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241节
这一刻,曹师雄这些草莽豪杰也暴露出他们最大的弱点,那就是他们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
实战派往往鄙夷理论知识,但只从经验中学习的最大难点就是,对于没有经验的地方,这些人的认知就几乎和白痴差不多。
曹师雄这些盐枭豪杰们,因为有足够的和官军猫猫经验,所以很容易就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游击将。
可他们这些人却没有一个守过城,他们对于守城的章法和理论一无所知。
他哪里晓得,当赵怀安于城内各坊建立巡防队,那些潜藏在坊内的内奸就无所遁形。
当十个都的难民户涌入城内十坊,保义军就彻底在人数上占据了城内的大多数。
就是靠着这一双双眼睛,只半个上午,潜伏在城内的数百奸细就被发现。
然后,坊上的保义军附军们用弩箭杀其大半,剩下投降的,也被送上了城头,给使君发落。
此刻,当城下堆满了脑袋,曹师雄气得大吼一声,对身边的骑士下令:
“冲上去,射,射死那狗东西赵怀安!”
一众草军骑士相互望了一眼,然后就驰往北面城下,手里的弓箭向着城头不断攒射。
赵六第一时间举着牌盾挡在了赵怀安面前,牌盾上叮叮作响,很显然,大部分草军突骑就是射向他赵怀安的。
可赵怀安连腰都没弯一下,在旁边只有几面牌盾掩护的情况下,大吼:
“射!”
说完,躲在女墙后的保义军弓手们,纷纷顺着女墙的洞眼向下回击。
一时间箭矢如雨,打得下面奔驰攒射的草军骑士是人仰马翻。
而赵怀安自己则在赵六的掩护下,接过孙泰递过来的三石弓,对着下面奔在最前的两名草军突骑,就是一箭过去。
只一瞬间,其中一名贼骑就应声倒地,直接将旁边的那骑,骇得拨马就走。
赵怀安哈哈大笑,可忽然看到远处的场景,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手中长弓指着那下方的曹师雄,大笑:
“曹贼,你且看看身后!”
此时,那曹师雄黑着脸看着前方逃回来的张延寿。
就在刚刚,这张延寿和自己的族弟一同冲奔最前,勇不可挡,可转眼间,他的族弟就倒在城下,而这张延寿竟然拨马就回!
两人出去,一人回?这张延寿不是夹马军的豪杰吗?就这样?
可就在曹师雄要大骂时,忽然看到张延寿惊骇指着自己的后方,大喊:
“票帅,不好,你看后面!”
此时曹师雄才顺着张延寿指着的方向,扭头望去,然后他就见到这样一副场景。
一名浑身浴血的白衣白甲骑将,骑着匹白马,左突右奔,在己方军帐的缝隙中不断穿插,连绵七八里的营地,竟然被此人杀了个对穿。
等这骑将冲出营地后,他的身后已有数十名己方骑士在追杀,可那白甲骑士竟然头也不回就对着后方连射五箭,直接将冲得最前的五名本军骑士给射翻下马。
剩下的草军骑士下意识就控驭住了战马,然后无奈得看着那白甲骑将越来越远。
被连翻打击的曹师雄,举着手哆嗦地指着那骑将,呓语了一句:
“这是谁的部将?竟然如此勇猛?”
然后,曹师雄就看到那白甲骑将,竟然冲自己这边奔了过来。
难道这人侥幸冲出营地,竟然还敢来杀自己?
可此时,冤句城头上,忽然升起了一面绛红色五方旗。
那白甲骑将瞥到了,只残忍对自己一笑,冲着他抹了个脖子,就向着城南奔驰而去。
这一刻,曹师雄咽了一下口水,一句话都不多说,带着扈从们直奔大营。
今日之奇耻大辱,必要你保义军全军用命来洗!
第195章 出击
赵怀安看着城外刘知俊单骑冲营,回身连射,横勇无敌,忍不住捶了一下赵六,大笑:
“好,今日才晓得,我军中就有位太史子义!哈哈!”
赵六被捶得一噎,他晓得太史子义是谁,就是赵大常讲的话本传奇里,那位和小霸王不分伯仲的猛将嘛!
他也理解赵大的这份激动,毕竟他看到这幅场景,也是热血澎湃,可是……
可是,他不理解,为什么赵大激动就激动吧,为什么要捶额呢?
忍不住揉了揉胸口,赵六就听到赵大忽然大声下令:
“升绛色南方旗!让刘知俊从南城门入城!”
……
半刻后,一身白袍的刘知俊,挺着胸膛,踩着台阶骄傲上北城楼。
可他刚上去,就听到使君大笑一声:
“吾之太史子义来了!”
然后,刘知俊刚踏出去的脚步就僵在半空了。
哎,不对哎,使君。
俺这白袍白甲,还骑着白马,不应该是赵子龙吗?怎就是那太史子义呢?
那太史子义确实猛,好像也确实干过突阵入城的事情,可他是碧眼小儿孙小贼的大将啊!
这不对啊!
不行,不行,使君是当代刘皇叔,仁义无双,那俺刘知俊就要做赵子龙,做使君的赵子龙!
可他刚浮现这些念头,就被使君一把拉了上来。
使君抚着自己的背,检查了一番自己,见没有伤势,才对六爷这些心腹们大笑:
“我每思三国故事,常有诸多意难平。其中之一,就是那东莱太史子义。”
“其人明明早就遇其明主,本该与刘使君上下相得,上演一副千古佳话。可偏偏造化弄人,使他飘零半生,不逢明主,最后好不容易遇到个江东小霸王,也算半个英雄,可其人却早早凋零,以至于这太史子义反成了碧眼小贼的手下。”
说着使君还捶了一下六爷,含恨道:
“可那等腌臜人如何能用太史慈这样的好汉子?就是因为憋屈这命,那太史慈才早早抱憾而死。”
说着,使君冲自己问了一句:
“知俊,你可晓得,那太史慈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俺不晓得,只能摇头。
但使君却抓着自己的手,丝毫不嫌弃俺手上的血汗,对在场袍泽们,大唱:
“他说:‘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所以,知俊,这就是太史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是啊,明明有一身好武艺,胸中又满是壮志豪情,可偏偏努力了,去做了,却依旧抱憾而终,多少年寒来暑往的打熬武艺,多少场金戈铁马的险死还生,都在临终的那一刻都化为了一声叹息。”
“所以,对我等武人来说,悲哀之大,莫过于生错了时代,投错了人主。”
“那太史慈有幸生对了时代,可却投错了人,这就更加悲哀了!”
使君说完后,六爷忽然就问了一句:
“大郎,咱们投你就是投对了,那咱们生对了时代吗?”
俺看到使君笑着暼了眼六爷,然后就对咱们说:
“不错,咱们正逢其时。现如今,大争之世,征兆已现。乱世来临,对黎民万庶是沉重末世,可对我等武人来说,无论接受与否,那就是一个武人的时代就要来临。”
“从此,你我终可用手中的刀枪去勘定这乱世,重整这河山!由我们来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至于什么流芳千古,名传青史,不过是我们走过的痕迹。”
“而这样的机会,是多少代武人不曾有的,我等那些前辈们,他们不勇吗?他们不能战吗?可天下又有谁记得住他们?他们又何曾被青史给记住?这都非是他们之过,就是天运不在,不是他们的时代。”
“但在此朝,我料定,一个属于我们武人的天运正徐徐展开,而我赵怀安必要在这个时代中留下那最深的一笔!坐那群山之巅,悬那众星之上!”
使君说得俺心情激动,感觉血液都要从鼻腔里泵出来了。
就是这个时候,使君扭头对俺说:
“而今日,你勇甚于太史子义,而我之志也非刘玄德可比。更重者,因缘和合,使我两结识于邛州,如今相得二载,我之志你知之,你之志我亦是晓得。如此上下同欲,兄弟同义,岂非命定呼?”
俺愣住了,原来使君是这个意思,原来那太史子义竟然有这般遗憾。
原来他也是恨无明主啊!他的痛,俺晓得,因为俺没有遇到使君之前,也是如此。
只觉得天下无人能让自己托身这百十斤好肉!
可俺刘知俊又何其有幸啊,因为俺遇到了使君,还是让俺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使君。
好,以后就不和指挥使抢赵子龙了,俺刘知俊要做太史慈,做那个不留遗憾的太史慈!
于是,俺问向使君:
”使君,那太史慈作何打扮?“
然后使君就愣住了,最后哈哈大笑,又捶了一下六爷。
为啥使君高兴不高兴,都要捶六爷呢?
……
太史慈穿啥样?他哪里晓得?
可看到刘知俊清澈的眼神,赵怀安还是吞吞吐吐作了一番描述,什么美须髯,手持丈八马槊,背一对铁鞭,外罩蜀绣大氅。
望着刘知俊真在那用心记,赵怀安自己都有点心虚,岔话道:
“知俊,你单骑入城,可是老王有何情报与我?”
那刘知俊将打扮记在心里,然后就给赵怀安汇报了情报。
原来此时王进已经带着龙、虎、豹三都突骑抵达到了城西北外十里,因为担心会被草军的游骑给发现,所以没有继续深入。
他们已在那休息了两个时辰,换了新马,随时可以出战。
所以王进就让刘知俊将情报送进城,说,只要城上燃起六道狼烟,他就会带着三都突骑向着草军后方杀去。
赵怀安没想到刘知俊带进来的情报竟然是这个。
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