒯满周面对孟婆递来的饭勺,满脸冷漠的扭头。

  小孩的抗拒溢于言表,丁大同见此情景倒是心里微微一松——看样子这娃娃对谁都一视同仁,先前上车前拒绝自己,并非因为自己是陌生人的缘故。

  正这样一想,便见孟婆经验格外丰富。

  她的饭勺如影随形,贴着小丫头的脸颊一侧,小孩不耐烦的皱眉,正想开口说话,那嘴才刚一张,孟婆的饭勺一下就塞进去了。

  “唔不——”

  小孩没拒绝完,那饭已经塞了她满嘴。

  蒯满周下意识的要吐,眼角余光却注意到赵福生已经盯住了她,她不甘不愿的咀嚼,吞完嘴已经高高嘟起来了。

  “……”丁大同嘴角抽搐,便见孟婆又拌了一勺饭,又递到小孩嘴边,笑呵呵的道:

首节 上一节 587/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隆万盛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