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22节

  而相反,赵怀安这些人,因为每天只负责走路,体能充沛,两相一比,自然形成了威慑。

  但这样赶路终究不能长久,这几天他已经明显感受到队伍中出现了怨言,现在终于到了一处水道口,再不修整实在说不过去。

  随后赵怀安就问另外一件事:

  “这些人中有多少愿意加入咱们的?”

  是的,赵怀安并不想放走这群山棚,他现在有甲械,也有鲜于岳许诺的钱粮,现在就差人手了。

  这些山棚肯定不是良民,但对于赵怀安来说正是合适,能迅速在山林地区形成战斗力。

  可孙泰回的答案却并不妙,之间他摇头道:

  “郞主,情况不甚好,这些山棚拗得很,就想早点回去种地。我私下了问过几个,只有几个人愿意和咱们学艺,但更多的就不行了。”

  为了“勾引”更多的人和自己学艺,这段时间赵怀安基本都在给几个门徒授艺,但没想到就只有几个愿意学的。

  奇了怪了,难道自己武艺不香了吗?

  妄图想当大唐魅魔的赵怀安对自己陷入了怀疑。

  想不明白,赵怀安摇了摇头:

  “罢了,就这样吧,后面咱们再找机会招人,我就不信咱们有甲有刀的,还招不到人了。”

  孙泰认真点头,显然对义社的前途很有信心。

  “对了,你再去把那几个愿意学艺的喊来,我都问问。”

  孙泰躬身,然后就跑回了队伍里。

  这个时候,那边统计物资的赵六也奔了过来,在听了招人不顺利后,一脸悔恨:

  “赵大,额们这一趟亏了。”

  原来之前赵怀安他们之所以那么阔绰给粮,就是要在这些山棚面前树立土豪形象,但哪里知道这些人竟然不吃这一套?

  这下子就招了几个人,那不是血亏嘛!

  赵怀安也有点尴尬,但嘴上不服输,嘴硬:

  “那些粮食本来就带不走,发给那些山棚还能拉他们来驮货,这已经是赚到了。好了好了,日子会好起来的。”

  但赵六还是在那唉声叹气,活像一个亏钱的地主老财。

  没一会,孙泰又奔来了,这一次带着五个年轻人,其中一个赵怀安认识,不就是何伯的侄子嘛?叫什么来着的?

  孙泰拉着五个人,对他们道:

  “郞主要见你们,你们自己要把握住。”

  于是包括何文钦在内的五个人齐齐向赵怀安跪倒,口呼“郎主”。

  赵怀安也在打量着这五个人,除了何伯的侄子个子高点,其他的都是不足六尺,真正是一群矮子。

  但矮个子也能出将军,只有愿意跟他,这一点上他不挑。

  于是,他就问了这五个底细。

  除了何文钦是有家的,其他四个全是那四个寨子里的孤儿,没亲没故的,眼见着赵怀安做下这般大的家业,也想和他闯荡。

  至于何文钦自己,则是因为看见赵怀安的一次刀术教习,然后深深地迷上了,非要学艺。

  听了这些人的情况,赵怀安也明白自己绝难招募那些山棚为兵了,因为这些人在山里有家有口,心压根就不在外面。

  看来自己这把冤大种算是当定了,算了,就这样吧,当续份香火钱。

  赵怀安自己这边安慰自己,忽然就见到鲜于岳带着任通、宋远大步奔来。

  不等喘口气,鲜于岳就吐出一句话:

  “二弟,南诏人……来……来了……。”

  听了这话,赵怀安一下子蹦了起来。

第21章 劫道

  赵怀安蹦起来干啥,跑路啊!

  他现在的队伍只要遇到任何一部南诏军,就是死路一条。

  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家业,可不能这么快就败了。

  但赵怀安这边刚蹦起来,鲜于岳就抓着他的手,把剩下的半句话说完:

  “来了一支车队,就从咱们前头走过。”

  听了这话,赵怀安心里一稳,心里暗骂自己这个大哥说话都不说全了。

  他们前头是有一条土道,虽也破破烂烂,但已经是雅州到黎州的官道了,很显然这伙南诏人正是从邛州前线撤下来的。

  从前线撤下的车队能带什么?肯定是带一路的缴获啊!那还不干他娘的一票?

  想到这里,赵怀安内心狂跳,忙问鲜于岳:

  “老岳,他们有多少人?”

  鲜于岳作为成都突将,业务能力非常突出,他喘完气,冷静道:

  “按旗帜数量看,当为一军。”

  赵怀安忍住翻白眼的冲动,他哪知道一军多少人啊?

  但不敢暴露,遂再问:

  “兵马几何。”

  鲜于岳也知道自己说的有歧义,因为无论大唐还是南诏,各编制人数都不是一直固定的,就拿南诏人的军来说吧,多则上千,少则数百。

  但鲜于岳也只是确定一军的编制,具体多少人他又数不完,但这个时候他必须给赵怀安一个准确数字,心里快速估算。

  最后一咬牙,给赵怀安一个数字:

  “他们每车三四人,车逾百,再算上前头后尾,人数大概在五百左右。”

  赵怀安砸吧了下嘴,又坐回了马扎,对鲜于岳苦笑:

  “老岳,这还有啥说的,让大伙隐蔽吧,这些南诏军咱们惹不起。”

  鲜于岳也点头,他过来也不是要和赵怀安去袭击的,是二弟自己瞎激动。

  随后,杨茂、赵虎二人就奔下坡,奉赵怀安的命将山棚里的四个把头喊了过来。

  将这些情况说清后,何伯等四人毫无异议,纷纷保证会看住大伙不让暴露动静。

  看着何伯等人颤颤巍巍地走了,赵怀安捻着胡须,忽然对鲜于岳道:

  “老岳,这样,我们几个一起去前头看看,要是有什么情况,也能早做准备。”

  鲜于岳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

  主意已定,赵怀安也果决,点了孙泰、王离两个,还有鲜于岳这边三人,皆披上甲一起出发。

  赵怀安还是穿的此前的明光铠,不过这一次倒是给自己加了条绿色披风。

  然后六人再不犹豫,向着前面土道直奔。

  ……

  赵怀安六人一路奔跑,下到一处土凹时,已然能听到对面的车马粼粼声。

  六人蹑手蹑脚,选了一处隐蔽的山坡,匍匐上坡。

  一上来,赵怀安倒吸一口气,只见土道上,各色旗帜招展,漫天土尘,南诏军鳞次栉比,前有马队,后有步从、再有车马,井然有序。

  再看那些南诏军,相互之间取笑大叫,虽看着懒懒散散,但得胜之师的骄气一显无余。

  南诏不就是后世的云南嘛,地方也不大嘛,兵马这么盛的吗?

  这里,他终于忍不住对边上的鲜于岳问道:

  “老岳,这南诏军这般强盛?”

  鲜于岳已经习惯了赵怀安在某方面的“无知”,小声解释:

  “下面的应该是南诏本部府兵,这些人本就是南诏精锐,强盛点不奇怪。只是这样的队伍为何会负责押送车队呢?”

  赵怀安又傻了,大唐有府兵我知道,南诏也有府兵?

  但这里显然不是问这个的时候。他再一次告诫自己,这里是真实的世界,他需要敬畏。

  看到下面的南诏骄兵,赵怀安已经彻底死心了,但来都来了,不如好好看一看南诏军的情况。

  这么一看,赵怀安险些肺都气炸了,只见后面车队捆着的是一队队唐人、有些还穿着军衣,但大多数还是普通唐人。

  也许是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那些唐人并没有呼天喊地,只是麻木地随在车队边,踉踉跄跄。

  没等赵怀安这边有反应,素来就大唐主义的鲜于岳先一步炸了,他气得捶着草甸,低声骂道:

  “这帮啖狗肠的南诏奴!啖狗屎的南诏奴!”

  赵怀安侧目,这还是老岳第一次骂人呢。平日这大兄,一副文文雅雅的样子,现在看来也是会骂人的。

  可,你这也叫骂人?太没杀伤力了。

  鲜于岳对赵怀安道:

  “二弟,你知道牛礼他们那些唐奴是怎么来的吗?”

  赵怀安不知道,但也猜测就是南诏人这样掠夺回去的。

  随后鲜于岳就说了这样一段秘辛。

  原来七十多年前,南诏人有史以来第一次攻破成都,虽然只是一座外城,但依旧掳掠走了数万唐人,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匠人,而牛礼他们的祖父就在其中。

  而他们鲜于家在那一年的成都保卫战中死了十六个嫡亲族人,彼此之间不可谓是血海深仇了。

  看着鲜于岳眼睛都红了,赵怀安深怕他不理智,摁着他的背,劝道:

  “老岳,咱们后面回邛州,在战场上痛杀南诏狗。”

  鲜于岳深吸了一口气,死死地盯着车队,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赵怀安心里也愤怒,但只是基于内心的人道主义,所以他这会倒是颇为冷静地观察着车队。

  然后他就看到一个奇怪的,那些唐人都被麻绳缚着走,但车队中却有十几个槛车,里面都各自收押着一名囚徒。

首节 上一节 22/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