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294节

  光州?那是什么乡下地方?不是山棚就是水匪,坏种集中地。

  可就在他们的眼前,一支保义军的赤心都,仅仅五百人不到的军力就让他们开了眼。

  不动如山,动就如下山猛虎,就是这一营的兵力发挥的作用比他们宣武军一半人都大。

  最后人家怎么着?就这五百人夺下了北门,而他们一万人却被打得差不多弃寨而走,这就是差距。

  然后呢?人家保义军这样的营头还有八个,据说在光州还有八个,这是何等凶猛?

  宣武军也是见过精兵的,六年前打庞勋的时候,西北穷旮旯来的沙陀人就来了汴州集兵,那帮人的确是猛,敢突敢射,在战场上四五十骑就能冲崩掉徐州军的一个小编制都。

  所以一些宣武军在内心也在嘀咕,要是这些沙陀人和保义军打起来,最后会是谁强呢?

  想了想,宣武军还是觉得沙陀兵更强些。毕竟这些人打的庞勋,和现在保义军打的草军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那边,忠武军的陈州一系军将,则更加务实。

  相比于军队的战力,他们更看重的是保义军的令行禁止。

  战后打扫战场的时候,陈州军的赵犨和手下们也一起复原了下当时北城外的战斗经过,而他们获得的信息显然要比宣武军要更详细些。

  他们晓得这支赤心都的前身应该就是寿州军的牙兵,当时在陈州的时候,赵犨还见过这些人。

  而这样一支加入保义军序列不久的队伍,在这场战事的一系列行动就非常值得让人琢磨。

  据说他们一开始抵达北城外战场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投入战场,而是就地防御。

  可忽然这支部队就凶横地直扑石桥,进攻北门吊桥,这里面的变动很有可能是后方赵怀安下达的。

  赵犨并不意外赵怀安有这份战机洞察力,他意外或者说不理解的是,为何这些寿州兵会去执行这样看似是必死的任务。

  只要稍微复原一下当时的战场态势就晓得,寿州兵几乎是主动往死地里跳。

  后头是出城的数千草军,城内更是数不清的草军主力,而石桥、吊桥,都有草军的防御,凭这五百兵能干什么呢?

  赵犨能明白这个道理,那当时的寿州军的主将也必然明白这个道理。

  可最后人家就执行了,甚至全军上下皆奋死冲锋。

  而这样一支效死的部队甚至还不是保义军的老营头,甚至还是一支被夺了军权的外军,然后人家还这么拼命。

  这位赵怀安到底是有什么魔力?

  所以陈州军将们是对保义军又好奇,又佩服,只觉得以后光州有这样一支劲旅,以后淮西的局势还不是任凭他们操弄?

  可也不是那么多人心肠都是弯弯绕绕的,就这会,不少人就喝得醺醺然,就见赵六这会正看着一个少年军将,听着旁边他的父亲在帮忙吹嘘。

  赵六认识这个军将,叫寇裔嘛!当时在汴州利润楼外和神策军那帮人斗殴的时候,不就是这人带着一帮人来洗地?当时看这人老大的人,却窝窝囊囊的样子。

  可此刻再看这寇裔,哪里还有之前窝囊的样子。

  就在刚刚,这寇裔带着他儿子过来,主动给赵六敬酒,说是为利润楼的事赔礼道歉。

  然后这寇裔就在他儿子的旁边意气风发,和赵六聊天,十句话有九句能关系到自己的儿子。

  甚至本来赵六在说其他的事,最后还是能被寇裔说回到自己的儿子身上。

  看着寇裔旁边那个俊朗英气的少年郎,这会耳朵都窘得发红了,赵六才恍然,这老寇哪里是来赔礼道歉的啊,是来和他秀他的好大儿的呀!

  如果是平时,赵六早就让这寇裔有多远走多远,他不允许有比他还会吹,还会卖弄的。

  不过赵六在听了这个叫寇彦卿的事后,也对这个少年武士有了兴趣。

  听他父亲说,这一次宣武军诸武士,就属这寇彦卿最扎势,一人斩了十六颗核心草军的人头。

  如果他父亲没过分吹嘘的话,那这位寇彦卿已有名武士之风啊!

  想到这里,赵六看了一眼上头依旧在和杨复光还有许州大将周岌、陈州大将赵犨几个在热络着,心中一动。

  大郎素来爱武士,这豪杰落在宣武军这孬兵里,岂不是凤凰掉进野鸡里?本来能飞的,最后长成个走地鸡。

  于是,赵六再看着寇彦卿,眼睛带了几分亲近,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的个子,笑道:

  “小寇个子都比额高呀,这有八尺了吗?”

  那边寇彦卿还没说话,旁边他父亲就笑着接过话:

  “哪里,也就是刚到八尺,年纪还小,还差着远呢。”

  赵六也看出寇彦卿年纪不大,毕竟还没加冠,胡须都没蓄呢,但这么大的身量,再小能小哪去?

  可当那边寇裔一说儿子的年纪,赵六是真吓一跳:

  “十四?”

  那边寇彦卿颇忌讳别人觉得他年纪小,忙解释了一句:

  “赵押衙,咱已十六了。”

  然后他父亲就咳嗽了声,对赵六解释:

  “孩子实诚,他冬月出生的,一出生就是两岁,所以实际才十四,还小。”

  赵六看着这个都快有赵大个子的好大儿,撇撇嘴,是是是,孩子还小。

  不过他也忍了,于是问到寇彦卿:

  “小寇还没及冠,应该还没加入忠武军吧,要不来额们保义军来历练几年?别的不说,如你这样的豪勇少年,在额军中不老少。额们赵使君有四个义子,各个有好武艺,你们少年郎也能切磋切磋。”

  听了这话,寇彦卿就要答应下来。

  说来他对保义军的印象是非常好的,军中有精气神,而且有荣誉感,这只要在这支军队中走一遍,就能感受到。

  这支从国战走出来的劲旅,好像就是比别的营头有心气,他正是爱豪杰的时候,就想在这样的军队中好好历练。

  至于他们本藩,那算了,他们家几代都是宣武军的牙将,但军中的氛围,就不是打仗的样子。

  平日看着像那么回事,上了战场就现原形了,这次要不是人家来救,指不定得死多少人呢。

  可不等寇彦卿点头,旁边他的父亲就对赵六打哈哈:

  “六郞真爱说笑,他还是个孩子,谈这个太早,太早了。”

  说完,这寇裔就笑着说了来意:

  “是这样的,六郞,你说咱们宣武军也不容易,大老远从汴州跑一趟,好不容易到濮州那边攒了点钱,现在一战全撂在营内了,就是想问问六郞,咱们这批财货还能分给咱们吗?咱们也没脸要全部,要不还咱们六成?”

  一听是这个,赵六的脸直接就黑了下来了。

  这寇裔不会觉得在拿他儿子来换吧?想到这里,他也不稀罕那个寇彦卿了,而是直接坐了下来,哼道:

  “老寇啊,这额得和你好好说说道理了。额且问哦,你们这批缴获从哪里来的?”

  不等寇裔回答,赵六就说道:

  “从那些草军手上夺的,对吧。这个额不挑你们理,毕竟谁夺了就是谁的,天经地义嘛!”

  “那现在,你们这批战利品又被草军给夺了去了,那是不是就是人家草军的?”

  “然后额们击败了草军,夺了他们的财货,那这批是不是就是额们的战利品了?”

  “就说这理是不是这个理吧。”

  寇裔怔了一下,将这个理顺了一下,苦笑道:

  “六郎,那五五分可行?看在同袍一场,给咱们宣武军一个体面,就五五,如何?“

  赵六不理他,就要继续讲道理,然后寇裔一咬牙:

  “三成,这是咱们最底线的了。六郎,你要理解理解咱们宣武军的这些军将啊,这批战利品可不是咱们上面的,而是这些宣武军的,这些人现在丢了战利品,心里一团邪气,要是不给他们一个说法,迟早得拿咱们这些军将开刀啊!”

  “你别看宣武军这帮痞子打仗不行,但哗变起来,那是真敢杀了咱们的。”

  “六郞,求求了,就三成,咱们军将们的都不要了,三成本来就是这帮兵痞子们的,还给他们,后面咱们就听你们保义军的,唯你们马首是瞻!”

  看着眼前寇裔卑躬屈膝的样子,哎,当着儿子的面做成这样,也是不忍心啊。

  想到这里,赵六摆摆手,对寇裔道:

  “行吧,你回去吧,后头额和大郎说说。毕竟这些战利品哪不是额们保义军弟兄们挣回来的?”

  寇裔不说话,内心腹诽:

  “是是是,从咱们军帐里挣回来的。”

  这边,赵六看到赵大给自己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就打发了寇裔,给他留了一句让他儿子后面到保义军报道,就随赵大出了帐了。

  ……

  一出来,老墨就给赵怀安递了杯热茶醒酒,然后又给他披了件披风,之后退到了一边。

  将最后的茶水在嘴里漱了下嘴,吐到一边后,赵怀安问赵六:

  “老六,那姓寇的鬼鬼祟祟找你干啥?”

  赵六解释道:

  “还能是啥,就和额们之前猜的一样,就是来要战利品的。额按照大郎你吩咐的,和他谈了个七三。”

  赵大一听,不大高兴,但还是点头:

  “算了,反正也没费什么功夫,挣个三成也可以了。这本来也就是挣个开拔费。”

  赵六一听,嘴角一咧,说道:

  “大郎,你瞧不起额赵六?额能谈个我三他七?是他们宣武军要三成,额们占七成。”

  赵怀安一听,哈哈大笑,拍着赵六的肩膀,连连说好。

  然后赵六又补了一句:

  “额还能杀价,不过也看出来这就是人家底线了,毕竟那帮宣武军头头们也要给下面的兵痞子们交待,不过咱们也不能白给,那寇裔赔了个儿子给咱们,然后呢,我再去其他几个宣武将们敲一笔,反正这三成财货不得换几百铁铠?”

  赵怀安张了下嘴,还是补了一句:

  “也不要那么狠了,以后要用得上这些宣武军的,不要弄得面上不好看。”

  赵六点了点头,也解释了句:

  “这帮宣武军有的是甲械,咱们不是从草军那边缴获了大批铁铠斗具嘛?可这对人家宣武军是九牛一毛!放心大郎,我有数的!”

  赵怀安听了这话,想起之前他们逛汴州武库,看着那堆积的甲械,不晓得多少年的积累了。

  这十万宣武军,虽然人不行,可这装备甲械确实一份不少,足足能装备八个军。

  哎,论底蕴,还得是汴州。

  不行,得死命敲一笔。

首节 上一节 294/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