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233节

  话音刚落,石崇信身后的五名踏白就从褡裢里各抽出一把上了弦的手弩,左右各持着,对准了这些义成军。

  那个张清河明显愣了一下,他以为自己爆出义成军牙将的身份,这个哨马就会诚惶诚恐,没想到眼前这人这般硬?

  他下意识看了一眼旁边的庞师古,意思就是他来说个话,他怕自己再说一句,两边直接就火拼了。

  庞师古也吓了一跳,暗骂老张嘴坏,日后迟早要坏在这嘴上。

  然后他抱拳赔笑道:

  ”这位袍泽怎么称呼,这位义成军的张牙将也是焦急了,他带着所部奔行一日一夜,没睡觉,脾气自然是差了些,多担待下。”

  说着,庞师古就从褡裢里取出传符和军书递给了石崇信,然后歉然道:

  “我等的檄报有重要情报,我们陈军使命令我们,务必要亲手交给赵刺史,所以这位袍泽多担待。”

  石崇信接过传符和军书,斜眼看了一下那个张清河,见他眼睛的确通红,是熬夜后的样子。

  于是这才开始翻看传符和军书,比对上面的信息,的确无误。

  可直到这个时候,石崇信还是没有全信,又问了一句:

  “你不是南华的虞候吗?怎么和这些义成军搞在一起?不晓得你们南华已经被草军围了吗?”

  那庞师古一听这话,脸色大惊,忙问道:

  “哈,我之前就奉县君令北上去寻濮州境内的义成军,没想到我县已经被围?现在如何了?”

  石崇信看着这人的反应,的确自然,于是放下心,摇头道:

  “这就不晓得了,不过我军已经派援兵过去了,应该没什么问题。毕竟,我们可是保义军啊!”

  听了这话,庞师古和那张清河相互对了一下眼神,那庞师古又趁机问道:

  “那真是太感激了,不晓得贵军出动了多少人马呀,草军人数庞大,怕是去了少了,力有不逮啊!”

  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个,那石崇信斜着眼狐疑地看了过来:

  “你不是不晓得被围吗?怎么晓得草军人数庞大?”

  庞师古一滞,忙解释道:

  “草军嘛,人命如草芥,向来就是人数众多,要围攻咱们南华,肯定人数多的。”

  石崇信将传符和军书回给了庞师古,然后对他们道:

  “一会我带你们回去,不过嘛,你们手里的兵刃要先交给咱们保管。”

  这话一出,庞师古和张清河脸色都难看了,尤其是张清河直接喷道:

  “你说什么胡话?凭你也敢缴咱们的械?你也是个武人,不晓得咱们都是刀兵不离身的?”

  石崇信面无表情,生硬回道:

  “哦?那没办法了,这就是咱们保义军的规矩。更不用说你们还是要去见使君,那更是不能带刀兵了,你们可放心,后面一路由我们兄弟们护着,伤不了你们。”

  此时庞师古这才晓得保义军哨探的难缠,最后努力道:

  “这样吧,咱们先自己拿着械,等入了城咱们再交,毕竟咱们这里十来好几人,全部兵刃加起来也能堆一辆小车了,你们人数怕也是不够吧。”

  石崇信想了一下,点了点头,然后对身后的大伙道:

  “让乙哨继续哨探,我们先带着这些人回去。”

  此时那庞师古才意识到,此时暗处竟然还有人。

  于是庞师古给那个张清河递过去一个眼神,然后便领着众骑随石崇信等人向着南面的冤句而去。

  ……

  此时冤句城外,灾民大营。

  掌书记张龟年带着一班书记、参吏在角楼上俯瞰着下面。

  看了一会后,张龟年对大营老管带孙传韬嘱咐道:

  “老孙,你也是军中的老人了,入咱们保义军时间比咱还要早吧,也是我军的元从柱石啊。”

  孙传韬是当年的雄边子弟,和孙传威一道在都将孙传秀战死后,投募赵怀安麾下的八人众之一。

  孙传韬不敢在张龟年面前摆老资历,忙回道:

  “掌书记,咱也就是多了几个月,当不得柱石。谁不晓得掌书记才是使君的肱骨啊!没了掌书记,咱们保义军都要瘸一条腿。”

  这话说得真不好听,但张龟年和这些武人打交道多了,晓得能如使君那般说话好听的武人万不存一,剩下的基本都和孙传韬一样,奉承话都能说得得罪人。

  张龟年也不是大度,而是军中都是这种人,他要是为此生气的话,那早就气死了。

  所以他点了点头,对孙传韬道:

  “你既是老人,就晓得使君的脾气,他是最容不得懈怠颟顸的人的,谁要是犯了使君的底线,那时候再老兄弟都没用的。”

  孙传韬这会汗已经下来了,忙请示道:

  “掌书记,咱是哪里没做好吗?一定要教我啊?”

  张龟年拍了拍孙传韬的肩膀,然后指着营地的大门,问道:

  “你这大营虽然是安置灾民的,但也是按照军营建造,而营门重地,谁允许让你在这边猬集看热闹的?”

  孙传韬愣了一下,然后就望向下方门楼,然后发现那边果然有一波人正猬集在营门后看热闹。

  而热闹何在呢?

  原来营门外有一支车队,他们正堵在门口叫嚣着什么。

  这是咋回事?孙传韬自己也纳闷,然后就冲下面喊道:

  “小贾,去看看前头咋回事,我什么时候允许有人在营门前聚集了?”

  孙传韬的确冤枉啊,他哪里晓得偏偏在掌书记巡营的时候,遇到这么个事?

  很快,他的扈兵小贾就奔了过来,然后在下面喊道:

  “团将,外头的难民非要将车带进营内,说这些是他们全部家当,就是死也不丢。”

  孙传韬拍着脑门,大骂:

  “没让他们丢啊,就是让他们放在营外集中安置,到时候再还给他们。”

  正要自己走下去解决此事,旁边的张龟年忽然脸色严肃地问道:

  “带车来的人多吗?”

  孙传韬想了想,说道:

  “也不太多,就今日有两家,不过先前来的一家已经将车放在了营外了,而这是另外一车。”

  张龟年指着下面看热闹的那群人,问道:

  “下面有之前那拨人吗?”

  孙传韬张望了下,点了点头,然后回道:

  “还别说,这些人还真的在里面。”

  此时张龟年的脸色已经变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对孙传韬道:

  “你现在即刻下楼,将营内我们的人全部集中起来。其中附军全部分发武器,然后将营内各帐看管起来。然后你再把你们团的人全部集中到角楼这边。”

  孙传韬也是久战的了,一听这吩咐,马上就意识到了什么。

  于是连忙奔了下去,就准备办这事。

  片刻后,孙传韬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然后就听张龟年在上头下令:

  “立即将门口的人全部索拿,但有反抗者杀无赦!”

  孙传韬抱拳,然后就带着所团百人直奔营门。

  而那边,营外的争吵声也越来越大,直到有一方彻底失去了耐性。

  也是这个时候,一直观察营外情况的张龟年猛然敲响了角楼旁边的铜钟。

  剧烈沉闷的钟声一下子传遍了大营,传到了南侧的三座军营,也传到了冤句城内。

  ……

  冤句城内,衙署内,赵怀安正脸色难看地看着手中的信封。

  信是他的好大兄杨复光写的,其核心的意思就是,朝廷在晓得宣武军方面在调动漕粮赈灾,直接从东都那边派来了一个新的监军使,叫西门思恭。

  这人来了汴州后,直接断了运往曹州的军粮,不仅是赈灾的粮食,还有保义军军粮。

  说是需要核查保义军的军额,然后按照军额发放粮食,免得被人吃空饷。

  而杨复光的权力基本来自于长安,虽然他手上也有一支自己招募的宣武牙兵,但他肯定是不能向自己权力来源下刀的。

  好在长安南衙的诸门下并不希望田令孜独大,所以依旧保留了杨复光的职位。

  其中宣武节度使王铎在这次中力挺杨复光,也让田令孜看到了强大的阻力,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但杨复光的职位虽然保留了,但权力基本集中在了军事一块,原先对漕粮以及汴州仓的管理全部移交给了西门思恭。

  而这西门思恭到了后,直接忙活起了今年春的漕粮转运工作。

  就在去年的除夕,年轻的圣上一下子发出去二十万石稻米用于赏赐和宴会花销,所以乾符三年的春运将更加重要。

  而且西门思恭如此上心的另一个原因是,这是小皇帝自己专门下令的。

  至于皇帝晓不晓得此时的汴州正全力维持一场平叛战争?晓得,但也就是只晓得一耳朵。

  他那位阿父就是在他打马球的时候说了一嘴,然后就没然后。

  于是,此时的汴州在刚走完乾符三年正月的一半,整个工作重心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原件的先军政策直接转变为先京政策。

  所以杨复光在表达这种无奈的同时,嘱咐赵怀安速速回师,待情况好转再行出击。

  将信全部看完后,赵怀安气得直拍案几,当着他的十三叔的面,骂道:

  “这帮虫豸,国家大事迟早坏在他们手里,我这边局面都铺开了,后面竟然给我断了粮,他妈的,长安人少吃顿米,会死啊!”

  裴迪很尴尬,因为他祖籍虽是河东的,但其家已经迁居长安周边几代了,也是新长安人了。

  所以晓得赵怀安不是骂自己,但还是脸色尴尬。

  不过,裴迪也是劝道:

  “赵大,现在上层情况不明朗,我们先撤回去,那西门家向来是田令孜对付杨家的门下犬,他这次来了汴州掌控漕运,以我对这人的了解,现在给咱断粮还不是最狠的。“

首节 上一节 233/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