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红色掌柜 第184节
所以这些纺织业工厂的税收必然下降。
其他的几个行业随着季节性的调整,税收有增有减,区别不大。
另外还得加上这些时间重庆分子不断在上海制造摩擦,烧毁仓库,这些客观因素的加持下,所以沪西整体的税收确实有一些下降。”
“你说的这些因素,对别人就不存在么?”津田静枝斥道:“如果遇到困难就解决不了,为什么要派你们去沪西?”
“津田阁下,请允许我说完。”顾砚声不疾不徐道,“刚才我跟阁下您分析的是沪西的产业格局,其实也是我在沪西任职期间做的一次全面的摸排,想让沪西的经济进行持续的增长,立足点也该是我刚刚说的这些产业。
我和王局长在进行完摸排工作以后,大量走访了租界的商人,已经成功劝说到几位大商人来沪西开设工厂,预计,不少于九家。
其中棉纱厂就有三家,面粉厂两家,还有维修厂等等。
众所周知,棉纱的需求其实是很大的,只不过现在因为战时,物品流通不善,才导致棉纱的供大于求。
一旦流通这个问题被解决,棉纱能够流通到所有日占区,那么带来的税收会是成倍增长。
沪西的工厂多了,效益好,市民的收入就增加,当地的消费被带动,运输,赌场,烟馆,妓院,这些消费通通会被带动,所有税收全部变好。
所以,津田阁下,我不认为我没完成,我和王局长都很努力,我们的成绩虽然现在不显,但是功在千秋。”
说的有理有据,津田静枝不生气了,只是皱着眉问,“那按你说的说法,你招来了这么多工厂,为什么税收没增加?是因为新招来的,来不及开工?”
“不全是。”顾砚声摇了下头,“工厂其实不是重点,他们开工的条件才是重点,不管是棉纱厂需要的棉纱,还是面粉厂需要的小麦,今年新上市都需要等夏天,而现在才四月。
我不知道津田阁下您知不知道,华中的物资分配去年就已经分完了,所以新开的这些厂根本没工可开。
也就不可能存在税收了。
等到今天的新货上市,只要拿到份额,这些厂的税收从秋天起就进入了爆发期,并且因为华中物资管制的因素,他们收来的是全年的库存所需,所以后续的税收都很稳定。
除了像棉纱这种偏季节性的产物,到了夏天,价格肯定下降,带动税收也会下降。”
商人倒是跟我建议过,希望我跟您要点便利,因为运输的水路管制多,能不能给他们开一些条子,方便他们把棉纱在高价的时候出给那些日占区的商人,让他们带出去卖。
这样他们冬天多卖一点,卖高价,这样我们的税收也多了,我觉得有道理。
而且可以增加一点棉花的种植,满足日占区的需求,我们这里棉花便宜了,成本就下来了,华中的棉纱如果能卖到其他区域,这税收可是我们自己的。
还有就是小麦的收购库存希望多一点份额给他们,保证他们有利可图。
老实说,现在上海的商业确实难做,您如果询问一下其他几个地区,我相信,他们都会给出同样的回答,那就是工厂非常难招。
如果给这些沪西的商家多批一些库存,形成良好的口碑带动效果,那么我们上海的商业,很可能就会迎来一波大的爆发。”
愿景是非常美好的,而且说的非常清晰,一眼就能看出只要按照顾砚声的路子沪西这么走下去,接下来的税收其实就会有一段爆发期。
津田静枝被说服了,发飙是不考虑发飙了,考虑给顾砚声批条子的事。
思索着说道:“水路的通关文件我可以给他们提供,棉花的种植我可以推广,增加产区,卖到华北,这主意不错啊。
他们的要求我可以满足,顾先生的想法也不错,可以把沪西打造成一个经济示范区域。”
顾砚声点头,“多谢津田阁下,要是这样的话,今年年底,整年的税收,我们应该会有个不错的数字。”
“好,请坐,辛苦了。”
“应该的。”顾砚声坐下。
王如松彻底放下了心,对顾砚声抱拳,敬佩,硬是把一张黑脸给说成了笑脸。
“下一个,你呢?”
在顾砚声说的时候,陆续有人进来,津田静枝是一刻不停的询问。
顾砚声听下来,完成的数据都不错。
不算太奇怪,就买菜都收税那一套,往死里压榨,总能再压出点油来,但是持续性就别想了。
到了罗君强的时候,罗君强选择说调查没完成。
“浦东太大了,七天时间确实来不及,请津田阁下见谅,再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尽快完成调查。”
这是要拖到周部长来,让周部长自己决定了,挺巧的一个做法。
津田静枝骂了他两句也就算了。
毕竟总体完成的不错。
收起账本,站起来道:“看来各位的能力都符合我的要求,我对你们抱有期待,三个月后,希望你们在现有的数据上,再提高两层,我期待你们的成绩,散会。”
作假的局长面色瞬变,“津田阁下,两成是不是太多了?我们现在这三成已经很勉强了。”
津田静枝奇怪道:“经济走出下降通道,越来越好,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么?两成?不多吧?”
被怼的哑口无言。
等津田静枝一走,就有人坐下来骂娘,“他妈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王如松偷偷乐呵,还好,他们上交的数据最差,这到时候完成起来不是轻轻松松?
“顾老弟,高明啊。”散场后,王如松就拍马屁,“还好我们藏着数据,要不然这交上去,这接下来几个月怎么过?”
顾砚声淡笑,“津田那边不可能不加码,他们这样子搞,下面三个月过不去的,你就接着玩,我不会让沪西出事的。”
王如松笑容浮上脸庞,这就叫选择大于努力,当时最差的沪西,谁能想到,他能夜夜笙歌。
又续了三个月的醉生梦死。
“顾老弟,多谢了。”
“客气什么。”
两天后,顾砚声接到长谷仁川电话,让他前往领事馆。
到达以后,长谷仁川说道:“军舰快到港了,预计还有半个小时左右,你跟我一起接一下,听津田先生说,你在沪西干的不错,这次兴亚院对你们的审核,他对你的印象最深。”
想不到津田还外冷内热,居然还专门跟长谷夸奖。
顾砚声微笑道:“我只是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其他人的做法我有点看不上。”
顾砚声不介意跟长谷仁川打打小报告,表示亲近,“竭泽而渔虽然短时间内能看到成绩,但长远看,对上海的经济恢复都是坏处。”
长谷仁川皱眉,“他们居然为了数字好看,都这么乱来?”
“也是压力太大的关系,三成的增长,短时间内确实很难看到效果,我那里也是这样,而后面三个月还要再两成.”顾砚声摇头,“我是怕这么下去上海再出什么乱子。”
顾砚声一心为日本考虑,简直是殚精竭虑。
长谷仁川皱着眉想了想,“这件事我找机会会跟津田说的,走吧,边走边说。”
“唉,稍等下。”顾砚声想到一件事,“其实可以把中华日报的人喊上,中华日报虽然还没开张,但河内的人来上海,也算是历史性的一刻,完全可以记录一下。”
“行,你给他们打个电话。”
“好的。”
顾砚声打了个电话过去,让马世奇用最快的速度带报社的人过来。
二十分钟后,虹口的汇山码头。
顾砚声看到了傅肖庵。
“傅市长,你也来了?”顾砚声打了声招呼。
傅肖庵笑笑,“我还以为来的该是凌宪文,看来顾处长现在在领事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干嘛?挑拨啊?”顾砚声打趣道。
“怎么可能?”
“来了。”
日军的军舰靠港,船上的人影已经清晰可见。
顾砚声和大部队都迎了上去。
中华日报的记者们咔咔拍照,日本人准备的花样可不少。
第196章 贪腐
“欢迎欢迎。”
船上率先下来的一男一女派头十足,对着众人微笑挥手致意,不用说,汪逆和他的老婆,陈璧君。
大家在日本人的带领下纷纷鼓掌欢迎。
宪兵司令三浦二郎,对华特务委员会的主任影佐祯昭,兴亚院的津田静枝都迎了上去,还有一些日本高官顾砚声也没见过,可能是南京来的。
从级别上来讲,就是全上海全南京的日军高层来迎接也不为过。
不管怎么说,汪逆毕竟是一国的副主席身份,日本人讲究地位尊卑这些东西,面子是给足了。
紧随其后的就是周部长这些汪系人马,围绕着汪逆,跟大家谈谈话,亲切慰问一下本地的官僚,也就是顾砚声和傅肖庵这两位代表。
介绍到顾砚声的时候,周部长对着汪逆介绍,“这位就是我跟您说过的市政府的顾处长,为我们筹集50万军队的粮饷,很是费了一番苦心。”
“哦?”汪逆显然听周部长介绍过,闻言就伸手和顾砚声握了握,态度和煦的说道:“实在是辛苦上海的同胞了,多谢了。”
顾砚声不卑不亢的编瞎话,“汪先生的和平建国大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国筹谋,为天下万民筹谋,您才辛苦,我做一点事,不过是分内之事,怎么能谈得上辛苦二字?”
汪逆听了高兴,摇了摇手:“辛苦了。”
顾砚声点了点头。
走完一下流程,大事还要去会场谈,上车走人。
一堆从重庆叛逃的人都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叛逃,所以把家属全部带出来了,眼下都是一大家子,小孩子都有很多,场面上很热闹。
长谷仁川嘱咐道:“你就陪好他们,往后你和他们接触的时间多,趁着他们刚来,生活上工作上难免需要帮助,各个人都可以了解一下。”
既然外务省打入汪政府的主攻手选了顾砚声,那长谷仁川就把希望放在顾砚声身上,要不然这种接待的事,凌宪文干的熟练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叫顾砚声来的原因。
顾砚声附和表示明白。
“那我就先去了。”
“嗯。”
顾砚声快走两步,追上周部长,对他说道:“部长,这里你可得多留一分钟。”
“怎么了?”周部长好奇。
顾砚声扭头指了下那些记者,笑道:“您的中华日报记者团,今天我把他们拉过来亮个相,第一次上场,总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是不是得慰问两句,讨个好彩头?”
周部长这才注意到这些记者,原以为是日本人派来的,想不到是自己人,那就顿时来了兴趣,打量了起来。
上一篇:我在异世封神
下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