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199节
所以要想将宗族延续下去,就必须跳出这座大山,但却不是像他兄长那样,靠自己单打独斗。
杨延保就很认真考虑过一个人,那就是光州刺史赵怀安。
他们对于这位光州刺史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也就是此人这两月多发兵攻山,才晓得北面的山外出了这么一号人物。
但当时也没几个山棚把这些山外的光州军当回事,毕竟山神可不会庇佑那些外人,也确实如此,这百年间,也不是没有刺史贪恋茶叶的巨大利润,试图攻山。
可不都是,兴兵而进,狼狈而返吗?这一次,那个光州刺史不过是在重蹈覆辙吧。
可随着北面的山棚一个个被扫掉,阴山关附近的山棚们慌了。
这才过去了多久?不过就是两月吧,多少山棚被那些光州军攻破,一个个茶园被光州军给控制。
所有人都晓得,这一次不一样了,他们必须团结在杨氏的周围,和即将南下的光州军拼死一战。
所以,这段时间,投奔杨氏的山棚络绎不绝,每日都有数十人带着家当加入到杨氏的队伍中。
这些人确实是有一些,是希望获得庇护的,但更多的,其实是眼热杨氏占据的这条孔道,他们更渴望杨氏能带着他们顺着打进麻城。
再无知的人,都晓得,劫掠得劫富人。
也许就是兄长,听了太多这些人的鼓动吧,这才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你们真的不晓得,我杨氏的生死时刻已经到来了吗?
昨日被俘到光州保义军的大营时,杨延保就发现了这支军队的不同,这应该是那位刺史的一支先遣军,人数并没有太多。
可即便如此,这支队伍都充满了章法,他们那些人才叫职业的武人,这些人甚至吃饭的时候都是排队打饭,而这是山棚能做到的?
想到这里,杨延保想都了大别山历史上的大浩劫。
那是南朝的刘宋元嘉时期,南朝有个叫沈庆之的将军就如今日那位光州刺史一样,开始进山掠口。
而历史上,那为沈庆之掠了多少山民呢?数次扫山,前后掠得丁口十七八万。
所以杨延保比山里这些人都明白,他们这座大山不是攻不破的,历史已经给了答案。
只是可惜啊,他的这些亲党和山棚众,脑子里只有钱和刀,没有历史和文字。
而他也自然成了那个不合时宜的。
现在,杨延保就从那位光州刺史看到了沈庆之的影子,那光州刺史能两月就破了北面诸山棚,说明他们那些人对山里的情况是有一定了解的,而且极善山地作战。
此外这些人现在放过了中间群岭的山棚,直接顺着潢水南下到阴山关,说明刺史的光州刺史已经明白控制大山的唯一方式就是控制这些孔道。
而现在,人光州兵战力又强,战术又对,坐拥山外无穷人力,山内的山棚哪有什么胜算呢?
既晓得大势如此,那为何不早投那光州刺史呢?毕竟越是投的早,才越会被重视呀。
可这些话,杨延保没有一点要说的意思,因为他说了也是白说,谁让他是个武艺粗疏的?即便他读了很多书,了解数百年的历史,可在兄长这些武人的眼里,他还是一个娃娃而已。
望着踌躇满志的兄长,杨延保心中叹了一口气:
“兄长啊兄长,家族是会在你手中兴盛,还是会在你手上走向灭亡啊!”
咳嗽了声,杨延保打断了兄长的畅想,说了一个情报:
“刚刚贼营皆挂起了白幡,应该是敌军什么大将战死了,而现在他们正拔营要撤往岸边。”
杨延庆一听弟弟这话,马上意识到昨日被他击落下马的敌将很有可能就是敌军主将,高兴地跳了起来,还埋怨地捶了一下弟弟,怨了句:
“这么重要的事,你应该立即和我讲啊,光杵着那干啥。”
然后杨延庆就不管这个弟弟,让伴当们给他披甲,然后再一次跃马驰奔出去。
只是这一次,阴山关内钟声大响,无数听到钟声的山棚们,赤着脚,踏着草鞋,手里举着各色兵刃,就一窝蜂地随着十几名骑士冲出了关。
此刻,带着大部分山棚出击的杨延庆,跃马冲前,很快就看到了正在撤往岸边的光州军。
他望着白旗遍布的敌军,大吼一声:
“好生无礼!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也不将我这主人放在眼里,今日便要让你们全喂了鱼虾。”
说完,其人率部就冲向了远处岸边慌乱的保义军。
第167章 火龙
当他的兄长倾巢而出时,留在关上的杨延保心中一慌,直接喊来了自家的伴当,吩咐他:
“你速速去西山,让他们召集六十四聚落,命他们带着丁壮全部下山进关,告诉他们,我军大胜官军,如今邀请他们下山一起共击光州军。”
这伴当在杨延保身边多年,晓得自家郞主的真实想法,所以哎了声,就带着三名健足,带着柴刀、铁爪,背着竹篓就往西山方向跑去。
望着伴当离去的身影,杨延保努力压住狂跳的心脏,抿着嘴,下令:
“传我令,将关内所有人全部派到关上,男丁荷戈,妇孺担石。”
随着一声声呼喊,整个阴山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动起来。
……
当杨延庆带着步骑混合的山棚追上了撤退的保义军后,压根不用旗鼓,直接就冲了上去。
杨延庆立在马上,举着马槊,对身后的山棚大声呼号:
“杀,都给我往前杀,让这些山外人看看咱们的厉害,让他们二十年不敢再踏足我们的大山!”
一名名山棚被刺激得嗷嗷叫,他们敬服着杨延庆,这位从十六岁开始,就在大山中再无敌手的猛将。
数百名山棚猪突向前,然后就被一顿箭矢给砸懵了。
箭矢从两个方向射来,那些立下水上的舟船上,涌出数十名长弓手,他们手上的这些长弓,都是赵怀安去年在汉源大战前,从那些南诏军手上缴获的。
当日,保义都攻山,南诏军的弓箭射得是又远又猛,让当时的保义军吃了不小的亏,后来在歼灭了这支南诏军,并吸纳了他们的弓手后,赵怀安才晓得不是那些弓手多厉害,而是他们手上的长弓竟然都是用紫衫制作的。
这种木材中间硬,边缘软,是最佳的弓箭材料,用这种木制作成弓体,射程更远,威力更强。
所以,后面赵怀安在汉源大战后,就有意搜集了一批这样的紫衫长弓带回光州。
现在军中小部分精锐弓手用的就是这些紫衫长弓,搭配上破甲锥,月牙铲箭,这些中箭,别说是人了,就是三层甲都给你洞穿。
现在这批长弓是用一批少一批,但赵怀安自搜山缴获大量茶叶后,就已经送到山外开始大规模炒制了,很快第一批茶叶就能从光山沿着水道运往川蜀、南诏、吐蕃。
到时候除了会从吐蕃运来马匹外,从南诏运回光州的就会是一船船的紫衫。
此时,使用梅针箭这些锐利长箭,搭配磅数更足的紫衫长弓,对面犹在狂奔的山棚们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后方还要动员呼号的杨延庆,就看到被自己喊上去的山棚们,一批批倒在了血泊中,足足愣了好一会。
而这个时候,前方那些山棚竟然还在冲,他们已经有一半的人都死在了路上,可依旧红着眼,杀向了岸边的光州军。
然后这些剩下的山棚就在距离光州军不足八十步的位置,再一次被箭矢覆盖了。
数十名穿着锁子甲的硬弓手,在前方的步槊手的掩护下,从后方射出密密麻麻的箭矢,将保义军面前的一块河滩地射满了。
而随着,岸边的保义军开始反击,船上开始吹响了巨大的号角声。
再然后,还在犹豫的山棚们,就看到西面山岭冲下一队敌军,向着他们的身后穿插。
此时杨延庆再是憨傻,也晓得自己的处境了,于是再顾不得危险,开始大喊:
“撤,撤,都和我撤回关。”
说着此人就让身边的人全部扯着嗓子喊,也没有金鼓来传递消息,纯靠嗓子。
那些上头攻击的山棚们,这时候才如梦初醒,然后慌忙回身撤退。
可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随着又是一阵尖锐的唢呐声,一队骑士从阵后跃起,挺着马槊就从后方追击着山棚溃军。
往往一骑就能撵着十余人,自此,山棚溃不成军。
而此时,一直在后面殿后的杨延庆是看得又羞又气,不顾身边伴当们的反对,直接带着队伍中仅有的十余名骑士,返身逆击,为同伴撤退赢得时间。
这一次,杨延庆还是冲在最前,他夹着槊,大喊:
“尔等耍诈,该死啊!”
说着,就举槊要搠死对面的敌骑。
可忽然从那骑士的身后抛出了一件套索,直接就套在了杨延庆的上身,然后不等他有反应,就被拽下了战马,随后被一路拖到了保义军阵中。
而那些山棚骑士,看到自家郞主忽然就被套走了,顿时六神无主,然后就被保义都的骑士给刺翻下马,余下的也机灵地跳下战马,伏跪投降了。
……
此时,被拖进阵内的杨延庆,一路叫骂,被停下后,还要挣扎反抗,然后就被两个力士给反剪着五花大绑。
此时,杨延庆被推来时,已经看到坐在马扎上笑着看着自己的,正是昨日被他击落下马的敌将,于是大喊:
“好好好,可恨我昨日没能杀的了你,今日反落在你手上。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耶耶要是皱个眉,就是你养的。”
高仁厚咳嗽了声,笑着道:
“哈哈,不错,是个硬汉,你昨日留手没杀我,我欠你一命,今日你被我擒了,我也不杀你,这就两平了。”
可那杨延庆竟然昂着头,大喊:
“是两次,本来我回身就要射死你,要不是我救伴当,你哪里还能活?”
高仁厚愣了一下,摇了摇头,对杨延庆道:
“那就算不得了,毕竟咱就一条命,你留一次,留两次,咱就是一条命,而你也是一条命,我不杀你,那自然就是扯平了。”
那杨杨延庆硬声大喊:
“可耻,可恨,我杨延庆一世英雄,竟然会败在你手上。你速速杀我,我绝不受此辱!”
但高仁厚哪会杀他,拍了拍杨延庆的脸,笑道:
“我还要你来开关了,如何舍得杀你?”
说着,高仁厚对左右大声下令:
“全军出击,目标阴山关!使君早就等急了,就等我军的捷报呢!”
诸保义军吏士顿槊呼和,彷佛刚刚那场战斗压根就不值一提,反而是给使君报捷才更重要。
于是,留着随夫和一队人打扫河边战场,剩下的就在高仁厚的将旗下,向着阴山关进发。
……
两刻后,高仁厚脸色难看的望着眼前的阴山关。
他们已经足足叫了一刻多,可对面的山棚根本没有反应,而望着关上刁斗森严,守具齐备,高仁后没有一点要强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