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异世封神

我在异世封神 第681节

  这一次再出来的人共有七八人,正叫苦连三的常三一见其中一人,眼睛一亮,连忙想迎上去:“这位就是郡中的上差,上回来见过的——”

  府衙的人一出来,便见到站在门旁的范无救,也看到了倒在地上满脸是血的差役,怔了一怔。

  被常三喊住的人是个约四十左右的男子,身材有些清瘦,留了山羊胡须,穿了一身青色厚袄,头戴了羊皮帽子,显得颇斯文。

  他是郡中差役,此次前来金县,本身就是为了调查常二之死一案,因此对见过的常三有些眼熟。

  “你是——”他正说话间,刘三爷急忙大步上前:“钱老爷,我们是五仙观常金水家的人,你记得吗?”“常金水、杨开泰,记得了。”那钱老爷恍然大悟,认出常三等人身份后,他脸色一沉:“你们既然是五仙观的人,此次进县想必是为了官司,这会儿怎么敢在公门闹事?”

  “大人冤枉啊。”常三立马喊冤:“我们是五仙观的不假,可是这些闹事的大爷却不是我们五仙观的人,与我们无关呢,只是顺路捎带他们一程。”他深怕牵扯上事,立即与赵福生一行撇开关系。

  “常老三你——”刘三爷一听这话大吃一惊,瞪大了眼盯着他看,他低垂着头,目光闪烁:“本来也是,这些人昨夜入庄,就是借宿一晚,我娘糊涂,还赔了一大锅米饭呢,光吃没做事,还惹了不少麻烦,如今干下这样的祸事,我家可招惹不起——”

  钱老爷怔了一怔,看向赵福生等人。

  赵福生对常三的话不以为意,她笑着说道:“常三说的是对的,我们并不是五仙观的人,只是从文兴县逃荒而来,暂时在五仙观借宿一晚,因吃了他们家老前辈的饭,帮她一个忙而已。”

  她听到刘三爷称呼此人’钱老爷’时,心中一动,说话时故意将注意力落到这男人身上。

  提及’文兴县’三个字时,她略微停顿,果然感应到了这位钱老爷那一刻瞳孔急缩,脸上露出恐惧之色。

  看来这位钱老爷仿佛知道一些文兴县的隐秘。

  “你们是文兴县来的?”那钱老爷果然开口。

  府衙出来的其他人本来十分恼怒,但见这位郡中来客与人交谈,便忍了怒火将受伤的差役扶起,恨恨的盯着范无救看。

  范无救一被人瞪,立即拳头一握,冲他们扬了两下,几人马上便被吓住,转开了头去。

  “说是文兴县来的也不准确。”赵福生看出一些端倪后,也不急了,笑着再试探:“其实我们是从文兴县治下一乡镇来的。”一听是乡镇中人,钱老爷的面容立即冷淡下去了,他正欲说话,赵福生又道:“我们是文兴县治下黄蟆镇那边过来的,钱老爷听过这个地方没有?”‘黄蟆镇’三个字一说出口,钱老爷的眼神又变了。

  这丝异变落入众人眼中,机敏的几人都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竟然是黄蟆镇来的,你们跟我来,有话先进公堂里再说。”钱老爷招手道。

  常三本来担忧范无救打了人今日这事儿不好善了,却没料到聊了几句,好像这事儿竟然不了了之。

  钱老爷让人跟着进府衙,他既怕进去便被拿住,又怕不进影响自家官司。

  忐忑之下他不安的抱怨道:“明明只讲官司,怎么好端端的出手打人,如今惹了这样的祸事——”

  “我们打我们的人,跟你们又没关系。”赵福生冷冷看了他一眼:“不要唧唧歪歪,不然也打你。”

  常三被她吓住。

  众人身在公门之中,她竟然敢当众威胁……

  可刚刚公门差役也被打了,常三不敢吱声,只好低声道:“恶霸、恶霸!”

  赵福生懒得与这样的人一般见识。

  众人进了府衙中,那钱老爷看向赵福生一行,最后将目光在赵福生身上停了片刻,这才道:“你们是为了常金水的官司而来的?”“是的老爷——”刘三爷点头哈腰:“这桩官司有劳诸位大爷费心,辛苦奔波,本该按照规矩再奉上五两银子的辛苦茶水费,可是——”

  他话没说完,立即被赵福生打断:“常二这个案子我有一些未解之谜。”钱老爷听到这里,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从说要打官司以来,常家人不是一味哭儿子之死,又喊着要杀人凶手偿命,提得最多的就是钱,至今未曾问过官司细节。

  赵福生只是一个途经五仙观的外乡人,这桩官司与她并没有关系,她竟然开始主动问起细节。

  钱老爷眼睛一眯,眼里露出奸诈之色:“姑娘,我劝你不要无事生非,身缠官司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的话令得金县衙门的人愣了一愣。

  缠入官司后确实不是好事,一旦定性为证人,在官司没了结前,是要受官府传唤的。

  讯问过程中,为了保证案情公正,是允许一定刑罚——尤其是如今大汉朝礼仪崩塌,朝廷对地方的约束变小,官员对百姓的制约权力变大,这种刑罚便成为了一种赚私活的法门。

  涉及刑罚,便意味着要收银子。

  钱老爷从面相看略有些斯文,眼神却不大像好人,这会儿偏偏竟然给了一个陌生人这样可谓是善意的提醒。

  赵福生笑了笑:“放心,我既然敢问,就证明我管得起这档闲事。”

  钱老爷冷笑:“你好大口气。”

  范无救正要说话,范必死拉了他一把。

  这个弟弟有时能使浑,可此时赵福生的注意力在问案子上,便不宜为了出气节外生枝。

  果然,赵福生也没将钱老爷的话放在心上,而是再问:“常二之死一案中,我有些情况未明,还希望你回答一二。”钱老爷见她油盐不浸,脸上便露出不痛快的神情,当即不阴不阳的道:

  “你非要搅这浑水我也拉着你,你要问什么,只管问就是,但是常家给的茶水费就那一些,说累了我可不说下去。”

  “嘿,这老头儿——”张传世挽了两下袖子。

  赵福生道:“常二死在哪一天?”

  钱老爷听她这样一问,本来不以为然的神色一变,他撩了一下衣裳的后摆,迟疑了半晌坐下去,答道:“十二月二十一日晚。”

  赵福生心中默算了一下,如今已经一月初,也就是说常二是死在了小半个月前。

  常二的尸体停摆了半个月,为什么昨夜才将厉鬼复苏?

  她心中思索着,又看向钱老爷:“据常家人说,他出事前是跟差府衙门的人喝了酒?回去的途中出事?与他同饮的人是谁?”

  钱老爷见她一连抛出三个问题,竟像是铁了心要掺合这桩官司,他皱了下眉头,接着才道:“唉,你这是——”

  叹完:“你想知道,和你说了也无妨,只是你不要后悔。”

  说了之后,这才接着:

  “事发当天,杏林苑收工后,常二与差府衙门的周铁树一起相约去城西口的六旺胡同饮酒。”

  钱老爷说道:“这周铁树是衙门行仗的役使,比常金水年纪小些,至今未成婚,是个光棍,他两人平日多有合作。”一个叫常金水,一个叫周铁树,觉得名字也很有缘份,闲聊之余便觉得很是投缘,相约一起喝酒。

  “杏林苑位于郡中哪里?”

  赵福生问。

  她这话一问出口,钱老爷的面色就微微变了。

  凭借公门中人特有的敏锐,他意识到赵福生的问话并不简单。

  她的神态镇定,语气平静,目光幽深,仿佛能看进他的内心,将他心中的想法看破。

  而且她的问题看似天马行空,仿佛与案子毫无关联,但是钱老爷却感受到了一种隐隐的压力。

  这绝非普通的黄蟆镇人!

  他心念一起,态度立即就变了,坐直了身体,探究似的看了赵福生一眼:“杏林苑位于郡府衙门的旁边十八梯旁,衙门自然位于郡中南方——”

  “既然是这样,一个在南,一个在西,要想穿越郡城前往城西口的六旺胡同饮酒可非易事。”赵福生笑了一声:“这么冷的天,出行又不便,常二为什么有家不回,要跟一个晚辈跑去这么远的地方喝酒呢?喝的是什么酒?这杯酒为什么就非要去喝不可呢?”

  她接连问出数个问题。

  刘三爷等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从常二死后,常家人就闹着要打官司,可五仙观的人只知道常二死了,不过在他死前干了什么、见了何人则一概不知,如今听赵福生这样一问,才知道常二死前同行的差役身份、名字,且去过的地方。

  一听之下,刘三爷也不由连连点头,对这些昨夜寄宿的客人不由肃然起敬。

  钱老爷看了五仙观的人一眼。

  常三、常四满脸懊恼恐惧,显然还在担忧范无救惹的祸事,见钱老爷转头看来,二人本能赔笑,点头哈腰的,对赵福生的话像是并不感兴趣。

  他冷笑了一声,觉得这一幕实在有趣,便道:“他去见他相好的。”

  “什么?!”

  “什么?!”

  常三两兄弟及刘三爷几人不约而同的惊呼了一声。

  等几人后知后觉意识到钱老爷说的话中之意时,刘三爷是怔愣,常三两人则相互对看了一眼,表情有些警惕。

  钱老爷不怀好意的笑道:“这周铁树原本是城西的人,他时常与常金水有金钱往来,有时遇到官司,若是嫌犯之中家里有油水的,他私下便和常金水打眼色,然后一旦老爷讯问用刑,他下手便会根据犯人家属给的钱的多少动手。”

  有时犯人家属不开眼,他便打得重些,再让犯人家属去隔壁的杏林苑高价求药,得手之后二人再分。

  这样一来两人合作几年,便有了默契。

  周铁树知道常金水的心病——年近四十没有儿子,他跟着岳父杨开泰在杏林苑做事,杨开泰在杏林苑多年,深得人心,地位颇高,杏林苑的东家对他也很信任,有这样一个岳父在,常金水不敢私下纳妾,很是苦闷。

  因此周铁树最终牵线保媒,将自己熟知的亲戚的女儿引荐给常金水做了外室。

  “去年的时候生了儿子,常金水时常便以喝酒的名义前去城西口的六旺胡同。”

  这是案子的前情。

第435章 排除嫌疑

  这钱老爷也不是什么好人。

  他说完这话,好整以暇的理了理衣襟,同时招手示意府内差役给他倒杯热茶来,摆出了一副看好戏的神情。

  钱老爷参与了这一场官司,对常家的情况也很清楚,以他的精明,常家人不惜卖田卖地、卖女儿打这场官司,无非为的就是常二的遗产。

  而常金水虽说与周铁树勾结,私下也攒了不少银子,但据他调查,这些钱几乎填进了他的外室中,他一死后,明面上是没有钱的。

  常家人盯住的是杨开泰的财产。

  杨开泰身家颇丰。

  杏林苑是上阳郡知名的大户,其东家的生意涉及了药材、医疗,几乎垄断了上阳郡的药材进出口生意。

  这位大东家背靠上阳郡镇魔司,每年为镇魔司捐大笔银子,其生意遍布了上阳郡每一处县镇。

  杨开泰是这位东家的大掌柜。

  他精通医术,有妙手回春的美称,在东家面前很是被看重,独自掌管上阳郡杏林苑的生意。

  说起这位杏林苑出了名的大掌柜,许多人提起时不得不赞他一声。

  他出身穷苦,为人却很是奋进,早年也与常金水一样,有幸拜在当初杏林苑另一个老掌柜手中为徒。

  因秉性纯良,老掌柜将其视如己如,悉心教养他,将他当成自己的儿子。

  待他成年后,作主将自己的女儿嫁他为妻。

  杨开泰也不负师父所托,他后来接替师父的衣钵,为他养老送终,为人也很正直,纵使妻子没有生下儿子,只为他留了三个女儿便撒手人寰,但在妻子去世后,他并没有再娶、纳妾,只独自抚养大了三个女儿。

  兴许是他一生太过顺遂,遇上的人都不错,这使得杨开泰很是照顾徒弟。

  在教导之余从不留私心,待常金水成年后,问过其意愿,也将自己的长女嫁他为妻。

  双方约定好,若杨女将来生两子,便留一子继承杨家衣钵便行。

首节 上一节 681/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隆万盛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