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37节
最开始说话的那名技术员随手掏出一盒烟来,准备再唠一唠自己早年间的经历。
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
“听二位口音,应该是来自西部区,那边属于干旱地区沙漠化,必须先用草方格这样的工程措施保水增肥,但东部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沙漠化,就可以直接用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固沙。”
“刚才你们填进去的两种原料,同时有长链的疏水主链和表面活性的亲水支链,所以能和土颗粒表面发生包裹与交联链接作用,起到加固土壤的效果……”
二人回过头,发现是一个估摸著三十来岁的年轻晚辈。
穿著一身棕色的夹克外套,虽然上面已经沾了不少泥点子,但从白净的双手来看,不像是个长期干粗活的人。
后面还跟著另一个看上去就相当壮实的汉子。
又过了几秒钟,二人才意识到刚刚那句话是在回答他们无意中聊起的问题。
显然,对方已经跟在后面有一段时间了。
毫无疑问,这个人正是前来考察项目的常浩南。
按照此前定好的分工,他只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即可,并不承担任何一线任务。
但毕竟是拿了经费的项目带头人,在动工之初总不可能连个面都不露。
也顺便是给忙了大半年的自己放个假。
不过,按照常浩南的性格,闲肯定是闲不下来的。
所以才在附近四下走动,看看有没有什么自己之前没注意到的问题。
而之前给那两位解释化学固沙的原理,也并不是真的想让对方听懂,只是当成一个接上话茬拉近关系的机会而已。
但还没等他把后面的事情问出口,庄秉昌就从远处小步快跑地赶了过来。
“常——”
称呼都快要喊出来了,但突然看到附近还有闲杂人等,于是赶紧收住,走到近前处才压低嗓音:
“常院士,国家航天局的栾局长带了个考察队过来,说是马上就到,您看……”
栾文杰会出现在这里,著实有些出乎常浩南的预料。
毕竟对方主管的业务跟眼前这黄土朝天可是半点不沾边。
但毕竟是一个系统里的同事,既然遇见了,那总得接待一番。
“走吧,带我过去看看……”
两名技术员看著对方突然离开的背影,整个人却还处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中。
直到燃烧的香烟烫著了其中一个人的手指,他才猛地一缩胳膊,脑子也重新运转起来:
“这人面相年轻,但是总感觉来头不小啊……”
“确实。”
另外一位也跟著把只剩下一个屁股的烟头丢掉:
“我要估计,少说得是个农场主任!”
……
蒙省东部的这一波开荒动作很大,光是直接涉及到的就有上万人和数千台套设备,根本不可能躲过其它国家的眼睛。
或者说,本来也没准备掖著藏著。
反而是从一开始就进行了相当高调的宣传。
“不怕荒滩希望扬,再造一个北大荒”。
从一开始,华夏就点明了要在全蒙省范围内建设一个产量对标北大荒集团的全新垦区,并且将第一阶段试点的全部面积都规划成为了大豆种植区。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和目前国际市场上期货的涨价趋势针锋相对。
而对于希望借此控制华夏市场的美国来说,这显然不算是个好消息。
当天的稍晚些时候。
华盛顿特区,西南14街201号。
农业部长安·维尼曼看著眼前一张来自华夏的报纸,面色阴晴不定。
当然,作为一个美国人,她肯定是看不懂汉语的。
因此,坐在对面的部长助理谢尔盖·艾德蒙正拿著一份报告介绍情况:
“根据华夏方面的公开报导,他们计划在10年内新建至少700万英亩的高标准农田,其中先期的试点工程现在已经开始动工,根据卫星侦察结果判断,涉及到的面积不小于40万英亩……”
“奇怪……华夏方面近几年不是正在执行把耕地恢复成森林、草原和湖泊的政策么?”
维尼曼部长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他们从哪里来的那么多土地?”
21世纪初这会,华夏每年进口的大豆总量大约是1000万吨出头。
其中来自南北美的大概占六成。
在这样的基数下,如果在其本土突然增加百万吨级别的年产量,那确实会对市场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要知道,期货市场的玩的就是一个情绪。
如果任由对方把恐慌平缓下来,那么还真就很有可能平安渡过这次危机。
到那时候,借机做多的投机客们不说血本无归,至少也得赔掉裤子。
“报导没有明说。”
艾德蒙回答道:
“但是从他们的宣传口号来看,似乎是开垦了原本退化过的草场……”
听到这里,维尼曼微微皱了皱眉:
“这件事情务必调查清楚……”
“就算不能干扰他们的开垦行动本身,也要想办法让市场认定,这些农田至少在几年之内不可能有效产出任何作物!”
第1157章 科学的应有之义
听到自家部长的要求,谢尔盖·艾德蒙只觉得眼前一黑。
农产品的贸易,受制于难以缩短的生产周期以及产品相对不耐储存的特征,哪怕实物交易也基本都要提前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下单。
也就是说,今年9-10月份马上就要收获的那一批作物,其实是去年就已经签好了订单的。
如果这部分交付出了问题,那粮商反而需要向早就掏了钱的甲方支付巨额违约金。
所以他们目前正在炒作的,其实是明后两年的市场。
计划中最完美的展开方式应该是,华夏的下游企业因为因为担心期货价格进一步上涨,而在明年夏天之前,最好是初春时节精准高位入场,抢下一大批货源。
紧接著他们就可以在春播之后“恰到好处”地宣布灾害影响并没有预期那么大,并不会影响大豆产量,甚至还能丰收。
从而把期货市场的价格再给砸下去。
要知道,最终端的饲料也好、油料也好,价格都是跟随原材料的期货价格而波动的。
这样一来,那些华夏的下游企业要么拿高价原料产低价成品,产的越多赔的越多,要么就只能硬著头皮违约退货,然后支付巨额违约金。
除了极少数家大业大或者背后有强力支持的以外,这两种选择的结果基本差不多。
无非是从30层跳楼还是从20层跳楼的区别。
到那时候,就是粮商们进场低价抄底的时候。
这套方法也不算是什么新路子了,已经在不少新兴市场都进行过实战,堪称屡试不爽。
整个南美的农业,几乎都是被美国企业用同样的方法收入囊中。
唯一的问题就是对时间节点的把控要求非常精准。
这一次,显然就遇上了个比较难缠的对手。
或许是真的一眼看穿了其中的关键,也或许是单纯的运气好。
总之“直接开垦上百万亩土地”这种狠活,确实是打在了整件事情的要害上。
毕竟人家的地搁那摆著,来年春天到底能不能种出东西来一眼便知,而且现在就已经搞出了这么大的阵仗,电视报纸广播全方位宣传,绝对不是你找个媒体随便说两句话就能糊弄过去的。
有了这百万吨级别的产量打底,就算那些下游企业还是会出海扫货,也必定会在合同数量上更加谨慎。
而上面那一套连招如果只是让对方出血却不能直接打死,基本也就相当于白忙活。
给食物链顶端的银行家打工罢了。
想到这里,艾德蒙也不由得在心中暗骂:
“Fxxk,真是一帮只知道吸血的蛀虫……”
当然,嘴上无论如何是不敢得罪银行大佬的,只能顺著刚才维尼曼部长的话茬说了下去:
“部长阁下,如果要让他们把土地开垦出来,那咱们恐怕做什么都晚了,得趁著这段时间,提前应对才是……”
说实话,艾德蒙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然而,维尼曼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农业部长,确实还是有东西的。
这么一会功夫,就已经打好了腹稿:
“我记得华夏这两年在环保问题上闹得很凶,尤其是华北地区大城市面临的沙尘天气越来越严重……正好IPCC那边马上就要开始第四轮评估,可以让一个考察团过去,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
“还有,你找几个华夏国内的媒体,接受过我们基金会赞助的那种,让他们也同时在国内给施加一些压力……”
艾德蒙赶紧把这些内容都记了下来。
但回头检查过一遍之后,又觉得有些单薄。
于是试探著询问道:
“单靠环境议题……就算有国际组织给施加的压力,是不是也有些不够稳妥?”
面对幕僚的质疑,维尼曼却显得相当游刃有余。
作为最典型的旋转门机制受益者,她在担任农业部长之前,就已经在孟山都公司做了多年高管。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