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5节
会购买华夏或者法国装备的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型国家,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去分别建设不同功能的专用机队,最好能够只装备一个型号的战斗机,然后包揽从空中截击到对地轰炸在内的全部任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幻影2000基本就是F16的平替,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买到F16或者不愿意买F16的国家基本都会考虑达索公司的产品,别说歼8C,哪怕是苏27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威胁到这两个型号的地位。
艾伦作为记者,对这方面的了解基本就是爱好者的水平,自然会认同亚历克斯的判断。
不过他在媒体行业内的丰富经验也是后者不能比的:
“但是他们的发展速度很快,我还记得,应该是1987年的时候,华夏第一次来参加巴黎航展,当时我也在场。”
“说实话,那个时候他们带过去的东西简直……虽然我不想这样评价,但完全就是些废铁,最多只有1960年左右的水平。”
“也不需要太过担心,或许再过10年他们也能拿出更新一代的战斗机,但那个时候我们肯定已经装备了更新的阵风战斗机,甚至可能也有了像F22那样的第四代飞机。”
作为一个驾驶过从超神秘到幻影2000在内的达索全家桶的飞行员,亚历克斯对于法国未来的战斗机发展显然很有信心:
“相比之下,我反而觉得他们这次展出的那种直升机对我们影响更大一些。”
“直升机?”
因为拍到一半就用光了储存空间,因此艾伦几乎摸了半个下午的鱼,并没有去航空工业的室内展馆参观。
反而是没赶上精彩环节的亚历克斯把华夏这边的展品都看了一遍。
“一种AS365海豚的仿制型号,几乎一模一样,两部涡轴发动机,4片桨叶旋翼,涵道风扇尾桨……”
他随身携带的是一部使用胶卷的相机,所以没办法马上拿出拍到的照片,只好用语言大致描述了一遍:
“我希望宇航公司在他们和华夏签署的合同里面没有忘记做出限制,否则如果他们用更低的价格出售和我们完全一样的直升机,恐怕会对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
“实际上……就算签了合同,恐怕也很难完全限制。”艾伦并不觉得合同这种东西会真的存在什么限制力:
“以前以色列也出口过仿制自我们的超神秘和幻影3,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军火贸易本来也不需要遵守很多商业条款。”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
亚历克斯耸了耸肩:
“不过伱倒是给我提了个醒,我已经想好这次的专栏要写什么了。”
“哦?”
刚刚才躺回床上的艾伦又猛地坐了起来:
“你想写什么内容?”
“我要替华夏人好好感谢国防部和议会里面那些短视的傻瓜们,因为他们毁掉了幻影4000项目,所以很快我们的空军就要变成全世界所有主要国家里面最弱的啦!”
亚历克斯突然手舞足蹈地咆哮了起来。
“呃……你先冷静一下。”艾伦被同伴夸张的动作幅度吓得往后退了退,同时用最快的速度想到了安慰对方的办法:
“往好的方面想,无论如何,还有英国人给我们兜底。”
没想到亚历克斯却变得更激动了:
“你竟然觉得英国也能算世界上的主要国家?”
第147章 俄国人有点懵了
与此同时,在会展中心旁边的酒店里,几家俄罗斯参展商的代表也同样正聚集在一起,观看著塔斯社记者拍下来的视频和图片内容。
除了作为东道主的华夏之外,俄方对于这次香洲航展的准备是最为充分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们也发现了这间酒店楼顶是拍摄航展,尤其是飞行表演的最佳机位,因此贡献出了足够完整和清晰的影像资料。
相应地,他们对于目前局面的判断也比法国人要靠谱得多。
“就一架二代机而言,这架飞机表现出的机动性,尤其是垂直机动性真是惊人。”
尽管波戈相在现场见证了歼8C飞行表演的全过程,但他当时所处的展区显然不如小白楼的视野更好,更何况摄像机还有光学变焦的能力,能够拍下一些更为细节的东西。
“你们看。”
波戈相把面前正在放映的录像带按停,指著屏幕上正在进行一个小半径盘旋的飞机机翼部分说道:
“这架飞机在低速飞行的过程中会打开前缘缝翼以提升升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结构在华夏人之前的型号上面是不存在的。”
“从视频上我们看不清缝翼结构的具体设计,但是从飞行姿态,以及启动的时机选择上仍然可以推测,这个缝翼的后缘应该经过低阻取向的特殊优化,所以可用的速度范围比较大,在这里飞机的速度至少有450km/h,但仍然能够发挥作用。”
作为苏霍伊设计部门的掌门人,波戈相几乎是在看到视频的第一时间就分析出了歼8C的机翼改进原理。
“不只是之前的型号不存在,我和阿尔乔姆·特鲁索夫之前已经在盛京的飞机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帮助他们对数字电传变稳验证机的飞控进行优化。”
说话的正是之前向苏霍伊公司报告了歼8C飞行性能的亚历山大·莫辛:
“他们这次展示的歼8C飞机,从好几年前就开始首飞了,实际上在这个型号的前面几架验证机上,也并不存在类似的设计,这个缝翼就好像……好像是突然被设计出来的一样。”
“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由于歼8IIACT的全部设计工作已经结束,因此暂时没有了工作可做的特鲁索夫和莫辛一起受邀来到了香洲:
“华夏过去的所有飞机几乎全都是从我们的型号经过授权生产,或者仿制而来,其中并没有过前缘缝翼的设计,所以这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必定需要大量的试飞数据才能优化出如此好的效果。”
“我和莫辛只是凑巧看到那次试飞而已,他们肯定已经对这个新的机翼构型测试很长时间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9月份,如果真是一种全新的设计,不可能装机之后仅仅两个月就放到航展上来,风险太大了,完全不符合华夏人的做事风格。”
“可是……”
莫辛还想反驳些什么,但是被旁边一直没开口的阿列克谢·布拉托夫打断了:
“不管他们用了多长时间,总之从飞行表演的情况来看,这个前缘缝翼的效果相当不错。”
“不过,无论飞机的气动设计多么优秀,充沛的动力都是机动性的根本保障。所以相比于机翼设计,还是这架飞机的动力更让我震惊。”
说著从包里面拿出了一沓照片,然后挑出其中一张递了出去。
这是他在华夏展区拍的,闭展之后找到一家照相馆加急冲洗了出来。
“我在上面用俄语做了一些标注,你们可以看一下这台发动机的性能。”
“按照展板上面的数据,这台发动机的推重比达到了6.82的水平,而且总压比甚至大于18,说明它有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压气机。”
“另外,我还需要强调一点,华夏采用的推重比计算方式类似法军标,相比于我们和美国人的标准,计算结果会更低一些,如果按照我们的计算方式,这种发动机的推重比应该要超过7。”
“那岂不是……和米格29上面的RD33发动机差不多了?”
一起来参展的图波列夫设计局代表满脸不可思议地接过照片,盯著看了许久:
“一台涡喷发动机?”
布拉托夫点了点头:
“如果只看推重比的话,是这样的,尽管涡喷发动机的通病肯定还在,但是也已经非常夸张了。”
“有没有可能是他们故意把数据标高了一些?”
在出口和展示过程中往数据里面灌点水基本上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通行做法,况且图片中那块展板上写著的数据确实有点过于惊人了。
布拉托夫敲了敲旁边的桌子:
“你们刚刚也看过那架飞机的表现了,尤其是垂直机动的部分,在中低速状态下直接拉杆做大仰角爬升,然后完成一个360°的掉头飞行,如果没有足够充沛的动力,不可能进行这样冒险的尝试。”
“所以就算是有一定虚标,水分也不会很大,甚至我觉得,这个展板上的数据很可能就是真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在引进侧卫生产线的时候,一定要我们批准在生产过程中对飞机进行改进了。”
波戈相关掉电视机,重新坐回旁边的沙发上:
“而且,今天在表演的时候,他们玩了个小把戏,让这架飞机的机动性看上去不输我们的苏27,抢了很大的风头。”
“根据时间表安排,我们明天还要进行一次飞行表演,之前的计划只是重复一遍今天下午的表演内容,但是现在必须得拿出一些新东西了。”
苏27/30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必定是苏霍伊外销创收的主力战机,波戈相的设计部门还指望著飞机出口换来经费继续支撑新型号的设计,因此他不可能接受被一架二代机抢走了关注。
“伱们有什么想法么?”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来自伊留申设计局的谢尔盖·洛兹科顿时双眼亮起了精光:
“如果只是为了展示飞机机动性的话,那把苏30留在地上,只让性能更好的单座型带著轻油去表演就可以了。”
“但我有一个更好的主意。”
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
本来,洛兹科和他带领的伊留申公司团队并不是来“参加”这次航展的,而是来保障这次航展的。
他们并没有带来任何计划用于参展的型号,只有一架装著航材和人员的伊尔76运输机和一架用来给参展飞机提供油料的伊尔78M加油机。
但这并不意味著伊留申公司不想在航展上做点什么。
华夏曾经在90年代初分两次从俄罗斯购买了14架伊尔76运输机,组建了空军的战略运输机队。
但这笔交易跟伊留申公司并没有任何关系,14架飞机全都是从俄军现役装备中直接交付的。
飞机卖出去了,但钱没赚著。
实际上这个时候,俄联邦方面对于出口这种起飞重量2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还是存在一些顾虑的。
但伊留申公司可没有顾虑,或者说根本来不及顾虑。
眼瞅著苏霍伊和米里(设计和生产米8/17/171直升机)两家凭借跟华夏的签署的大单原地复活,不仅重新启动了新型号的研制,甚至还在新西伯利亚的飞机制造厂开辟了新的生产线,伊留申方面也是突出一个羡慕嫉妒恨。
主要是他们面临的问题要比其它所有同行都更麻烦——
作为其绝对的主打产品,伊尔76的总装车间并不在俄罗斯国内,而在乌兹别克斯坦斯坦的塔什干。
过去大家都是同一个国家,设计局在莫斯科,制造厂在塔什干自然没有问题,权当是给偏远落后地区进行产业升级了。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首先,联盟解体之后,几个斯坦国的情况比俄罗斯惨得多,如果放任总装厂继续荒废下去,那么再过两年,塔什干厂很可能就生产不出来新的伊尔76了。
其次,就在今年早些时候,乌兹别克斯坦斯坦和北约订立了《单独伙伴关系计划》,表现出的倾向很让莫斯科方面担心。
为了保险起见,伊留申公司计划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星SP工厂创建一条新的伊尔76总装线,把塔什干那边的工人吸收过来。
而这需要时间,和钱。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客户,大客户,卖出去十几二十架全新的伊尔76。
这样既可以留住塔什干那边的工人争取时间,又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创建新产线。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