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83节
“所里面一听我们要请过来的是您两位,二话没说就直接批了条子,生怕有什么事情给耽搁了。”
郭林示意前面的司机开车:
“咱们是先休息一下还是怎么说?”
常浩南转过头看向身边的徐洋,后者只是耸了耸肩表示自己无所谓。
“那放好行李之后就先去看一下那个吊舱吧,我和徐研究员一路上都很想看看美国人的这个高级玩意到底长什么样子。”
“没问题。”
电科14所距离大校场机场只有大概20公里的路程,90年代这会也基本不存在堵车的说法,只用大概半个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
下车之后,二人在郭林的带领下进入一栋建筑,然后七拐八拐了几次,才终于在一处应该是地下室的地方见到了那具被缴获的吊舱,还有14所的其他工作人员。
工作地点不是闲聊的地方,因此只是经过了一番简单的寒暄,常浩南和徐洋就换上防静电的实验服,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他们这次的研究对象。
“我们用这几天的功夫,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这些碎片的拼接工作,虽然功能肯定已经没办法还原了,但至少整体的样貌跟摔碎之前应该差不太多。”
郭林跟在二人身后介绍道。
当看到这个吊舱的一瞬间,常浩南就基本确定自己之前的猜测没有错。
抛去中间部分的合成孔径雷达天线不谈,这就是一个基于数字射频存储(DRFM)技术的电子干扰装置。
而旁边的徐洋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找到了要点:
“这里面没有行波管或者数控移相器,如果你们确定不是在搜索的过程中漏掉了么的话,那这东西应该使用了比较新的全数字式设计。”
跟常浩南的判断别无二致。
后者没有自己贸然动手,而是让旁边的工作人员把有些遮挡视线的几块外壳整流罩拿开,露出了其中的真容。
“不过……这个吊舱的设计好臃肿啊。”
看到内部全貌的徐洋眉头微蹙,似乎是感到有些不解。
“当初在山区搜索的时候,我们也觉得非常奇怪,但可以确定至少没有大块的东西遗漏,这个东西应该本来就是设计成了这个样子。”
郭林在旁边顺势解释道。
正在围著吊舱残骸绕圈的常浩南也同样感到意外。
经历过网络时代的他经见过AN/APS-154合成孔径雷达(SAR)吊舱和AN/ALQ-99电子干扰吊舱内部的图片,尽管下半部分基本上是空的,但设备填充率仍然有大概60%左右的水平。
但眼前的这个东西有至少10米长不说,里面竟然只有前后两端和最中间一段是有设备的,其余部分都是空壳——
可能是考虑到供电或者重量的限制,吊舱内部的SAR天线只有大概4米长,并没有充分利用空间。
而照理来说,这种战术设备应该是体积越紧凑越好。
“不管怎么说,先用光学放大设备看一下电路设计好了,我看储存器已经被摔烂了,应该是没有还原程序代码的可能性。”
常浩南决定暂且放下疑惑,先从比较靠谱的地方著手。
刚刚走进这个实验室的时候他还担心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但作为干扰部分核心的几块电路板体积都不算大,只需要普通光学显微镜就可以。
高端的科研,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工具。
“相位累加器、波形存储器、低通滤波器、参考时钟……”
尽管这些90年代的元器件型号常浩南都没见过,但仍然不难通过一些外形特征以及表面模糊不清的铭文来判断分别是什么功能:
“没错,这块板子是一个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
“在参考时钟控制下,相位累加器对频率控制字K进行线性累加,得到的相位码(n)对波形存储器(ROM)寻址,使之输出相对应的幅度码,经过DAC、低通滤波后就可以输出对应的模拟信号了。”
常浩南从双目显微镜上抬起头来,然后发现旁边的郭林,还有他的同事们正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著自己。
“怎么了?”
“这……就……直接看出来了?”
郭林看了看神色如常仿佛只是吃饭喝水的常浩南,又看了看旁边刚刚被拼好的巨大吊舱。
他突然觉得之前的工作好像有点白费力气……
245.第245章 基于数字射频的雷达干扰技术
第245章 基于数字射频的雷达干扰技术
站在郭林身后的其它人面色也是十分精彩。
从直觉上来说,他们不太相信有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直接判断出电路的设计原理。
主要是太快了。
能进入电科14所的人,在电路设计这方面多少都有些能耐。
但真拿到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本身就有破损的、而且还有大量新元器件的电路板时,不管怎么说都还是要花上几天时间分析一下。
如果是面对这种存在不少非标零部件和电磁屏蔽封装的军用电路板,那可能还要去专门搜集一些材料。
毕竟这个年代,信息的传递实在不太通畅。
而常浩南的表现,给他们的第一感觉就好像是……
在看一个本来就很熟悉的电路板。
这样就可以略去很多中间的过程,只要找到一些典型特征就能直接下判断。
但是这怎么可能的啊?
这个吊舱应该是雷神公司秘密生产出来的,从被缴获到秘密运回金陵,知情人员的数量也都被控制在一个很有限的范围内。
今天才到14所的常浩南就算之前听郭林说过一些只言片语,但也绝无机会见过实物。
但另一方面,说这个话的人毕竟是常浩南。
而且旁边的徐洋也并没有表态反对。
如果是一个其他人这么轻挑地下判断,那绝对会被认为是口出诳语。
但这二位的情况就不太一样。
尽管算法理论、软件程序跟电路硬件可以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但终究都是控制工程这个门类下面的。
人家毕竟写出来过上了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封面的论文。
总之就……挺纠结的。
应该说,这些人猜的并没有错。
常浩南能用一个显微镜看出干扰设备的工作原理自然不是因为他有写轮眼,而是因为之前就已经有过猜测,现在只不过是进行验证而已。
或者更准确地说,只不过是给自己的判断增加一些合理性而已,否则随便扫一眼就直接说结果,恐怕别人也很难相信。
实际上,他也算占了时代的便宜。
在后世,这种DDS可以被集成在一个边长不超过两厘米的集成电路,而不是面前这样一块巴掌大的电路板里面,那就绝不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能看明白的东西了。
当然,现在看来似乎还是有点超出了郭林他们的接受能力。
但是不要紧,可以解释。
刚刚他只是靠语言描述了一遍,确实不够直观,而且其它所有人也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恐怕都没听完整,半信半疑也是正常的。
“其实这个板子虽然看著很复杂,但核心原理不难理解,你们只是被这东西的来头还有封装规格给吓到了而已。”
常浩南把电路板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拿下来,轻轻放回原位:
“有黑板么,我把原理图画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
郭林算是除去徐洋之外的一众人中对于常浩南最为相信的了,刚刚也完整地听完了后者给出的判断,但因为语速太快,还是没有完全听懂,现在自然想要抓住这个机会。
“有的有的,就在隔壁。”
十几个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旁边的一间小会议室中。
只有徐洋没有马上跟过去。
她在和常浩南小声解释了一下之后,拿起另外几块电路板碎片独自观察了起来。
……
有时候常浩南会怀疑,科工委系统下属企业用的黑板是不是集采的。
总之这个屋子、这个黑板和这个粉笔,简直让他梦回601所。
“这个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虽然说起来像是个唬人的新概念,但工作流程咱们都应该能懂。”
常浩南说著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原理框图:
“这是我删掉了那个电路板上面所有非核心元器件之后的样子。”
甚至都不需要他再重复一遍之前的说明,围在黑板周围的14所工程师们就露出了一副了然的神情。
这就是抽丝剥茧的作用了。
就像有些数学题,自己第一次做的时候根本找不到思路,但看过一遍答案,或者听老师讲过一遍之后会觉得非常简单。
“所以这个东西的作用是进行更高效率的载波移频?”
很快有人想通了其中的一些重要环节。
“没错,这个DDS(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本身只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一部分。”
“或许是考虑到电磁兼容性和稳定性的问题,这个FPGA被设计的非常庞大,甚至叠放了三层电路板才实现全部功能”
常浩南重新拿起粉笔,在刚刚自己绘制的图周围添加了一个虚线方框,里面写上DDS三个字母,然后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其它元器件,连接成了一个更大范围的电路。
“我明白了!”
站在离黑板最近地方的郭林表现的尤为兴奋:
“输入雷达射频信号与系统本振进行混频,经带通滤波(BPF)下变频为中频信号;中频模拟信号与精确本振混频、低通滤波(LPF)后,得到基带模拟信号;ADC在采样时钟控制下,实现模数转换,输出数码信号存储到RAM中;在转发过程中,读出数据经DAC、低通滤波后,重构为基带模拟信号;此重构信号与系统本振混频后,上变频为射频干扰信号……”
“……”
刚开始的时候,郭林的分析还是十分通畅的,但到了后面,他自己也意识到似乎有哪里不对:
“感觉……感觉好像有一个模块没用上?”
常浩南点了点头: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