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284节

  驻马观察的功夫,张翱看到有牙兵要奔下大道,从下面的野田那边插近路,于是连忙下令:

  “全都沿着土道直行,不可下野田,各团各队按照旗帜依次而行!”

  随着张翱下令,身后扈骑们沿着队伍纵马高吼着,于是本要混乱的骡子队再次恢复了秩序,如一条长龙笔直地奔向曹州北城。

  卷着烟尘,赤心都一路奔到了城北,正好撞到了一支准备从侧翼兜抄宣武军的草军队伍。

  刘康乂这个队是冲在最前面的,他远远就看到了这支草军队伍,只看这些人连甲具都没有多少,用的兵刃也是长短各异,五花八门,显然并没有集中整训过。

  于是,即便对方人数更多,刘康乂都毫不犹豫下令:

  “下骡子,列进攻阵!”

  随着他这声大吼,身边几个扈骑也齐齐大吼,这些人能成为扈骑,武艺倒是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得有个好嗓门。

  对于这些队一级的指挥,用吼永远是最快速,也是最清晰的信息传递。

  当队将的吼叫声传到五个什将耳朵里后,这些人纷纷大吼,冲身边人大吼:

  “快快快,下骡子!”

  说着,这些人就开始放下了骡速,在快停下时,便已经跳下了骡子。

  他们每十个人为一个小阵,列着三三三一的小阵,由每个什将亲自带着一个三人阵,举着旗枪站在最前。

  在他们的身后,到处都是骡子的嘶鸣声,十匹骡子在空了后,直接被留在了原地,这会正“昂~昂“的叫着,战场巨大的噪音惹得这些骡子心烦意乱,但被训练后,却依旧傻傻地留在了原地。

  随着一阵阵嘈乱的脚步声,刘康乂他们队已经率先完成了列阵,在他的身后,更多的赤心都也已赶到,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下骡步战。

  刘康乂并没有理会后面,而是从骡子侧面取下一面厚重的牌盾,这面足有十斤的,需要双手持握的牌盾,被他用单臂就轻而易举地举了起来。

  他走到所在扈兵什的最前,大吼一声:

  “杀!”

  说完,左右各两个什的军阵就猛冲向对面,而刘康乂自己,也举着牌盾,握着横刀就杀了过去。

  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不会选择用横刀的,因为这种刀不具备破甲的能力,所以只能对付一些无甲目标。

  而一般来说,军中野战的,很少有无甲目标的,所以横刀几乎没有武士会用。

  可现在,遇到那些甲胄都没有几件的草军,这些横刀却成了杀器了。

  随着刘康乂的吼叫,两侧的赤心武士越奔越快,披甲的选锋冲在最前,大概十名长弓手则留在了原地,开始向对面先攒射了一波箭矢。

  十支箭矢一下子落在了对面人群中,却几乎没掀起任何声浪,那些草军这会也在激励中,举着牌盾冲了上来。

  就在这时,刘康乂似乎发现,有更多的草军似乎正往他们这个方向上奔。

  但刘康乂没有慌张,反而更加兴奋,大吼地冲进了敌阵内。

  这些草军并不能称呼为阵,但因为人数足够多,也的确站得足够密。

  刘康乂用牌盾撞翻一人后,然后横刀擦着牌盾就刺进了另外一人的脖子里,鲜血从伤口处喷涌,随后缓缓倒地。

  下一刻,一声巨大的撞击声从牌盾处传来,一名草军直接跳起来撞上了刘康乂的牌盾,然后刘康乂一动没动,而那人却飞了出去。

  双方的体能差距太大了。

  刘康乂膀大腰圆,身高足有七尺八,全身上下披甲后近似有二百六十斤,而那些草军呢?各个瘦骨嶙峋,弱不禁风,他们不像是来战斗的,而是像在自杀。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牌盾持在胸口,人半蹲着,然后一刀斩断了一名草军的小腿,对方哀嚎地栽倒在地,然后被刘康乂用牌盾给硬生生挤塌了胸膛。

  正当刘康乂准备继续收割时,对面射来了一支箭矢,然后正正好好的插在了他的牌盾上。

  巨大的力道扎得牌盾直颤,刘康乂下意识将半个身子猫在了牌盾下,兜鍪挡在前,眼前快速扫了眼前方。

  然后他就看见,一支穿着鳞甲和两裆铠的草军小队,人人穿着黄色罩甲衫,就向自己的小队奔来。

  再看见他们的后方,一支草军的弓弩手正要继续射箭,刘康乂大吼:

  “盾阵!”

  下一瞬,对面的箭矢就密集地射向了这边,将这尺寸大的战场,插满了箭矢。

  箭雨结束,当刘康乂将插满箭矢的牌盾丢在一边,用横刀劈掉甲胄上的箭矢,看了一圈大体无恙的部下们,随后大吼一声,带着牙兵们冲了过去。

  在他们的后方,赤心都的后续援军已经全部列阵完毕,四个队排成完整的横阵挤满土道,随后在一声声短促的铜哨声中,压了上去!

第224章 自作受

  四支小队排成整齐的队列,举着牌盾缓步向前,时不时有箭矢零散地砸在军阵上,不是被兜鍪挡开就是射在了牌盾上,军阵不可抵挡,继续前进。

  “喝”

  “哈”

  各排的队将纷纷呼喊,在行至五十步的时候,刘康乂所队的散兵已经跳下了荒芜田垄,将大路留出,随后前排队将大吼:

  “预备!”

  随后夹杂在第二排的角弓手举弓拉弦,队将们再次下令:

  “速射!”

  随后,四个队的四十名步弓手,松手放弦,随后又毫不停滞地抽出第二支箭矢,放,第三支箭矢,放。

  这些寿州牙兵虽然只有五百人,可个个都是战阵、武艺训练至少十年以上的武士,可以说,赵怀安将这支寿州牙军一锅端后,基本就将寿州高端武力全部笼在了怀里。

  多年浸淫弓射的寿州武士们,平日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训练,所以即便在压力巨大的战场上,都能发挥出训练时八成的战力。

  就如此刻的速射,这是短时间内的爆发射击,寿州牙兵中的这些角弓手可以在一分钟内射出二十支箭矢。

  因为是密集型攒射,牙兵们不需要追求射箭精度,所以大部分牙兵们都是手里抓着一把箭,减少取箭时间,为的就是在短时间内形成最密集的打击面。

  这就是实战中的射箭,抬弓就射。

  瞄?不用瞄!清空箭袋就行。

  而这些牙兵用的也是唐式筋角复合弓,是属于此世巅峰的工艺技术。

  需要用上好弹性的桑木作为弓体,用水牛角或黄牛角作为弓梢,锻打的牛筋为弓弦,再用鱼胶粘合这些材料,最后外缠丝线,再涂漆用来防水,如此才制作出一把合格的角弓。

  此等工艺已算是高超的,但在这个时代不存在技术的封锁,真正使得唐角弓独步天下的是它背后透露出的国力。

  在多年的交流中,附近国家派遣了大量遣唐使,其中日本、南诏、突厥、吐蕃这些国家都有学习到角弓技术。

  可别看角弓是唐军武士的制式装备,却也不是这些国家能复刻的。

  比如日本,他们的遣唐使很早就学习到了唐角弓技术,可在迁移到日本本土后,却遇到了一个过不去的坎,那就是日本本土缺少大型水牛。

  他们本土的和牛角长度小,抗压程度弱,所以即便按照同样的技术,日本弓的弓腹强度还是要比唐角弓要弱一半。

  所以为了弥补,日本弓增加了一半的弓体长度,如此才有了和唐角弓差不多的射程。

  可即便如此,和角弓的破甲能力还是要弱不少,不过在本土的环境也够用了。

  又比如南诏,他们在天宝战争中就俘获了唐角弓匠。

  但南诏湿热,本地的水牛角质地脆弱,不具备分割的条件,所以南诏只能改用竹胎和薄牛角片制弓,而这样的射程直接比唐角弓缩短了三成。

  同样的情况在突厥和回鹘还有吐蕃身上都发生了。

  这些地方不缺乏优质牛角,甚至有些时候还能获得大量的野牛角,可这些地方却缺乏鱼胶和优质硬木材。

  所以这些地方的角弓常用桑木或者桦木,胶也多用动物胶,使得这些角弓在强度和防水性上要大大弱于唐弓。

  而大唐这边呢?以其地大物博,物产丰饶,可以说应有尽有。北地的牛角,东海的鱼胶、山南的桑木,都是天下最好的,如此材料再加上匠人们高超的手艺,才有了这一把角弓。

  这就是国力的差距,越是能形成军队制式装备的,就越考验国力。

  而周边这些国家,因为缺乏关键物资,完全用不起进口,所以只能拿本土材料替换,最后造成了性能的差距。

  但同样的,这样一把角弓就耗费不菲,只有朝廷和雄藩才能列装。

  比如此刻寿州牙兵组成的赤心都,全都五百人,个个配着一把角弓,都不说花费的工时了,就硬成本就是一千只牛角。

  一头牛只有两个角,意味着五百头牛才能产五百把角弓,其中还有很多牛角还不合适的。

  再加上,此刻赤心都的其他装备,从陌刀、横刀、铁铠、锁子甲、内衬麻衣、垫甲的丝绸、包甲的皮毛,箭矢、骡子,这些总总加起来,一个赤心都武士,光他身上的装备就差不多六十贯。

  可以说,此时列阵行军的赤心都就是一个个移动的大唐通宝,每一个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而对面的草军呢?对不起,很残酷,大部分的人甚至连一支箭矢的价格都不如。

  箭矢的价格是十文,可以在南方买一斗米,可以在北方买五张胡饼。

  而在中原的灾区,一张胡饼就可以买一条命了!

  所以,当赤心都的军阵内,在一分钟内射出了千支箭矢的时候,他们射出的不是箭,而是中原灾区的一千条命。

  而它们收割的就是连一钱都不值得的灾民们,即便他们现在有个叛逆的名字,草军。

  但赤心都没有人算这个,也没有人伤春悲秋,谁挡在他们前进的路上,谁就得死!

  使君命令已下,那就是夺下北城的吊桥,一直坚守到后面主力到达。

  就这样,箭矢如飞蝗,这些职业的武士冷漠地射空了一整个箭袋,整整三十支箭矢,就在这一分多钟内射完了。

  而随着密集的箭矢射翻一片草军,军阵的前方几乎一空,到处都是倒在地上哀嚎惨叫的草军。

  到最后,前方已经没有了敌人,因为剩下的草军在看到前面的人如麦子一样倒下后,他们就四散崩溃了。

  可敌人是跑了,倒下的草军却把土道给塞满了。

  也因为这样,前排的赤心都的步槊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挨个捅刺着地上的草军,然后将他们的尸体抛到了土道两侧的沟里。

  这就是讽刺,活着的草军没有拦住赤心都半刻,可他们的尸体却拦住了赤心都一刻。

  一刻后,他们终于将道路彻底清空了出来,也为后面队伍行军开辟了通道。

  然后,这些赤心都才开始在唢呐声中,重新奔回了骡子,继续向着前方挺进。

  此时,距离草军从北城出击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而这半个时辰直接就改变了既定的战局。

  ……

  引弓如环,发矢如电。

  数不清的草军队伍中,张归厚一箭射翻了对面一个披着铁铠、披风的宣武军骑士。

  随后将旁边的黑猴一把拉到了前面,一支箭矢“咄”的一声就插在了黑猴胸前的牌盾上。

  躲在黑猴的后面,张归厚将箭袋中最后一支箭矢抽出,瞄了一眼,锁定对手后,侧身一箭就射了回去。

首节 上一节 284/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