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235节
更不用说从俘口那边得知,草军的骑军力量至少在两千以上,而且在袭击歼灭了义成军后,又缴获了数百匹战马。
有濮州无穷人力作为后盾,草军从来不缺技战和善骑者。
所以赵怀安在得到这些情报后,立即命令将两部分流民分别安置。
此前由保义军亲自四处收拢的流民,人数有八九千人,而且更加让人放心,所以就可以先收入城内安置。
一部分可以作为守城使用,一部分可以平衡冤句城内的原百姓。
赵怀安可没有忘记,这里可是黄巢的家乡,而且人家入城后还对城内秋毫不犯,而自己入城时间又短,恩义还未能施展,所以对这些人,赵怀安并不是那么放心。
反倒是他从那些人屠盗匪口中解救的这些流民,则有救命之恩,又管了这些人饭,完全可以当成半个自家人来用。
至于后面自己投来的流民,这是最良莠不齐的,赵怀安就决定将这些人用船转移到对岸去。
这样既不会影响自己的守城,又能让这些人有个活路。
所以,赵怀安从白天就开始疏散流民,之前被解救的按照之前的民册,分成三千户,十个都,分别安置在城内。
而后面主动来投的,则概不划分,全部用船送到对岸。
然后就又令寿州县卒清扫方圆五里内的一切林木,能砍的就砍掉,砍不了的就全部烧毁,避免资敌。
同时,原先搭建的两座流民大寨也被拆毁,原木鹿角用来加固原先城外的三座军寨。
这三座军寨将会是保义军在城外的立足点,处在冤句城与白沟水上船队的中间,作为二者的连接部。
这三座军寨,皆处在白沟水的北岸,呈倒品字形,两寨再外,分别是高钦德之三百步跋都,以及张翱的五百寿州牙兵;另外一军寨,则处在两寨之后,直接濒白沟水而建,算是半个水寨。
这个水寨对于保义军来说是咽喉,源源不断的粮草就是通过白沟水运到这里,然后在水寨这里装卸,然后从这里的甬道直接运粮到冤句的南城下。
这条甬道是赵怀安修建三座营垒时就命人修建的,此刻直接就成了冤句的生命线。
也正因为这座水寨和甬道如此重要,所以赵怀安点了最是机敏沉着的猛将霍彦超带着三百无当都驻扎此寨。
在将城外的棚子彻底清扫后,城外的视野就开阔了,如此才能方便城头上的保义军防守。
这一套就是守城的惯法,坚壁清野,以及守城先守寨。
本来还需要深挖沟壑的,但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但还在赵怀安并没有打算被动守城,以保义军的战力,完全可以依托城墙在城外打主动型防御。
城外的任务都落实到了具体的人,城内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安排。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防奸。
冤句城是草军自己送给保义军的,而现在又带着大军杀个回马枪,那可见的,城内必然有大量草军留下的奸细。
所以赵怀安现在让十三叔从解救的流民那边招募人手,让他们承担城内各坊的联防工作。
冤句城并不大,远不能和汴州、曹州这些州治比,但它依旧按照坊市的结构划分城区,全城大概十个坊区,每个坊区又有差不多百户。
现在赵怀安一方面将编好的十个曹州流民都全掺在这十个坊里,然后执行严格的坊禁制度,每个坊都组建一支巡坊队,其中一半从流民招募,一半从本地坊招募。
而从本坊招募的,必须要有十户联名奏保,一旦这人出了问题,为他保证的人都要一并处理。
从今夜开始,各坊就开始巡夜,挨家挨户敲门了解情况,然后每夜都如此,时刻巡查本坊内有无陌生人等。
此外,无论是白日还是黑夜各坊都要关闭坊门,如果城上有需要征集人手上城,自会有人拿着军符来各坊招募人手,绝不允许任何人等在坊内游逛。
以铁血布控了坊市后,赵怀安对城内的三处地方布置了兵力。
分别是县署、仓城、武库,这是城中最核心的设施,必须优先保证他们的安全,说个最坏情况,即便城内坊区作乱,只要这三处稳定住,这城还是保义军手上的。
这边城内外一片忙碌,赵怀安坐在城楼上,水汽打湿了他的衣衫,赵六蹭蹭蹭跑了上来,他刚刚将一部分难民送上船,忽然想到一件事,就连忙过来了。
赵六看了一圈人,见赵大身边没外人,忙跑了过去,小声道:
“大郎,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赵怀安抬头,欣慰于老六也会给自己分忧解难了,然后就听赵六说道:
“大郎,额们有没有和汴州那边要援兵啊!额看你忙了一下午,好像没人提这个,是有什么顾虑吗?”
赵怀安傻眼,他尴尬的发现,自己一通忙活确实真就没给后面汴州发个求援信。
也是自己陷入了路径依赖了,自己从最早就开始单打独斗,甚至汉源决战的时候,都是自己带队冲阵。
可现在自己后面一大帮人啊,忠武军十万就在后面不到二百里,起来动动啊!还有估摸下时间,忠武军也应该抵达汴州了吧。
有人的时候就应该用起来,这大唐又不是他赵大一个人的大唐。
想到这里,赵怀安连连拍着赵六,赞道:
“老六啊,你终于长大了,能给大分忧了。”
赵六脸都绿了,可打又打不过,骂又不敢骂,这会只能在心里暗叹:
“算了,赵大最近也不容易,额看他连四个美人都去得少了,不和他计较。”
这会有了赵六的提醒,赵怀安终于想起了守城、开片最重要的事情了,那就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甭管打不搭得过,先摇人啊!
于是,念头通达的赵怀安,就着昏暗的火把,龙飞凤舞写下一句话:
“兄长均鉴,小弟有难,速来!”
然后赵怀安自信落笔,将求援信交给了一队背嵬,让他们连夜坐快船去汴州。
兄弟岂是白做的?
第191章 赤心
今夜很长,赵怀安在令人换了一班人后,就准备带背嵬和幕僚们下城楼去检查城外收尾工作,并对留驻在城外的三个都抚慰激励。
其中尤其是寿州牙兵五百,他们的刺史老颜这会已经被留在了汴州,成了监军使杨复光的座上宾,颇有点乐不思蜀的味道。
实际上,某种程度上,这位颜刺史也的确达成所愿,即赵怀安在前面猛猛杀,他则在后面哐哐吃功。
而现在不就是这样吗?
赵大带着大军深入失序的曹州拿命拼,他在汴州吃着酒,看着歌舞,就把功劳领,更不用说还成了长安权宦杨复光的座上宾,此等好事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做的。
可这位颜刺史失去了什么呢?失去了他在乱世来临前真正的权力。
不过像他这样在军中厮混的人,失去了这份权力又未尝不是件好事呢?
……
此时,赵怀安驰马带着背嵬们来到寿州军大营。
营外烧起的篝火将城外照得昼亮,只是五百人的寿州牙兵就有千人寿州随夫支持战力,这会这些随夫都在营外挖着沟壑,一边挖一边将土推在靠营地的一面。
这些寿州随夫都认识赵怀安的旗帜,也认识他,看着这位寿州出去的好汉,这些人眼中与有荣焉。
忽然,赵怀安喊了当中一个随夫的名字,用家乡话和他打着招呼,然后又喊了另一人的名字。
凡是他所见的,认识的,皆笑着打招呼。
这些随夫们望着人马如龙,穿着铁铠羽翎,精神得彷佛是天兵天将一般,可这会又听到那万众簇拥的大豪杰喊着他们当中人的名字,用的还是家乡话。
这一刻,他们只觉得倍感荣耀!
驰在马上,赵怀安望着一个个拜倒的家乡子弟,看着他们激动的神情,人却很清醒。
这些人之所以如此激动,不是因为他赵怀安是他们的乡党,也不是他赵怀安有多大的人格魅力,只因为一点,那就是他赵怀安有权力。
而只要有权力,就是再如何平易近人,都透露出一股权力的味道,而这些随夫们拜倒的就是这个权力,激动的也是这份权力。
人人恨不得当如是,人人恨不得都对他赵怀安取而代之。
这就是赵怀安的清醒。
一路纵马进入军寨,营门外的寿州兵见此要去禀报,但却被赵怀安给制止了。
他带着背嵬们直奔营地中间的大帐。
踢踏的马蹄声惹来一众寿州兵的侧目,然后他们就见到光州刺史赵怀安向他们挥手,并高喊着:
“乡党们,都准备好,去中间校场,给你们发赏!”
赵怀安一番话,直接惹来众寿州兵的欢呼,于是衣甲都不披,就裹着个袍子跑到校场集中。
此时这些寿州牙兵各个称赞,这光州刺史果然人如其名,真是大方舍得给钱啊!
可他们却不知道,赵怀安对不同的人,激励的手段是不一样的。
对于最核心的保义将们,赵怀安不仅给事业的期权给他们,一旦他能往上爬,下面的保义将们各个升官发财。
所以对于这些人,赵怀安更多的讲义气,讲精神,说白了就是搞团队建设,打造团魂。
因为这些人都已经脱离了急需要钱的程度,他们要的是未来的权力,能如他赵怀安一样被人前呼后拥的权力。
然后对于寻常的保义吏士们,赵怀安是既谈义气,又给保障。
无论是义保制度,还是给军中子弟分房分田,赵怀安就是抓住一个核心,给他赵怀安卖命,其他的你统统不用考虑,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上了战场后,给我把步槊攒出残影来。
但光给这些物质保障是不够的,一支团队要想不一样,你光吃的好,待遇好,那最后就是堕落的开端,没有精神核心,没有精神追求,那最后只会养出如魏博那样的老爷兵。
他们不敢骑在他赵大的头上,但一定会骑在他赵大的儿子头上。
所以赵怀安就给军队上下注入一个精神,那就是义!
这个义现在还很小,只是袍泽之义,兄弟之义,最多也就是不抛弃,不放弃。
可随着保义军越来越大,这份小义迟早会成为大义。
赵怀安常常思考,唐末为何会这样呢?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又怎么就走向了衰亡呢?
来到大唐这么久,接触了那么多人,每个人都给了赵怀安不同的答案。
有是朝廷财政危机,有是天下藩镇割据,有说是因为连绵的战事拖累,还有人说党争,有上层的争权夺利。
这些都是答案,可赵怀安却渐渐有了自己的一份答案,那就是这个大唐从上到下,都道德破产,滑向深渊了。
满目都是不义人,做的尽是不义事。
就如曹、濮二州遭灾了,但这一定必然造成现在的大动乱吗?
其实并不会,赵怀安自己就从十三叔那边了解过。
当年贞观年间,曹、濮二州这边所在的兖州地就发生了不逊于此时的大灾荒,当时朝廷也是百废待兴,甚至兖州当年还是刚从王世充那边夺下没多久,属于占领区。
所以当时曹、濮二州也出现了盗匪、流民,但朝廷却抛开成见,对这些地方大力赈灾,如此盗匪就被控制在了很小的规模,最后轻易就扫灭了。
可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