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275节

  再加上南面的白沟水水量丰沛,不仅给曹州城提供生活用水,还灌溉周边农田。

  所以曹州土宜桑麻,人多机织,有着发达的农业和织造业。

  而曹州自己产的丝绸、粮食又通过白沟水运往中原各地。

  也正因为如此,曹州城的防御规格非常高,远远超出一般的州治。

  因为南面就是白沟水,所以曹州的护城河直接就是与白沟水相通的,构成了典型的“水绕城郭”的防御体系。

  护城河环绕曹州城,其宽度在二十到三十米之间,深度在三到四米左右,而且因为是活水,要想截断护城河的难度就非常高。

  在草军还没有攻克曹州城时,那时候宽阔的护城河上都是来往的商船,可在草军攻入曹州城后,来往的商路断绝,草军就在水下投放了大量的木桩、尖刺,以阻挡大船靠近曹州城墙。

  曹州城墙是此时典型的方形夯土城垣,周回十四里,墙高八米。

  可别觉得这曹州城墙只是夯土版筑,又建得那么高,就觉得城墙不结实。

  实际上,曹州城墙是以黄土夯筑为主,又夹红黏土与曹州特有的料礓石,坚硬密实,丝毫不弱于砖石。

  而且此时的城墙不是那种薄薄的墙体,而是巨大的梯形土堆。

  曹州城的底部地基,其截面的宽度足有十二米,其顶部的宽度也足有六米,不仅可以让骑兵纵马奔驰,还可以架设投石机,攻打水上的目标。

  但可惜,此前曹州草军在攻打曹州城的过程中,曹州本地州兵已经将投石机给烧毁了,所以这会曹州草军并没有能力对白沟水上的保义军发起投射。

  和别的城池一样,曹州城也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城门全部都是砖石拱券结构,城门包铁,用以防火。

  在城外的护城河边上,还有高约二米的障墙,用来阻碍水面过来的敌军进攻。

  此外在东、西、北三门,又有一座小子城,专门作为外围警戒区,驻屯小股精锐部队。

  四个门上都有一座二层楼阁,高度足足五米高。

  换言之,草军站在城楼上,足足有十三米高的视野,完全可以将四面敌情一览无余。

  本来曹州城还是有漏洞的,因为当时草军攻破曹州城的过程,实际上对城防造成了不小的毁坏。

  可当冤句城外的一战,濮州票帅曹师雄被阵斩,曹军票帅黄存惊惧东奔,返回曹州。

  之后,草军就开始对曹州城修缮起来,一方面加固城防,一方面就在护城河下投放栅木。

  虽然后面黄存带着主力执行攻打郓城的任务,但依旧将自己的九弟黄钦留在了城内,此刻曹州城内的草军有五千人,且多是老卒。

  兵马众多又守着坚固城池,他们虽然不敢再出城与唐军野战,但有十足的信心守住曹州城,磨死唐军的最后一寸血肉。

  ……

  随着曹州四城楼上的警钟越来越响,一些哨探在外的草军突骑纷纷往回赶。

  他们此前是负责拦截保义军的突骑的,所以一直布置在城西十余里内,而现在这些突骑纷纷往回奔,就是因为他们更早就发现了这支白沟水上的庞大船队。

  他们要将情报送回去。

  最后一批突骑在城门关闭前返回了城,其中一名雄壮骑将纵马驰奔一路来到南城,然后跳下战马就奔城楼。

  在那里,曹州城主将黄钦正皱眉眺望着越来越近的船队,这些唐军来的也太多了吧?这是来了上万人,倾巢而出了?

  黄氏是冤句豪强大族,族中子弟众多,个个都有身手武艺,但可惜真正进入过军队的却没有,所以他们固然豪勇,却不太了解唐军的军队构成。

  他只看出唐军人数众多,却不晓得里面有一大半都是辅战人员。

  黄钦就没这个概念,因为他们草军人人都是兵,只要拿扛木枪,你就能上。

  这个时候,黄钦正在担忧,那边从外面回来的粗壮骑将已经奔上了城楼。

  上来看见案几上有一瓮水,就抱着哐哐喝。

  黄钦的年纪不大,今年才二十出头,毕竟他在家中排老九,而他二兄黄巢今年也是刚过四十,正是创业的好年纪。

  那骑将的年纪和黄钦相当,也是差不多当打的年纪,这边喝得急了,还呛着直咳嗽。

  那黄钦见状,直接猛拍他的后背,才让这人顺下气来。

  见此,黄钦笑骂了句:

  “霍二郞,你还是这么毛毛躁躁的,要是这样呛死了,岂不是让人笑得大牙?”

  那边叫霍二郞的,叫霍存,是邯郸那边的人,他们这些人和曹州这边的豪杰们来往密切,在黄巢起义的时候,就来投奔了。

  而这霍存骑战骁勇,常为诸军第一,再加上年纪又和黄钦差不多大,所以二人常以兄弟相称。

  此刻霍存摇头晃脑,笑道:

  “俺偏要死在赵女的肚皮上,那才是俺们河北好汉的归宿!”

  黄钦哈哈大笑,豪爽道:

  “眼皮浅了,以后咱们随我二兄杀到长安去,到时候长安那些贵女让你玩个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二人打趣着,城头上的士气果然恢复不少,然后黄钦才拉着霍存进了城楼内,上了二层。

  此刻楼上只有他们二人,黄钦这才忧心忡忡道:

  “唐军这是倾巢出动了,看来大兄他们将郓城拿下后,他们真着急了。”

  那边霍存摇头,给黄钦解释:

  “九郞,我们哨出去的时候,顺着船队追了一路,大概将这支唐军的情况摸清了。”

  黄钦一听,连忙让霍存坐下说。

  霍存急性子,直接说道:

  “此部应该就是之前的保义军了,我一路所见,发现这些船队都挂着他们的旗帜,这船队数量在二百艘上下,但具体装多少人,俺算不来。”

  和霍存纯邯郸粗汉不同,黄氏子弟普遍有不错的教育,此刻黄钦按照自己看到的大船排水,大概算得这支唐军的确和自己估计得差不多,真的在万人上下。

  不过刚刚霍存说的如果是真的话,那这万人的水分应该是很大的。

  如果来的只有保义军的话,那他们的兵力应该不超过五千,毕竟他们刚刚和保义军才交战过,要是保义军兵力有过万,还会只派六百甲兵出城吗?

  所以,黄钦估计,保义军的真实兵力应该就是五千上下,而这个人数和他们城内的草军相当。

  按理说,攻城一方的兵力都没有守城一方多,那守城自然可无忧。

  但黄钦在听到来的是保义军后,心里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实际上,此刻草军不敢出城,就是被这支保义军给打得不自信的。

  他们此前打天平、义成皆能大胜,以至于觉得唐军的实力不过如此,纵横天下也是等闲。

  可在冤句城外的一战,直接把他们打得懵了,那时候他们又把保义军当成了唐军的普遍战力,所以在曹州草军主力东去的时候,他们真的是寸步不出曹州城。

  这些长于机动,却缺乏正规战的草军将领们,并没有听说过一个守城原则,那就是守城先守寨。

  他们并没有在城外修建军寨,控制足够的战场空间,所以他们很快就看见,自己错在哪了。

  就在黄钦与霍存正要商议一下守城时,楼下就有伴当大喊:

  “九郎,敌军进攻了!快出来!”

  黄钦一听这个,急忙奔到了二楼外的栏杆边,纵目远眺,只见数不清的小舟正摇动着船橹冲向岸边。

  因为没有在城外布置兵力,所以这些小舟们完全没有任何阻挡,向着城楼上草军箭矢覆盖不到的河滩争渡。

  此刻望着快要靠岸的保义军小舟,黄钦大急,连忙对旁边的霍存喊道:

  “二郎,你立刻带着城内的二百突骑出击,千万不能让保义军靠岸!”

  那霍存哈哈大笑,举着他那金顶枣阳槊,就奔向楼。

  然后黄钦才捏着拳,继续看岸边。

  此时,保义军第一批的小舟已经要靠岸了。

第218章 破阵

  白沟水上,众多抢滩登陆舟,星星点点。

  王元孝披着铁铠蹲在舢板上,手里捏着短斧,向橹手催促:

  “再快点,咱们要第一个冲上去。”

  自带着几个不甘老死山林的伙伴在戎州投了保义军后,王元孝就一直没怎么参加过战事。

  虽然他也在使君面前显露过本事,可在保义军中,唯有军功才是一切。

  本来他那一手跳杆上墙的本事最适合攻城,可奈何保义军在离开西川以后,就没再打过攻坚战,如此他这一身好本事也自然是发挥不出来。

  不过好在他们都在大别山发挥了作用,作为同样居住在群山之间的勇士,他们青羌更健步,更善走,尤其是装备了一众甲械后,更是成了搜山的主力。

  但王元孝的运道不太好,在打完搜山战后,才捞到了伍长,然后上头就因为搜山战效果差,开始换了战法。

  虽然最后保义军也成功平定了大别山大部,可那时候他们无当都已经撤到了后方据点,没能参加后面的战事。

  所以,当王元孝随军出征,北上中原时,这个王平后人,自觉要干一番事业出来的青羌豪杰,依旧还只是个伍长。

  之后保义军一路北上,舒服是舒服,可依旧是一仗没打就到了汴州。

  最后好不容易在冤句城爆发了一场大战,他王元孝还跟着都将霍彦威守在西南三寨。

  所以当拔山和金刀两都在那边大战时,王元孝是馋的浑身燥热,最后在都将的命令下,他们终于骑着骡子参战了,可那些草军却崩了。

  王元孝不愿意砍那些草军难民作为军功,所以最后一场仗下来,他又是什么功劳没有立到。

  正因为压抑得太久了,当使君命令“无当都”先发抢渡,他就直接带着手下找到了最老辣的桨手,为自己划船,为此他还送了人家二百钱。

  人家打仗是为了赏钱,第一见给人家赏钱求着去打仗的!

  没办法,依旧还是一名伍长的王元孝,那是真的太想立功,太想出人头地了!

  他也想站在使君下面,冲使君高喊“忠诚”!

  虽然他在阵中也喊,可奈何太远,使君听不到啊!

  ……

  那桨手果然有手艺,载着王元孝他们伍就冲在了最前。

  王元孝意气风发,蹲在舢板前,劈波斩浪。

  他的身后,是四个青羌的武士,也如他一般早已将铁铠披好,各色长短兵都放在了舟上,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岸边看去。

  巨大的曹州城如同巨兽一样横亘在水畔,高大的城墙上是数不清的草军在奔走,敲锣击钟声遍于旷野。

  岸边,一丛丛被烧起的篝火燃起浓浓的黑烟,那里是草军的骑士在撤入曹州城前坚壁清野,将城外推挤的薪柴、草场全数烧毁,不留丝毫给保义军。

首节 上一节 275/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