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14节

  赵怀安摇了摇头:

  “没有,只不过顺手宰了几个渣滓。”

  说完,他把老叟喊来,温声道:

  “老汉,那几个人是有党羽的,那个市场你不能再去了,你这里的稻米、腊肉就卖与我吧。”

  老叟这个时候已经还魂,他一个劲对赵怀安感激,说这一筐东西不要钱,就送给赵怀安。

  赵怀安能占这个便宜?再说了,他有钱!

  于是,他冲赵六一喊:

  “老六,将你那银铤给这老丈。”

  赵六一听这话只感觉心肝一起痛,他死命摇头:

  “不行,我这有铜钱,够给这筐稻米了。”

  赵怀安懒得和赵六啰嗦,直接从他的衣带里抢过银铤,还骂了句:

  “老六,你也是要做大事的人,斤斤计较这个?以后钱多的是。再说了,给铜钱,老人家能搬得动?”

  然后赵怀安就将一块五两重的银铤递给了老叟。

  老叟怎么敢收,但赵怀安一个劲塞,到底还是“被”给了。饶是如此,老叟也是一个劲说:

  “给多了,太多了。”

  赵怀安不搭这个话,而是问营地的事:

  “老丈,我看你是唐人,怎么到了这里卖稻米。”

  这本是平常寒暄,但奇怪的是,老叟嗫嚅半天,还是没直接回答赵怀安的话,只是一个劲的感谢。

  赵怀安不明就里,但后面的鲜于岳则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衣服,他也就不追问这个了,而是问了最重要的问题:

  “老丈,这铜山关的情况你知道吗?”

  这下子,老丈倒是知无不言了。

  也正是通过老叟的情报,赵怀安等人了解了铜山关内吐蕃人的事情。

  原来在十几日前,大概有数百多的吐蕃部落兵抵达到了铜山关,因为关墙失修多年,早就坍塌得不像样了,所以这些吐蕃兵就在废墟的南面扎了木栅。

  不过这些吐蕃兵抢占了铜山关后,却并没有禁这里的山市,反而自己也在市面上买卖。

  有了这些吐蕃兵的加入,这个小山市规模倒大上了不少,一些山里更深处的部落也翻山越岭到这里互市。

  这些吐蕃兵一直呆到了前日,据说是有几个南诏人来到了这里,之后营地内的吐蕃兵就向着南方倾巢而出了。

  现在里面有多少,老叟说不上,但肯定不多。因为自吐蕃兵出营后,剩下的吐蕃人就再没去过市场,一直龟缩在营地内。

  要不是这样,那些流浪的夷人刀客也不会在市场上那么嚣张跋扈。

  老叟说完这些后,赵怀安就让老六将包袱里的肉干、稻米全部拿出来分给众人吃,就单独拉着鲜于岳到了一边。

  二人盘腿坐在草甸上,小声说话。

  “老岳,你来讲讲。”

  鲜于岳思考了一会,颇为欣喜道:

  “赵君,要是那逃户没说谎的话,那现在正是我们闯关之时。”

  赵怀安愣了一下:

  “逃户?”

  鲜于岳知道赵怀安肯定又是不知道情况,就解释了一番。

  原来在这处三不管地带,不仅有吐蕃、夷、羌、邛等部落,还有大量的汉人逃户,他们都是躲避官府的税收,才逃进山里的。

  鲜于岳告诉赵怀安,在蜀地这种情况很普遍,虽然蜀地饶富,但正因为此,税赋更重,不仅要供给朝廷,还要维持吐蕃、南诏两边的防线。

  而这些年来朝廷又接连打了几次大仗,尤其是五年前平定庞勋之乱,朝廷为了筹集粮饷,在蜀中征发更重,这一下子就引爆了蜀地百姓的恐慌。

  剑南各县户口多逃逸,有些靠近巴、岷、邛山区的地方,甚至是整乡整乡逃跑。

  地方根本抑制不住。

  而这些逃户入山后,于山间草甸开垦山田,平时自给自足,只有固定时间有互市了,才会到市场上卖些粮食和山货,换取生活必需品。

  赵怀安听完这些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那老叟的样子嘛,怪不得问他怎么到这里的,支支吾吾。

  不过赵怀安并不知道,鲜于岳只是说了一部分,另外一些碍于世家的身份也不方便说。

  因为大量的逃户除了跑入山林,更多的还是被他们这些豪族给吸纳了,然后又被用在开辟荒田,建立庄园。

  而南诏那边同样得益于这些逃户,这些年来南诏也不好过,但为何今年执意攻打剑南?就是这些年大量逃户跑进了南诏,让南诏那边知道了蜀地虚实。

  这些东西肯定是不方便和赵怀安说的,所以鲜于岳也不主动讲这些。

  赵怀安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想了一下,忽然说了个办法:

  “刚刚我在市集弄了点动静,那些吐蕃人虽然没出来追,但肯定有了警惕,所以我打算再带队去试探一下,争取将里面的吐蕃人给引诱到这里,然后你带着剩下的人与我一起伏击。”

  鲜于岳思考了一下,认为这个计策虽然不是多高深,但在这种敌我情况,没准好用。

  鲜于岳同意了,但还是问了后续怎么办?毕竟计策就算奏效,也只是诓骗出一部分吐蕃兵,剩下的呢?

  赵怀安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笑,带着鲜于岳回去吃肉干了。

  回去后,赵六和杨茂两人已经用刀将肉干都分好了,不论夷汉,都是一个拳头大小,然后每个人还分了一竹筒的生稻米和清水。

  赵怀安来的是,看到众人都没有用饭,心里满意,于是拍了拍手:

  “大家都吃,后面有一场富贵要送给大伙。”

  说完,他不理会众人的惊讶,拿起肉干咬了一口。

  真硬啊!

第13章 丰收

  一顿饭吃得很快,但人人高兴。

  那些夷人以前在吐蕃人的军中,哪里吃到过牦牛肉干?就是这竹筒稻米饭,也是想也不敢想的。

  而汉人们这边,如鲜于岳、任通、宋远,都是成都突将的精锐,平日吃穿用度不知道比这些好多少,就连赵六也是黎州军帐下的军乐,平时也不少肉的。

  但他们也吃得高兴,因为赵大说要送一场富贵给大伙。

  一块肉,一筒饭,很快就吃完了。

  赵怀安等大伙都吃完了,就对阿奇墨道:

  “老墨,一会我说什么,你就翻译什么。”

  老墨正用手指头抠着牙缝的肉干,听了这话,连忙点头。

  赵怀安拍了拍手,对一众夷人们道:

  “诸位兄弟!往昔我等受吐蕃欺凌,苦不堪言,幸而逃脱。可大丈夫生于世间,岂容此等大仇不报?如今,复仇良机已至!我已探明前路,关内吐蕃人少,然财货堆积。愿随我冲关者,此刻先领五贯赏钱,待破了那关卡,再重重赏赐十贯!若有不愿,此刻便举手,我绝不强留,任其离去。”

  说完,赵怀安就将自己包袱内的银铤取出,正是之前他于大渡河战场刮来的那枚四十两重的银铤。

  看到赵怀安私藏了个大银铤,赵六撇了撇嘴,嘟哝了一句“黑了心了”。

  而在场的六个夷人你看看你,我看看我,再看看已经把他们围绕在一圈的其他人,于是不约而同俯首。

  就这样,赵怀安用刀将银铤分成了六份,当场分给了这些夷人。

  然后就向在场的一十四人布置了下面的军策。

  ……

  片刻后,赵怀安穿着一简陋的皮甲,带着老墨还有六个夷人出现在了铜山关集前。

  和赵怀安一样,众人都是穿的破破烂烂的,当然,除了赵怀安需要伪装一下,其他人其实都是本色出演。

  一众夷人开始在集前叫嚣挑衅,甚至一个夷人还直接在营地前露了鸟。

  也许是长久以来被吐蕃人欺压,这些人一旦冲破了那层畏惧,行为更加大胆、露骨,那份得志和张狂,压根不用演。

  本来赵怀安还担心这些人对吐蕃人有阴影,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很快,营地内的吐蕃兵就冲了出来,赵怀安一个呼啸,就带着夷人们往外面跑。

  但吐蕃兵追到市集外就不追了,正打算回去,就看见那些夷人猪狗竟然又在那边挑衅。

  再忍不住的吐蕃人,怒骂着,追着赵怀安等人入了山。

  ……

  这帮夷人是真的能跑。

  此时赵怀安看着那些个夷人如猴一般奔过自己,心里只有这样一个念头。

  看到边上的老墨已经气喘吁吁,赵怀安将他一把扛起,边奔边喊:

  “和他们说,再遛一会后面的吐蕃人。”

  阿奇墨在赵怀安的肩膀上一颠一颠的,眼眶有点湿润,听了这话,鼓足气向那些夷人们传话。

  而一众夷人们听到后,纷纷大呼鬼叫,心中好不畅快!

  那种在死亡边缘反复横跳的快感,让他们第一感受到了生命的跳动!

  就这样,赵怀安带着众人一阵叫,后面的吐蕃人一阵骂,越奔越深。

  ……

  又绕过一处山头,赵怀安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惨叫,扭头一看,发现鲜于岳他们已经披甲杀了下来。

  于是,他将老墨放到地上,吩咐他和那些夷人呆在原地不要动,随后就抽出横刀反身杀了回去。

  看着只穿皮甲,独自冲向战场的赵怀安,阿奇墨忽然对一众夷人们大声呼号,随后竟也带着六个夷人们杀了过来。

  此刻赵怀安没有心思看后面,因为他们发现那帮吐蕃人战力并不弱。

  从营地中追出来的吐蕃人有二十人,其中铁甲武士六人,剩下的都穿着牛皮甲。

  但鲜于岳他们手中只有两把牛角弓,所以在伏击的第一时间,就射向了吐蕃人当中的铁甲士。

  鲜于岳的弓术最准,呼吸间两箭射出,收割两命,而另一个弓手宋远弓术没那么好,只射伤了一名铁甲士。

首节 上一节 14/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