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红色掌柜 第155节
76号的人大概从何行健那里拿到了一些上海区的资料,抽丝剥茧找到了一些上海区的站点,抓捕与反抗让争斗再一次升级。
顾砚声在警察局时不时能看见门口有76号的车队呼啸而过。
不过刘三已经回来了,只要能看见刘三,就能知道陈默那里没有出问题。
顾砚声等了几天,没有等到了沈临深的电话,倒是等到了何芸的电话。
何芸过来找了一趟顾砚声,见面就说道:“昨天晚上收到的电文,内容是让你去一趟公共租界的沧州饭店,对面的咖啡馆进门右手边第一张桌子,凳子下面有门牌号,指定你一个人去。”
顾砚声眉头一挑,“组织上来人了?”
要说现在上海的情况,虽然混乱,但是有沈临深和何芸两帮人马帮手,顾砚声不需要别的人参与。
组织上又找人跟他接头,实在是没必要。
“应该是,电文中没有提钱的事,我也猜不透组织上想干什么。”何芸摇头。
“行,我知道了,有具体时间么?”
“只要是今天都行,应该是你方便的时候都可以。”
“好,我知道了。”
等何芸走,顾砚声驱车去租界。
租界虽然打打杀杀,但克制在军统和76号人之间,对于普通人的影响也没那么大,毕竟还是英美的地盘。
到了沧州饭店对面的咖啡馆,顾砚声进门要了杯咖啡,观察了下情况,组织上选的这张桌子虽然有四个位置,但是只要是特工,就只会选最里面的那个位置。
因为那个位置视野最好。
顾砚声选择坐这张椅子的旁边喝咖啡,随手往凳子地下一摸,就摸到了凳子地下一张粘起来的纸。
不慌不忙的喝完咖啡,顾砚声也看到了纸张内的内容,308。
要见面的人事先不知道自己会住哪一件房,所以临时安排了这个方式,应该是这个缘故。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顾砚声抬头看向沧州饭店的上面房间,这个人可能就在窗户边,在观察谁会来。
顾砚声一挑眉,走进酒店开了一间房,回到自己的房间,等了一会出门,拐向了308。
轻轻扣门。
门打开。
顾砚声看见来人,本来波澜不惊的神情,有些惊愕。
沈临深?
沈临深见他哪用这么谨慎,除非房间里还有人。
沈临深微微一撇头,顾砚声当即走了进去。
走到房间里看了下另外一个人,顾砚声更加惊愕。
有一种非常意外的感觉。
伍先生!
他居然来了上海!
现在顾砚声对于沈临深在这里不惊讶了。
还是感觉不可思议的笑了下,“怎么是您过来了?”
伍先生笑着伸出手,“砚声同志,辛苦了,很高兴见到你。”
顾砚声伸出手握了握,“见到你我也很高兴,但是上海现在可不太安全,危险性非常高,您的身份可不适合出现在这里。”
“论危险性,我只不过是来一趟,怎么能和你们长期在地下工作的同志相比,而且此次我前来,也是因为事关重大,不用为我担心,上海我奋战了很多年,对于上海我很熟悉。”
第164章 指示
三人坐在沙发上谈话。
“这次我前来苏浙皖地区,一是替组织上传达新的指示,二就是见见你这位传奇的同志了。
当时棉纱的事情发报到延安,老陈来问我,上海的棉纱要不要?
我一听都惊了,谁啊,居然还敢想把上海的棉纱千里迢迢运到延安来。
我以为他是来跟我说上海的同志有多少心系延安,后来谈话才知道,他就是纯粹来跟我炫耀的。”
“哈哈。”沈临深忍不住发笑,“我当时都快愁死了,不止是他们想要把棉纱运到延安,关键是还有几千包,我是使劲在想这件事能怎么办,该怎么办,太难了。”
“往事不提也罢。”
顾砚声被调侃还有点不好意思,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得稍微解释几句,“因为我们是延安直接派出来的人,所以我们当时的想法里,就是想把好东西往延安搬,就想着有困难克服困难,虽然知道很难”
顾砚声说了下他们小组当时想法的起源,以及事后经历对接知道情况以后,才知道是误会的心路历程。
伍先生听的认真,其实事情全貌他已经知道了,但不妨碍他还想再听一遍。
有些事情初看起来好像很蠢,很不切实际,但了解以后就会觉得,这种发自内心把延安当家的想法,才是一名敌后特工最珍贵的底色。
“现在难以做到,但以后可未必。”
等顾砚声说完,伍先生接过话茬,说了下顾砚声对于依托军统网络和宪兵队网络,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运输线路的事情。
“像棉纱这样的大件想要完成运输可能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像西药,我觉得在你们的努力下很快就会实现。”
伍先生提出对顾砚声拓展渠道的表扬,顾砚声就听着,接着就探讨一下关于线路怎么发展的问题和建议。
虽然伍先生没有明说,但顾砚声知道,这点明的线路就说明当地有组织上已经发展起来的站点,他只要指挥青帮把线路通过去,这现有的运输网络就能连接上。
而只要他这么做了,那剩下还没连接上的部分,伍先生后续的工作中自然会把他连接上。
说完走私线路的事情,伍先生喝了口水,说起大事情。
“这次我来苏浙皖,既要对皖南苏南的新四军传达组织上的会议精神,也要对你们进行同步传达。
武汉失陷后,战争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抗日战争将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战略防守转到战略相持阶段.
对于外界,尤其是国民党内部存在的一些亡国论速胜论和投降论的言论,会议进行坚决驳斥
另外组织上决定撤销长江局,设立南方局和中原局,南方局由我负责,包含的地区其中就有苏浙皖。
对于苏浙皖,组织上研究,要调整战略方向,发展华中,要求新四军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游击战。
我们商议后定下了,向南巩固,向北发展,向东作战的十二字战略方针.
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点在哪里,敌人的劣势点在哪里,在敌后战场,要多打游击战,伏击战,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在战略相持阶段,给予日军的后方不断的攻击,让日军疲于应付,但是又不得不应付。
让敌后力量成为牵制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让日军想凭借江浙沪等富饶地区提供源源不断军资的美梦彻底破碎。
像何行健之流国民党敌后势力的叛变,固然给苏浙皖的抗日力量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是只要敌后的部队运用好游击战的思想,化整为零,日本人在这些叛军上的收益,绝对是入不敷出,从而变成拖垮他们自身后勤的一股新力量”
顾砚声和沈临深认真听讲。
沈临深对于向南巩固,向北发展,向东作战的十二字战略方针提出具体的询问,伍先生给予更明确的解答,这对于以后地下工作的发展就指明了方向。
“砚声同志,对于你的发展速度,不管是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上,还是在物资的搜集上,这都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要不然老陈也不会来专门跟我炫耀。
对于你们的努力,我代表组织上向你们表示感谢,辛苦了。”
“谢谢组织上关心,其实我们谈辛苦,谈不上多辛苦,真正辛苦的还是在山里奋战的战士,连吃饭穿暖都是问题,他们付出的努力,其实远比我付出的要多。”
“然后你就给他们带来大惊喜了。”伍先生眨眨眼笑了笑,“临深,你来说。”
沈临深看着顾砚声笑道:“就在昨天晚上,沙逊运的枪,到新四军的手上了!”
“真的?”顾砚声眼睛一亮,到手了,那就彻底能放心了。
“当然是真的,新四军连夜发来感谢电文!
我跟你说,我看着那电文,满脑子里全是新四军战士摸上新枪的兴奋神情,人手一把枪啊!你能想象他们现在的心情么?
那肯定是恨不得马上把队伍拉出去和日本人干一架!”
“哈哈哈哈。”顾砚声和伍先生都大笑。
“就这武器上受这小鬼子的窝囊气太久了!”沈临深还补充。
“好,看来沙逊确实不错,以后可以再给他一些订单。”顾砚声说道,“起码轻机枪肯定要再配一点,沙逊是怎么运的知道了么?”
“那电文里没说,等我们的人回来吧,我到时候详细问问他,看看有没有借鉴的地方。”
顾砚声嗯了一声点头,“这批武器运送到了我真的放心多了,我们运气是真不错,我本来是有点担心,日本人会把忠义救国军这支队伍拉出去对付新四军,现在有武器,生存能力怎么也能好很多。”
“何止是好很多,雪中送炭都不足以说明这批物资的重要性。”伍先生笑着强调,“你那是往一堆的雪里送了万吨的炭,把空的米仓灌满了粮。
尤其是在这个国民党叛军带来的士气低迷时刻,这一批枪械的到来可以大大提升军队的整体士气,你是为十二字方针,开了个好头!”
顾砚声立马看向沈临深,“老沈,记下来记下来,你当证人,回头抗战结束了,让伍先生把开了个好头这五个字写下来送给我,我挂家里去。”
“哈哈哈哈。”两个人大笑。
接着伍先生问了下汪伪的事情,这就轮到顾砚声讲了,伍先生认真听。
顾砚声说了下他知道的人事安排,主要围绕透过人事安排展现出来的汪伪内部的派系争斗,以及周部长的野心。
伍先生时不时提问,可能是跟自己知道的一些情报印证。
第165章 抢药
伍先生说道:“对于你提的关于忠义救国军的建议,我和新四军军部商讨后,觉得可以几步骤同时进行。
我们既可以安插自己的人员进去,从低培养,也可以策反一些伪军骨干,为我们提供消息来源,你还可以在高层层面设计他们加剧内斗,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没有必要只走一条路,所有路都可以走。
在这方面,我另外派人处理,一旦有了人选,需要配合,我到时候再通知你。”
顾砚声点头,“好的。”
“还有一件事情告知你一下,我已经派人接回了陈默的组织关系。
何行健以前是青帮杜月笙的门人,陈默也是,忠义救国军有很大一部分人员组成是青帮的人,青帮的人论辈分,讲义气,陈默很可能借杜月笙的名望和里面的人搭上关系。
这也是我考虑的一条路。
另外就是你提议的走私渠道,陈默借助自身的身份,能在这件事情出上很大一份力。
对于陈默,组织关系刚接回,有必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期。
上一篇:我在异世封神
下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