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20节

  而因为空间站的动力来自联盟/进步号飞船或是曙光号功能舱,所以这个操作具体下来是由俄国人执行的。

  到时候他们两边一唱一和,就说国际空间站是因为在太空垃圾的威胁下被迫做出极限避让动作才没有遭受撞击,他NASA还能怎么解释?

  就算解释了,难道还能有人信?

  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啊!

  过去一直都是美国人主动用出这招,现在被人摆了一道,总算也体会到有多憋屈了。

  但憋屈归憋屈,电光火石之间,格里芬还是想到了目前唯一的挽救办法。

  无论如何,不管向俄国人承诺多少好处,总之绝对不能让国际空间站降轨!

  他立即站起身,连电视都顾不上关,用平生最快的速度拿起外套,准备去亲自跟俄联邦航天局局长安纳托里·波米诺夫进行沟通。

  但是,就在格里芬离开办公室的同时,被他搁在桌子上的电话听筒中却传出了波迪略显焦急的声音:

  “局长,局长,华夏那边的节目内容突然变了……”

  自然收不到任何回音。

  与此同时,忘记关掉的电视屏幕中,也如同波迪所说的那样,在一瞬间的闪屏过后,出现了全新的画面。

  刚才一直显示的背景还在,但却从占据整个画面变成了一个背景投影屏。

  而在画面近处,则出现了一名女主持人。

  “这里需要插播一条紧急新闻……”

  相比于福克斯新闻台,华夏的这个节目处处都透露着临时拼凑的痕迹。

  主持人甚至都没来得及画上全妆出境,导致在灯光下的脸色有些发黑。

  但正因为这样,反而更显出了情况的紧迫。

  “正如各位观众朋友们所见,受到太阳活动影响,地球高层大气的密度增加,导致半年来始终对国际空间站产生威胁的40396号太空碎片高度迅速降低,二者的轨道间距在过去十二个小时已经减少了大约150米,并且在未来两天内还会继续加速接近……”

  “我们刚刚收到了国际空间站的一条消息,就在25分钟前,40396号碎片再一次与空间站交错而过,航天员时隔五个月再次拍摄到了它的照片,相比于上一次更加清晰,也足以证明双方的距离更近……”

  “……”

  就在主持人有些语无伦次地进行现场播报时,背景墙上的轨道高度差值再次刷新。

  2.40km!

  刚才还是每隔几次刷新才会减小0.01,可这一次就直接就变化了0.02……

  主持人似乎也被这个变化惊得呆住了,半回过身子,举着话筒久久没能说话。

  实际上,也不需要再说话。

  她身后不断闪烁的阿拉伯数字,就是最好的语言。

  如同催命符一般,让过去哪怕并不太关心航天事业的人,也跟着一起揪心了起来。

  过了足足几分钟后。

  “十分抱歉,各位观众……”

  主持人一只手按着耳返,另一只手把话筒重新送到嘴边。

  这样离谱的表现放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直播节目上都是妥妥的重大事故,但在这个时候却极为应景:

  “华夏航天局目前正在紧急召开会议,准备和全世界所有航天主管部门一起,找到最稳妥的解决方案,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只有等待和信任……”

  “虽然结果尚不明朗,虽然华夏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当中,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太空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伟大事业,华夏方面将不惜一切代价,绝不会因为过去的些许竞争或是狭隘的一己之私而放弃任何希望……”

  “……”

  在央视后台的数据中心,几个国际频道的收视率几乎已肉眼可见的速度如同坐火箭一般蹿升,很快便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离谱数据,让频道负责人和总台台长两个人乐得合不拢嘴。

  而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刚刚和波米诺夫沟通结束,得到后者保证绝不会降低空间站轨道高度的格里芬来说……

  天,突然就塌了。

  当他重新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发现门口已经站着包括迈耶在内的好几个办公室工作人员。

  还没等格里芬反应过来,迈耶就大步来到跟前:

  “局长,我们的对外留言电话已经被打爆了……不光普通民众和爱好者,就连不少国会议员都在询问我们到底有没有避免空间站发生碰撞的预案。”

  另外一名助理也紧接着凑过来:

  “局长,白宫方面也要求我们回应民众对此事的关切,至少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否则未来几天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线下的抗议活动……”

  然后是第三个人:

  “局长,日本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刚刚发函,向我们求证华夏方面报告的真实性……”

  “……”

  格里芬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身体微微晃了晃。

  幸亏迈耶眼疾手快,一把搀住局长的手臂,才没让对方摔倒在地。

  “准备……”

  恢复意识的格里芬才勉强说出第一个词,就看到又有一名工作人员小跑着从楼梯走了下来:

  “华夏方面刚刚在直播节目中宣布,他们决定在两天之后的9月3日紧急发射太空渔船卫星,力争在72小时的黄金时间内,彻底解决空间站面临的碰撞风险!”

第1270章 导弹飞向云外

  两天后。

  就在NASA那边因为高血压而被迫入院的迈克尔·格里芬局长终于悠悠转醒时。

  华夏,琼省。

  常浩南正坐在一台第二炮兵的指挥车上,透过车窗看向外面一片郁郁葱葱的杂草地。

  他虽然在鼓捣试验田那会儿恶补了一段时间农学知识,但也实在看不出这些到底是什么植物。

  总之得益于热带的良好气候,长势可以说极度旺盛。

  别说是侦察机或者侦察卫星,就算是坐在车里,他都不太能看得出这下面竟然隐藏着一条标准很高的水泥板路。

  甚至足以通行几乎没有越野能力,就连机动性都并不算强的HY4330半挂拖车。

  “我说杨旅长,你们这伪装做的挺好啊……”

  他有些感慨地咂咂嘴,对坐在旁边的旅长杨光说道。

  “没办法……既然咱的导弹性能有限,那就只能在主观能动性这块努努力了……”

  无论东风31还是东风31A,甚至包括东风21,都还不具备新一代弹道导弹标志性的无依托发射能力。

  直接拿东风31改过来的快舟一号自然也不具备。

  也就是说,虽然有能力机动,但发射之前仍然需要转移到预先准备好的发射阵位。

  当然,这种阵位已经无需准备像是发射塔架这样根本藏不住的大家伙,因此在设置灵活性上还是远超更往前一代的老家伙们。

  而常浩南非常清楚,自己正在前往的,应该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不可避免的,本次发射势必会暴露一些准备已久的秘密。

  但一方面成功之后的收益实在太大,完全值得付出一些成本。

  另一方面,从华夏发射的导弹要想到达北美,最近的路线是跨越北极上空而非横穿太平洋,所以布置在长江以南的导弹发射阵位实战意义本来就比较有限。

  总之不亏。

  在指挥车的中部固定着一台军用笔记本电脑,不过上面并没有像过去训练时那样显示出由上级给出的攻击目标。

  而是像一台普通家用电脑那样,播放着卫星转播的电视画面。

  “各位观众,在决策层领导做出最终批示之后,海军登陆舰部队、航天科工集团和国家航天局以最快速度做出反应,已经调取了一枚刚刚出厂的最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前往最合适的发射位置……”

  女主持人站在风中,声音嘶哑地对着话筒大声喊着:

  “尽管这一型号运载火箭尚未进行过任何一次发射测试,甚至执行任务的模块化卫星也是第一次投入使用,但本次任务意义重大,华夏作为大国责无旁贷……”

  “……”

  在她的身后,一辆被涂成通体白色的HY4330发射车正在一系列引导车的护送之下驶上刚刚服役不久的“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

  当然,这是在昨天上午就已经提前拍摄好的画面,并不是真正的直播。

  但因为细节处理到位,虽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破绽,但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被人察觉。

  车队在石板路上开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在一处相对平坦的高地中间靠边停下。

  只有排在第三位的导弹(火箭)发射车绕开前车继续向前,来到了一处明显是刚刚才被清理出来的混凝土平台上。

  相比于发射前需要成百上千号人伺候的传统液体火箭,固体燃料的优势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尽管事前准备工作同样繁琐,但就发射任务本身而言,只需要很少的保障资源即可完成。

  而在这个略显简陋的发射场地周围,一系列媒体车辆早已经部署完成,只等着最终的主角进场——

  别的画面可以提前制作好再拼凑起来,但最后的实际发射无论如何都得真正直播才行。

  周平建从车队稍微靠后一些的另一辆指挥车上跳下来,以完全不符合年龄的敏捷性小跑到常浩南面前:

  “常院士,二炮的指战员们正在进行发射前最后的数据核查,您看入轨之后的信号中继传输工作……”

  因为确实是第一次在这种场合下发射纯固体火箭,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导弹旅长指挥全过程。

  但今天这又是媒体直播又是新闻通稿的,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所谓“快舟一号”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但也不能真的一点都不演。

  所以,只好由贵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和太空渔船项目副总指挥的周平建担纲本次发射任务的负责人了。

  当然,真正下达具体指令的的,仍然会是杨光旅长。

  “放心吧……”

  常浩南反手关上车门,一马当先地走向位于高地另一边的临时指挥所:

  “我们今天启程之前,青鸾二号星座就已经完成了姿态调整,保证能提供持续时间不少于50分钟、清晰度不小于480P的稳定视频中继信号。”

  三年前年发射的青鸾一号星座早在2004年末就因为过于频繁地调整姿态而耗尽燃料停止了工作。

  好在低轨道中继中心卫星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因此规模更大、功能更强的青鸾二号星座也在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初陆续发射入轨。

首节 上一节 1120/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