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封神 第593节
“他的脾性有些怪,但他是个好人,又很大方,太太去后他也守孝了几年,后来一直照顾舅爷一家。”
周氏去世后,陈多子脾气温顺,持家有道,最后卢育和请来周氏娘家的人主持,将陈多子扶正。
之后她生了儿子,卢育和怕她坐不好月子,便请了继妻的母亲、妹妹来侍候她。
陈来子母女一来后,便再也没有回去,自此以照顾卢盼儿的名义住在了卢家,过上了吃穿不愁的日子。
讲完了这些陈年过往,赵福生总算对陈多子的生平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
但她仍留意到了陈多子的这些话中一些隐含的信息。
“你妹妹与你年纪相差不大,住你夫家,是不是有些不便呢?”赵福生偏头看向陈多子,目光如炬:
“她年轻守寡,早年所嫁非人是因为家境不好、名声不佳,如今你嫁了卢家,卢家也算郡中大户——”
虽说家道中落,可破船也有三分钉。
更何况陈多子提及姐妹两人当年婚事不顺,是因为陈母没有生儿子,导致有人恶意传言陈家姐妹是注定孤寡的命。
只是陈多子已经生了儿子,谣言不攻自破。
有了卢家做后盾,陈来子要想再嫁可不是难事。
“这——这——”
陈多子脸上露出凄苦之色,嘴唇嗫嗫不知如何回应。
范无救在一旁听了半天,只听到满脑子的家长里短,他既是对此不感兴趣,又一方面觉得大人这样问必有道理,强行忍耐了半天,此时见陈多子吞吞吐吐,终于忍无可忍,喝斥道:
“你这个女子,大人问你话你只管说就是!”
他凶神恶煞,吓得陈多子、卢盼儿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打了个激灵。
“我、我实在是——”
陈多子手一抖,结结巴巴的道:
“是因为、因为——”
赵福生一见她面露难色,顿时心中有了计较。
“你只生了这一个儿子吧?”
陈多子听她这样一问,还当她转移了话题,心中大大松了口气,有些庆幸的道:
“是——”
“你娘着急吗?会再催你多生几个儿子吗?”赵福生再问。
她的话一下令陈多子感到不安了,脸上明显露出焦躁不安的神情,膝盖想要并拢,偏偏小孩夹在她腿间,令她无法并紧。
“我娘、我娘她也不是有意的,她当年没生儿子,过得很苦——”
她语无伦次的解释。
赵福生又问:
“你儿子名字谁起的?”
赵福生的疑问句句直指问题核心,陈多子的脸色微白,眼皮下垂,半掩住眼睛,那双隐藏在睫毛下的眼珠左右的看,明显慌乱。
“我娘起的,说是这名字吉利。”
听到此处,刘义真终于听出了一些门道。
赵福生的问话很有水平,她旁敲侧击,由细微处入手,将陈多子的生平、家庭问了个一干二净。
且从二人对话间,甚至可以轻易的借此推敲出陈多子母亲、妹妹的性情。
刘义真想到这里,不由悚然一惊:自己与赵福生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与她聊天的时候也多,怕是老底早被她摸了个透彻。
他正有些不安之际,却见陈多子也似是终于反应过来了。
在码新章时,我修改了一下这一章的设定,导致前文陈多子的年纪出现了一个小BUG,我进行了修正。
第379章 旧日婚约
家里的事情要掩盖不住了,母亲的算盘在卢家已经人尽皆知,是个笑柄——甚至惹得周家的娘舅讥讽。
可是这始终属于家丑,要是再被外人窥探了去,那可真是家丑外扬了。
“大人,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我——”
陈多子正要起身,赵福生淡淡的瞟了她一眼:
“坐下,我没准你走。”
她一个口令陈多子一个动作。
习惯了被人安排、命令的陈多子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的坐了下去。
“大人——”
一坐下后,陈多子这才反应了过来,可她却不敢再提要走的事。
好在赵福生体恤,并没有再追问陈来子不清不白留在卢家一事,而是再度转移话题:
“你进门时,卢珠儿6岁,又一直带她,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
赵福生想起她先前提起卢珠儿婚事时的样子,泫然欲泣,显然很是为这个继女的婚事感到焦虑。
“是,我带她的时间多,太太身体不好,陪不了她呢,许多时候都是我亲力亲为。”陈多子低声道:
“在我心中,她就是——”
后面的话她不敢说。
虽说已经是扶正,可她好像仍是很谨小慎微。
“并州与徐州之间相隔甚远,行船也要一个月的路程,卢家怎么与并州文兴县的人结上亲的?”
这些话本来早就该说,偏偏先前被陈多子的母亲打断。
后又说了半天,直到此时赵福生才终于问入正题。
‘唉。’
陈多子幽幽的叹了口气。
说到了卢珠儿的婚事,陈多子屁股动了动,反倒在板凳上粘得更牢实了些。
“大人,卢家祖上——就是我们老爷的祖父曾任监生,他早年曾在并州求过学,认识了一个同窗好友,是并州本地人,当时帮过祖父的忙。”
她温声细语的道:
“听说是祖父涉及了什么官司,是经由这同窗好友牵线,认识了当地府衙的人才躲过了大劫,自此之后结下了友谊。”
当时双方年纪相仿,那时都早已娶妻,且恰巧各自的妻子都先后怀孕。
于是便戏言说要结娃娃亲。
“若肚中孩子是一男一女,便结为夫妻。”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之后,双方生的都是儿子,这所谓的指腹为婚便变成了戏言,不了了之。
“43年前——”
陈多子一提到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赵福生与孟婆不由自主的浑身一震。
二人瞳孔微缩,不由自主的相互对视。
万安县镇魔司的人除了范无救外,也跟着微微变了脸色。
张传世正靠着船舷而站——他原本对两个女人的谈话并不感兴趣。
这些家长里短的与他无关,他一生孤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既无父母要侍候,也无儿女烦忧,听着陈多子讲起家里的琐碎事真是烦都要烦死了。
他单腿站地,左腿屈膝提起,脚掌尖蹬着脚弦,江风吹得衣袍猎猎。
正百无聊赖之际,突然听到陈多子提及‘43年前’,张传世浑身一抖,身体往后一栽,险些栽落到江里头去。
危急时刻他急忙抓住了船舷,这下整个人都精神了。
“4、43年前?”
张传世结结巴巴的问。
“是的。”陈多子点头。
“这真是邪了个门了——”
张传世喃喃的道。
随即他苦着脸,“怎么又扯上了关系——”
刘义真也目光一缩,看向赵福生。
这世道原本就不太平,可是这种波澜之下仿佛还隐藏着更可怕的巨大暗流,欲择人而噬。
狗头村替身鬼案、刘氏宗祠、红泉戏班以及孟婆失踪之女——
桩桩案件相互联系,勾织成一桩可怕的惊天鬼案。
如今众人应召前往昌平郡辅助丁大同运送鬼胎,同行的卢家本来只是毫不相干的普通人,不驭鬼、不沾鬼,家境富裕,从表面看来这一家人还十分和睦,没有烦心事。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户人家,竟然恰巧提到了43年前的往事。
“大、大人——”
陈多子应该惯常会察言观色,她在意识到自己说完‘43年前’这句话后,万安县镇魔司的诸位大人好像脸色都变了。
她隐约有些不安,紧紧搂住了一直没有吭声的孩子,小声的喊了一声。
赵福生在初时的惊诧后很快平静了下来,温和的问了一声:
“你确定是43年前?”
“是、是的。”她说到这里,又道:
“大人,你、你们,这43年前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是有些问题。”
赵福生并没有否认。
陈多子敏感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