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262节
赵怀安点了点头,这个理由说得通。
那边赵君泰又继续说道:
“此外,我刚刚询问了不同的盗贼,这些人实际上今夜只是在林内宿营,他们甚至都不晓得我们营地在哪里,他们只晓得,我们正在这片组织畋猎。”
“而这些盗贼也只是拿了尚君长的金子,其实也没有死心办事,据不少盗贼的口供,他们本打算在这里宿一夜,然后随便应付一下。要不是咱们奔到了这,他们看见了使君的车架,他们可能第二日就返回。”
听了赵君泰这话,赵怀安脸一窘。
还真是怪自己,他当时还专门选了一条猎场外围的道路回冤句,然后好死不死就撞到了这帮人的营地门口。
自己还真是一个大聪明!
不过赵怀安却还是问了关键:
“你的意思是,这些刺客只是在猎场外围被动等待,至于引诱猛虎去猎场中央,他们并没有这个能力?”
赵君泰点头,然后说出了一个大胆猜测:
“此人一定是布置许久,甚至就是杨监军使身边的人,他在晓得监军使要准备在这里畋猎,然后提前就做了准备。”
赵怀安脑子里不断浮现人选,终于选定了几个,正要下令。
却见赵君泰这个坏种,竟然提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使君,不如将被刺的消息传给监军使,先看他如何应对?”
赵怀安脑子一转就明白这个用意,大笑一声,然后点了两个突骑,令他们带着自己的传符入城,将自己在猎场被伏击的消息汇报给杨复光。
他偏要打草惊蛇,看看这野草丛里,到底有几条蛇!
那边两突骑一走,赵怀安立刻调集所有突骑军将,让他们立即整队,与他一起先汇合冤句城外的步甲们。
这一次,他赵大要给自己求个公道!
你们就这样对待大唐英雄?
……
深夜凉凉,冤句城内,更鼓响起,越渐越远。
在城内的署衙内,杨复光正在见义侄杨可权。
杨可权是他兄长杨复恭收的小黄门儿子,其关系就和杨复光和杨玄价的关系,虽养父子,却和真父子一样,能继承其父的一切。
而这次杨可权从长安千里迢迢来冤句前线,自然有十万火急之事,所以杨复光在外面打猎时,一听到杨可权来了,立即驰奔回城。
此刻,小黄门杨可权佝偻着,对杨复光低声说道:
“大当,朝廷的那边旨意下来了,王铎做了那个节度使,此外高骈被槛车送京了,那边田令孜要和咱们做个交易,说只要咱们一起支持他兄长做西川节度使,他愿意让义父回长安,做枢密使。”
杨复光听了这话,皱眉:
“这事兄长怎么想的?”
杨可权连忙说明他义父的态度:
“义父出不了心里的恶气,并没有答应田令孜。但义父又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所以就让小侄过来,就是问问叔,你之前说的办法,真可行吗?”
杨复光之前还在汴州的时候,就和他兄长杨复恭书信频繁,其中就将他和赵怀安的合作说给了杨复恭听。
在现在的杨氏中,虽然子弟依旧众多,光他们“复”字辈的,就有九人。可真正掌权的,其实就是杨复光和杨复恭。他们一个在外,一个在内,互相支撑着杨氏的门面。
此时,杨复光听侄子问得这么直接,心里已经晓得兄长怕是已经心动了,只是怕面子上不好看,于是顺着话道:
“以我看,这事不妨应了。那高骈一倒,西川以成危地,那田令孜想让他的烧饼兄长去,就让他去吧,反正咱们也拦不住,不如顺水推舟,先让兄长重回中枢再说。”
想了想,杨复光从旁边拿起一个木匣,然后递给了杨可权,嘱咐:
“小杨,这里面是我这次的捷报表,你务必要带给我兄长,至于如何做,我信中已经说了,让兄长务必努力做到。”
杨可权一听这竟然是捷报,一喜,问自己能否看一眼,见杨复光点头,这才小心览读,看完后,将信又放进了木匣中,然后贴身放好。
杨复光点了点头,见这个小黄门没有多嘴,心里多了几分好感。
那边,杨复光忽然问了一句:
“既然那田令孜想让他兄长去西川,是不是朝廷答应南诏和亲的事了?”
小黄门点头,然后笑道:
“大体意思是的,不过外朝还有反对的声音,圣上也舍不得,所以先还拖着呢。”
此刻见杨复光心情不错,他终于小心问了句:
“叔,咱们杨氏现在的确艰难,就算义父重回枢密使,要想将你推到招抚使的位置,怕还是有些困难,这份军功的确及时,可是不是还能再稳妥些?”
杨复光知道意思,邹眉道:
“朝廷那边又有什么想法了?”
杨可权忙摇头:
“没有没有,就是这功劳要是再大些,咱们底气也足些,总不能又去求田令孜吧,义父实在恶心坏了这人!”
听了这话,杨复光对他那个兄长心里冷哼:
“又想什么都要,又想面子在,哪有那么多好事啊?”
他心里烦躁,甩了甩手,就让杨可权先退下了。
望着那小黄门恭敬离开,杨复光心里叹了句:
“谁都靠不住!要靠也只能靠我自己!”
心里又盘了下后面的布局,只觉得目前的局势还是很有利的。
现在冤句已经收复,濮州草寇已重创,现在他这边加上赵怀安的兵马,足有精兵两万,丝毫不弱与沂州那边的行营了。
这种情况,再继续保守的确不是好选择,把曹州打下来,那后面不光是和田令孜谈判还是和那些草贼谈判,都好谈。
而这个里面,赵怀安的保义军是关键。
这次赵怀安要的价码实在太高了,淮南节度副使?这位置几乎都是其他地方的节度使了。
不过,这个也不是不能答应,毕竟田令孜都有胆子提他的废物兄长做西川节度使,赵大是国家有功之臣,如何不能做个节度副使?
行,就按这个来。
但这位置却不是现在就能给的,还是得等平了王、黄草贼,自己也能回长安了,到时候,自然水到渠成。
可就在他这边幻想的时候,那边,他的义子杨守忠奔了过来,慌乱道:
“义父,大事不好,赵大在外面畋猎,遇刺客伏击了。”
听了这话,杨复光瞪直了眼,一下子就蹦了起来,抓住杨守忠,喊道:
“说清楚!赵大怎么了?”
第209章 秦宗权
冤句城外北大营,忠武三州军驻扎之地,蔡州军驻扎的营地。
秦宗权坐在大帐里,脸色阴晴不定。
旁边留守大营的蔡州猛将张晊,看到帐里的这些人脸上都是伤,各个气馁颓废,直接骂道:
“瞧你们这群熊样,这就被打蔫了?打输了,咱们下次再揍回来!非把这仇报了,我们蔡州军能吃这个亏?”
张晊说完这话,旁边的一个大汉,眼睛乌青,无奈道:
“老张,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打得过,咱们这些人还能这样?他么的,也是怪事了,那帮保义将怎么那么能打的?哎呦喂!”
这人说话多了,扯到了嘴角的伤口,忍不住哼了出声。
那边,一个黑壮的猛汉也是脸色难看:
“老殷,可不是如此,我老姚也是一双铁拳,可任凭咱打多少拳,却硬是碰到对面,你是不晓得啊,那人的脖子都在忽左忽右,也不晓得哪来的怪异拳术!”
本来张晊听前面的殷铁林的话,还要准备讥讽,可现在一听姚彦章都这么说了,这才意识到保义将那些人不简单。
不过张晊还是见不得这些人打没了心气,顺嘴来了一句:
“拳脚不行,咱们拿刀啊!非斩死他们!”
可在场的人却没有应的,因为军中斗殴斗殴也就算了,拿刀砍友军,那是要杀头的!
作为大唐的三条忠犬之一,忠武军对其他藩是颐气指使,重拳出击,可对于朝廷,他们就只剩下唯唯诺诺了。
这会秦宗权眼睛通红,环臂坐在马扎上,缩在那边一声不吭,可熟悉他的王淑、卢塘却晓得,此刻这位蔡州大将实已是怒到了极点!
他听下面那些军将一口一个保义军如何了得,见他们连拔刀砍那些保义军都不敢,无名之火,越烧越烈。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坐在他左手边的孙儒忽然抱拳对秦宗权道:
“使君,咱们不如暂且忍耐,现在那赵怀安颇受监军使喜爱,咱们和他们闹起来,最后吃亏的一定是咱们。如我是使君,不如先假意求和,让那些保义军继续骄横下去,后面到了战场,且有的办法,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一听这话就明白这个孙儒在说什么,无非就是在战场上卖那些保义军,没人说话,也不支持也不反对。
可有一人看不过眼,哼了句:
“孙儒,那保义军也是朝廷的忠臣,咱们和他们斗,那也就是军中意气之争,如何能在战场上卖他们?这将咱们蔡州军的脸面都要丢光!我符道昭做不了这种事!”
孙儒压根不理会符道昭这个傻子,而是看向秦宗权,见他的嘴角微咧,就晓得事情成了。
这孙儒为何上来就要对保义军下死手?实在是因为个人恩怨。
孙儒家是蔡州世豪,时兼职作那淮水上的水匪,与那光州的山棚和水匪多有合作,一直以来,这笔钱都是他们家最大的财富来源。
可随着赵怀安到光州后,整个情况就变了,在保义军几次伏击江匪的作战中,孙儒家不少族人都被保义军杀死。
如此,既有血仇在,又断了他们财富,这孙儒如何对赵怀安不恨?
此刻,他看到秦宗权在那笑,以为自己撺掇的事成了,却不想那秦宗权歪着头,乜着孙儒:
“叫我去赔礼?你孙儒是不是脑子进了屎?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再给我说这种,就给我滚蛋!”
孙儒脸色一阵红一阵青,却不敢还嘴。
不仅是因为秦宗权兵马比他多,更是因为,在蔡州的一亩三分地中,他们秦家敢说一,就没人敢说二。
他们孙家也算是土豪了,可和秦家一比,那就什么都不是!
秦宗权骂完人,丝毫不在意,扭头望着众蔡州将,大骂:
“咋了,咱们蔡州兵是这么好欺负的?那些保义军今日能打你们,明日就敢杀你们。你们不敢还手,那就要被他们骑在裤裆下面,你们愿意做王八,可以,我秦宗权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