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闲臣风流

闲臣风流 第89节

这也算是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又顺手摆了周楠一道。

看到周楠的狼狈模样,梅康心中大爽。暗想:哈哈,老夫这一手高明,当真是高明啊!

梅康心中已经恨上了素姐,却不想当年大儿把她从北京带回家时,一听说她是忠良之后,娶了这个女子,也便于儿子养望在士林积累人脉。至于她的教坊司出身,则自动忽略了。

……

昏头涨脑地从梅家出来,周楠在涟水河边立了半天,被秋风一吹,好半天才清醒过来,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夏天的时候,有传言说素姐怀孕,搞得衙门里的人每次见了他都要调侃几句。

一不小心弄出人命,却也是一件无奈的事情。周楠今年才二十七岁,在古代或许已经儿女成群,可作为现代人,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大孩子,根本没办法面对这种事情。

提心吊胆了了几月,有消息说怀孕的事情是讹传,这个谣言才算平息。

是的梅康说得对,那妇人就是个丧门星,能不粘惹就别去粘惹,最好大家以后都不见面的好。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周楠已经渐渐地将素姐这事抛之脑后。却不想今日事情急转直下,欠条却落到她手里,以她和自己的仇怨,要想拿回来又谈何容易?

正发呆,那头林阿大和林阿二气喘吁吁跑过来:“师爷,师爷,可寻到你了。方才我弟兄去你家,却不在。好在县城不大,转两圈就找着了。”

周楠:“什么事?”

林阿二大声嚷嚷:“师爷,不好了,听说梅家媳妇被她公婆赶出家门。这婆娘就是疯的,须防着她寻你晦气。”

他的声音何等之大,立即引来路人驻足旁观。林阿大呵斥了他们几声,才赶走了。

“你的消息来得太迟了,我早已知道。”周楠没好气地说:“寻我什么晦气?”

林阿二依旧大着嗓门:“师爷你当年不是欠梅家三百两银子吗,那可是人家从嫁妆里借出来的,若是上门讨要,却是尴尬。”

周楠气道:“你怎么知道这事?”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咱们早就知道了。”

林阿大忙呵斥道:“阿二,你说话就不能小声些,要被别人听去了。”

林阿二:“其实,满城人都知道了呀,大声小声又有什么打紧。”

周楠问:“素姐现在何处?”他心中突然有点好奇,梅康已经把素姐赶出家门三日了。她一个外乡人在安东无亲无故,也不知道住在哪里?如果能够回北京老家就好了,大家从此天隔一方,井水不犯河水。

林阿二:“原来师爷还不知道啊,素姐在城南书院街盘下了一间铺,开了一家书坊。”

林阿大突然压低声音道:“师爷,这女子本是京城人氏,这次被婆家赶出了门却不回去,看样子是跟师爷你铆上了。要不,咱们给她加点税,再寻些事治她一个什么罪名?”说着话,他眼睛里闪过一丝狠毒。

“这个……”周楠不觉有些意动,是啊,素姐不过是一个女人,我可是衙门里的典吏,要收拾她还不容易。

可就在这个时候,素姐那丰腴动人的身枝又浮现在自己的面前。心中突然一软,毕竟大家有过那么一段,真下狠手,和畜生又有什么两样?

就摇头叹道:“罢了,一个妇人活在这世上也不容易。你们以后多维护她些,别让她被街上泼皮无端滋扰……走,我们过去看看……算了,你们也不用跟着,我自己去。”

第八十章 又一个十日期限(求推荐票)

书院街之所以得名,那是因为县学文庙就在这条街上。

读书人甚是难缠绕,周楠没有功名,科举无望,自然不混知识分子圈,平日里看到那些谰衫书生,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因此,这条街来得却少。

今日到了这里,心头却赞了一声,真一个好去处,这才是古镇古街啊!

老实说,古代因为物质条件的缘故,大多又破又烂。就整个安东县城而言,到处都是老旧但是木板房,将本就不宽的街道挤得窄弊。

很多房子因为年生太久,歪到一旁。这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拿起大木杠子,几条壮汉用力一撑就扶正了。

明朝又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场,碰到素质低的百姓,直接将废品仍到街上。在黑暗的街道上行走,一不小心就会踩雷。

本来处理城市垃圾的事情都由衙门里的衙役负责。

古代衙门里的衙役也是苦逼,出来要当治安人员,还得负责消防、环卫。原因是县官手头的经费有限,也没那么多钱来组织人手搞卫生。

可书院街却不同,学政系统乃是国家独立拨款。这些款子用于给县学的秀才们发廪米,数目不小,也花不完。加上读书人喜欢干净,这条街请了人打扫。

却见,一条长约三百米的街道都铺着青石板,街两边的店铺也都窗明几亮,叫人看了心中喜欢。

世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加上这年头读书人都有钱。很快这条街就热闹起来。书坊、酒楼、茶舍、勾栏、杂货铺、绸缎庄,算是给书生们衣事住行配套,准一个明朝高档商业区。繁荣处或许比不上衙门口大街,但经济总量尤有过之。

周楠在街上走了几步,问清楚方向,就来到素姐的书坊里。

却见眼前是一间大约三十平方的店铺,正面一堵墙都变成了书架子,上面摆满了书籍。至于屋中则放了五条四米长的长凳子,上面挤满了人。正一人捧着一本书,缩着脑袋埋头苦读。

大约是因为天气太冷,坐得久了,双脚都冻得麻了。于是,读者们就使劲地跺着脚。一时间,屋中纷乱的脚步荡气回肠,甚是壮观。

里面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厮,见周楠进来,满面堆笑地迎上去:“客官来了,你老是要买书呢还是看书呢?”

周楠:“买书怎么说,看书又怎么说?”

小厮:“买书的话,这里的书无论厚薄字数多寡,统一五十文一本。至于看书,客官你自己挑本书找个座儿,无论看多久都是两文钱一本。若是要皆回家去读,则要交押金。”

“买书五十,租书两文。”周楠心中奇怪:这么便宜啊!据他所知道,古代因为生产力低下的缘故,书籍都贵得很。一般的《四书》《五经》基本是二钱银子一本。至于宫中宝文堂出品的装祯精美的儒家典籍,更是达到惊人的三两银子。二钱银子,一百多块钱人民币一本书,即便是现代人也承受不起。素姐的书卖这么便宜,不怕亏本吗?

他朝书架上看去,立即明白:“原来都是旧书啊!”

原来,那些书籍都是坊间刻印的演义话本儿,什么《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还有《醉醒石》《三生石》《西厢记》一类的世情小说。

这些书直接面对的是新生的市民阶,用来给他们消闲解闷的。这些人基本解决温饱,又有一定的文化需求。可书卖得若是太贵,也不利于打开市场。

于是,书坊就一二再,再二三压低成本。到最后,这些书籍雕工拙劣字迹模糊不说,纸张也薄如蝉翼,质量堪忧。即便书价一降再降,可还是有人买不起书。于是,书坊就推出了看书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两二文你就可以看一本,一天看上五六本也花不了多少钱,让老书虫大大地过瘾。

周楠:“我不买书。”

首节 上一节 89/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历1592

下一篇:极品驸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