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70节
可即便已经把各队精锐抽调到了六个队,赵怀安依旧很骚的,把剩下十六个队按照左右两厢划分,却不设官长,而让每个队将都直接向赵怀安负责。
可以说,此时的保义都编制,在队以下阶级分明,队、伙,都有正负两个,然后伙以下又设旗头一人,位与两个伍长相同。
也就是说,一个不过十个人的伙,就有正副伙将两人,旗头一人,伍长两人,真正是当兵的和小领导人数一样多。
而在队以上,全都二十二个,全部平级,都是向赵怀安直接负责,可以说真正做到了除了赵怀安一人可以调动全都,下面一个人再如何,也不过只能指挥五十人而已。
赵怀安当然明白这样做,对管理压力是巨大的,二十多人直接向他汇报,光一天汇报就要一个时辰。
但越是在这个时代久了,赵怀安越发现,牺牲这点时间是有必要的。
现在的丘八们真的是有个五十兵就敢想做军头,有千人兵就敢去想做节度使,可谓有活力到了极点。
赵怀安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也明白下面的人也会这样想。
现在赵怀安的确深得军心,靠着大把酒肉、钱银下去,又是嘘寒问暖给足情绪价值,又是有事没事就给下面人画饼,赵怀安可以很自信的说,他将保义都千人都抓好了。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做的就是万一时候的保险丝,一旦真有不忍言之事,叛徒手里最多不过五十兵,如何能成事?
可就算做到这样了,赵怀安还不放心。
现在他大帐直属的六个队,实际上相当于是藩镇的牙内兵,然后剩下十六个队,则相当于藩镇的牙外兵。
而他在六个直属队之外,还有一队人,这些就是赵怀安没出师的门徒、义子、侧近,他们或给赵怀安捧甲、或给赵怀安背马扎,总之赵怀安吃的用的,都是这些人带着。
然后这些人是和赵怀安住在一个帐篷里,也是赵怀安最放心的一群人。
他们都统一被赵怀安称为“义社郞”,都是给赵怀安磕过头,发过誓的。
可以说,赵怀安真是个画圈高手,外面一个圈,里面再一个圈,然后最里面还有一个圈。
这样三重保险下来,再有什么狂徒夜磨刀,都别想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杀到他的帐外。
……
这会,赵怀安点了下头,守在幕边的义子赵文忠就顶盔掼甲出去喊众队将进来。
因为这些天开始回春,也为了议事方便,赵怀安中队这边搭得是一块帷幕,就用竹竿搭着幕,围出一片空地。
此时,幕内已经支起了七八个火盆,烧着白日新闷的木炭,将幕内空地照得是温暖又亮堂。
随后,在赵文忠的带领下,韩通、张歹、陆仲元、高仁厚等人鱼贯而入。
他们各个穿着衣甲,捧着兜鍪,在赵怀安下首左右两侧的马扎上坐下。
这倒不需要排座次,就按照左右两厢,然后是一到八队的顺序分别坐下。
此刻,坐在赵怀安左侧第一个的王进,他是拔山队的队将,其部同是铁铠兵,常为陷阵之用。
赵怀安很敬重王进,而他又对王进有救命之恩,所以他个人是很愿意抬举王进作为自己的左右手的。
而王进这人也的确争气,武力超拔不说,而且真能得人心,与下同甘共苦,在如今的唐军武人中那是异常少有。
后来他也曾私下里问过王进,问他为何会刺杀大慈寺的和尚,而答案不出赵怀安所料,就是为他的一个袍泽复仇。
那大慈寺的大和尚为了一处田地,逼死了他袍泽一家,王进随川西军退回双流后,本想找这袍泽叙旧,知道这事后,想都没想就为袍泽报了仇。
赵怀安有一种强烈的直觉,那就是王进必是自己的命世良佐,所以对这样豪气且义字当头的豪杰,赵怀安丝毫不以常人待之。
不仅将王进直接拔为队将,其位更是在诸将之上。
用人之道,无有定法,用之存乎一心。
对于老六这样的,他嬉笑怒骂无有顾忌,反而越加亲切;而对于王进这样的大将之才,赵怀安尊之,敬之,更给足荣誉。
……
这边,王进等人坐下,那边左手边的马扎上,陆仲元刚掀开甲裙坐下,就讨好的对着赵怀安笑着。
在本朝,以左为尊,但在军中却是反过来的,而是以右为尊。
所以王进坐在赵怀安右手下侧,为诸将之上。
大家坐定后,赵怀安先是和众人瞎聊说笑了一顿,氛围热络起来后,就说了今日去请大帐请战的事。
至于他送礼和跳舞的事情,赵大是只字不提。
而一听都将竟然在万余大军中,要到了一个三番攻城的紧俏任务,大伙的态度也越发恭顺了。
毕竟谁不想跟在一个大方、敢拼,有前途的领导手下呢?
而相比前两个,有前途这一点还更加重要。
在场很多武士都不是初次上战场的新丁了,就像人群中的高仁厚,哪里不猛?数立先登、上阵上获,但最后不还是一事无成?
能不能立功是一方面,有功能不能表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现在这种情况,大伙都明镜一样,邛州敌军虽众,但已和后路断了联系,现如今就是瓮中之鳖。
这个时候,立军功可不就跟白捡一样嘛。
于是,大伙的心气更足了,皆跃跃欲试。
赵怀安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上头有没有人有时候并不太重要,下面人认不认为你上头有人,往往很重要。
咳嗽了一声,赵怀安开始画饼了,说这一次节度使和杨帅那边对此仗很看重,而且节度使现在初掌幕府,正是要用人的时候,咱们这边打得漂亮,那赏钱、官位还会少嘛?
总之一句话,项目是个好项目,现在就差兄弟们卖命干了。
果然,赵怀安一顿话术下来,众“淳朴”的丘八们再被刺激得嗷嗷叫。
直到这个时候,赵怀安才开始有条不紊的调度军略,明日谁先攻,谁作为二番,谁为三番,谁又是总预备。
然后如前番胜了,要如何,前番溃了,又要如何,还有前面登上城头后,要立即卷入城内开门,这些赵怀安都说得非常详细,让众人敬服。
而这些正是赵怀安在军中不断请教的结果。
和这个时代的武人不同,赵怀安其实起点非常低,很多传统武人不光学艺,还要学兵法。
而且这些藩镇武人各个都是家学渊源,毕竟藩镇都百年多了,代代藩镇武人经验都父子相传,早就非常成熟了。
可赵怀安哪懂这些,不过他有个优势就是他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学习能力,即便才经历过几次大战,赵怀安自己记录的军事笔记就已经好厚了。
他还爱和军中的那些外藩武士吃酒,比如忠武军的李师泰,这老小子就兵法熟练,家里代代都是忠武将,据说祖上在淮西镇的时候就是牙将了。
赵怀安很多东西就是和李师泰学的,而且因为忠武与川西不接壤,李师泰也没有防着赵怀安的意思。
在他的认识中,这一次忠武军打完仗换防回去,他和赵大可能就再无相见之日了。
就这样,赵怀安学了很多,一方面又结合自己的认知加以琢磨和改进,真正按照“一抄,二改,三超越”来学习兵法。
这边,赵怀安说完,然后又让在场的武士们一起参详。
从维护权威的角度,他本该是最后一个说的,但相比于权威,现在打胜仗才是更重要的。
仗打赢了,一切都是对的。
后面众将都发言,甚至之前做悍匪的张歹也提了一个意见,他说可以弄一批稻草卷,到时候推着往前冲,既可以遮挡箭矢,等推到城门下后,又可以纵火烧门。
赵怀安一拍手掌,直接给了反馈。
很好,这个建议很阴险,用了。
就这样,众人踊跃发言,终将明日的出城计划完善了。
军议开完,赵怀安也不留人,让大伙回去各自交待军令,让众兄弟们早点休息。
这边人一空,那老墨磨磨蹭蹭的凑了过来,对赵怀安耳语了一番。
当下,赵大眉头就皱起来了。
第70章 胡姬
这边,赵大眉头皱着,张嘴就骂了:
“老墨,你这好日子过几天呐,这点事都办不好?我不是之前就让你将她送回唐安了嘛,你告诉我,人现在还在军中,我看你是想吃我鞭子。”
原来之前路过唐安的时候,他的好伯乐宋建唤他过去,一番叙旧和激励后,旧谊重温,赵大也马屁直拍,唯领导马首是瞻,于是主宾齐齐大乐,氛围一片和谐。
而且在临走的时候,宋建还送了赵大一名胡姬,这胡姬是唐安池馆的领舞,专门在宴会上带头名舞“胡腾舞”。
赵怀安一开始还无所谓,心想一个三线小城的歌舞厅领舞就拿来腐败自己?这哪个干部经不住考验啊?
所以赵怀安很无所谓说看不上,这直接就让老宋破防了。
那一次还是宋建第一次喷赵大是个土锤,没见过世面。
他告诉赵怀安,这唐安池馆当年可是给玄宗皇帝献舞取乐的,艰难以后,玄宗皇帝失了杨贵妃,移架蜀中,全靠池馆胡姬纾解,才舒缓了为国操劳的疲惫。
听这老宋的语气,还一副为玄宗皇帝心疼的样子,赵怀安是直撇嘴。
这舞看着,妞玩着,还真是日理万机。
然后宋建告诉赵大,正因为天子示范,那成都上下哪个不风行景从?
所以即便后来玄宗皇帝回长安了,但唐安池馆依旧名动川中乃至天下。
而这池馆最出名的就是胡姬,都是自小从西域和昭武九姓那边买的,然后养在成都,可以说兼顾胡汉之优点,每一个都是绝品。
此前唐安城破,池馆上下逃出城外,这群胡姬就托庇于军中,宋建将当中最好的领舞赠给赵大,不可谓不看重。
虽然宋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他还是看出赵大颇不以为然,他心里那个气啊,要不是他在南诏那边被弄坏了身体,那绝色他会送给赵大?
呸,这小子还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
于是,他让赵大赶紧滚,命赵大喊人过来接胡姬。
他真是看了这个土包子,来气。
……
赵怀安还是识实务的,老领导要送女人给他,他就是再不要也得收着。
毕竟老领导也是一片心意,老宋也说了,就是看赵大帐中乏人,必然夜晚寂寞,所以专门将这个胡姬送给了他的。
但赵大可不是领导啊,领导呆在后头可以喝着葡萄酒,看帐下歌舞,他赵大可是要在前头拼命的。
这军中养个女人算怎么回事,兄弟们以后如何看他?所以在过了唐安后,赵大就让老墨送这胡姬回去。
他赵大哪不想享受?但该奋斗的时候不奋斗,那以后日子苦起来,也怨不得别人。
可谁想这个老墨磨磨唧唧的,到这会了,这女的竟然还在军中。
这哪行?
就在这个时候,老墨忽然老脸一红,说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