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红色掌柜 第22节
那手下也没话说了,“行,那主编,我觉得您要不联系一下其他报社,看看他们是什么个意思?大家共同进退,省得被摆了一道。”
这话倒是有些道理,梁有为点了点头,拿起电话拿到一半,手又放下。
“不行,得缓一缓,不是还有两天时间吗?别的报社知道消息了,应该也会想着来联系我们,现在是谁问表示谁怕法国人,我们不能这么没底气。”
“主编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是第一被告,这不主动联系不合适吧?”
梁有为瞳孔瞪大:“不是,你等等,凭什么我们是第一被告?嗷,好事轮不到我们,坏人我们第一个做,柿子专挑软的捏是吧?”
“那倒不是,法庭这个还是严谨的,具体是因为.”
手下编辑点了点报纸:“别的报社当天刊登的内容是,法租界向日本驻沪司令部移交执法权,而我们当天的内容是,法国臣服于日本的东亚共同理论。
他们写移交执法权,我们写臣服于日本。
所以我们是第一被告。”
说到这手下编辑的眉头皱起,一脸不解,“我也是纳闷了,怎么就我们的标题和他不一样的,他哪个编辑写的,这不是给我们招恨吗?太没水准了。”
梁有为沉默不语,想起当天发生的事,有些自闭,然后默默的看着手下。
手下感觉自己的脖颈有点凉飕飕的,猛然醒悟,“不会是您写的吧?啊?不会吧?
那个什么,主编,你记得给其他报社的编辑打个电话,我还有事,我先出去了啊,呵呵呵呵.”
“跑什么?出去干嘛?”梁有为声音有点冷。
手下编辑缩了缩脖子,想了想陪着笑说:“事情做的差不多了,没什么事,那我就先下班了。”
“有没有一点专业性?这个时候你下班?!”
梁有为的手指重重的戳在木头桌子上:“身为一个记者,全上海的报社被告这么大的新闻,你不想方设法把它变成明天的头版头条,我要你何用?”
记者恍然大悟:“懂了,懂了,我马上出一篇稿子,出完稿子就让您过目。”
“反应太慢,扣50块钱工资!”
“啊?哦。”
“出去。”
“好嘞。”
走了没两步,记者又回头:“主编,就这一手短短几个字,就让我知道姜还是老的辣。
主编,你太厉害了,随便写个报头都能力压群雄,勇夺第一,不止得到业内的认可,而且还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可!
宝刀不老,吾辈楷模。”
“滚!”
啪,一只飞来的笔刷在门框上。
见到手下抱头鼠窜,梁有为坐下拿起报纸,盯着自己当时拟的标题:“法国臣服于日本的东亚共荣理论。”
当时为了既能过审,又能来一招祸水东引,实现法国对日本的仇视,现在看来,目的确实实现,实现的非常完美。
以至于都达到了鹤立鸡群,勇夺第一被告人这个荣誉席位的地步。
“宝刀未老,怎么也不收着点,又得花钱找律师。”
梁有为叹气,决定还是给其他报社打个电话,通个气。
几通电话下来,各报社相熟的编辑无不在电话中喝骂这种行为,坚决表示不道歉。
而且要大肆持续报道这件事,直到法租界主动撤诉。
电话中骂的不过瘾,晚上,几家大报社的人都聚在一起,重开骂战,制定策略。
并决定集资聘请与担文法律事务所同一等级的律所,代替他们应诉。
“史密夫斐尔律所,我和他们的人熟,他们前阵子刚代表太古洋行和日本打了航运纠纷,运送禁运物资进来吴淞口这么大的事,都被他们打赢了。”
“听说了,就他们了,谁赞同,谁反对?”
英国编辑的提议很快得到大家认同,禁运物资都能打赢,这一听就知道对方嘴皮子功夫绝顶,绝对能打的对方满地找牙。
第28章 接头
早上七点起床,对于律师来说,起的有些早了。
不是赖床,而是大律师都是姗姗来迟,这叫派头。
这跟车一样,得买的贵,来得早的,坐黄包车的,那都是小律师。
不过今天早上有任务,顾砚声必须早起早出门。
为了符合何芸目前,刚来上海无所事事的家庭妇女身份,顾砚声当时给何芸定的时间是早上8点。
一个女人刚来上海就受到了巡捕房刁难,在昨夜突发奇想,加入法国国籍来获取保护,这么妙的主意那么早一点去询问入籍事宜,这也比较符合被调查人的心理。
一旦67号的人闲的蛋疼去核实,那留给他们思考的理由也一定是充分合理的。
而女人表现出来的天真,也能给何芸再上一层保护色。
打了个黄包车,顾砚声抵达法租界的中央商场门口。
不能直接打到目的地,这是原则问题,顾砚声下了车,进去商场随便买了个大牌钱包,然后步行前往目的地。
路过观察了下公董局,附近没有茶楼,退而求其次,拐角有个咖啡店。
顾砚声现在也不确定和何芸具体怎么接触,视现场情况而定。
看了下手表,还有二十分钟。
拿了张报纸翻看。
另一边,何芸也早早出门。
她租住在法租界尚贤坊,这是标准的老式弄堂住宅。
不临街,弄堂通道比较狭窄,两边都是房子。
房子底下开着一些店面,属于穷人自己弄的店面,剪头发的,卖衣服的,修自行车的,基本上都是街坊需要的营生,外屋营业,里屋自己住,小小的两间,白天门口地上摆地摊,晚上收回来大门一关,租界多的是避难的穷人,穷人有穷人的活法。
她租在那里主要是为了便宜,当时进巡捕房之前,她把金条都给了顾砚声,以至于目前交了房租之后,她和陆博文两个人身上加起来都不到300法币,非常非常穷。
而这300法币,还要给陆博文维持喝咖啡,叫黄包车的体面,生活就更拮据了,所以出行方面,她全程靠步行。
好在在延安也走惯了,不是什么大问题。
她是没问题,她身后的两个人问题很大。
两个跟踪的人叫苦不迭。
当初在巡捕房门口分配任务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这是一个好差事。
有男有女的跟踪任务,那肯定是跟踪女的,省心又安全。
女人嘛,平民一点的就早上买买菜,然后就回家做饭,一天基本上不出来了。
有钱一点的大小姐,那就一觉睡到大天亮,顶多下午出来喝个下午茶,和朋友打打麻将,别的也没什么事了。
谁知道碰上这女人,简直是朵奇葩,真就一点也闲不下来。
从巡捕房刚放出来第一天,那天挺晚了,还算安然无恙。
第二天一大早,这女人出门就去找中介,开始看房子。
原先他们以为这女人可能是以看房子为幌子,实际是去接头。
有这个可能的。
所以他们以非常认真的态度,记录了和这女人聊天的中介人员信息,去看了哪家房子的信息,有没有和房子主人聊天的信息,聊了多久,有没有进屋脱离视野,脱离了多久,中间还接触过什么人,所有信息通通记上。
然后跟着跟着就发现,这女人是真能看啊,租个房子一天看了十几条弄堂,三十几处房子,看就看吧,关键这女人硬是不叫车,全程靠步行,搞得他们也只能一直步行,一天下来把他们的腿都溜细了。
这女人看起来还一点都不累。
这还不算什么,更大的问题就出在记录上。
按道理只要是目标接触的人物,每个人都要记录。
但是这女人接触的人,不算只聊一两句的那种弄堂边的八卦女人,剩下的居然还他妈的有上百位。
等目标晚上回旅馆住宿,他们交了班,回去把任务跟吴四宝一交,直接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100多号人!你们怎么不直接拿着户籍本抄?我上哪找这么多人去调查他们?有点有用的信息没有?“
“那我们也不确定什么人有问题,只能都抄了,那怎么办,查不查?”
“查呀,当然要查!抄都抄了,不查不白抄了,那什么,你们加个班努把力,把这些人的信息都核查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
“我?我们?”
我们跟了一天啊,腿都肿了?
艹!
第二天那女人又找了一天的房子。
没完了么这不是?
不过好消息是,晚饭时间,这女人终于看好了一间房子,有房主为证,房主高高兴兴送人出来,看样子是签好了合同。
今天他们学聪明了,只随便抄了十几个,对吴四宝就说对方找好房子了,所以今天的少。
这么聪明的做法让他们晚上十点就可以下班了,回去喝酒庆祝一番。
想着房子租好了,明天他们总能歇歇脚了。
等到天亮,这女人又出门了,确实不找房子了,改挑家具了。
一天时间逛遍了租界所有卖家具的市场。
妈的!
你也忒能逛了?
不记了,记个屁啊!这要全记上去,一天得记200多个。
好不容易,又跟完了一天,就跟了三天,他们的脚底已经起了血泡了,可看那女人,是一点事没有。
房子也租了,家具也买好了,今天该休息一天了吧。
哪曾想,这女人6点就起床了,又是买菜,又是做饭,吃完早饭,这才7点半,又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