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38节
在常浩南开发出主动机翼颤振控制的逻辑之后,他很快开始考虑如何把相关思路扩展到其它领域。
而众所周知,振动和噪音本质上是一回事。
既然可以采集机翼颤振数据再通过主动施加不同相位的振动进行控制,那么对于更加规律的声波自然也能照章办事。
也就是主动降噪的逻辑。
实际上,606所在过去就研究过类似的技术,他们曾经在运7上尝试使用基于扬声器阵列的主动噪声控制,也就是后世很多豪华车里面的那套,效果出类拔萃,可以把噪音降低惊人的13-22个分贝。
然而这套设备成本突破天际不说,重量和耗电量也相当夸张,甚至会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基础性能,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而常浩南却采用了另外一种思路。
虽然也是主动降噪,但他没有额外安装音响设备,而是让飞机的两个螺旋桨之间保持一定的相角差,相互降低另一侧螺旋桨的噪音。
实际上,在最初完成的相角控制算法中,甚至加入了根据飞机不同的飞行高度和速度自动计算最优相角差的功能,可以在几乎所有飞行工况下实现噪声的最优化控制。
但是PW127J这个发动机实在拖了后腿。
它在底子上还是机械液压控制的那套逻辑,控制精度甚至还不如歼10上的AL31FN。
好在606所的研究人员后来把电子控制器玩出了不少新花样,尽管只能采用固定的同步相角差,但相比于这个年代的其它竞品来说,这点优势已经足够了。
瑞吉特刚刚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
为了展示飞机的航程,这次飞行体验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才结束。
不过下了飞机之后的瑞吉特完全没有感到过去几乎已经习惯的耳鸣和眩晕,最多只能算是有些正常坐飞机的疲劳而已。
一行人回到车上之后,已经从刚刚那份震惊中恢复过来的瑞吉特也不再有什么矜持:
“高先生,我们需要贵方提供一份完整的报价单,以及具体的交货时间表,您知道,这毕竟是一架全新型号的飞机。”
新舟60的技术来源实际上是运7,当然飞机本身已经脱胎换骨,并且安24这个飞机在国际上的名声一般,镐京这边不可能脑子有坑去宣传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新舟60在市场上属于全新型号。
相比于ATR72-500这样的子型号升级,新飞机在交货周期方面无疑会让人有所顾虑。
尤其对于曼谷航空这种规模本身就很小的航司,错过一个旺季的生意很有可能就是生死之别。
“没问题,不过我们需要大概两个工作日来准备两种语言的文件,中间这段时间,我想,就让我们公关部派人带您在镐京游览一下?”
高全试探性地问道。
这个游览,自然不是真的游览。
做生意嘛,哪怕是卖飞机这种看上去非常高大上的生意,也离不开接地气的部分。
除了拿出过硬的产品以外,其它方面的功夫该下也还是得下。
瑞吉特当然也绝非什么白莲花,不如说他等的就是这个部分。
“也好,那我也正好趁这段时间深入感受一下华夏文明的历史……”
表面上的话还是要说得冠冕堂皇才行。
坐在旁边一排的高全兴奋地暗自紧握了一下拳头。
虽然瑞吉特没有明确表态,但事情走到这一步,显然已经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只要这一单生意能够签署,那他高全的名字,肯定能留在华夏航空工业发展的史册上。
尽管这并不是华夏第一次出口民用飞机——在大约十年之前,冰城飞机公司就向斯里兰卡出口过两架运12运输机。
但两件事情的意义显然不同。
一方面,运12毕竟只是一架通航级别的小飞机,运营它所需要的资质跟运营一架正经客机完全不同。
而另一方面,新舟60还是华夏使用全新CAAC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和审定的第一个型号。
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华夏航空工业的里程碑。
第439章 安70的命运
或许是船小好调头的缘故,曼谷航空那边的效率远超几乎所有人的想像。
在镐京方面提供了瑞吉特所需的报价单和交付保证之后,他们几乎当即就派了另外一个更高级别的团队过来,而且是由总经理亲自带队。
这队人又一次体验了新舟60的飞行全过程,紧接著经过简单到甚至有些草率的谈判,便签署了一项附加条件的订购合同。
主要是,在这件事情上,双方都觉得自己占到了大便宜。
对于曼谷航空来说,他们可以用相似的价格和更低的后续维护成本购买到一种性能全方位超过ATR72-500的机型。
此外,在附加条款里面还写明了如果不能按期交付第一架飞机,他们可以获得全额退款和一笔违约金,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而对于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来说,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客户则完全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就连之前被认为最有可能购买新舟60的北疆航空,都还没真正签署订单呢。
既然是捡钱,那也就不在乎捡多捡少了。
于是,皆大欢喜。
……
然而,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愁。
六个时区之外
亚历山大·楚尔斯基正有些拘谨地坐在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总经理阿纳托利·库里岑的办公室里。
尽管他自打记事以来就生活在这里,但今天确实是他第一次走进这个设计局的核心建筑里面。
大概十来天之前,也就是楚尔斯基刚刚领完工资的那天,偶然间听到了需要派个不太起眼但是心思机灵的人去基辅出差的消息。
这让他不由得动了心思。
虽然除了木工以外并未从事过任何其他职业,也没上过大学,但楚尔斯基对于自己的脑子还是比较有自信的。
如果搁在以往,他肯定不会对出差这种活感兴趣,要坐很长时间的火车不说,以眼下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的财政情况,恐怕也很难提供充足的报销经费。
大城市固然繁华,但一切都与口袋空空的他无关。
而在设计局里面窝著至少还能享受到每天一顿免费的午饭。
但是那一天的情况却不太一样。
一方面是刚刚发过工资,说明局里多少能有点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刚刚从伊万诺夫口中听到了不少传言。
这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尤其是跟华夏人有关系的那部分。
据说那些从东方来的人会拎著麻袋装的美元,买走任何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楚尔斯基当然不会把这种夸张的表述完全当真,但既然能有这种传言,恐怕也不会是无中生有。
至少,从设计局突然能发出工资的情况来看,华夏那边有钱应该是真的。
所以他便托了点关系,让自己成为了前往基辅出差的人选。
实际上,设计局领导派给他的任务简单到出奇。
安东诺夫公司的情况虽然更好一些,但那也是从企业层面上,最多是重点人员的待遇稍微能够得到保障,绝大多数底层牛马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因此他只是在对方附近晃悠了几圈,就通过几顿饭套出来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有人表示自己曾经在公司里面看到不少来谈生意的德国人……
第二架原型机的制造已经进入了尾声,现在只等著最后的调试,以及4台D27发动机到位就可以重新首飞……
还有人看到不少华夏人经常出入……
总之,各种真真假假的传言满天飞,很多说法之间,甚至不少人自己的说法都前后矛盾。
不过有一个事情是可以肯定的,安70这个项目,肯定是没黄,而且还在按照计划向前推进。
原本到这里,楚尔斯基就已经可以返回扎波罗热了,但他折腾一趟好不容易有了个用公费跑出来的机会,自然要干一些自己的事情。
于是他直接给自己编造了一个“伊夫琴科设计局派驻在安东诺夫公司负责航空动力匹配的工程师”的身份,然后经常到外国人数量比较密集的格鲁舍夫斯基大街附近晃悠。
这个身份半真半假,迷惑性极强,他的工作证件货真价实,并且在设计局里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多年,说起各种细节也是天衣无缝。
尽管证件上写著他的工作岗位,但楚尔斯基大胆猜测,绝大多数来基辅做生意的二道贩子应该看不懂俄语。
他赌对了。
几天下来,还真被他接触到一个亚洲面孔的商人,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对方表示自己对一切工业产品都感兴趣,如果有相关渠道,就可以联系他。
以美元交易。
这让他兴奋了好几天,尽管一时间并不能想到自己有什么东西可以提供给对方。
不过楚尔斯基觉得,扎波罗热作为过去联盟的重要工业基地,只要自己留心,总有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现在,自家总经理阴沉的表情让他觉得,是不是自己在外面用公款办私事的事情被知道了……
那个亚洲人的美元毕竟还是空中楼阁,如果要是被设计局给踢出去,甚至关进监狱的话……
楚尔斯基有点不敢继续想下去。
他只能强迫自己冷静,把这段时间在基辅那边的所见所闻讲了出来:
“根据我从安东诺夫基层职工那边打探到的消息综合判断,安70应该还在正常开发……”
“……”
有些奇怪的是,尽管让楚尔斯基去基辅出差的任务就是库里岑亲自下达的,但今天的他似乎对此有些心不在焉。
“总经理?”
很久都没有得到回应的前者实在有点绷不住,干脆叫了一声。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他觉得要么就给自己一个痛快的吧。
“哦……”
总算回过神来的库里岑并未进一步询问任何问题,只是点了点头:
“你的观察很到位,很好,去找财务那边把出差补贴领了吧。”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